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 选读 六 有教无类 孔子名言集锦 政治言论篇 一 1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 苟正其身 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3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4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5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6 居是邦 事其大夫之贤者 友其士之仁者 7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8 君子之行也 度于礼 9 施 取其厚 事 举其中 敛 从其薄 10 君于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一 字音识记1 殆 d i 2 切磋 cu 3 贫而无谄 ch n 4 语上 y 5 愠色 y n 6 弑君 sh 7 罔 w n 8 不悱不发 f i 9 一隅 y 二 通假字1 学而不思则罔 通惘 理解为迷惑 2 于吾言无所不说 通悦 理解为喜欢 四 古今异义1 中人以上古义 资质中等的普通人 一般人 今义 为双方介绍买卖 调解纠纷并作见证的人2 至于他邦古义 到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表示另提一事 五 词类活用1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名词作动词 告诉2 求也退 故进之使动用法 使 前进3 由也兼人 故退之使动用法 使 退缩4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名词作动词 做官5 礼后乎名词作动词 在 之后 六 文言句式1 回也非助我者也判断句2 起予者商也判断句3 赤也惑 敢问省略句4 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省略句5 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宾语前置句6 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句7 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启迪智慧 1 本文涉及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 请一一分析 明确 本文主要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主来组织选文 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1 平等的教育观念 这一观点的体现 主要通过 有教无类 这句话来体现 其中的 无类 其实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的 一是不论贫富 贵贱 老幼 国籍 等差别 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 二是不管品行善恶 品性优劣 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2 从实际出发的理念 教育是对人的教育 施教者必须从受教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他们的智力高下 个性差异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这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以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就会有所不同 3 注重诱导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 他注重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要领他才去开导 思考已有一定眉目却不能确切说出来他才会启发 4 注重培养弟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5 注重学思结合 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 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面的捷径 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思而不学 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 通过学习 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 可是思考的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 整理甚至提升 意味着创造 不加审视而盲目地学 往往上当受骗 越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危险 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 则是如虎添 所以 孔子既注重向弟子传授知识 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6 注重师徒切磋 在教育过程中 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相互切磋 使教与学形成良性的互动 在这一互动过程中 尽管孔子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每当从弟子那里得到启发时 他都会很兴奋 孔子不希望弟子言听计从 2 在文中第9则和第10则引用了 诗经 中的语句 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在这两则对话中 孔子对子贡和子夏的反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种评价其实是对学习中的思考和联想的肯定 诗经 中的这两句话 被孔子及其弟子引入谈话中 是剥去了其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 深入其思想的深处 为体现孔子注重引导和联想的教学方法 起到了一种铺垫和辅助的作用 3 有教无类 是孔子创立儒学的根本宗旨 它对于今天的教育现状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明确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已经意识到 有教无类 的重要性了 在孔子建立私学以前 学校大多是为少数贵族开的 就一般的老百姓而言 受教育只是一场 可望而不可即 的梦 孔子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率先创办了规模庞大的私立学校 而且率先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进步思想 为当代乃至未来的人们树立了楷模 指明了方向 孔子创立的学校 没有院墙 没有华丽的装扮 没有高楼大厦 没有门卫 甚至连最基本的固定教室也没有 更没有收门徒的严格界限 孔子的生源也因此非常广泛 他说 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 述而 意思是只要亲自来送十条干肉为薄礼的人 只要有心向学的人 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只要自己能照顾自己 就能进入孔门 也正因为这样 孔门中才会出现各行各业 各个等级 五花八门的人物 入师门后还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也有 孟懿子 南宫敬叔等属于贵族 仲弓 子张 伯牛等属 贱人 一贫如洗的如颜回 富裕善贾的如子贡 有野人子路 更有盗贼颜涿聚 不仅如此 父子二人共处孔子门下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如孔子最疼爱的弟子颜回跟他父亲颜路 曾参与他父亲曾点 然而 有教无类 思想中积极有用的部分并没能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虽然现在也有许多学校打着 有教无类 的旗帜 但他们并没有理解 有教无类 的真正含义 一部分人的受教育权一直被漠视 4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哲思语言 透露出孔子的高超智慧 文中用许多富含哲理的语句表达出孔子的深刻教育思想 如 有教无类 显示了孔子的平等教育思想 第5 第6 第7则的语言 把孔子先进的教育方法充分表达出来 即在学习上要注意触类旁通和学与思的有机结合 5 本文在表达思想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借具体的事例来表达思想 在本文的具体行文中 借助了许多具体的事例来表述教育思想 值得我们学习 如第3则中孔子对公西华问题的回答 就阐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分类教学思想 第4则中与子张的谈话就阐明了 忠 清 和 仁 的界限区别 归纳主旨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中有两个重点字 愤 和 悱 愤 的意思是 郁结 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 悱 是想说而说不出来 不知如何表达 这里谈的是启发式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孔子在上述 四不 中不但对教育者提出了如何启发的要求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暗示了受教育者的学习状态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中也有两个重点字 反 和 复 反 的意思是指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的能力 复 的意思是再去施教 反 是针对受教育者而言的 复 是针对教育者而言的 该句是一个假设关系 突出了 悟性 的重要作用 一 基础达标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资质中等的普通人b 三已文 无愠色停止c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讨好 奉承别人d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磨治 解析 已 指罢免 答案 b 2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b 于吾言无所不说c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d 回也非助我者也 解析 b项中 说 通 悦 喜欢的意思 答案 b 3 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 起予者商也b 其斯之谓与c 何谓也d 示也惑 敢问 解析 a项为判断句 d项为省略句 d c两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bc 4 对下列加点的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士为知己者死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温故而知新 暮去朝来颜色故a 相同 相同b 不同 相同c 相同 不同d 不同 不同 解析 介词 为了 动词 做 形容词作名词 旧的知识 动词 衰老 衰退 答案 bc 二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回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 云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始可与言 诗 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 诗 已矣 5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收获b 贫而无谄谄媚c 告诸往而知来者推断d 巧笑倩兮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