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小论文.doc_第1页
思品小论文.doc_第2页
思品小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品小论文【内容摘要】“扶不扶”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上已经被人们热议,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因为古人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们应该帮,但是也有的人认为,现在诈骗碰瓷的人太多,我们怎么才能保证他不是骗子呢?扶不扶?难道你就看着他在地上趴着?道义上也过意不去。【关键词】 正能量 扶不扶 爱心【正文】 “扶不扶”,这个问题自从2014年春晚的同名小品出现后,就引发了国人的热议。南京彭宇案、重庆万鑫案,天津许云鹏案、等等一系列的案件接锺而出,无不刺激的每一个人的神经线,让扶不扶一词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进而引发出老大爷卧地数十分钟,围观着围城圈却无人搀扶,引发出路人被撞肈事着逃逸,人人避而远之。等等事件都使得受伤着没有第一时间就医,而错失了良机丧失了性命。扶还是不扶,扶了又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及清白。如果盲目的扶了,会不会和那上面那句经典的台词一样,扶之前是开大奔,扶之后是骑二轮子。可是国人又有几个人是开大奔的?如果扶了会不会使的家徒四壁,居无定所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就曾教诲我们的先人尊老爱幼,而我们身为后人,为何却不履行先人的教诲?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对一些亲朋好友展开了调查。(1)看结果,寻原因本次调查包括30份书面调查和10份qq网上调查,40份全部回收,有62.5%的人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扶的,有30%的人表示要看当时的情况,还有2.5%的人认为如果对方不是伤的很重的,还是不扶的好。大部分的人认为还是要扶一扶的,但是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的“扶一扶”难题下,扶老大爷起来的好心人却是越来越少了呢?(2)看理由,寻答案本次调查中,我特意设置了几个问题,专门来让好友来回答自己为什么要“扶”或者“不扶”的理由,希望通过这些理由,来让我们看到国民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到他们的所思所想,一起来看看吧(理由是随机抽取,属于较典型的例子):书面调查: 1号:扶理由:现在的老人大多不会骗人,就算是100个人跌倒,也总会有一个人是真正的人,就算我们没有钱,没有房,没有车,我们也要扶,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5号:扶 理由: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骗子少好人多,我也不例外,热心肠永远会让我去帮助别人,如果是碰瓷的,我也相信早晚有一天,他会被惩治的。 10号:不扶 理由:其实我朋友扶过几次,但是无一例外都是碰瓷哥,这件事情让我留了个心眼,好人应该是在这个世界上较为吃亏的一类人吧 15号:扶 理由: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社会就失去温情与和谐。不能怕被老人误解,而要立刻扶起。(3)进行归纳,得结论 通过这些调查,我觉得大部分人的观点已经十分清楚了,要扶,就是要扶,哪怕因为他是骗子,是坏人。宋丹丹说,“舆论应聚焦在如何解决老年人的问题,而不是讨论老年人是不是坏。”我觉得这话说得实在,宋丹丹的母亲虽是个例,但目前社会面临的老年化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老年问题凸显,倒是证明了老年问题宜疏不宜堵。我们应当更多地在老年人问题上寻找其漏洞与缺口,只有逐步完善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方能把漏洞与缺口填平。至于老有所为,更多地需要靠每一项改革和每一个人的细节行动来支撑。正能量不是靠平时关心自己是否会被坑,而是把目光放远,这样才不会形成13亿中国人扶不起一个老大爷的局面啊!【结束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无不履行着扶危济困、慈悲善良、助人力乐的优良传统。为何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