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解读1 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3 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演示结束 交通运输与聚落 空间位移 生产 消费 各地区 种类齐全 网络化 商贸活动 较大城市 陆路干道 沿江沿河 铁路线和公路线 团块状 带状 1 2012年底 我国的又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并正式投入运营 这反映了交通运输发展的什么特点 提示 高速化 专业化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 布局 中下游平原 沿河设城 2 江苏省的连云港市在近些年以来快速发展 主要是与哪条交通干线的建设密切相关 提示 第二亚欧大陆桥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物资集散 核心位置 人流 居民区 高速公路与城市 现代物流业 城市交通 3 一般情况下 城市的商业中心分布在市中心 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提示 商业活动的开展 需要面向大量的消费人群 市中心有通往城市各个方向的交通线路 交通便利 是城市人流最集中的地方 形成了大量的人流 物流 故能形成商业中心 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 分布及发展的影响 问题导思 1 交通运输比较便利的地方 为什么往往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提示 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 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 2 我国南方地区的聚落的布局形态多呈带状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南方地区 河网密度较大 聚落沿河道 铁路或公路分布 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 株洲被称为 火车拉来的城市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株洲是随着铁路的建设而成为了铁路交通枢纽 从而使其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由此兴起为著名的城市 1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 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 经济 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3 交通工具的变化与城市空间形态 1 步行 马车时期 规模小而紧凑 2 火车 电车时期 星状 3 汽车时期 多层次星状 4 高速公路时期 立体化 城市群 2 你认为旧城区 区域和 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 请说明你的理由 3 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 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5 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 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原因 解决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 明确图中河流 铁路线的分布状况 2 注意新旧两块城区的分布 解析 图示区域的城市的形成与河流密切相关 促使该城市发展的因素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铁路线的建设密切相关 在图中显示的旧城区中 注意 处位于河流交汇处 应是形成时间最早的 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 答案 1 河流煤铁资源 2 区域 因为 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3 交通 铁路的修建 4 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 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 铁路出现 河流运输地位下降 煤 铁资源枯竭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问题导思 1 交通运输对于商业布局具有重大影响 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 提示 主要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体现 2 怎样理解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提示 1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会吸引大量消费人口 促进商业网点的形成 发展和繁荣 如青海省格尔木市 随着青藏铁路 青藏公路 青新公路的开通并在此相交 格尔木已由原来的盐碱荒地变成了青海省第二大城市 2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线路的调整 使其交通区位发生改变 也会导致商业网点的衰落和密度的下降 如扬州随着大运河淤塞而逐渐衰落 3 一个城市中的商业步行街常位于城市的什么位置 其禁止车辆通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商业步行街以从事商品贸易为主 具有商品贸易 旅游 休闲和文化娱乐功能 应最大限度的接近消费人群 因此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区 正因为如此 为提高对消费人群的吸引力 要改善环境质量 要限制车辆通行 1 在区位选择方面 沃尔玛 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a 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b 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 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d 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 十字 路口 2 图中沃尔玛 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a 商业的信息灵通b 交通的通达性好c 周围的住家多d 外地的游客多 3 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a 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b 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 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d 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思路点拨 本题以一幅商业网点的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商业网点与交通的关系 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商业网点分布的两个原则 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解析 一般情况下 交通方便的地区便于人流的集散 市场也相应的较大 第 1 题 由图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火车站附近 好又多位于嘉禾路 湖滨南路 厦禾路 莲前路干道的十字路口 第 2 题 商业网点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 交通的通达性好 第 3 题 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人流大 可以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答案 1 d 2 b 3 a 教材p76图3 30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图表展示 解图精要 阅读该图时应注意 三看 一看图例 明确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 二看交通线路和城市密度 明确交通网络密度与聚落分布的关系 三看人口过百万城市的位置 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即聚落多沿交通干线分布 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图表应用 阅读上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分析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的关系 2 观察上海市的交通条件 描述上海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 分析我国城市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有什么关系 解析 图中显示 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几乎都分布在我国的交通运输干线上 充分说明了交通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这与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密切相关 分析时应从上海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 从分布的密度看 我国东部地区的交通密度较大 分布的城市密度也较大 答案 1 几乎所有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2 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 又处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 河海联运便利 有京沪 沪杭铁路相连 加上发达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线 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3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密集 交通线路稠密 而西部地区城市稀少 交通线路稀疏 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也刺激了交通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形成 教材p77活动 点拨 1 我国东部地区社会 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交流活跃 商贸活动频繁 这就要求各聚落之间要有各种形式的交通联系 从而促进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2 需要克服高寒 缺氧 多年冻土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的自然条件 教材p78活动 点拨 1 教材p79活动 点拨 1 上海 广州都位于河流入海口 大量的人口 货物在此集散 与海运相连 且经济腹地广阔 武汉 重庆位于河流汇合处 交通便利 大量人口 货物在这里集聚 中转 商贸活动频繁 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航运价值小 黄河含沙量大 河口处大量泥沙沉积 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极差 且黄河下游历史上多次改道 洪水泛滥成灾 因此入海口未形成大的城市 2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密集 交通线路稠密 而西部地区城市稀少 交通线路稀疏 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也刺激了交通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形成 教材p80活动 点拨 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 扬州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后来 由于大运河的淤塞 京沪铁路的建成和海洋运输的发展 扬州城市发展缓慢 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发展迅速 这些变迁说明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 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地位 能力的升降与强弱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兴衰 教材p81活动 点拨 1 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 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 线路较弯曲 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平坦 道路布局平坦宽直 2 山区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 商业网点密度较小 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 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 所以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 由于山区人口稀少 交通闭塞 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 商业网难以伸展到那里 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 平原商业网点的密度大 呈多级规模的商业中心 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主要交通线附近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人口稠密 交通便利 商品流通便捷 所以商业网点密度大 1 重庆市的兴起与下列哪个城市的布局规律一致 a 武汉b 石家庄c 大连d 北京 解析 沿河设城是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答案 a 2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沿江高速铁路的建设 以尽快形成东西走向的沿江大通道 沿江大通道的建设对聚落的影响是 a 在铁路沿线不可能形成新的城镇b 铁路经过的沿江城镇在空间形态上要向铁路沿线发展c 沿江铁路的建设是为了合理布局交通网d 沿江铁路的建设可缩短上海到重庆的运营时间 解析 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交通便利处 可以与外界保持便捷的联系 城市发展迅速 因此 铁路经过的沿江城镇在空间形态上要向铁路沿线发展 答案 b 3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这是古人对繁华扬州的赞誉与向往 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 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 巴黎 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正确的是 a 环境污染使它发展变慢b 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c 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d 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解析 大运河的淤塞 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 使沿京杭大运河而建的扬州城发展缓慢 答案 d 4 下列关于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山区大 与交通条件无关 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布局原则是市场最优 与交通条件无关 商业网点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是因为那里交通便捷 交通线的变化能够引起集镇的兴衰a b c d 解析 本题应根据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因素和影响商业网点密度的因素来进行分析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人口密集 商业网点密度大 而山区地势起伏大 交通运输线路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 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 商业网点密度小 商业网点要求有便捷的交通 以吸引大量的购物者 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 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答案 b 5 交通枢纽容易形成商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