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 21岁的渠梁继承王位 即是秦孝公 一连三天 秦孝公闭门停朝 同一位同样年轻的男子进行对话交谈 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 不时膝行到席子前沿 这个青年男子就是刚刚从魏国投奔秦国的商鞅 不久 立志发愤图强 实现富国强兵的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 主持变法改革 这就是战国最为彻底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为什么会任命商鞅变法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本节课我们学习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教法案例1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一目讲述春秋战国的时代巨变 教学中要抓准五个要点 1 生产力的进步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 井田制的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4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富国强兵成为内在动力 5 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成为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 本目是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讲述本目时教师可结合 学思之窗 和插图 引导学生从政治 经济 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的特点和变法的必然性 2 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一目是又一重点难点 教学中要抓准两个要点 1 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和鲁国初税亩制度 2 战国时期的李悝改革和吴起变法 教师可通过列表形式 帮助学生掌握各国改革的事件 内容和影响 并分析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区别 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改革是奴隶制性质改革 而战国变法属封建性质的改革 3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一目 教学中要抓准四个要点 1 秦国的崛起与社会的落后 2 秦献公的初步改革 3 秦献公去世 秦孝公即位 4 秦国改革的历史机遇 本目内容繁多 教师务必 化繁为简 讲述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线索 重点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归纳秦国变法的历史机遇 演示结束 1 特征春秋战国 是中国历史上 大变革的时期 2 表现 1 经济上 农业 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 手工业 技术日益进步 铁农具 大动荡 商业 日趋活跃 临淄 宛 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2 阶级关系上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自耕农和 出现 3 政治上 战国时期 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 政治制度 建立和强化 统治 世卿世禄 局面需要打破 邯郸 新兴地主 废除奴隶主贵族 封建专制 封邑制 4 军事上 春秋时期主要是 战争 战国时期则以 战争为主 战争更加频繁 5 文化上 私人讲学风气兴起 兴盛 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 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争霸 兼并 民间办学 法家学说 1 目的 富国强兵 扩充实力 2 概况 农工商业 赋税制度 尽地力之教 平籴法 法经 贵族 旧贵族 奖励军功 秉公执法 1 不利条件 1 秦国偏居关中 比 各国都要落后 2 公元前4世纪初 开始改革 但成效不大 2 有利条件 1 国君权力比较集中 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2 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3 民风质朴 充斥 中原 法家 尚武精神 3 历史机遇 1 长期扼制秦国发展的 分裂 2 游说各国 追求建功立业 3 决心发愤图强 实现富国强兵 晋国 中原士人 秦孝公 1 不同点 2 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 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 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2013 石家庄高二检测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变革的最本质的不同在于 a 出现的根本原因b 代表的阶级利益c 产生的社会影响d 改革的具体措施 解析 解答本题 要注意题干中的 本质 战国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已得到确立 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而春秋时期的变革仍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这就是两者最本质的不同 故正确的选项为b 答案 b 2013 南通高二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 在井田制下 每户土地都是百亩 所以每井土地 无论好坏 产量高低 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 孟子 说 周人百亩而彻 材料二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实行 相地而衰征 的赋税政策 无论公田 私田 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而分等征赋 材料三公元前548年 楚国令尹 最高行政长官 子木在整顿楚国军赋时 推行 量入修赋 的原则 具体做法是 登记全国土泽田地的具体情况 度量山林水泽的出产 分清丘陵高土 注明盐碱地 计算水淹地 划分小块耕地 并规划肥沃土地上的井田等 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来确定赋税 请回答 1 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 管仲实行的赋税制度与西周时期相比 有何变化 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2 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 其赋税政策有何一致性 二者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思路分析 尝试解答 1 变化 看待 2 一致性 时代特征 答案 1 变化 西周按井田以户征收 管仲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 即征收标准不一样 看法 改变旧税制 按土地等级征税 既可以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又有利于公平 公正 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具有进步性 2 一致性 都是适应新情况采用的新税制 征收标准和方法相似 时代特征 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一 选择题1 2013 南阳高二检测 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 a处应填 a 铁器牛耕的使用b 相地而衰征 的实行c 各诸侯国的变法d 宗法分封制解体 解析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故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当时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因素 答案 a 2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整顿吏治b 严禁私门请托c 推行 平籴法 d 奖励军功 解析 吴起变法的内容不包括奖励军功 故选d 答案 d 3 郭沫若认为 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 能说明的史实是 a 春秋诸侯争霸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 战国初 各国纷纷变法 废除奴隶制d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 贵族政治衰微 对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封建改造以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 然而这种改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税制改革方面 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 没能触及上层建筑 进入战国时期 废除奴隶制 世卿世禄制就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 诸侯卑秦 丑莫大焉 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 材料二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1 材料中的 三晋 是指谁 吾 是谁 2 吾 是如何抓住机遇 促进秦国发展的 3 据材料二判断商鞅的思想主张体现哪一学派的思想 为什么它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理论基础 解析 第 1 问中据材料描述可判断 吾 是秦孝公 当时 三晋 指韩 赵 魏三国 第 2 问注意 机遇 指有利条件 然后用所学知识回答 第 3 问据材料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