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占妲0 雨 导师签字:斑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堂 圭t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昌1 刚甬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 0 0 岁年毕月2 0 日 签字日期:2 0 0 j 一年乒月u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曹植辞赋与散文研究 ( 中文摘要) 曹植是三国前期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在短短四十年的人生中创作了9 0 多首诗, 6 0 篇赋。还有1 2 0 余篇章表书信等散文,大都感情充沛,文采斐然。自古以来评论曹 植的诗者居多,而少有评论其文者。应该说,赋与文是曹植一生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他一生经历的生动反映,如若不对它f f ;b l l 以较为全面的研究,单凭诗歌研究不足以涵 盖其文学创作成就。 曹植现存较为完整的辞赋作品有5 0 篇,根据曹植辞赋的内容和感情,将其分为歌 功纪行、娱宾游宴、感时咏物、怀思言志、爱情婚姻五类。歌功纪行类主要说明两个问 题,一是汉大赋的题材内容在建安延续了它的影响,建安文人创作了许多都邑、征战等 传统汉赋题材:二是称颂曹魏政权是文人发自肺腑之言,充满了时代气息,不能一概视 为阿谀溢美之辞。娱宾游宴类是曹植身为贵公予时描写畅游生活的的作品,是“洒笔以 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的良好精神状态下创作的赋作,以娱乐游玩、观赏景物为主, 这种题材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感时咏物类占曹植辞赋总量的1 2 ,特别 是咏物赋,无论赋动物、植物还是器物,部含一定寄托于其中,体现出曹植在各个时期 的不同心理状态和心志。读曹植怀思言志类的赋作,可以窥见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位 敏感多情的赋家为我们传达出了最深挚的情感天地,这类赋以“愁”与“思”以及“愁” 的消弭贯穿其中,基本上表达了曹植建安至太和时期的功业思想、理想抱负以及诸多人 事方面的苦闷与愁思。曹植的爱情婚姻题材的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世俗婚姻, 一种是神域爱情,这些赋一方面表现了曹植对女性婚姻不幸的关注和同情,另一方面描 写了动人的爱情故事,但是最后均以悲伤的分离终结,这与建安文人创作“闲邪”题材 的赋作主题有关。 曹植备受世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所创作的千古美文洛神赋,古今中外 为之驻足观览,赞叹不已,这不仅因为其深沉的创作背景,众说纷纭的主题意象,而且 还因为曹植以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位集众美于一身的洛神形象。本文对其主题寓 意如“感甄说”、“寄心君王说”等作了一番考察之后,认为还原作品的本来面目才是最 为关键的。对洛神赋主题的阐说不能脱离文本而纯堕入奇文异事的叙说,这样就褪 去了作品原有的明丽色彩,应注重对文本的阐释和领悟a 此外,洛神赋杂糅“神女” 类和“闲邪,类于一炉,i f 是这种交融的优秀产物。虽然仍然沿袭了众多神女赋作一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创作模式,但无疑是这些作品里面最好的,也是继承创新、集百家之长的典范之作, 不仅保留了神女赋的原汁原味,而且吸收前人糟彩的句子,加上自己的天才创造,集合 散体大赋、骚赋和骈赋的艺术特征,创作出了如此完美的辞赋。 曹植辞赋的整体成就包括多方面,其赋题材广泛,除了写作赞颂父王曹操文治武功 的赋以外,曹植还将笔触延伸到表现日常生活的各种鲜明生动的感情上来,男女情爱、 家庭琐事、民间疾苦、骨肉离合等无不触及。曹植的赋语言精美,音律和谐,推动了六 朝的骈俪风尚,情感蕴藉深厚,感动了无数读者。曹植的赋众体兼备,丰富多彩,散体、 骚体、骈体等在曹植笔下皆挥洒自如。 曹植的散文近一百五十篇,是其文学仓4 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这些文章与他的一生 轨迹紧密相连,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他的欢欣、悲伤、哀痛、恐抿等隐徽的心曲,其中也 包含他的儒道互补思想、政治理想和不凡的军事见地,还有他的文学思想和艺术理念等 等。根据文体不同,分为颂赞铭、章表令、书与序、论与说、诔与衷辞五类。曹植的散 文大多充盈着儒家的入世精神。依然显示了与其诗、赋一以贫之的辞采华茂的艺术特色, 词藻繁盛,各体皆工,多长篇大作,表现了曹植驾驭文章的高超技巧,对后世产生了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辞赋题材洛神赋整体成就散文 分类号:1 2 0 7 6 2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 s t u d yo fc a o z h i f ua n dp r o s e ( a b s t r a c t ) c a o z h iw a sa l lo u t s t a n d i n g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j i a n - a nl i t e r a t u r e h ec r e a t e dm o r et h a n9 0 p o e m s ,6 0p i e c e so ff ua n dm o r et h a n1 2 0p a g e so fp r o s ei nt h es h o nf o r t yy e a r so fh i sl i f e , a n dm o s to ft h e s ew o r k sw e r ep e r m e a t i n gr e i n sa n dl i t e r a r yg r a c e s t h e r ea r es o m ec o m m e n t s o nc a o z h i sp o e m sw h e r e a sf e wo fh i sp r o s ef r o mo fo l d i ts h o u l dt os a yt h a tf ua n d p r o s e a r ei n t e g r a lp a r t so fc a o z h i sw h o l ew r i t i n g sa n dl i v e l yr e f l e c t so fh i se x p e r i e n c e s i ti sn o t i n v o l v e dh i sl i t e r a t u r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fw ed o n ts t u d yh i sw o r k sa l la r o u n dy e to n l yb yh i s p o e m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o n t e n t sa n de m o t i o n ,c a o z h i sf u 啪b ec l a s s i f i e dm a n yp a r t s i n c l u d i n gs o m ef ua b o u ts i n g i n gt h ep r a i s e so fh i sf a t h e r , s t r o m 且gi ng a r d e n sw i t hh i sf r i e n d s d e s c r i b i n gl o v ea n dm a r r i a g e a n ds oo n o n ek i n d so ft h e s ef um a i n l ye x p l a i nt h a th a r l f n e x t e n d e di t si n f l u e n c e si n t oj i a n a n p e r i o d ,a n dt h a te x t o l l i n gc a o w c i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 c o u l dn o tb er e g a r d e da sf l a t t e r s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 t h el i t e r a r ym e n t r u l yp r a i s e dt h eg o o dt i m e s s o m ek i n d so ff ud e s c r i b e dt h et r a v e l sw h e nh ew a sy o u n g , w h i c hw a sc r e a t e do ns o u n d c o n d i t i o n s s o m ef ui n t o n e ds o m e t h i n g , s u c ha sa n i m a l s ,p l a n t sa n di m p l e m e n t s ,w h i c hh a d s o m eb a i l m e n ti ni ta n di n c a r n a t e dd i f f e r e n tm e n t a l i t i e si nv a r yp e r i o d so fc a o z h i sl i f e w h e nr e a d i n gs o m ef ua sc h e r i s h i n gg 酊e fa n da m b i t i o n ,w ec a l lp r yi n t oc a o z h i sa b u n d a n t i n n e r m o s tf e e l i n g s t h e s ef um a n i f e s th i sa c h i e v e m e n tt h i n k i n g i d e a la n dw o r r i e sa b o u t h u m a nb e i n g s c a o z h i so t h e rf u ,w h i c hd e p i c t e dl o v ea n dm a r r i a g e ,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p a r t s ,o n e i sm u n d a n em a r r i a g e ,a n da n o t h e ri sd i v i n el o v e t h e s eo p u s e sb e h a v e dw r i t e r sa t t e n t i o n s a n ds y m p a t h i e st ot h ef e m a l e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 yd e s c r i b e di n t r i g u i n gl o v es t o r y , w h i c h w e r er e l a t e dt ot h es u b j e c to fe v i l g u a r d i n g o n er e a s o no fc o n c e r n sa b o u tc a o z h ii s l u o s h e n f u ,w h i c hi sa d m i r e db yp e o p l ew h o a r e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 ,c h i n e s ea n df o r e i g n t h i si sn o to n l yb e c a u s eo fi t sd e e pb a c k g r o u n da n dd i s c o r d a n to p i n i o n s ,b u ta l s oi t sl u o s h e n i m a g et h a ti s ac o n j u n c t i o no fb e a u t y a f t e rr e v i e w i n gt h es u b j e c to nl u o s h e n f u ,m yt h e s i s c o n s i d e r st h a ti ti sc r i t i c a lt or e v i s i n gt h ew r i t i n g st r u cc o l o r sa n ds h o u l d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e x t i na d d i t i o n ,l u o s h e n f um i x e dt w ok i n d s ,g o d d e s s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n de v i l - g u a r d i n g ,i n t oe x c e l l e n tp r o d u c t i o n s i tn o to n l ym a i n t a i no r i g i n a lf l a v o ro fag r e a t n u m b e ro fg o d d e s sf u ,b u tc r e a t es u c h p e r f e c tw o r k sb ya s s i m i l a t i n gp r e d e c e s s o r s b r i l l i a n t s e n t e n c e s ,a t t a c h i n gh i so w ng e n i u sc r e a t i o na n da s s e m b l i n gs o m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o fm a n y k i n d so f f u c a o z h i sf ui n c l u d em u l t i f a c e t e dw h o l e 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s ,i th a v ee x t e n s i v es u b j e c t s , w h i c hh a v es o m ep ;a i s e sf o rh i sf a t h e r , s o m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a b o u td a l l yl i f ea n dv i v i df e e l i n g s o fl o v es t o r y , h o u s e h o l da f f a i r s ,f o l ks u f f e r i n g s ,e t c i t sl a n g u a g ew a sv e r ye x q u i s i t ea n di t s t e m p e r a m e n tw a si np e r f e c th a r m o n yw h i c hi m p u l s et h ep i a n l if a s h i o no fl i u c h a o o t h e r w i s e 。i ta c c u m u l a t c da b u n d a n te m o t i o nw h i c ha f f e c t e dc o u n t l e s sr e a d e r s c a o z h i sp r o d u c e da b o u t1 5 0p a g e so fp r o s ew h i c hi si n t e r r e l a t e dt oh i sa l ll i f e f r o m t h e s ew o r k s ,w e 啪c a t c ht h ev i s i o no fc a o z h i sh a p p y s a d n e s sa n dd r e a d a n dh i s c o m p l e m e n t e dt h i n k i n ga n dp o l i t i c a li d e a l ,h i si d e aa b o u t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a r t s m o s to fp r o s ef u l lo fc o n f u c i a n i s mw h i c ht ot a k ea l la c t i v ep a r ti nt h es o c i a lw o r k ,a n d a l w a y sd i s p l a yt h es p l e n d i d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 o n s i s t e n tt oh i sp o e m sa n df u t h e yw e r e l o n gw r i t i n g sa n df u l lo fp r e t t yp h r a s e s ,w h i c hm a n i f e s tc a o z h i sm a s t e ra r t i f i c e s t h e s e p r o s eh a v ea n w i d ea n dp r o f o u n di m p a c to n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k e yw o r d s :c a o z h i sc i f u c o n t e n t s l u o s h e n f u w h o l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 p r o s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n u m b e r :1 2 0 7 6 2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丈 序言 谈到曹植,人们往往想到那首“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想到赠白马王彪中 那位翩翩的自马王子,想到诗画般美丽的洛神,而这只是掀起了曹植文学作品的一个小 边角。曹植作为建安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坎坷不凡的身世经历,其逼入耳目的斐 然文采,其华美悲怨的作品格调,无不吸引着从古至今论者们的大力关注,他短短四十 年的人生中创作了9 0 多首诗,6 0 篇赋,还有1 2 0 余篇章表书信等散文,虽然散佚脱残 很多,却也能大致窥其作品风格和特色。自古以来评论曹植的诗者居多,而少有评论其 文者。赋与文是曹植一生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一生经历的生动反映,如若不对它 们加以较为全面的研究,单凭诗歌研究不足以涵盖其文学创作成就。因此,对曹植的赋 与文进行系统的论述,是有意义的。 对曹植的诗歌、辞赋与散文的研究著作,唯见钟优民曹植新探一书( 黄山书社 1 9 8 4 年出版) ,钟先生对曹植的家世、经历、哲学政治思想和文学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 研究,并对其诗歌、辞赋、散文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逐一进行了论述,资料全面, 总结恰切,是一本难得的优秀专著,惜乎在这本1 8 万字的著作中,实在无法再细致地 处理一些问题,所以有些分类和评述还是不甚系统化。而后来曹植的辞赋、散文研究大 多散见于一些文学史论和赋史专著中,也可以见到许多单篇论文,研究主要涉及曹植赋 的上承楚汉、下启魏晋的承继关系,曹植赋的艺术特征略论及其赋的创新精神等;还有 几篇关于曹植的章和表的研究论文,其中赋主要集中在洛神赋的研究上,据笔者统 计,从1 9 3 3 年到2 0 0 0 年,在研究论文题目中标明“洛神赋”字样的共有4 5 篇,占全 部曹植赋的研究论文的7 0 :而“表”主要集中在求自试表) 的研究上,还有关于与 杨德祖书文论思想的研究。总之,单篇作品研究多,总体研究少,对于曹植的赋与文 的综合研究就更少了。 曹植的赋与文文采斐然,辞义恳切,大体上表现了他在人生各个阶段上的思想和情 感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其赋文成就不亚于诗歌,钟嵘诗品对曹植评价甚高,尤 以诗著,然而也略言其文之成就,钟嵘写道:“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 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并极言那些做文章的人,怀抱曹植的篇 章惟有景慕而已,实在无法企及其高度了。本文以曹植的辞赋和散文为研究题目,掀开 其他边角的帷幕,希望展示曹植诗以外的文体魅j 所在,并以钟氏此语自勉:“俾尔怀 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普植辞赋题材内容分论 曹植的辞赋存至今日的有6 0 篇,其中包括虽无赋名实为赋体的释愁文、骷髅 说、( - h 启、九咏和遥逝;但除去残甚的l o 篇,较为完整的赋作也不过5 0 篇。 还有慰情赋仅存残序:“黄初八年正月雨,而北风飘寒,因果堕冰,枝干摧折。”( 见 北堂书钞一五八) 曹植亦曾作孔雀赋“1 、临涡赋潮、弈赋“1 ,均佚。据曹植自 选赋集前录经其删定后收入7 8 篇赋,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经是其赋作大貌了。曹植 “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三国志陈思王传) 自称“少而 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 前录自序) 曹檀是建安赋家创作最多的一 位,他的赋也是水平最高的,同时代的人对他褒扬有加:陈琳赞其“天然异禀”、“体高 世之才”嘲,吴质誉他为“赋颂之宗。作者之师”嘲;后代之人亦赏誉颇多:谢灵运谓 之有“八斗之才”州,世说新语称其为“绣虎”嗍,钟嵘诗品对曹植评价最高: “陈思之于文章( 案:此处“文章”包括诗歌) 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风, 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 曹植的赋,文选仅选入一篇,即归入卷十九“情”类的洛神赋:历代赋汇 将他的4 4 篇赋归入天象、鸟兽、言志、美丽、旷达、人事等1 8 类中。历来赋的分类大 多沿袭文心雕龙“鸿载”与“小制”之分疆,有“京殿苑猎”、“述行序志”、“草区 禽族”、“庶品杂类”之分法,这里亦沿旧制,根据曹植辞赋的内容和感情,将其分为歌 功纪行、娱宾游宴、感时咏物、怀思畜志、爱情婚姻五类。 歌功纪行 曹植这一类赋作并不多,且多残佚,归入此类的较为完整的有登台赋、东征赋 两篇。武帝纪:“十五年春,下令日”冬,作铜雀台。”建安十七年春天完工,曹丕 登台赋序:“建安十七年春,上游西园,登铜雀台,命余兄弟并作。”曹植登台作赋, “援笔立成”,辞采可观,令曹操大为惊异,由此喜其文采,几欲定其为太子。其赋日: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 之嵯峨兮,浮双关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 因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 惠 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e 1 月之辉光。永贵尊而 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这是一篇典型的歌功颂德之作。描述具体景物极为有限,以果木滋荣、春风和穆、百鸟 悲鸣衬托人物心境。后面赞颂父王天功伟岸,遍施仁教,安定四方,其功绩足以与天地 日月同大齐光,最后恭祝父王万寿无疆。曹丕亦有同名赋作,惜乎文采稍逊其弟一筹, 只描写“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的台阁之高和周围的景色,平铺直叙,略乏文 采,自然难以得到一向注重文采的曹操的赏誉。 这次铜雀之游是丕、植二人争夺继承权的开端,其后无论曹植愿意与否,他都将卷 入这场立嫡之争。据史书记载,魏武曹操有2 5 个儿子,长子曹昂早于建安二年征张绣 时战死,二子即是曹丕,但曹操对聪慧仁义的曹冲特见宠爱,及建安十三年曹冲病死, 建安十六年春始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任副丞相,其实此时已是初定次长子为嗣了。但 曹操却对“性简易,不治威仪”如己的曹植青眼有加,这不能不引起曹丕的重视。此次 登台作赋,是这两个亲兄弟的第一次较量,这一回合,曹植领先一步。 东征赋作于建安十九年,时曹植由平原侯徙封i f 函蓖侯。秋七月,花甲之年的曹 操东征孙权,留曹植守邺城,并诫之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 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l ”( 陈思王传) 其序日: 建安十九年,王师东征昊寇,余典禁兵,卫宫省然神武一举,东夷豳克想 见振旅之盛,故作赋一篇 对于父王语重心长的勉励,曹植心存感恩之心,深感责任重大,伫立城头,远望征师旌 旗翻转,想见凯旋声势,禁不住激动心情,作赋日: 登城隅之飞观兮,望六师之所营。幡旗转而心异兮,舟揖动而伤情。顾身微而 任显兮,愧责重而命轻。嗟我愁其何为兮,心遥思而悬旌师旅凭皇穹之灵佑兮, 亮元勋之必举挥朱旗以东指兮,横大江而莫御循戈橹于清流兮,汜云梯而容与。 禽元帅于中舟兮,振灵威于东野。 感激、惭愧、忧伤、思念、激昂一并形之于赋,不可自抑。前八句实写作者望师东征、 决心不辱使命之意志;后八句虚写作者想象王师必胜、横江而下之情形。想象战事气势 非凡,从中也可看出曹植心中“戮力上国”的昂扬斗志。 述行赋仅存六旬:“寻曲路至南隅,观秦政之骊坟。衰黔首之罹毒,酷始皋之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君。濯余身于神井,伟汤液之若焚。”这是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西征马超,曹植随军 经过骊山时随感而记。骊山下( 在今陕西l 临潼县) 有始皇陵,作者经过此处自然想起了 4 0 0 年前秦始皇征调百姓修建陵墓之事,哀叹民众受苦,痛恨始皇施暴。残佚过多,大 约是追史怀古之作。洛阳赋仅存四旬,大意写残败的洛阳城,大约亦在同年创作。 【9 j 藉田赋当写于建安二十一年,汉书文帝纪注云:“藉,借也。借民力以治 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残损不全,仅太平御览卷8 2 4 、北堂 书钞卷9 1 辑录两小段文字,一段说明自己园圃中无论甘、苦、香、辛味植物无所不 植;一段称颂“名王亲枉”于耕田之中,劝农耕种。从文中“千乘之体”、“尊趾”、“玉 手”等尊称看应指曹操。据武帝纪:“二十一年春二月,公还邺。三月壬寅,公亲耕 籍田。”与此赋相合,应该看作此时响应曹操号召而赋之。曹植另有籍田论,大谈耕 田与治国,颇有政治寓意,详后。 迁都赋是一篇很特殊的赋作,因其简练而含蓄的序言,人们常常将它作为研究 曹植遭受政治迫害的材料。其序言: 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 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通瘠土,衣食不继 从赋文仅存的六句看,作者开篇先讲远古人类生活的艰难;生吃果实蚌蛤,以兽皮为遮 蔽物,与禽兽无别。后面大约描述其封地生活的艰苦,应为明帝太和三年左右所作。曹 丕称帝以后,立即排除异己,遣散众兄弟,在此以前最有威胁的曹植当然最不能例外。 自建安二十五年始,曹植在兄侄的驱遣下,从临蓍至安乡,至鄄城,至雍丘,至浚仪, 至东阿,除了两次回京会节气外,常年在外漂泊,连遇瘠土,饥寒备尝。 前面提到,这一类作品较为完整的只有两篇,之所以一一道来,是想说明这样两个 问题。第一、建安赋家同题竞采,写作了许多“京殿苑猎”、“述行序志”的“鸿裁”, 除曹植的这类歌功和纪行赋作外,正始( 9 5 王曹芳年号) 以前的赋家们创作了一些都邑 类、宫殿类、畋猎类、征战类等题材的赋,这些文学侍从或官员们极力拥护魏氏政权, 渴望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创作了大量歌功赋,后期还出 现了歌颂与讽谏并存的倾向,俨然又回到了汉大赋的年代。“”以都邑题材为例,除曹植 残甚的洛阳赋外,徐千有齐都赋,刘桢有鲁都赋,吴质有魏都赋,刘邵 有赵都赋和洛都赋,铺陈都邑风物,充满赞美之情。又如征战题材,除了曹植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东征赋外,曹丕有述征赋、浮淮赋,王粲有初征赋、浮淮赋,阮璃有 纪征赋,应场有西征赋( 残) ,徐干有西征赋,杨修有出征赋,繁钦有述 征赋( 残) 、征天山赋,虽然有很多残缺,时间也不同,但大多写征战的壮观景象及 其正义性,字里行间充满必胜的信心和豪情。这些赋作的产生说明汉大赋的题材内容在 建安延续了它的影响,曹植的这一类创作也可说明这一问题。第二、称颂曹魏政权是文 人发自肺腑之言,充满了时代气息。当时天下纷乱,群雄并起,谁能统一天下,谁就是 真正的英雄。曹氏军功显赫,势力强大,为天下所瞩目,能跟随这样唯才是举的豪杰共 打天下,实乃一件幸事,这些辞赋不能一概视为阿谀溢美之辞。 二娱宾游宴 文心雕龙明诗日:“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 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 使才。”每每有入将“建安风骨”的内涵以这后两句话作为佐证,“慷慨”、“磊落”的 确有这层含义在里面,但是刘勰这句话是跟在“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这 种文会现象后面说的,也就是说,在“建安之末,区宇方辑”( 文心雕龙时序) 的 社会背景下,文人们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游山玩水、诗 赋唱和的良好条件,使他们能够“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 以藉谈笑”( 同上) 在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下,热爱自然,邀游池苑,畅谈恩荣,描绘 酣宴,意气风发,慷慨赋诗,自然能够创作出慷慨任气、抒发宏愿的作品。 曹植这类题材的赋基本上是其身为贵公子时描写畅游生活的的作品,以娱乐游 玩、观赏景物为主,如娱宾赋: 感夏日之炎景兮,游曲观之清凉】。遂衍宾而高会兮,丹帏哗以四张。办中 厨之丰膳兮,作齐郑之妍倡丈人骋其妙说兮,飞轻翰而成章。谈在昔之清风兮, 总贤圣之纪纲。欣公子之高义兮,德芬芳其若兰。扬仁恩于白屋兮,逾周公之弃 餐。听仁风以忘忧兮,美酒清而肴甘。 夏日凉亭,美酒佳肴;文人雅士。飞翰成章。这是一幅无比惬意的宴游图,也是曹植早 期畅游生活的典型写照。在宽松的气氛中,文人们竞逐文采,高谈阔论,此时的曹植还 没有地位之争的烦恼,也乐在其中,语调轻快。 再如游观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静闲居而无事,将游目以自娱登北观而启路,涉云际之飞除从熊罴之武士, 荷长戟而先驱罢若云归,会如雾聚。车不及回,尘不获举。奋袂成风,浑汗如雨。 一“闲”字确定基调,外出游览又有威猛将士导路,别有一番味道。 节游赋描述春天景色迷人,又感人生苦短,应收心修治国之道,其赋日: 览宫宇之显丽,实大人之攸居。建三台于前处,飘飞陛以凌虚连云阁以远 径,营观榭于城隅。亢高轩以回眺,缘云霓而结疏仰西岳之崧岑,临漳滏之清 渠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亮灵后之所处,非吾人之所庐。于是仲春之 月,百卉丛生。萎萋蔼蔼,翠叶朱茎;竹林青葱,珍果含荣凯风发而时乌欢, 微波动而水虫鸣感气运之争顺,乐时泽之有成遂乃浮素盖,御骅骝,命友生, 携同俦诵风人之所叹,遂驾言而出游。步北园而驰骛,庶翱翔以解忧望洪池 之浇灌,遂降集乎轻舟浮沉蚁于金葶,行觞爵于好仇丝竹发而响厉,悲风激 于申流且容与以尽现,聊永日而忘愁嗟羲和之奋策,怨曜灵之无光念人生 之不永,若春日之微霜谅道名之可纪,信天命之无常愈志荡以淫游,非经国 之大纲罢曲宴而旋服,遂言归乎旧房 从游三台看,应该在建安十七年三台主体铜雀台建成之后,建安十九年曹植留守邺城是 较有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可能为此时所作。赋中描绘了三台( 铜雀、金虎、冰井) 的雄 伟壮丽,由此视角转向明媚的春光,绿树珍果,暖风欢鸟,一切都那么和谐;佳境需有 知音,于是御马携友,奏乐行觞,但美遨游。美景、好友、妙乐相伴,人生夫复何求? 可作者立即就想到了时光易逝,人生不永,就像春天的薄霜,不可久在。不若建功立业 而永垂千古,于是停曲罢宴,回转旧房。通篇写景,曲终见志,丁晏说i “疾没世而名 不称,赋以见志。”( 菌集诠评卷一) 其说是也。 临观赋应是中后期在藩地时作品,描述了一种欲罢不能、进退两难的苦闷心情。 登高墉兮望四泽,临长流兮送远客。春风畅兮气通灵,草含干兮木交茎。丘 陵崛兮松柏青,南园菱兮果载荣乐时物之逸豫,悲予志之长违叹东山之 溯勤,歌式微以咏归进无路以效公,退无隐以营私。俯无鳞以游遁,仰无 翼以翻飞。 春天百草滋长、万物复苏,而我却进退不得自由,仰望飞鸟,俯看游鱼,哀叹自己不能 展翅飞翔,自在畅游。本有济世之志的曹植被困藩国,无所事事,行动且不自由,更何 谈功业理想?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另外,宴乐赋仅存两句:“深龟歌舞异俗,猩戏索上寻檀。”看来是一篇游戏主 题的赋作。临涡赋和弈赋“”也属此类,均佚。 娱宾游宴题材的赋作一向被人们披以贬斥之词,认为这种题材不反映广阔的社会生 活,不关心人民疾苦,是贵族阶层浮靡生活的一种表现。诚然,文学作品是生活现实的 形象反映,但王公贵族也是一种生活状态,自然也要一定的文学形式、内容与之相适应, 这种表现闲情逸志的赋不能不说是很好的载体,况且,这种题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也 有它积极的一面。 第一,继承诗经宴飨传统,表达自己好德建功的心志。诗经小雅有鹿 鸣,朱熹诗集传卷九释日:“此燕飨宾客之诗也。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 以敬为主。然一主于言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 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依朱氏所说,君王置酒设宴是为了沟通君臣之间的 情感,而且君王以“我有嘉宾”为豪,以“德音孔昭”为目的。曹操亦用鹿鸣诗表 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青青予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 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的后面用“契阔谈宴”引出对人才的强烈渴望,君 与臣彼此都怀着求德建功的诚挚愿望相互找寻着对方。曹植的娱宾游宴赋继承了诗经 传统,在描写游览观光、摆酒设宴之际,不忘仁义道德的教化和建功留名的理想。如娱 宾赋中后半部分:“谈在昔之清风兮,总贤圣之纪纲。欣公子之高义兮,德芬芳其若 兰。”节游赋:“愈志荡以淫游,非经国之大纲。”临观赋:“叹东山之溯勤,歌 式微以咏归。进无路以效公,退无隐以营私。”在感官享受的同时不忘公子之德、 经国之纲、效公之路,颇有修身治国的自制力。 第二,娱宾游宴中竞逐文采的风气有助于辞赋表现技巧的进步和创作的繁荣。娱 宾赋描绘了曹丕、曹植两兄弟携文士嘉宾春日同游情景,佳肴美女只是衬托气氛的, 重要的是“文人骋其妙说兮,飞轻翰丽成章”的文学活动为游宴增添了人文价值。在这 样的文会中,参与者面对美景发慷慨之志,擢素翰写华美之章,同题竞采,表现才华。 古文苑章樵注引挚虞文章流别论日:“建安中,魏文帝从武帝出猎,赋,命陈 琳、王粲、应场、刘桢并作,琳为武猎,粲为羽猎,砀为西狩,桢为大阅。 凡此各有所长,粲其最也。”虽是奉命赋题,有应主人之意而为之的迎合之嫌,但在竞 采中所达到的客观效果是不容忽视的,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文章辞采的重视,文人们在 其中也交流了辞赋的表现手法,大量的赋作由此产生,建安赋的兴盛与此不无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娱宾游宴是文士张显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创作也充满了对生命意识 的召唤。建安时代是渴望建功创业的英雄时代,邺下文士也胸怀天下,志在经邦治国, 拯世救民,具有高远的理想抱负,他们或随军出征,撰写讨伐檄文;或留在世子身旁, 充当文学侍从。对于不能领兵作战的文士们来说,他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 在于篇籍 翰墨,在于文学写作中那随意挥洒的慷慨之气,那竞相表现的文章之丽。曹丕对文士们 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 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典论论文) 这被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号角,在 客观上却是规劝文士安心翰墨文字工作,这样“声名自传于后”。在游宴中,文士将不 能建功立言的无奈以诗赋的形式尽情挥洒出来,将自己满腔热情和文采赋之予作品,从 中得到许多补偿和满足。曹丕给吴质的两封书信都提到了昔日游处,“既妙恩六经,逍 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与吴质书) “每至觞酌流行, 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又与吴质书) 曹檀与吴季重书中亦云:“足 下鹰扬其体,风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 子壮志哉? ”这种夸耀辞藻、脾睨古今的气势相当程度上消解了生命的无意义论,在“谓 若无人”的良好状态下实现了意念层次上的壮志,可以说游园聚会是文人们肯定生命价 值的重要活动,也是他们表现清俊通脱、纵情旷达风气的重要场所。台湾学者郑毓瑜说: “论建安文士的生命价值,根本就不能离弃表征身份的公宴戏游,而替代以其他德业或 功业作基准,唯有邺中蒜集才是所有意义的源头。”“” 三感时咏物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 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琏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 相召,人谁获安? 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 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眷林共朝哉! 一文心雕龙- 物色 四时节气的更替变化,总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一朵舂花,一阵夏雨,片秋叶,一 瓣冬雪,让不同的人想起不同的事,激荡起不同的情感涟漪。感时抒情赋和咏物抒情赋 占曹植的辞赋总量的l 2 ,这类赋在建安辞赋中也占很大的比例,据廖国栋先生统计“,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汉和东汉现存的这类赋作数量远远不及建安,如西汉仅有陆贾盂春一篇描写岁时 的赋,东汉没有,而建安一下子增长到1 0 篇,这其中就包括曹植的4 篇:大暑赋、 秋思赋、感节赋和感时赋,另有王粲、杨修、陈琳、刘桢、繁钦的同题作大 署赋或暑赋,还有繁钦的秋思赋。咏物类( 包括植物、动物) 的赋较两汉更是 增幅巨大:植物类两汉加起来不过1 l 篇,而至建安则遽增至2 0 篇;动物类西汉6 篇, 东汉1 1 篇,建安2 4 篇。其中曹植赋植物4 篇,赋动物9 篇。这种变化体现着由两汉尚 理重知向建安感时、感物而发的尚情之风的转变,体现着赋家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把握 向对天象生物的情感投射的转变。 ( 一) 感时 曹植的愁霖赋和喜霁赋,曹丕、王粲“”和应场“”有同题赋。愁霖赋写从 军行旅中遭遇大雨,连日不停,人马劳顿之态。据赵幼文考证,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 操东征孙权,丕、植随行:十八年夏四月返邺。曹丕赋中有“脂余车面秣马,将言旋乎 邺都”旬,应场此时为平原侯庶子,亦随军,同作愁霖赋,赵氏所考为是。曹植赋 日:“迎朔风而爰迈兮,雨微微而逮行。悼朝阳之隐曜兮,怨北辰之潜精。车结辙以盘 桓兮,马踯躅以悲鸣。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于天皇。瞻沈云之泱漭兮,哀吾愿之不 将。”行旅中霖雨下个不停,车辙乱,马悲鸣,作者仰天祈祷早日放晴,恨不能借来九 日给父王照亮前方的路,作者的朴实的叙述和愿望再现了当时行军战争生活的艰苦。丕、 场都是这样先描述风雨,后抒发希望天光大亮的急切愿望。 赵幼文考证延康元年,霖雨下了五十余日,雨霁后魏将受禅,推测曹植的喜霁赋 正是作于延康末。联系残佚的赋文,曹植提到夏禹和商汤向天祈福止水旱灾情而成功, 帝王出行时云开而日升,确有借天气变化来褒扬称帝的合乎时宜的意思,但此时王粲、 应场皆殁,如果是同题赋作,则不合赵氏之说。感时赋唯余两旬:“惟淫雨之永降, 旷三甸而未唏。”可能为同时作。 曹植的大署赋也体现了建安文士同题竞逐的风范,王粲、杨修、陈琳、刘桢、 繁钦同作。但是正如论者所说,这种规定题目诸子作赋的形式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艺术 形式的类型化,“”如这篇同题赋,曹植先写神族掌管时节变化,阳气积聚,暑气酷热。 然后开始铺陈草木山海、鱼鳖鸟兽难耐酷暑,在外劳作的百姓步调一致逃离酷热的情貌, 最后写贵族避暑解热的行为。王粲、刘桢斯赋如出一辙,都用了鸟兽逃逸、织女罢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夫释耘来形容炎热的程度,这样趋同的行为限制了赋家的创造力,思路受到制约,从 而淹没了个性特征,这是同题创作带来的负面效应。 可以肯定的是,大暑赋体现着建安文人创作赋的视野更加宽阔了,转向了天时 岁节的描写;曹植此赋调动了充分的想象力和多方位的体察视角,通过天、地、人在暑 天的表现烘托天气之热,使人“瞻言而见貌,印( 即) 字而知时也”“文心雕龙物色) , 这应该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起头”了。 如果说前几篇赋还是集体共作、同声相应的客观描述产品的话,那么感节赋和 秋思赋则是曹植表现个人之思的感时作品了。感节赋充满了对生命不永、令名 不立的感叹,其赋日; 携友生而游观,尽宾主之所求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忧欣阳春之潜润, 乐时泽之惠体望候雁之翔集,想玄鸟之来游嗟征夫之长勤,虽处逸而怀愁惧 天河之一回,没我身乎长流。岂吾乡之足顾,恋祖宗之灵丘唯人生之忽过,若凿 石之未耀慕牛山之哀泣,惧平仲之我笑折若华之翳日,庶朱光之常照愿寄躯 于飞蓬,乘阳风而远飘亮吾志之不从,乃拊心以叹息青云郁其西翔,飞鸟翩而 上匿欲纵体而从之,衰余身之元翼大风隐其四起,扬黄尘之冥冥鸟兽惊以求 群,草木纷其扬英见游鱼之涔淆,感流波之悲声内纾曲而潜结,心怛惕以中惊 匪荣德之累身,恐年命之早零慕归全之明义,庶不忝其所生 春日出游本想“消日以忘忧”的,可看见春天景物的美丽,想到韵却是入生倏忽而过, 像凿石头摩擦出的短暂火花,这个比喻恰切地表露出了作者感叹自己终日无所事事、不 能实现理想的哀痛。其中“欲纵体而从之,哀余身之无翼。”与临观赋中“俯无鳞 以游遁,仰无翼以翻飞”有异曲同工的伤感。曹植在封地名为藩王,实为囚徒,事事受 到监国使者的监视,终日“禽息鸟视”,如“圈牢之养物”( 求自试表) ,没有行动自 由。真想插翅高飞以展鸿图,无奈行且不能自专,何况实现理想抱负? 这篇赋也是在与 嘉宾游观时所作,不同的是,曹植此赋写景抒情,句句有感而发,这与一般游览赋大量 描写景物有别。其中“惧天河之一回,没我身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