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大联考2009高三第二次联考(江西卷)试卷语文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卷(36分)一、语言基础题(15分,每小题3分)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皈依(gu) 同胞(bo) 昭雪(zho) 一鳞一爪(zhu)、煽动(shn) 胡髭(z) 憎恨(zng) 称心如意(chn)、甲寅(yn) 箴言(zhn) 慰藉(ji) 芟夷大难(shn)、删削(xio) 通缉(j) 倡导(chng) 体格纤弱(x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弊端 慷慨 盯梢 面孔清癯 推心至腹B惊悸 喧嚣 时髦 察言观色 混淆视听C诞辰 眩晕 觐见 山洪爆发 以逸待劳D理睬 惊谔 扫描 荫蔽子孙 愤世嫉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意见还明确,代表对于人民群众递交的 、控告和检举等信件,可以当面反映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转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由有关机关、组织负责答复.作品我的超级异能经过作者 在本站发布,未经本站或作者同意,请勿转载!六月十八日晚,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与美国政商界的晚宴上发表四十分钟的即席脱稿演讲,他高瞻远瞩、睿智幽默、形象生动的演讲 了所有的与会者。大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专业研究员王国钧认为,校园选美是学生这个阶段审美的需要,是青春期学生对异性认识的自发流露,这 ,家长和学校最好不要干涉,但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A申诉 授权 折服 无可非议 B控诉 授权 折服 无可厚非C申诉 受权 佩服 无可非议 D控诉 受权 佩服 无可厚非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针对“北京市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开征物业税”一说,国税总局办公厅新闻中心主任牛新文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一件没影儿的事”。B奥林匹亚遗址长宽大约都是五、六百米,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座建筑。遗址周围全是青翠的树林,小河静静流过,风景十分美丽。C根据这一发现,专家提出两个推断:其一,这里很可能是这两种谷物的起源地,其二,西辽河上游很有可能就是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 D“一年绿、二年荒、三年还是老模样”,是沙漠化地区无奈的真实写照。什么原因呢?一个字:“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B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和制定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C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聘“先跑老师”范美忠是由他所在的学校自主决定的,而并非教育部官方指令。D遭受大地震灾难的四川人民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收到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热心民众送来的急需物品。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翰林院与翰林 邸永君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滥现象,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 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层次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选自2008年百科知识第11期)6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翰林院与翰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B明代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自此,开始了“非进士不入翰林”时代。C翰林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人才结构中最高一级别的。D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的拔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考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翰林,不合格者不能称之为翰林。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时条件下一项公正的选材制度。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在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朝考,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笃终论 晋?皇甫谧 夫人之所贪者,生也;所恶者,死也。虽贪,不得越期;虽恶,不可逃遁。人之死也,精歇形散,魂无不之,故气属于天;寄命终尽,穷体反真,故尸藏于地。是以神不存体,则与气升降;尸不久寄,与地合形。 夫葬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不得见也。而大为棺椁,备赠存物,无异于埋金路隅而书表于上也。虽甚愚之人,必将笑之。丰财厚葬以启奸心,或剖破棺椁,或牵曳形骸,或剥臂捋金环,或扪肠求珠玉。焚如之形,不痛于是?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故张释之曰:“使其中有欲,虽固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斯言达矣,吾之师也。夫赠终加厚,非厚死也,生者自为也。遂生意于无益,弃死者之所属,知者所不行也。易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是以死得归真,亡不损生。 故吾欲朝死夕葬,夕死朝葬,不设棺椁,不加缠敛,不修沐浴,不造新服,殡唅之物,一皆绝之。吾本欲露形入亢,以身亲土,或恐人情染俗来久,顿革理难,今故觕粗为之制。奢不石椁,俭不露形。气绝之後,便即时服,幅巾故衣,以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择不毛之地,穿坑深十尺,长一丈五尺,广六尺,亢讫,举床就亢,去床下尸,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蘧篨之外,便以亲土。土与地平,还其故草,使生其上,无种树木、削除,使生迹无处,自求不知。不见可欲,则奸不生心,终始无怵惕,千载不虑患,形骸与后土同体,魂爽与元气合灵,真笃爱之至也。若亡有前後,不得移袝。葬自周公来,非古制也。舜葬苍梧,二妃不从,以为一定,何必周礼。无问师工,无信卜筮,无拘俗言,无张神坐,无十五日朝夕上食。礼不墓祭,但月朔于家设席以祭,百日而止。临必昏明,不得以夜。制服常居,不得墓次。夫古不崇墓,智也。今之封树,愚也。若不从此,是戮尸地下,死而重伤。魂而有灵,则冤悲没世,长为恨鬼。王孙之子,可以为诫。死誓难违,幸无改焉!9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寄命终尽,穷体反真 反:同“返”,回归B丰财厚葬以启奸心 启:萌生C麻约二头 约:捆住D死誓难违,幸无改焉! 幸:幸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夫人之所贪者,生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B而大为棺椁,备赠存物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C若不从此,是戮尸地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D王孙之子,可以为诫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11下列各句都直接表现皇甫谧反对厚葬的一项是( )使其中无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不造新服,殡唅之物,一皆绝之。气绝之後,便即时服,幅巾故衣,以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去床下尸,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舜葬苍梧,二妃不从,以为一定,何必周礼。A B C D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甫谧认为,厚葬无异于给盗墓者提供了发财的机会,一旦墓被挖,结局比杀戮还要惨.B皇甫谧还认为,人们为死者厚葬并不是对死者表示孝心,对死者与生者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C皇甫谧告诫子孙们不要迷信巫师,不要相信卜筮之人,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皇甫谧在文中给后世子孙立下了规矩,他的子孙死后也一定不能厚葬,否则他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怨恨悲伤的. 第卷(114分)四、(22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无异于埋金路隅而书表于上也。(3分)译文: (2)是以死得归真,亡不损生。(3分)译文: (3)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4分)译文: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1)请概括诗的前二句所描写的情景。答: (2)有人说,诗中运用最妙的一个词是“无赖”,试分析其妙处。答: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第1题必做,25题任选3题)(8分)(1)韩愈、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 ,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2)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4)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5)柔情似水, ,忍顾鹊桥归路。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选自解放日报,有删节)16“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人含义是什么?文中通过些事例来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6分)答: 17说说“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这一句写出了夏衍的哪些特点?(5分)答: 18文章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6分)答: 19.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文章以“我与夏衍的谈话”开篇,又以“我与夏衍的谈话”收束全文,中间回忆了夏衍的一些事情,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紧凑。B.文章开篇的交谈中就表达了我对夏衍的尊敬、佩服与惊叹之情。C.“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中的“水晶般”的意思是说夏衍心地纯洁,胸无城府。D.作者在文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思维敏捷、说话明快精炼、不居功自傲、充满着活力,办事认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的夏衍。E.文章的语言运用上体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文风,含蓄隽永,回味无穷。六语言表达(每小题4分,12分)20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来说明网络的积极的正面的作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把裹挟风沙的尖刀,会刮蚀我们美丽的心田;又是一道污浊的水流,会浸黑我们思想的堤岸。同时, 2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她”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救援现场 她 哭答: 情景二:赈灾晚会 她 哭答: 七作文(60分)作文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完成作文.夜甘露寺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请以“开窗放入大江来”这句诗的意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鲫鱼爱打抱不平。有一天,它看见螃蟹举着大螯瞪着双眼在横行,就责备说:“喂!螃蟹,你为什么蛮不讲理,到处横行霸道?”“说我横行不得不承认,但也并非自愿。”螃蟹停下脚步望着鲫鱼说。“这话怎讲?”“因为我的第一对触角里有几颗用于定向的小磁粒,就象是几只小指南针。亿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靠这种指南针,堂堂正正地前进后退,行走自如,颇有君子风度。后来由于地球磁场发生了剧烈倒转,使体内的小磁粒失去了原有的定向作用,于是造成了我们后代子孙横着行走了。”“原来是这么回事!”鲫鱼恍然大悟地说。“是的,所以你说我横行我的确是横着行走,说我霸道却缺少依据。我不会游泳,行走又慢,怎能霸得了道?只不过模样不善罢了。”鲫鱼听了想想觉得也是,螃蟹没有对我们霸过道,也未见它对人家霸过道,只是听人说它横行霸道,脑子里就有了坏印象。于是,鲫鱼有点不好意思,连忙向螃蟹道歉。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C(A爪:zho B憎:zng D削:xu)2.B(A至置;C爆发-暴;D谔-愕,蔽-庇)3A(“控诉”与后面的“控告”重复。授权:把权力委托别人或者其它机构执行;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的权力做某事。“佩服”不能接宾语。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语句中持肯定态度,应用“无可非议”。)4A(B“五、六百米”是要个概数,顿号要去掉;C分句并列,应将“其二”前面的逗号改为分号;D分句并列不能用顿号,要改为逗号)5C(A搭配不当,“秦俑成为当务之急”应是“如何将秦俑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政策”;D歧义,“许多”修饰“民众”,也可修饰“物品”)6D(只要在翰林院学习过的翰林就被称为翰林)7B(A以偏概全,文中只是说“较为公正”;C弄错对象,“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应是在明成祖设立内阁后才形成的;D混淆范围,不是所有进士,应是二三甲进士)8A(B弄错条件,应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应把“只要就能”改为“只有才可能”;C还要参加复试,只有复试合格者才能参加朝考;D明晴以前的科举制度是以三级结构,而并不是所有的科举制度)9.D(希望)10.A(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前句表假设,如果;后句表转折,却;C前句表假设,假如;后句为代词,你们;D前句译为“把”,后句译为“因为”)11.A(是张释之的话表明皇甫废谧反对周礼的葬法)12.D(应是皇甫谧死后不能厚葬)13(1)这就和在路边埋了黄金,又在上面写了说明书没有什么区别。(2)所以死者能够回归到大自然,也不会使生者劳命伤财。(3)生平所用的东西,都不要陪葬,只带一卷孝经,来表示不忘孝道。14(1)诗的前二句写了主人公与心上人别离时,心上人泪流满面、愁容不展的难舍难分的情景。(2)主人公在思念深切之际,于深夜抬头望月时,本欲解脱愁绪,而当时在扬州照人离别之月,今宵偏偏又来缠人,好似无动于衷照着愁人,使人更加助愁添恨,所以说“明月无赖”,从而让主人公对远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15(1)柳宗元、骈俪文(骈文或骈体文)(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5)佳期如梦,两情若是久长时16在文中的含义:一是表达了作者的悲痛思念之情,二是暗含了文章写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小事。通过以下事例来表现:(1)与我交谈。(2)不摆架子。(3)半夜里起床看足球赛。(4)亲自写序言(5)赏花。(6)病中仍关心国事与文学事业。17(1)人长得瘦削。(2)思想深刻。(3)语言精炼。18选材上:本文的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小见大。文章没有选取夏衍所做的轰轰烈烈的大事来展现他的形象,而是选取一些工作与生活上的小事来展现他高大的形象,表现他崇高的人格。19CE(C是说夏衍思维敏捷,E错在“含蓄隽永”)20它既是一片缀满奇珍的天空,能展现我们创造的激情;又是一弘漫溢的春水,能滋养我们瑰丽的生命。21(1)在紧张的救援现场,她看着废墟中一个个失去宝贵生命的孩子,再也忍不住地号啕痛哭起来。(2)在感人的赈灾晚会现场,历经生死考验后又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她看到人们纷纷支援灾区人民的情景,激动的失声哭了。22作文一提示这篇作文的难点在于理解“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意境,这句诗所表现的意境既是诗人心灵受到大自然的召唤而靠近的自然的一种亲和表现,更是人类的一种的自信与坦然的心态、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等。因而作文可以写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的心态、胸怀、气度,还可以写一个国家、民族面对其他国家民族的的胸怀、气度,甚至还可以写人类面对所有新旧事物、新旧文明的心态、胸怀、气度等。作文二提示这则材料牵涉到鲫鱼与螃蟹两个对象,虽然表面上可以从任何一个对象来构思作文,但材料的主题寓意主要对象是鲫鱼,因而最好是从鲫鱼这个角度来构思作文,构思立意的角度可以是“了解真相与发言”“人云亦云”“知错能改”“以貌取人”等。【译文】人们所贪恋的,是活着;所厌恶的,是死亡。虽然贪恋活着,但不能够超越期限;虽然厌恶死亡,却又不能够逃避。人一旦死去,精神消失,魂魄消散,魂灵无不是这样,所以精气归属上天;寄托在世间的寿命终将要穷尽的,死后的形体就要回归大自然,所以尸体就要埋藏到地下。因此,人死后魂灵是不会停留在身体里,它随着大气升降;尸体不会长久地寄留在世上,必须与大地合为一体。葬的意思就是藏,藏就是不让人看见。如果兴师动众建造内棺与外椁,并且将生前的物品用来陪葬,这就和在路边埋了黄金,又在上面写了说明书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是愚蠢透顶的人,看到这种情形,也会当成笑话的。用大量的金银财宝厚葬死者,使奸诈之人萌生盗墓之心,或者打烂棺材,将尸体横拖直挪;或者顺着死者的双手取下金镯;或者按着死者的肠子寻找死者肚子里的珠玉。这种情形,不是比烧杀之刑更加残忍惨痛么?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人是不死的,既然没有不死之人,也就没有不被挖开的坟墓。所以张释之说:“让人们心中有欲望,即使像南山一样坚固还是有间隙的,让人们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残疾委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带线锂电池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河北邢台市南和一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布尔检索课件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市政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市场调查与预测赵铁课件
- 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 课件 项目3 视觉定位
- 巴西说课课件
- 200兆瓦风电项目清单及报价表
- 绿化恢复协议书
- 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5-2030中国光芯片外延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预测研究报告
- 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课件2024
- 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食品检验员赛项)备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ECM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白银租赁合同协议
- 电气技术员试题及答案
- 航材包装、运输管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