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转炉终点命中率 2 3 转炉冶炼 铁水 混铁炉脱硫站 废钢 金材公司 其他物料 原料车间 炉后吹氩 喂丝 LF炉 RH炉精炼 钢坯连铸机浇铸 原料 冶炼 连铸 精炼 课题任务环节 4 转炉终点命中率是衡量钢水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冶炼三车间自2010年7月份率先在柳钢把转炉终点控制考核要求从C T双命中提升为C T O P四命中 C T C T O P C 碳含量T 温度O 氧含量P 磷含量 每炉次C T O P四项中任何一项不命中即为该炉次不命中终点 5 车间目标 班组现状 班组2010年下半年转炉终点C T O P命中情况 平均命中率为57 30 命中率 平均值57 30 一 确定选题 6 57 30 75 40 50 60 70 80 现状 目标 二 设定目标 车间指令 转炉终点C T O P命中率必须达到75 7 车间目标 75 从图中可以看到 1 3 炉在2月份曾超过或接近目标值 2011年1 3月丙班终点命中情况分布图 三 可行性分析 8 从上图可以看出 P偏高 C偏低 T偏低所占比例为78 65 是影响转炉终点不命中的主要问题 针对2011年1至3月丙班转炉终点命中情况进行调查 并做出排列图 9 主要问题 P偏高 C偏低 T偏低 在总炉数中发生的比例为 在不命中炉次中各问题同时发生的比例很高 经计算为 10 达到目标值 目标值 75 经小组讨论和分析 本小组认为 我们有能力将主要问题的发生比例降低55 则转炉终点C T O P命中率可提升至 11 车间指令 班组现状 任务难度 车间指令目标 终点命中率必须 75 1 炉 3 炉曾超过或接近目标值 将主要问题的发生概率由58 55 降低到27 80 即可达到目标值 目标可行 目标实现依据 12 四 原因分析 13 五 确认主要原因 14 末端因素1 废钢杂质多 确认标准 非金属料比例 5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连续6天到废钢场抽检废钢 查看废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情况 如下表 平均非金属比例4 81 5 同时 废钢采购由金材公司负责 不属本单位控制 在此不作为要因分析 现场调查 杨育平2011年5月10日至15日 15 确认标准 副枪动态计算值与TSO测量值偏差 T 12 C 0 02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调取5月1日至8日副枪数据 以该标准对丙班副枪二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如下表 不满足该标准的炉数占了丙班终点不命中总数的30 4 调查分析 陈利2011年5月16日 16 末端因素3 吹炼技术水平低 确认标准 操作工每月吹炼技能考试平均成绩 75分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检查 冶三车间关键岗位技能考试成绩 记录本 得到2011年2 4月丙班操作工吹炼技能考试各月平均成绩情况如下 检查记录本 杨少波2011年5月12日 17 末端因素4 炉体测厚考核力度不够 确认标准 1 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2 按要求测厚 确认情况 确认方法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1 车间有 冶三车间测厚及炉况管理考核制度 但对不测厚考核宽松 仅考核20元 次 2 冶三车间测厚及炉况管理考核制度 中要求每班必须测厚一次 但翻查5月3日至5月12日测厚记录本发现 应测90次 实测仅61次 查考核制度及调阅测厚记录 廖道瀚2011年5月13日 18 末端因素5 铁水条件不稳定 确认标准 铁水采数偏差 2t 同炉座成分波动幅度 40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连续6天跟踪3 炉进铁水的电脑采数与实际装入量偏差情况 共统计57炉 装准49炉 偏差 1t的7炉 偏差 2t的2炉 采数基本准确 比较每天同一座高炉的Si Mn P等成分的波动情况 一般情况下 高炉都顺行 一个班内的成分波动小 现场调查 王太平2011年5月12日至17日 19 末端因素6 石灰活性度低 确认标准 石灰活性度 300ml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查阅耐材厂发布的3 4月石灰质量情况 数据如下表 石灰平均活性度高达380ml 是国内优质冶金石灰 查阅报表 梁兴剑2011年5月18日 20 末端因素7 化验结果偏差大 确认标准 同一样本化验结果偏差 50ppm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随机从化验室抽取已化验过的钢水终点A2样品10个 要求化验人员重新打点 化验 与该样品原化验结果对比 各成分的平均偏差量情况如下 可见 偏差量都在许可范围内 现场验证 田宇航2011年5月18日 21 末端因素8 未定期点检副枪 确认标准 每班点检不少于3次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翻查3 5月丙班3个炉座的 150T副枪系统点检记录本 每个炉座的当班副炉长 钳工 电工均在接班 班中 交班各点检一次 对于发生设备异常的情况也做了详细记录 检查记录本 王丁文2011年5月19日 22 末端因素9 终点范围设置缺陷 确认标准 终点设定范围适应实际生产条件 确认情况 确认人及确认时间 现场查看18日白班生产的钢种发现 当天生产的3个钢种中有1个存在不适合生产实际中 分钢种操作要点 的要求 导致当班31炉钢中有5炉因终点范围设置缺陷导致终点不命中 占不命中数的35 7 共14炉不命中 下表是当班生产的钢种SPHC 1R的终点范围数据 现场调查分析 陈利2011年5月18日 由此可知 转炉终点目标设定范围表 中C T 0 P设定范围与生产实际中 分钢种操作要点 的要求间存在较大偏差 23 转炉终点命中率低 副枪动态计算系数未及时修正 炉体测厚考核力度不够 终点范围设置缺陷 24 六 制定对策 25 实施一 针对副枪动态计算系数未及时修正 副枪动态计算系数未及时修正 每周一 四校正副枪动态计算参数 当班操作工发现连续三炉钢副枪动态计算偏差超过目标值 通知值班技术员立即进行修改 T 12 C 0 02 措施 小组于2011年6月3日制定以上措施 并于6月10日经车间批准后着手实施 以期提高副枪动态计算的准确度 七 按对策实施 26 2011年6月13日上午 田宇航 廖道瀚对丙班6月12日副枪动态计算偏差情况进行了统计 共32炉 并于当天由技术员根据统计结果对副枪二级系统进行调整 偏差量 测量值 计算值 说明 图中红色为 T 蓝色为 C 27 副枪计算系数调整表 技术人员调整副枪计算系数 28 3 炉动态计算系数调整前后对比图 调整前 调整后 29 田宇航 廖道瀚对丙班6月14 16日 连续三天 共92炉 的动态计算偏差情况进行了跟踪 如右图 说明 13111342炉次 13313964炉次动态计算偏差超标 经查为探头质量问题导致测量探头测量过程曲线异常 属设备问题 故在此不做处理 效果检查 C 30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 除了设备问题引起的偏差量超标外 副枪动态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已经控制在了目标范围以内 即 T 12 C 0 02 副枪动态计算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 达到了预期要求 措施有效 31 炉体测厚考核力度不够 措施 完善炉体测厚考核制度 每班至少测厚一次否则考核责任班组200元 次 增加对炉体各关键部位测厚结果达到 炉况控制标准 中范围要求 超过该值考核责任班组100元 次 分阶段炉况控制标准 实施二 针对炉体测厚考核力度不够 32 激光测厚仪 操作人员正在测厚 炉底厚度图 炉身厚度展开图 33 陈利于6月2日对丙班5月25日至5月30日的测厚情况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下表所示 各班组的测厚积极性不高 且测厚连续性差 表明各班组对炉况的重视程度和维护力度存在很大不足 34 从统计结果来看 各班组的测厚积极性明显提高 且测厚率及测厚结果达标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王丁文于6月8日对丙班6月2日至6月7日测厚及达标情况进行了统计 以检验新考核制度的实施效果及炉况的维护效果 结果如下表所示 35 由上表来看 车间加强 考核制度 的执行力度后 各班组对测厚及炉况的稳定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三座转炉的炉况稳定性得到了明显好转 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进行冶炼生产 表明该措施是可靠 有效的 王丁文于8月2日统计了丙班三个炉座在6 7月的测厚考核情况 如下表 实施效果 36 终点范围设置缺陷 措施 根据厂部分钢种操作要点 查找补全现行 转炉终点目标设定范围表 中错漏的钢种 在接到厂部新增钢种及原钢种成分范围修改通知后 当天协调车间调整终点范围设置 生产中发现 转炉终点目标设定范围表 中钢种要求与生产实际要求不匹配的 当班生产结束后 以书面形式向车间提出调整意见 实施三 针对终点范围设置缺陷 37 1 2011年6月5日小组成员田宇航协助车间技术员庞军对 转炉终点目标设定范围表 错漏的钢种进行了修改补全 不对应钢种5个 遗漏7个 补全后钢种共计395个 实施过程 2 通过车间技术人员和各生产班组的共同努力 自6月7日至8月25日 冶三车间对 转炉终点目标设定范围表 累计进行了5次更新 38 效果检查 由图可知 经过连续5次的集中修改 转炉终点目标设定范围表 已经趋于完善 与炉前生产实际得到紧密结合 6 8月转炉终点范围更新情况柱状图 39 1 目标值检查 廖道瀚对丙班3 11月的转炉终点命中率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实施前 中 后三个阶段丙班命中率变化情况来看 班组转炉终点命中率提升明显 终点控制水平得以稳步提高 八 检查效果 40 小组本次QC活动取得了成功 OK 目标实现了 41 由上可知 P偏高 C偏低 T偏低仍为导致转炉终点不命中的主要问题 但总比例由实施前的78 65 下降到实施后的64 15 各因素的分布整体趋于均衡 2011年9月 11月终点不命中情况排列图 2 主要问题检查 42 P偏高 C偏低 T偏低三问题在总炉数中发生的比例为 由计算可知 经过本小组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实施前影响转炉终点C T P O不命中的主要问题 P偏高 C偏低 T偏低 发生比例降低了56 达到了目标值 55 43 3 经济效益 2 间接经济效益 吹炼稳定性提高转炉炉型炉况处于良性控制范围内 终点补吹次数下降 钢水质量得到改善 1 直接经济效益 由于终点命中率的提高 使脱氧剂及碳粉消耗降低 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总和为 直接经济效益 63 8 11 5 万元 75 3万元 按照实施措施后的2011年9月 2012年2月生产炉数3379炉 产钢49 25万吨计算效益如下 44 4 意外收获 减少了等样出钢 补吹等环节所耗时间 缩短冶炼周期约1 2分钟 炉 以原有平均冶炼周期43 7分钟 炉计算 冶三车间丙班可多生产约95炉钢 即13847吨钢 以2010年公司吨钢利润85元计算 可以为公司增加的额外利润为 额外利润 13847吨钢 85元 吨钢 117 7万元 45 九 制定巩固措施 46 车间指令 75 从巩固期数据看 丙班终点命中率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成人高考电子商务考试题及答案
- 注射用西维来司他钠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江西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中心幼儿园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中式烹调师高级工试题库与参考答案解析
- 第十章静脉输液与输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湘能多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约90名高校毕业生(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临沂市罗庄区兴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第一批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招聘5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伊春金林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易能EDS800变频器说明书
-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2topic1复习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
- 北京市国内旅游合同书
- 公司品牌建设五年规划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居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 GB/T 39766-2021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
- GB/T 2900.50-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GB/T 1689-2014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