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 栏目链接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一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 帝国主义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 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 清政府 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3 资产阶级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建立 栏目链接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1 1894年 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2 1905年 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 纲领 驱除鞑虏 创立民国 被孙中山概括为 三民主义 4 机关刊物 民报 栏目链接 中国同盟会 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5 论战 与康有为 梁启超等改良派论战 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 6 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最著名 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栏目链接 二 武昌首义 1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 首义人 熊秉坤 金兆龙 3 结果 成立湖北军政府 国号 政体为 五族共和 4 影响 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 使其统治土崩瓦解 栏目链接 中华民国 三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 中华民国 1 成立 1912年1月1日 在 成立 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以 为国旗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 人民一律平等 享有人身 居住 信仰等自由 规定内阁制和 的国家组织原则 栏目链接 南京 五色旗 国民全体 三权分立 评价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2 结局 1 失败 标志 袁世凯窃权 经过 a 1912年2月 宣统帝下诏退位 b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 就任临时大总统 栏目链接 北京 2 功绩 是一次 比较完全意义上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观念深入人心 栏目链接 民主共和 栏目链接 一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 成功 与 失败 栏目链接 1 成功 的革命 1 它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临时约法 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 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3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栏目链接 4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从上述意义方面来说 辛亥革命是一次较成功的革命 栏目链接 2 失败 的革命 1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2 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及废除不平等条约 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二 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栏目链接 1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成为现代化进程历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 同时也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栏目链接 2 辛亥革命对现代化的推动 还表现在对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业救国成为历史的主流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 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 栏目链接 例1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 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 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 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 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 燃烧起新的希望 深信只要奋起救亡 勇于变革 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和 奋起救亡 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栏目链接 a 马关条约 和公车上书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 辛丑条约 和戊戌变法d 辛丑条约 和辛亥革命 栏目链接 解析 题意要求的是20世纪的史实 a b两项时间不符 c项中戊戌变法的时间也不符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甚为严重 到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 而辛亥革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符合题中第二个条件的要求 答案 d 栏目链接 例2 孙中山曾提及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 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 大逆不道 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 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 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 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栏目链接 解析 注意态度变化的时间 1895年与1900年 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妥协退让 无能 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 对革命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栏目链接 例3 2014 广州一模 官话报 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 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 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 这表明 a 预备立宪 破产b 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 清朝统治覆灭d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栏目链接 解析 1911年 汉族内阁 的骗局被揭露 标志着 预备立宪 破产 与题目时间不符 故a项错误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以至于支持清廷的报纸都改变了立场 故b项正确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清朝统治覆灭 也与题目时间不符 故c项错误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的批判封建思想 其统治地位动摇 也与题目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 b 栏目链接 例4 2013 天津文综 据 中国报学史 统计 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 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 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关心社会变革 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 临时约法 规定有言论 出版等自由c 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 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 反对君主专制 栏目链接 解析 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 题干中 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 说明此时间大概是在1912年3月份 这一时期 报纸数量的迅猛增长 反映的是国人对时事的关注 关心局势的变革 故选a 临时约法 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3月 还不可能产生这么快的影响 排除b 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 发生在1915年 与题干时间不吻合 排除c 人们普遍赞成共和与辛亥革命后的史实不吻合 排除d 答案 a 栏目链接 例5 2013 广东文综 革命 革命 剪掉辫子反朝廷 独立 独立 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栏目链接 解析 从 剪掉辫子反朝廷 可知此时为清末 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 没有明确反帝 因而d项错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 故c项错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 故a项错 答案 b 栏目链接 例5 史观不同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 一 不同的史观有 文明史观 革命史观 现代化 近代化 史观 社会史观 二 下面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甲说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