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hilosophy analysis of aristotles justice candidate : qi na major : western philosophy supervisor : ouyang suto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s long as human society exists there will certainly be the issue of justice. the issue of justice is important, is that it is to maintain social existence,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basic social order factors. aristotle is the first person to classify justice i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he makes a research of the virtue of justice apart from other virtues, and in the political science, the book is permeated with the idea of justice, so we discuss the justice which is in these two books. in this paper, i will firstly introduce the situation of research of aristotles justice. in the base of generating justice thought the time background and the theory background, i will discuss justices types which are i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and politics in detail, and analyze some scholars ideas. then, research the characters of aristotles justice. at last, i will expou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aristotles theory of justice. aristotle (384 bc - 322 bc) lived in the ancient greek city-states during the declining. at that time the peloponnesian war was over and the greek city-states were conquered macedonia. ongoing war led to a very unstable social. between city and city-state within the state were in turmoil. the decline of the ancient greek city-states role was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war, more importantly, because of change the ethical nature of the city. citizens of athens city continued to deviate from ethical life. it was for this situation; aristotle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 fate of the city. thinking on the issue of justice was the aristotles solution to the city. key words: justice,the golden mean,deserved iii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引 言 1.1 本文写作的意义 . (1) 1.2 论文的结构 . (2) 1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研究综述及产生背景 1.1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研究综述 . (3) 1.2“正义”的辞源 . (7) 1.3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8) 1.4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正义思想的继承与突破 . (9) 2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正义思想 2.1 德性的正义 . (12) 2.2 具体的正义 . (16) 3政治学中的正义思想 3.1 政治的正义 . (22) 3.2 家室的正义 . (27) iv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特性 4.1 正义与中庸 . (30) 4.2 正义与应得 . (34) 5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5.1 对当时的古希腊社会的重大影响 . (37) 5.2 对哲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 (38) 结 语 . (40) 致 谢 . (41) 主要参考文献 . (42) 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引引 言言 1.1 本文写作的意义本文写作的意义 正义这个问题既是一个时代的大课题,也是一个历史的大难题。康德曾经表示, 如果公正和正义沉沦,那么人类就再也不值得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罗尔斯也曾表示 如果正义不存在的话,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由此可以看出,正义是 人类的永恒话题和追求。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重新激起了人们对于正义这个古老问题的思考,罗尔 斯、麦金太尔、哈贝马斯等的当代正义理论在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可是正义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局部战争、社会发 展不均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转眼到国内,虽然我国取得了独立,几年来经济飞速发 展,但是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制度不健全等等现象依然存在,正义问题同样没 有得到解决。进入 21 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以致 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隐患,人类呼唤正义。 然而, 正义问题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在西方自古以来就受到很好的重 视,近些年来更是诞生了不少研究正义的学术成果,比如罗尔斯的正义论 、麦金太 尔的谁之正义?谁之合理性? 、 德性之后等等。在我国,虽然向达译在 20 世纪 30 年代写过一本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之后有廖申白的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研究 和游惠瑜的从友爱到幸福 ,但都只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的研究,直到 2009 年 1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黄显中先生的公正德性论 ,算得上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 究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书籍。在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研究现状中,我们发现,对 于善的研究远远超过对于正义问题的研究,这样与正义问题在城邦中的地位,与正义 问题在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正义问题在正义思想发展历史上的地位都是不平衡的。 我们知道,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学者, 西方学术无不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为始祖,就好比我国学术以孔子为宗师是一样的道理,研究西方哲学的人都不会忽视 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涉及的领域宽广,对于西方的哲学、政治、法律思 想都有重要的影响。虽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作于距今两千年前,但是很多知识对于今 天仍然有借鉴的意义,当今很多伦理学家的思想都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正是由于以上这样的原因,笔者选择了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正义问题。 1.2 论文的结构论文的结构 论文主要分为五大块,引言部分笔者将逐一阐述论文写作的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笔者将阐述研究综述、考察正义辞源以及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产生的时 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 。 第二三部分着重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其中包括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 正义思想和政治学中的正义思想。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正义思想主要分为德性 的正义和具体的正义分别进行阐述。在德性的正义的部分,笔者将考察德性正义的概 念、本质以及特性;具体的正义主要分为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和回报的正义,对 这三种具体的正义类型进行详细阐述,并就学术界的一些理解发表笔者的看法。 政治 学中的正义思想主要分为政治正义和家室正义。 第四部分论述正义的特性,包括正义与中庸以及正义与应得两小节。正义与中庸 的关系一节中包括总体上论述正义就是中庸、政治上中庸思想的体现以及经济上中庸 思想的体现。亚里士多德指出分配应按照应得进行,但是应该按照自由、财富还是出 身哪一种应得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后来研究的困难。 第五部分是探讨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地位和影响,主要从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 及后世正义理论研究的贡献两方面来考察。 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研究综述及产生研究综述及产生背景背景 1.1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研究综述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研究综述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的卷五中,亚里士多德对于正义思想进行了详细的研 究,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是对正义进行分类的第一人,在把正义定义为一种一个人倾 向于做正确事情的品质之后,亚里士多德分别对总体正义和具体正义的各个正义进行 了阐述,此外还阐述了自由意志与正义问题以及公道问题。 政治学一书中的正义理论相对来说没有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正义理论论 述得集中,它穿插在研究理想政体以及城邦政治权利的分配原则的论述中,比如卷三 的章九、章十和章十二,总体来说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渲染着一种中庸的色彩,无 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城邦的法律法规中。 1.1.1 国外研究情况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对于正义这一主题的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而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 也是比较火热,但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的研究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国外就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不少的成果,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 是真正有用的却不多。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的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第七章对亚里士多德的正义 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和其他美德被人们尊重是因为它们自身,而 且因为人类要过最好的生活,因为正义和其他美德能够使我们避开邪恶的品格。所有 的美德包括正义,都是按照两种邪恶的品格的中道而行动,也就是按照两种极端的中 间状态而行动。他认为,正义的两极分别是“为了扩张自身而行动,不论其应得是否 赋予他这样的行动” ; “自愿忍受非正义,也即是说,忍受不应得的伤害,或者是不去 获取自己应得的善” 。麦金太尔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前者比后者更恶,并把前者称之 为贪欲。 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成为正义要求关心正义且重视其价值,即使它不能带来更多更高的善,实践正义 的可贵之处在于对结果的不在乎的态度之中。侵犯正义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贪婪,索 取过多,而且因为他不自愿地做了非正义的事,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人都不会明 知故犯的。 麦金太尔指出,因为正义自身的缘故而去实施正义的行为和因为别的原因而去实 施正义的行为是有区别的。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如何认 清我们行为的动机呢?他认为我们必须向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学习这些知识。 在最后,麦金太尔还明确指出了正义的特征。他认为正义既作为一种个体的美德, 又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秩序,只有在某个特殊城邦的具体制度化的形式内才能达到。 离开了每一特殊城邦的现实,正义的规范就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正义的实现离不开 城邦,不存在任何城邦之外的、可以用来评价城邦正义或其他美德的标准。 纵观麦金太尔对于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从正义作为一种美 德这一角度去考察什么是正义?怎样实现正义?以及正义的核心和关键特征的。他的 考察论述很有思想深度,也成为笔者撰写论文的重要参考。但是麦金太尔对于亚里士 多德的正义思想的考察毕竟还不是面面俱到的,亚里士多德是对正义进行分类的第一 人,麦金太尔没有对亚里士多德所分出的正义类型进行阐述,这也正是笔者所要做的。 卡尔加里大学的哲学副教授 dennismckerlie 的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一文对 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做了详尽细致的阐述。一开始作者就表示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 义意味着不同个体之间的分配应基于个人财富和某种配得,如果个人之间的财富拥有 相等,那么所享有的相关事物也应该相等,反之亦然。dennis 表示,在政治学一 书中,特别是卷三的 9 章-18 章,亚里士多德对这一理论运用得很充分。 接着作者提到 thomas hurka 的观点, thomas 认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基本原则是 最大化的完美主义,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目的就是使公民能生活好,达到亚里 士多德式的幸福生活。dennis 否认这一观点,他认为如果亚里士多德是最大化完美主 义者的话,那么亚氏就会同意把每个公民的因素考虑进去来分配资源与机会,但这明 显与亚氏依据财富去分配的主张不一致。 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其次,dennis 也反对 martha nussbaum 的观点,nussbaum 认为分配的观念需要城 邦优先帮助贫困的公民,这样就限制了城邦对于总体善的追求。 dennis 同意把比例平等作为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一个核心部分,且它导致亚里 士多德最后得出一些非平等主义的结论。作者重视基于配得的正义分配概念,并论述 了其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运用。 bernard yack 在自然正确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一文中,主要就人们对自然正 义的一些误解进行了澄清,他区分了自然正义与约定正义,两者的显著共同点就是都 是可变的,自然正义并非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它跟约定正义一样都是可以改变的, 不是一种人们借以去衡量行为正义与否的事物固有的正义状态;自然正义和约定正义 也不是两种高下不同的判定标准,自然正义不是比约定正义更高级的一套标准,它仅 仅是指一种在政治共同体中自然发展着的关于正义的判断。那么到底如何区分自然正 义与约定正义呢?作者认为自然正义包括我们对于一切问题正义性的判断,但这些问 题对于成熟的或者相对理性的个体不会漠不关心;而约定正义是指在某些情况之下我 们不关心事物的是非曲直,而只需要正义的标准,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是依据良 好的判断来确定其正义与否,而只是出于约定。约定正义源自于城邦共同体成员约定 一些行为正义或者不正义,而且对于这些行为如果不是因为约定,共同体成员就会漠 不关心,比如车子应该是靠右边行驶还是靠左边行驶?而刑法与法律规定与禁止的条 款就不属于约定正义了,因为人们不会对这些行为漠不关心。 其次作者还表示自然正义与约定正义者两种判断标准并不相互冲突, 虽然在亚里士 多德的著作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例子。 1.1.2 国内研究情况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术界对于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研究处于落后状态, 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 思想的著作尚有几本,但是对于其正义思想的研究专著只有 2009 年出版的黄显中先生 的公正德性论一书。 黄显中先生把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归结为“非个体的个体”的伦理德性,由此展开他 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对于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论述。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德性包括“个体”和“非 个体”两个要素,他指出罗尔斯对于正义的研究并不能代替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德性, 罗尔斯把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为正义的领域,恰巧使得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在制度正 义的背景下更富有意义。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在现代被人们忽视的原因与由罗尔斯 提出而形成的制度正义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黄显中先生表示我们研究亚里士 多德的正义思想要撇开这些因素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出发,试图本着他的原 意进行研究。 还有一些研究正义的著作中有研究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 虽然没有对其深入的探 讨,在这里笔者也提及一下。沈晓阳先生在正义论经纬一书的第一章对亚里士多 德的正义思想作了比较简单的阐述,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正义的基本观点是适当的比例。 其实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是非常复杂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有一节专门探讨正 义,他首先指出正义是一种品质,一种使人倾向于做正确的事情的品质。而至于说正 义是适当的比例这个观点是后来谈到正义的分类时,将正义分为普遍正义和具体正义 时,作为具体正义其中一种的分配正义所具有的特点,而且这种比例也是非常复杂的, 它关系到两个人以及两个事物的关系。 接着作者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对于正义的分类情况, 并分别说明了从表现形式上的分 类、从具体内容上的分类,都属于描述性的概括,没有进行深入的考证研究。 由于国内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研究比较落后, 所出的研究成果不多, 于是笔 者考察了对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严群先生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一书。 严群先生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他力求与原书的结构保持 一致,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四种德性进行介绍,详细论述了正义和友爱,分析了正义的 种类、正义与道德、正义与中庸、正义与平等等等,总体来说,严群先生对于亚里士 多德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客观的阐述。 7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正义”的辞源“正义”的辞源 “正义”一词是由英文的 justice 翻译过来的,justice 翻译成中文有正义、公正、公 平三种意思,因此对于亚里士多德的“justice” ,三种翻译都有人采纳,例如,廖申白 先生和苗力田先生翻译过来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justice”译为“公正” ,汪子 嵩等先生著的希腊哲学史则将亚里士多德的“justice”译成正义。但是以翻译成正 义和公正的居多。虽然有一些学者将“正义”和“公正”的区别进行过研究,现在伦 理学上还是处于混用的状态。 英文的 justice 是翻译希腊文 dike 来的,罗马神话里面 dike 就是正义女神,她是宙 斯和忒弥斯的女儿,英文的 justice 一词是从 jus 一词演变过来的,jus 是法律的意思,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 justice 含有合法的含义。 英汉辞海中 “justice” 的含义主要有: 公正; 给予应得的奖赏或者惩罚;公道或公平的;跟事实、真理相符合。牛津哲学词典对于 “justice”的解释大意是:制定一套明确的用来分配利益和责任的原则去分配应得的东 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justice”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意思:a 公正的、公平的;b 恰 当的;c 与真理或者事实相符合;d 神赋予人的一种德性。 正是因为“justice”的多层含义以及正义、公正、公平确实具有共同之处导致了中 文翻译的多种情况。 “公平”主要运用于经济学的领域,侧重于尺度的一致。在 2002 年增补本的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中, “公正”的意思是“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 “正义”的意思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 、 “正当的或正确的” 。一般可以这样认为, “公正”和“正义”是含有价值取向的词,它侧重于社会制度的正确价值取向。 “公正” 侧重公平无偏私,而“正义”又包含有公正的这一层意思,因此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 的“justice”采用“正义”这一译法更恰当。 其实亚里士多德的 justice 含义有很多, 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论及不同的 “justice” 的时候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在论及具体的 justice 的时候,强调的是一种平等、无 偏私的意思,因此具体的 justice 应该翻译成“公正” ,对于抽象的 justice 的论述,我们 可以从中看出,亚里士多德除了含有平等无偏私之外,更侧重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 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伦理关系,因此抽象的 justice 翻译成“正义”比较恰当。又因为相比较起来, “正义” 比“公正”的含义稍微广泛一些,它既包含公正的含义,又包含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伦 常关系,它的核心意思是给予人们应得的东西,这一点正是符合亚里士多德本意的, 笔者将会在论文的第三部分进行论述。另外,亚里士多德有时候也把公正和平等混用, 在古希腊的思想中, “平等”主要是指适度的比例以及合理的尺度,因此在涉及到此种 含义的时候,亚里士多德采用平等一词。 如此种种只能说明 justice 所包含的含义有很多种,至于翻译成中文该采用哪一种, 我们不必太过严格,毕竟不是每一个英文单词都可以找到恰如其分的中文翻译。亚里 士多德在论述不同的 justice 的时候,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本 论文中统一使用“正义”这一翻译,虽然有些引文翻译各有不同,但其意义是一样的, 即英文“justice”的意思。 1.3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亚里士多德(约前 384前 322 年)生活的年代,古希腊城邦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 失利,被马其顿征服,处于日渐式微的局面。当时雅典城邦的经济状况很不乐观,因 为战争破坏了城邦的小农经济,同时也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大批的公民被沦为乞丐, 贫富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贫民由于参与政治可以获得津贴纷纷加入其中,被人在 背后操纵成为蛊惑者欺骗的对象;富人也因为战争的影响没有了以往对于政治的热情, 参与政治已经没有战争前带给他的那种幸福感。不仅战争导致了古希腊城邦的衰落, 城邦的伦理本性也在蜕变,但是城邦伦理对于城邦的强大十分重要,亚里士多德就十 分重视城邦公民的素质。虽然当时的雅典城邦依旧带有繁华的痕迹,但是已经不再是 往日的景象了,幸福而高尚的德性生活不再是公民的生活目标,反而是崇尚致富或是 做大官成为公民的生活目标。 柏拉图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一个人不仅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法庭上打官司, 做原告做被告,而且还因为不知道这种事情到底有什么价值,一天到晚耍滑头,颠倒 9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是非黑白,使用各种推论、借口、诡计、阴谋,无理也要说出理来,而所有这些努力 都只是为了无聊的争执,凡此种种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生活 安排得比较高尚和良好, 以至于根本就不需要法官的评判。 ” 1柏拉图其实是在指责智者 学派的行为,他们不是为了教给学生德性而是玩弄词义和概念,教学生怎么在法庭上 取胜,城邦民主正是在这样的风气下走向独裁专制。 亚里士多德正是针对这样的社会状况研究出了伦理学和政治学说, 以期望拯救恶性 发展的古希腊城邦,恢复往日的健康有序发展的城邦民主制度。 1.4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正义思想的继承与突破对柏拉图正义思想的继承与突破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跟随柏拉图长达二十年,在此期间深受柏拉图的喜爱,同 时也不可避免会受到老师的影响,他的思想学说中不乏柏拉图的影子。古语云:青出 于蓝而胜于蓝。亚里士多德在继承老师柏拉图的一些思想学说的同时,更重要地是对 老师的思想进行发展和突破。 1.4.1 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柏拉图的正义思想 众所周知,柏拉图是西方社会第一个系统论述正义的哲学家,他的理想国的副 标题就是“论正义” 。 理想国一书,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了正义问题。 柏拉图区分了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理论基础是灵魂说。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欲 望、激情和理智三部分组成,各自有不同的功能。欲望是人的物欲感觉,动物同样拥 有此部分;激情是人借以发怒的那部分;理智则是人独有的,人凭借理智去思考和推 理,它是灵魂的理性部分。这三个部分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由此构成灵魂和谐的状态, 有德性的人就是理性占主导地位,理性统帅欲望和激情,他认为正义包含一切德性, 正义就在于这三个部分恰当地执行自己的职能,这样就能达到身心平衡的和谐状态。 1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国家篇 , 柏拉图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74 页 10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也就是说,正义的人能够使自己灵魂的各个部分不干涉别的部分的作用,正义的人能 够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能够主宰自己,使得自身内秩序井然。个人的正义作为对自身 的道德要求,强调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柏拉图在城邦正义问题上的观点与个人正义问题是一脉相承的,同样也离不开和 谐。他认为城邦的正义在于城邦公民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立好等级统属关系。国 家是由具有欲望的体力劳动者,具有意志的护卫者阶级以及拥有理智的统治者阶级所 组成的,只有各个等级保持良好的分工合作的状态时,社会才能保持普遍的和谐。他 把这三个等级对应于灵魂的三个部分:统治者对应理智、护卫者对应激情、体力劳动 者对应欲望。神在铸造他们的时候使用的成分不一样:在统治者身上加入了黄金,因 而他们是高贵的,在护卫者身上加入了白银,而在体力劳动者身上加入的是铁和铜, 因此导致他们在城邦中的地位和职责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城邦里的这三个等级的人各 尽其责、各司其职的时候,国家才被认为是正义的。倘若他们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 这就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虽然有人会对自己的等级地位不满意,但是国家正义追求的 是整体的和谐,因此个人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寻求满足,而不要妄图其他。 柏拉图推崇贤人政治的“哲学王”的统治,他认为贤人政治是最理想的政治,只有 哲学家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智慧和权力结合起来,对国家进行智慧的统治。 他说: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目前称之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 物,能严肃认真的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否则的话对 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2 1.4.2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正义思想的继承与突破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正义思想的继承与突破 在亚里士多德对道德德性的讨论中, 对正义的讨论是最为详细的, 不仅因为正义问 题的重要性,而且因为正义问题的确比较复杂。亚里士多德把正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 分类,对于正义问题考虑的细致程度远远高于他的老师柏拉图。 2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国家篇 , 柏拉图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5 页 1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个人正义的思想宗旨, 认为人跟一般的动物不一样, 人 是具有灵魂的高等动物。 “人合乎自然而有益的状态是由灵魂统治身体,由理性节制情 欲。 ” 3但是与柏拉图的个人正义观点不同的是,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正义的德性不仅是 一种个体的德性,它还表现于外,从而关乎整个城邦以及城邦其他公民的幸福,也就 是说它同时还是一种社会德性。他承认正义德性与其他德性一样说明公民个人的灵魂 状态,但同时它集中于给定的灵魂状态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具有正义德性的人 不仅以德性待己,同样以德性待人,也可以说正义德性是一种关系的德性。 在城邦正义的问题上,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一样, 意识到了人的天赋能力存在着差 异。人从事的职业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不同,源自他们的心理、理智、身体与能力的 不同,他说“凡是赋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往往成为统治的主人;凡是具有体 力而能担任由他人凭远见所安排的劳务的,也就自然地成为被统治者,而处于奴隶从 属的地位。 ” 4但是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从公民的人格主题出发,认为人格和 社会地位是平等的,因此,维护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合乎正义的事情。 在国家管理以实现城邦正义问题上, 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 他不赞成柏拉图的贤人 政治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看到人性中的感性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干扰,认为法律是没有 感情的智慧,它可以做到人治做不到的公正。人因为有欲望,有感情,因此在执法的 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判定的结果偏离公正导致腐败的产生,而法律则 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另外,法律之所以能够权衡理智,是因为它不是个 人意志的产物,而是集中了众人的智慧;法律具有平等性,它不仅约束一般公民,保 障他们的权利,同时对于统治者也产生作用。这样一来,相比于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法治就更具有客观合理性,同时执行操作上也具有可行性。 3 王淑芹 曹义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正义观之辨析 ,哲学动态,2008 年 第 10 期 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 政治学 ,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5 页 1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正义思想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正义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的卷五中对正义思想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他 对于正义的研究相比于其他道德德性的研究是最详细的,这不单是因为正义问题很重 要,也因为正义问题的复杂性。卷五中,亚里士多德对于正义的性质范围有明确的界 定,并且区分了总体的正义和具体的正义,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 2.1 德性的正义德性的正义 正义被认为是古希腊四种主要德性之一, 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正义也占据着 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跟先于他的哲学家观点相异,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正义与其他三 种德性,而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并列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其他三种德性都只是个体伦 理德性,而正义既是个体伦理德性又是社会伦理德性,拥有比其他三种德性更高的地 位。下面笔者将详细论述正义德性的概念、本质以及特性。 2.1.1 正义正义德性的概念德性的概念 在古希腊,德性指的是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智者以前德性用来指人的自然禀 赋,生长以及营养等功能是人的自然特性,但并非人所特有,动植物同样具有这样的 自然特性,因此德性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演变成唯有人才拥有的理性功能,这种 只有人才拥有的社会特性被称之为伦理德性。因此可以看出德性一词是从事物的特长、 用处和功能慢慢演变成后来的专属于人的伦理德性的,人的德性到亚里士多德所在的 时期则用来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品德和优点。 亚里士多德说: “德性是那些有某种用途或效用的事物最好的排列、 品质或能力” 5,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 优台谟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 8 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55 页 1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德性是最好的品质。 ” 6至此,亚里士多德把德性解释为品质,使得德性有了明确的内 容。那么什么是品质呢?亚里士多德首先表示“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 物的状态好,又使得它们的活动完成得好” 7,紧接着又说“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 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 8,我们可以从中来分析德性这种品质的一 些基本特征。 首先,这种品质是一种借以使行为好的倾向,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倾向,而是一种好 的并且不容易改变的倾向。 其次, 品质是事物借以使自身功能实现得好的一种自然本性。 自然本性只存在于成 熟事物的身上,成熟事物也是同类中最完美的,它之所以完美在于各项功能得到完美 的实现,因此品质是事物的本性。 再次,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明确指出“品质只产生一种结果,而不 产生相反的结果。 ” 9 把德性解释为品质,正义正是一种德性,那么可以推出正义也是一种品质,而且是 一种好的品质。 “所有的人在说正义时都是指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一个人倾向于做正 确的事情,使他做事公正,并愿意做公正的事。 ” 10把正义定义为一种品质就意味着正 义的德性有转变成正义德行的必然趋势,正义是正义的人的本性意味着人这个主体不 只是把正义停留在思想上,而是必定会付诸实际行动,积极创造正义,实践正义。这 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正义品质不是一种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而是生活和实 践。 2.1.2 正义正义德性的本质德性的本质 正义德性与其他德性既然都是德性必定存在共性, 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德性时刻 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 大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 8 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252 页 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 尼各马可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 45 页 8 同上 9 同上,第 127 页 10 同上,第 126127 页 1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意地把正义德性与其他德性相区别,那么正义德性与其他德性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涉及到“就其本身而言,正义是否有益于人?”11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给予了相应的回答: “惟有公正才是对于他人的善”12,这可以看出,在亚 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其他德性是个体德性,仅仅表现公民个人的良好 品质、个人的灵魂状态,但是正义德性它还关乎别人,它关乎给定的灵魂状态如何在 别人面前表现。正义德性既是一种源于个人品质的个体德性,又通过自身的行为外在 表现从而关系着城邦共同体以及城邦内其他公民的幸福,是一种社会德性。假如说勇 敢、节制、虔敬德性是一种单一的德性的话,那么正义的德性就是一种关系的德性, 它不只是对内的一种状态,还突出了公民在他人面前的德性表现。 2.1.3 正义正义德性的特性德性的特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一切德性当中,正义德性是最为完全的。它之所以是完全的,是 由正义德性的本质决定的,具有正义德性的人不仅能对他自身运用其德性,而且还能 对他人运用德性。由此可见完全性就是正义德性的特性,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 理解正义德性的完全特性。 第一,正义的完全性意味着它的总体性。 “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13,亚里士多 德引用这句谚语简明扼要地阐释了正义德性的总体性。正义德性既然是一切德性的总 括,那么正义就包含了其他一切德性,一个正义的人就是勇敢和节制的人。正义德性 的总体性是从法治的角度来理解的,法律规定什么是正义,规定一切德性,如果按照 法律所规定的行事,那么公民不但实现了其他德性,也实现了正义德性本身。亚里士 多德指出“守法的人是公正的,所有的合法行为就在某种意义上是公正的。 ”14 正义究竟是一种德性还是总体的德性这个问题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就有争论。 在 普 罗泰戈拉篇当中,普罗泰格拉认为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可以勇敢而不正义,还 11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 国家篇 , 柏拉图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79296 页 1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 尼各马可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 130 页 13 同上 14 同上,第 129 页 1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存在一些正义却没有智慧的人。他把各种德性比喻成人脸上的各个部分15,正义也仅仅 是脸上的一个部分而不比其他德性拥有更高的地位。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智慧,有 智慧的人能够认识正义的美德就同样能认识勇敢、友爱和虔敬等其他的美德,因此他 认为正义也只是完整人格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的德性一样,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与普罗 泰格拉的观点相似,都没有赋予正义高于其他德性的地位。 国家篇中,柏拉图指出 正义意味着每个人各行其是、各安其分,大家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去干涉别人的 事,这样公民就不仅实现了其德性而且也成了一位正义的人。在你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的时候,正义就自然而然地已经在那里了。柏拉图对正义德性的理解显然跟之前的两 位哲人是有区别的,他并不是把正义德性同勇敢、节制、虔敬德性并列,而是把它看 作是其他德性共同实现后的结果。它不是普通的德性,而是包含了其他的德性。亚里 士多德正义德性的总体性思想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 第二,正义的完全性意味着它的良善性。勇敢、节制、虔敬的伦理德性都是个体的 德性,但是正义却既是个体的伦理德性同时也是社会的伦理德性。正义的德性关注的 焦点不是行为的德性根基而是行为在他人面前的表现,它强调公民的生活方式与城邦 伦理生活的相一致,在此意义上,正义的德性与其他的德性区分开来,正义的行为与 其他公民相关并且影响着其他公民的生活。 “有人说惟有公正才是对于他人的善 。 因为公正所促进的是另一个人的利益, 不论那个人是一个治理者还是一个合伙人。 ” 16具 有正义德性的人不仅以德性待人,同样以德性待己。 正义的良善性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也有哲人注意到了, 德谟克利特说过 “不做不公正 的事还不是善良的标志,应该甚至连不公正的意向都没有” 。1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 也涉及到“就其本身而言,正义是否有益于人”的问题,塞拉西玛库斯认为正义才是 对于他人的善。18 15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普罗泰戈拉篇 , 柏拉图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50451 页 1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 尼各马可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第 130 页 17 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第 75 页 18 【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 国家篇 , 柏拉图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79296 页 1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第三,正义的完全性意味着它的基础性。正义的德性不像其他德性一样普通,而是 其他德性的法则,其他德性限定在正义的范围内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倘若离开正义德 性的限制和约束,其他德性就会退化成恶,因此可以说正义德性是其他德性的条件和 基础。我们可以理解成没有正义德性,其他德性将会毫无价值可言。正义德性的这种 基础地位在城邦共同体的生活当中尤为重要,公民要想成为优秀的公民,获得至善和 幸福就必须拥有正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水产品智能保鲜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能源智能调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脑机接口意念控制轮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化版权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盖州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电商SaaS平台多站点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艺术交流社交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园林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设备远程控制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社交媒体平台舆情监控与危机公关应对策略优化报告
- 202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书及后勤管理制度
- 消防车辆事故课件
- 2026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剑阁县普安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商务楼宇管理办法
- 肺炎护理试题填空及答案
- 社用手机管理办法
- 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学校食堂各种检查记录表格表册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