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1页
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2页
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3页
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4页
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骨肿瘤样病变是指影像学上表现与骨肿瘤非常相似的一些非肿瘤性病变 主要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畸形性骨炎 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关节旁骨囊肿等 在病理组织学上 这些病变有时也易与骨肿瘤相混淆 例如将骨纤维结构不良误为骨化性纤维瘤 将非骨化纤维瘤与孤立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纤维结构不良相混淆 某些骨肿瘤样病变会转变为骨肿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恶变为骨肉瘤 骨纤维肉瘤 软骨肉瘤和巨细胞肉瘤 畸形性骨炎5 10 可恶变为骨肉瘤 还有文献报道骨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恶变为肉瘤者 由于骨肿瘤样病变表现与肿瘤相似 因此有时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并经常误诊 一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也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正常骨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替代 1921年威尔首次报道 病因不明 可能是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生所致 病理学 剖开病灶组织呈灰红色或白色 如果有出血则呈红色 多骨性的病例 可见到透明软骨小结节 或囊状变性 骨皮质变薄向外膨出 表面光滑 镜下见病变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骨组织 骨质破坏和修复并存 在不同病灶或同一病灶的不同区域由于二者比例不同病理变化各异 少数病例可出现软骨组织 在囊性变或出血处的附近有时可见有含铁血黄素 泡沫细胞或多核巨细胞 临床表现 本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 单骨或较早期者常无任何症状 负重骨 如股骨 受累 则可引起弯曲畸形或跛行 多骨型的病变 症状较明显 常见症状为肢体增长或缩短 可引起跛行 畸形和局部疼痛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合并皮肤色素沉着和内分泌紊乱 尤其是并有女性性早熟症状 称为奥耳布赖特 Albright 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由于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骨组织比例不同 如囊变 出血 钙化等 因此 表现错综复杂 1 X线表现 囊状膨胀性改变 增生的纤维组织压迫周围骨质造成的 大多呈单囊状膨胀性透亮区 边缘硬化而清晰 骨皮质变薄 囊内外见散在条索状骨纹和斑点状致密影 为特征性表现 多囊状改变是囊壁上的骨嵴重叠而成 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 与周围正常骨质界限分明 少数病变呈泡沫状 颇似巨细胞瘤 姚xxM8手术病理证实 骨纤维结构不良股骨中段囊样膨胀 边缘轻度硬化 囊内条索状骨纹 多囊状改变 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 与周围正常骨质界限分明 骨纤维结构不良左髂骨坐耻骨及股骨多囊状膨胀性改变 其中有钙化 骨皮质变薄 唐xxF13X线号 13519手术病理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显示 跨关节多囊状改变 2 磨玻璃样改变是由新生的不成熟的原始骨组织 纤细的骨梁所构成 正常骨纹消失 髓腔闭塞而形如磨玻璃状 常并发于囊状改变 陈xx男33岁左胫骨上段磨玻璃样改变病理 骨纤维结构不良 3 丝瓜络样改变是部分病灶因骨质修复而呈现硬化性骨纹 骨膨胀增粗 皮质变薄骨小梁粗大而扭曲 颇似丝瓜络状 丝瓜络样改变 骨膨胀增粗 皮质变薄 骨小梁粗大而扭曲 似丝瓜络状 4 虫噬样改变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破坏 边缘锐利如虫噬样 与溶骨性转移瘤相似 虫噬样改变 与溶骨性转移瘤相似 连xxM45X线片 3562左胫骨骨纤维异常增殖 5 硬化改变较少见 表现为分叶状膨胀性的骨质增生 骨密度均匀增白 边缘清楚 病变形态单独出现者较少 大多数为多种改变共存 在随访观察中各种形态可互相转化 江x女11岁胫骨纤硬化改变 硬化较少见 表现为分叶状膨胀性的骨质增生 骨密度均匀增白 边缘清楚 Albright综合征徐xx女16岁6岁来月经 双侧股骨 胫骨多骨骨纤维结构不良 2 CT表现 CT主要用于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以及鉴别诊断困难的病例 骨纤维结构不良多表现为囊状透亮区 内有玻璃样钙化 周围可有硬化 囊内可有粗大的骨小梁 黄xxM21左颞骨骨纤 姚xx男25岁病理 右股骨粗隆纤维结构不良 姚xx男25岁病理 右股骨粗隆纤维结构不良 何xM12岁病理 左股骨颈骨纤 何xM12岁病理 左股骨颈骨纤 江x女11岁胫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江x女11岁胫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D重建 2D冠状 2D矢状 江x女11岁胫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重建 3 MRI表现 病变骨膨胀 多数情况下纤维组织较有特征 在T1WI和T2WI上均为中等信号 病灶边缘清楚 如病灶内有囊性变 出血 软骨岛 则T2WI有散在的高信号 囊变区则表现为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白xF28岁病理诊断 左髋臼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白xF28岁MRI病理诊断 左髋臼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T2WI T1WI STIR 男25岁病理 右股骨粗隆纤维结构不良 同上病例病理 右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T2WI T1WI T1WI STIR MRI 男38岁病理号 2001998左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男38岁CT病理号 2001998左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T2WI T1WI T1WI STIR 同上病例MRI左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甲旁亢 畸形性骨炎 脑膜瘤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内生软骨瘤鉴别 一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 又称甲旁亢 为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所致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多见 好发于30 50岁 女性多于男性 广泛性骨吸收引起全身骨关节疼痛和病理骨折 钙磷代谢异常可引起肾结石 肾绞痛及血尿 肌张力低下 心率不齐等 实验室检查有血钙 尿钙 尿磷增高 血磷减低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指骨远端爪粗隆骨质吸收伴关节周围侵蚀 沿中节指骨干的骨膜下骨质吸收 二 脑膜瘤 一般认为脑膜瘤好发于脑表面富有珠网膜颗粒的部位 好发部位顺序 矢状窦旁 大脑镰 脑凸面 嗅沟 鞍结节 蝶骨嵴 三叉神经半月节 小脑幕 桥小脑角 斜坡和颅颈连接处等 肿瘤多为单发 偶为多发 质坚韧 可与神经纤维瘤并发 多为结节状或颗粒状 可有钙化或骨化 少有囊变 出血和坏死 生长缓慢 血供丰富 血供来自脑膜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脑膜支 肿瘤邻近颅骨 易引起颅骨增厚 破坏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 肿瘤内点 片状或放射状钙化 10 颅骨血管压迹增大 加深 通向肿瘤部位 颅内压增高征象 占位征象 松果体钙化移位 脑膜瘤平片 脑膜瘤CT 三 内生软骨瘤 solitarychondroma 良性肿瘤 多发生于11 30岁 好发于手掌指骨 生长缓慢 症状轻 X线 病变始于干骺部 随骨生长移向骨干 髓腔内病变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骨质破坏区 多有硬化缘与正常骨质相隔 骨破坏区内可见钙化 邻近骨皮质变薄或偏心性膨胀 骨破坏区可呈多房样改变 骨破坏区内可见钙化 发生于指骨者多位于中段和近段 而发生于掌 跖骨者多位于骨干中远部 四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骨质成囊状膨胀性改变 透亮度高 内含牙齿或牙根 骨纤则内有磨玻璃或斑块状影 二 畸形性骨炎 1876年首先由佩吉特 Paget 报道 病因不明 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患 本症的特征是骨吸收和骨质增生同时发生 新生骨骨化不全 结构紊乱 骨质增粗增厚 但质软 容易发生畸形和病理骨折 病变早期骨吸收显著 晚期以增生为主 有的可恶变为骨肉瘤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 以骨盆发病率最高 以骨体积增大 畸形和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为特征 影像学表现 1 X线表现 早期骨质疏松 继之出现新生骨 呈粗糙不整残条状 有的呈广泛颗粒状或灰浆状 骨盆变形髂骨向外翻伸 闭孔增大 髋臼内陷 骶骨不对称增大 叶xx女66岁畸形性骨炎 颅骨内外板及板障骨增厚 轮廓模糊 颅底增厚凹陷畸形 Paget病 2 CT表现 早期为骨质破坏性改变 随后出现修复 CT可清晰显示骨皮质增厚及细小骨破坏 后期主要为硬化性改变 骨体积增大 皮质增厚 表面不规则 骨小梁增粗紊乱 叶xx女66岁骨盆畸形性骨炎 CT 3 MRI表现 病骨粗大 畸形 骨皮质增厚 在T1WI和T2WI均显示原的信号缺损区 骨髓腔变宽 内有多发圆形或卵圆形信号减低 同上病例Paget病MRI示 左髂骨骨皮质增厚呈低信号 髓腔变宽 左股骨中上段畸形性骨炎X线片示 左股骨中上段骨皮质增厚 骨小梁粗乱 股骨畸形 鉴别诊断 病变较小 多数呈溶骨性改变时易误为溶骨性骨转移 广泛硬化时易误为成骨性骨转移 鉴别点为 本病有骨体积增大 畸形及上述特点 且病史较长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等 三 动脉瘤样骨囊肿 病因未明 大多数认为是由于骨静脉血栓形成或动静脉交通使局部血液发生动力学改变 造成血管床扩大 骨质吸收 并发生反应性修复 囊肿由一层薄壁囊状骨壳组成 内由大小不等的海绵状血池组成 血池间有纤维结缔组织间隔 病灶增长快慢不一 快者6周到30个月就形成气球样膨胀 慢者10年不变 本病大多为2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 好发于长管骨 以肱骨上段最常见 其次为股骨上段 胫骨上下段 少数可见于掌骨 跟骨 髂骨和颅骨等处 一般症状轻微 仅有隐痛或间歇性不适 也可无任何自觉症状 大部分病人有外伤史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好发于干骺端 不累及骨骺和关节软骨 分偏心型和中央型两种 偏心型呈透亮囊状偏心生长 可突入软组织 有薄骨壳 囊内有不完全的骨小梁分隔或骨嵴 呈泡沫样 中心型呈溶骨性囊样透明区 囊内有分隔 呈皂泡状 可有骨膜反应 不典型者 呈溶骨性改变 既不分房也不膨胀 有的有较多的钙化和骨化 女11岁病理 右肱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X RAY 陈xx男15岁病理号 20002170左股骨颈动脉瘤样骨囊肿 2 CT表现 囊状膨胀性缺损 常突入周围软组织 其内充满液体 密度均匀 无异常钙化 可见骨间隔 骨皮质薄 骨骼膨大 分叶状 囊内常显示液 液平面 上方为水样密度 下方为高密度的血液 左股骨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片和CT示 囊样膨胀性病变 骶骨动脉瘤样骨囊肿CT片显示病变凸入软组织 3 MRI表现 病骨呈膨胀性溶骨性破坏 其内有大小不一信号强度不等的囊组成 其间以纤维间隔 囊腔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间隔呈低信号 部分囊腔于T2WI可见液 液平面 上部呈高信号 下部呈低信号 虽然液 液平面也可见于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和巨细胞瘤 但动脉瘤样骨囊肿有较规则的内部低信号间隔和较薄的界限清楚的边缘 T2WI T2WI T1WI STIR 吴xx女11岁病理 右肱骨动脉瘤样骨囊肿MRI 男40病理 左坐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同上病例M40CT左坐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同上病例左坐骨动脉瘤样骨囊肿3D 2D重建 同上病例MRI右坐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MRI肱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肱骨下段明显膨胀 大部突出于骨外软组织 肿块边缘光整 其中可见液 液平面 鉴别诊断 应与巨细胞瘤 骨膜型纤维肉瘤 骨血管瘤鉴别 巨细胞瘤患骨膨隆变形 但不如动脉瘤样骨囊肿偏心膨出于软组织内 内部缺乏典型的由纤维组织分隔并充满血液而扩大的血管间隙 动脉造影时造影剂分布均匀 鉴别诊断 骨膜型纤维肉瘤常将骨膜掀起 多有巨大软组织块 病变进展迅速 血管造影 肿瘤周围血管增多 并可见肿瘤血管 骨血管瘤累及椎体时呈垂直条纹状 四 骨囊肿 病因未明 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外伤有关 可能由于骨髓腔出血形成局限性包囊 进而局部骨质吸收和液化形成囊肿 有的人认为是肿瘤 炎症组织退行性变和生长 代谢障碍的结果 本病骨皮质呈壳状变薄 内壁为薄层纤维组织 深层可见新生骨形成 囊内有黄色 褐色或透明液体 发生骨折时则含血液 有的囊内有纤维组织间隔 大多发生于20岁以下儿童 青少年 可无任何症状 大部分有外伤史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囊肿多位于骨干或干骺端的中心 很少偏心生长 一般不超越骺板 不累及关节面 大多呈椭圆形 其长轴与骨的长轴平行 向外膨胀性生长 可使骨皮质变薄 外缘光滑 可有菲薄的硬化边 一般无骨膜反应 多房者结构较粗糙 囊壁较厚 最常见并发症为病理性骨折 骨折后可有骨痂形成 骨质增厚及骨膜反应 张XXM21岁病理号 20011519跟骨骨囊肿 陈XM28岁病理号 01 1796右胫骨孤立性骨囊肿 右股骨骨囊肿伴病理骨折 2 CT表现 呈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缺损区 边缘清晰 无硬化或轻硬化边 皮质轻度膨胀变薄 囊内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 偶尔可见骨间隔 囊内CT值接近水的密度 有出血者CT值升高 左肱骨骨囊肿囊内密度均匀 CT值20Hu 陈XX女32岁CT病理号 20001380病理 左股骨颈骨囊肿 黄XX男10岁CT病理 右股骨上段骨囊肿 张XX男6岁CT左股骨单纯性骨囊肿伴病理性骨折囊内出血 3 MRI表现 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明确 T1WI呈低中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合并病理性骨折时可观察到典型骨膜下出血的MRI信号 囊内出血可见液 液平面 边缘如有骨硬化 则呈低信号 T2WI STIR T1WI 同上病例男21病理号 20011519跟骨骨囊肿 MRI 同上病例男21跟骨骨囊肿 GRE T1WI T1WI T1WI STIR 陈XX男15病理号 20001347右胫骨骨囊肿伴囊内出血 MRI显示宽的液 液平面 T2WI T1WI MRI 同上病例MRI病理号 01 1796右胫骨孤立性骨囊肿 同上病例男10岁病理 右股骨上段骨囊肿 MRI 鉴别诊断 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骨囊肿诊断不难 但不典型的病变 多种骨囊样病变易相互混淆 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常有囊样变 骨质轻度膨胀 与骨囊肿相似 但一般骨纤范围较广泛 不呈中心性生长 囊样区内可见不全骨化或磨玻璃样改变 而骨囊肿内密度较均匀 在MRI上 T2WI表现特有的高信号 游XX男14岁病理诊断 股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影像学表现与骨囊肿相似 同上病例男14岁CT病理诊断 股骨骨纤维结构不良 同上病例男14岁MRI病理诊断 股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注意与骨囊肿鉴别 2 巨细胞瘤 也呈囊样改变 但多见于20岁以上 好发于骨端 常为偏心性生长 呈多囊状或泡沫状 于MRI常见有多个液 液平面 刘XXF17病理号 20030267左股骨颈巨细胞 级 同上病例F17CT病理号 20030267左股骨颈巨细胞 级 同上病例左股骨颈巨细胞 级MRI 3 动脉瘤样骨囊肿 病变多偏心性生长 膨胀程度较囊肿大 囊肿多呈半圆形 囊肿内可有斑点状钙化 边缘不光整 可突入软组织 女11岁病理 右肱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X RAY 右肱骨动脉瘤骨囊肿 同上病例CT T2WI T2WI T1WI STIR 同上病例MRI病理 右肱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4 嗜酸性肉芽肿 一般病灶较骨囊肿小 可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 病灶周围增生硬化较明显 临床上疼痛较明显 白血球总数和嗜酸性细胞增多 林XM7左大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