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4.2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同步备课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4.2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同步备课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4.2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同步备课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4.2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同步备课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4.2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同步备课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 深知欲达到此目的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 凡我同志 务须依照余所著 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 三民主义 及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继续努力 以求贯彻 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 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 是所至嘱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 做了哪些努力呢 教法案例1 再造共和 一目 教学中抓住以下要点 1 孙中山致力于实现民生主义 2 二次革命 3 成立中华革命党 4 进行护国运动 教师适当补充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史实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 学习思考 探究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结合教材中 孙中山在张家口火车站视察时的留影 认识孙中山在实现民生主义方面的努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孙中山进行 二次革命 的原因是什么 二次革命 的结果如何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 感悟孙中山在维护共和所进行的不懈努力 2 护法运动 一目 教学中注意抓住第一次护法运动的背景和概况即可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 根据学案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两次护法运动 教师最后总结 使学生体会中国民主进程发展的艰难 感悟孙中山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及中国革命的曲折性与复杂性 3 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 一目 在教学中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2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3 国共两党合作 4 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结合教材中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及宣言书影 思考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找出苏联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帮助 理解孙中山发生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结合教材中 孙中山与国民党一大代表步出会场 的图片 认识国共两党合作对中国革命的促进作用 注意联系旧三民主义必修一 三中的相关内容 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也可以通过列表法把握新 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点 体会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转变对中国革命的促进作用 再造共和 袁世凯 清政府 帝国主义 1912 北京 民生 教仁 宋 中华革命党 讨袁宣言 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 护法军政府 国民党 陈炯明 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 共产党 群众基础 个人身份 1924 广州 新三民主义 共同纲领 扶助农工 国共合作 国民大革命 1 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最伟大的功绩 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4 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 顺应历史潮流 改组国民党 制定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7 孙中山所著的 建国方略 是他的政治思想和建国思想的光辉结晶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孙中山的思想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客观上反映了 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 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a b c d 解析 注意新 旧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排除 即可 答案 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 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 美国远大之规模 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 以树吾民国千百年永久之计 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 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 莫如苏维埃俄罗斯 至于国际地位言之 其对吾国利益相同 且无侵略顾虑 而又能提携互助 策进两国利益者 则德国是也 李玉贞 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 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 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 质而言之 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 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 民生二主义而已 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 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 实为对于民族主义 其 指陈独秀等 所以竭力排挤而疵毁吾党者 初欲包揽俄国交际 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 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 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 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 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 批邓泽如等的上书 1923年11月29日 请回答 1 概括指出材料一 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 2 简要评析孙中山 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 的观点 思路分析 续表 尝试解答 1 不同 2 评析 答案 1 1922年通过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 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 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 有必要联俄 2 为联俄 联共提供依据 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定联系 也有本质区别 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 一 选择题1 2013 福州高二检测 1912年 孙中山对袁世凯说 希望你当十年总统 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 您练精兵五百万 这段话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理念由革命救国转向 a 实业救国b 教育救国c 军事救国d 法制救国 解析 从材料可以分析到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认为革命已经成功 对建设新的国家充满了期待 产生了 建造铁路 等许多实业救国的思想 答案 a 2 段祺瑞公开叫嚣 一不要约法 二不要国会 三不要旧总统 为此孙中山发起了 a 二次革命b 护国运动c 护法运动d 北伐战争 解析 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 维护 临时约法 孙中山于1917年发起了第一次护法运动 答案 c 3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主张 主要表现在 a 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b 提出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 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新要求d 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新 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b d两项为新 旧三民主义所共有的 而a项新 旧三民主义均未提出 故选c项 答案 c 4 中山不死 国共求同 是北大学生欢迎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时打出的标语 孙中山为国共 求同 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a 领导进行北伐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 召开国民党一大 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c 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 确立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的政策 迫使袁世凯下台 解析 a项北伐战争始于1926年 但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去世 b项说法错误 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共同革命 d项与本题无关 据此a b d三项错误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 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颜渊 诸葛亮 范仲淹 岳飞 王阳明 黎元洪 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 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 华盛顿 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 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 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 没那么简单 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 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材料二1923年12月17日 北京大学建校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请回答 1 你如何理解甲 乙的说法 丙为什么说 没那么简单 2 概括材料中所体现出的主流民意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主流民意产生的原因 解析 第 1 问要把握时间即1913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方面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但又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因此同时崇拜孔孟 孙中山 华盛顿 第 2 问 材料发生在1923年 此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正积极促成合作 效仿十月革命 用革命手段救中国成为主流 第 3 问可综合分析国内 国际因素回答 答案 1 甲 共和体制确立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 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 他们既崇拜孔孟 又崇拜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