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知识产权论是我国已故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教授写给法学研究生的。主要内容涉及两方面: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理论上从知识产权产生的历史、特点、与有形财产权的比较几个方面,整体反映它在民法中的地位,以及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价值的发展中,它在民法地位的变化。实践上涉及侵权、价值评估与国际保护等问题。例如分析了“侵权认定的四要件”,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是否改为“侵权损害赔偿四要件”才顺理成章?这里有许多观点可能更符合各国立法与司法的实际,却与国内一些传统看法有差异。其目的是引导读者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出路。但书中决不在人们已普遍认可的概念或用语上展开“讨论”。诸如:“将信息高速路改称知识高速路”,这类与传统看法颇有差异的“新论”,本书则没有涉及。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教学案例(高等院校法学案例丛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研读本书,您将得到如下收获:在保持学科完整系统前提下,把握重点、难点、考点;精选典型、疑难案例,强化理论与实务结合;设问准确科学,直击争议焦点,洞悉探讨价值;评注全面透彻,启迪思维,提高法律分析能力;明确备考需要,满足应试需求,锻造法律职业素质。3.蒋坡主编:知识产权法案例教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长期以来,两大法系由于法律渊源不同,法学教育模式迥异。从法律渊源来看,大陆法系以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其正式法律渊源,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基于这一差异,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采用的是演绎法,教师多以法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为主,即使部分采用了案例教学,也重在通过案例分析法律规定,很少涉及法学原理的分析。而英美法系采用的是归纳法,判例就是法源,通过学习判例学习法学原理。 我国是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长期以来,沿用大陆法系的演绎法教学模式。鉴于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成为必然。多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这套模式,根据大陆法系成文法的教学要求,借鉴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模式,将两大法系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既能系统掌握法学原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郭禾主编: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的案例分析教材之一。自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我国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相继修订,此外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法规。在修订二版中,作者根据相关的立法、教学研究的发展,对案例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本书分为导读篇和案例篇。导读篇系统扼要地介绍了本书的主要知识体系,与后面的案例篇相互呼应。案例篇又分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现实,从活生生的案例中学习法律,全面了解有关案件的真实情况,编者在本书中力图客观描述案情,在此基础上将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在评述中对相关概念加以解释。本书所收集的案例大多采自法院判决或有关执法机构的决定或裁定,也有一部分案例来自学者们的著述。5.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三庭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本书是北京市各级法院知识产权法官们学术研究的成果,这不是一般的学术论文集,而是法官们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实务论述。本书按知识产权案件的类型共分七个部分:专利诉讼研究、商标诉讼研究、反不正当竞争研究、著作权诉讼研究、知识产权合同诉讼研究、网络知识产权诉讼研究、其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虽然本书中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或存在巨大争议,但这些文章确实可以反映出知识产权案件中的疑难问题以及法官们在审理这些案件时总结出的经验和思路,这些经验和思路无论对于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都会大有裨益。6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人民公安大学2003年版。本书立足于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制度、原则和规范,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哲学层面,以劳动理论、人格理论、激励理论和平衡理论为视角,深入而系统地论述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理性,特别是这种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从法哲学角度比较全面地透视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原理,是一部研究知识产权法学的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理论专著。同时,该书从法哲学层面剖析和提炼了大量案例与知识产权立法规范,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书是法学工作者、政法院系师生和对知识产权感兴趣的人士提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认识的重要读物。7.刘艳萍编译:美国专利法英美法经典判例选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所谓英美法系,其法律渊源主要以判例为主,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主要代表。判例在这些国家的历史和现在一直表演着重要角色。产生着重大影响,决定着本国政治、文化、经济的走向,有的判例甚至对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书聘请国内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精通法律英语的教授及相关专家、学者亲力亲为。内容上先将契约法进行概括性介绍,然后对每个经典判例给出精彩导读,再附英美原版判例(或精选部分),并对其中生涩难懂的词汇进行注解,使读者不但对该法有总体认识,尽快了解契约法,而且中英文结合的方式省却了阅读的劳累,兼顾了学习性和趣味性,保证了裁减有度、难易结合。8.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本书精选29篇作品,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与地名商标、专利体制与战略,专利审查与实践、专利保护与诉讼等方面着手,为读者提供了一年来国内外专利法及相关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情况。9. 文希凯主编:专利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本书集我国实施专利制度近20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2001年最新修改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有关司法解释和TRIPS等国际条约,系统讲解了专利申请、专利审批、专利权维持和专利权保护的全过程。本书注重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专利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有关重点、难点、疑点。 本书每章附有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思考题,以有利读者清楚了解我国专利制度的基本规定,把握重点。 10. 程永顺、罗李华:专利侵权判定:中美法条与案例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本书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官和美国知识产权律师合作撰写,通过对中美两国近百个专利侵权诉讼案例的详尽分析,比较了两国判定专利侵权各项原则的异同,提出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本书对我国专利侵权诉讼的判案人员和涉案双方,均具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专利司法制度,将起有益的推动作用。11.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以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法哲学、法律经济学等研究方法,从利益平衡机制入手,探讨知识产权法的制度理性和价值构造,透视其背后的利益平衡机理。本书作为系统研究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的专著,具有较高的理论品位和学术价值;同时,对国内外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实践问题的广泛考察与分析也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对知识产权法教学科研人员、立法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及高校广大师生和对知识产权感兴趣的读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2. 王清:著作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全书分为三大篇:本体论、比较论和尾论。 在本体论篇的三章中,作者在历史与现状两个维度下阐述了著作权限制制度人内涵与外延、起源丐创设的及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 在比较法论管的三章中,作者在国际公约和国内法两个层布分别对著作权保护期制度、合理法定许可使用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尾篇“公共利益目的的回归”是对全书的概括与总结。13. 许春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本书第一章为导论,分析界定数据库的法律概念,以区别于数据库的技术概述,并分析我国数库产业的现状;第二章为总论,从总体上分析论述数库知识的必要性及其国际计论,提出值得深入研究的若干特殊问题,并重点计论了数据库保护的立法模式问题,在此,本书客观而尖锐地指出了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背后的经济政治背景。 第三章、第四章详细介绍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外立法和司法现状,由中及外,从立法到司法。对我国的数据库保护立法和司法现状的介绍,以期充分认识到在我国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对德国数据库保护立法模式和主要内容、美国数据库保护立法争议以及两个法案的主要内容的介绍,对美国和欧盟的典型司法判例的分析,以期充分全面洞察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在欧美的最新进展。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为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分论,分别系统分析数据库的各种法律保护方式。第五章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共同保护方式数据库著作权法保护的标准、对象、范围、权利内容、归属、保护期限以及权利限制与例外;第六章分析了作为知识产权法的兜底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数据库著作权法保护的补充作用以及“一般条款”的适用;第七章详细论述了欧盟推行并已在其成员国全面实施的特殊权利保护的概况、范围、条件、权利内容、归属、保护期限、限制与例外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指出其与著作权法保护在保护条件等六个方面的区别;第八章分析了数据库的合同法、商业秘密法和商标法保护及其缺陷。 第九章鲜明地分析指出数据库的上述知识产权保护方式面临的困境。指出数据库著作权法保护的困境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微弱性缺陷;提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固有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权利不充分、保护具有不确定性、操作性较差等缺陷;对特殊权利保护的分析,以英国法院的第一例数据库特殊权利案BHB诉william Hill案为例,全面剖析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指出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必然导致对信息的事实上的垄断,过度地保护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方式做出回应并提出改善建议。 第十章着重探讨我国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问题。从我国的数据库保护的立法和司法现状出发,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分析指出,我国对数据库保护立法具有必要性但不具紧迫性,同时提出了数据库保护立法应以平衡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特别是数据库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基本原则,并应符合四项基本要求:与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协调;赋予数据库制作者适当的权利;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符合有关知识产权条约的要求。进而阐述了对我国数据库保护立法的建议,建议应采取反不正当竞争(反滥用)的立法模式并纳入著作权法体系,以著作权保护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以邻接权保护不具独创性的数据库,并实行双轨保护机制。最后,从著作权保护和邻接权保护两方面,具体展开我国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 本书附录提供了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969EC)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知识产权条约草案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供进一步研究使用。14. 高光伟:走近商标走进商标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是着眼于新颁布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文本,对商标知识、商标法理和实务进系统研究的一部学术著。作者立足于基本概念的梳理和界定,不仅对商标的定义、形式、特点、不同商标的构思要求和商标策略,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的区别,商标的功能、价值、商标权的性质、特点和维护,商标权与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及姓名权、肖像权等民事权的关系,进行了介绍、论述和探讨,而且对现行的商标法的立法宗旨,国内外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制度的不同特点,商标注册异议和争端处理,商标侵权行为的特点、构成要件,驰名商标的保护和存在的问题,与商标有关的国际条约等,进行了爬梳、概括和剖析,特别是作者精选了大量与各章节内容相关的典型商标案例的分析,从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较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商标知识和商标管理方面的理论框架、知识要点、集知识性、学术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为一体。15. 曹中强、黄晖主编:中国商标报告(2005年第1卷总第5卷),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本卷主要收录的是商标领域2004年下半年发生的法规、案例和文章,个别2005年有结论的判决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这次也和一审判决一起收录起来。本卷官方文件的内容比较丰富。典型案例方面,本卷收录了19个判例。行政诉讼中的证据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我们在本卷的操作指南中特约了最高人民法院孔祥俊同志的一篇专稿。 环球动态方面主要涉及立法和典型案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已决定召开外交大会修改商标法条约,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上诉委员会实行改革,欧共体法院就人名、商号和知名商标的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判决,意大利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工业产权法典和网上虚假身份处罚法,美国最高法院在“微彩”一案中支持了商标的合理使用。重要档案中收录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出访欧洲的一个报告和一个专家会议的纪要供大家参考,中华商标协会改选以后的新理事会名单也作为档案材料收入本卷。著论索引既有著又有论,反映了2004年下半年的研究焦点。16. 王莲峰:商标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书在体例的构建上力求创新,突破传统的章节结构安排,以编为板块进行设计,以求商标法学的结构更趋科学、合理。本书重点论述了我国商标法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商标法的修改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本书在注重理论体系研究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针对商标法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实现法律的最终价值和目标。全书每编设有引言、每章设有导读指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各编、章的逻辑结构;在有些章节前加有引例,通过案例引出本章要学习的内容;在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和案例分析,便于读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书中介绍了一些国外立法和判例,以开阔读者视野。17.王瑜:从普通商标到驰名品牌:企业商标全程法律策划,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尽管我国对商标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但是商标制度并不是产生在我国,而是和其他知识产权制度一样清末才从西方引进。虽然在1904年清政府就颁布了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但是随后,我国商标制度就被废除,代之而起的是“数字化”、“同一化”。比如中学都按数字来编号:一中、二中、三中在大城市序号可以编到三位数,全国的书店统统叫“新华书店”等。严格地讲,我国真正恢复并开始使用商标还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商标制度几十年的空白,使我国整整两代人对商标的了解基本上已经归零。加入WTO已经五六年了,我国为履行承诺,陆续开放了市场。我们的企业需要走出去,与世界先进的企业同台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熟悉和了解国际规则,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如此。在商标上我们已经遭受了太多的教训,例如,近年来我们的驰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事件屡屡发生,而失去了某国的商标注册,则意味着失去了该国市场,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是世界大工厂,许多世界知名的国际品牌实际上是我们制造的,但贴上国外的商标,价格就可以翻上几十倍,没有自己的核心品牌,我们赚取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代工费。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商标方面各地方政府纷纷制定规划,促进本地方商标的注册数量,陆续出台各种激励政策,对于驰名商标给予高额的奖励,为了提高企业商标注册的积极性,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企业支付注册费和代理费。笔者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在商标方面对国内企业有真切而清醒的认识。国内企业对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并没有意识到注册商标的意义,有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注册商标有什么用。简单地说,对他人的商标没有足够的尊重,对自己拥有的商标缺乏切实的保护措施,是我国企业商标方面的真实情况。简单的奖励并不能让企业了解商标制度的意义,也不能让企业认识到注册商标对自己的作用。笔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校解剖课讲解
- 云南省元江一中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卫生习惯宣讲
- 如何打扫学校卫生
- 学前班学期末汇报展示
- 三顾茅庐课堂讲解
- 前端技术团队规划
- 胚胎学输卵管讲解
- 汽车电控技术发展
- 认养一头牛供应链体系解析
- 砼回弹强度自动计算表
- 教师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课件
- 预防老年人保健品骗局
- 安全生产培训(完整版)课件
- 钢结构长廊施工方案
- 信保业务自查问题统计表
- 年产3万吨环保型铝箔容器系列产品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安庆汇辰药业有限公司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
- 河道修防工高级工试题
- GB/T 4458.3-2013机械制图轴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