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谈骨气》教学设计浙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谈骨气》教学设计浙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谈骨气》教学设计浙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骨气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整体阅读,分析结构。让学生概括文中三个事件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三个事例的典型性,同时结合课后练习一把握文章的基本论证格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全局的把握,教师教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2、对比阅读,突破重点。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每个事例中记叙部分的特点,然后将文中第二个事例与课外阅读材料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两处记叙部分的区别,不难得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作为事例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比较简明概括;记叙文中的记叙需要对人物、事件作细致的描写,具体而又生动。3、局部阅读,体味语言。对文中各部分的分析应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其准确性和作用,并让学生积累一些词语或句子。4、学以致用,能力迁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举出无产阶级“威武不能屈”的一些事例,先让学生概括出主要事实,再进行简洁议论。这样既能进一步体会“骨气”的真正含义,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总之,讲授本文,可采取讲读结合、听说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手法,教师精讲点评,学生收获必甚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清课文的说理层次,学习本文用事实作论据的论证方法。2积累孟子的名句及文天祥的诗句。3联系实际,借用历史知识来证实文中的论据。(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讲故事、朗读、比较、举例等方法加深对本文的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思考,了解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采用的“讲道理,摆事实” 的论证方法,并认识所用事实论据的典型性。【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写“人”字)同学们,这是一个“人”字,人之所以能够站立,主要是因为人有骨头,骨头是人体内最坚硬的部分,骨头就是这样宁折不弯,因此,我们把刚强不屈的气概叫骨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谈骨气二、资料助读(1) 请一位同学激情朗读诗人王怀让的诗:中国人,不跪的人。(2)补述故事背景:这则诗讲述的是1995年3月7日的下午,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到了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刚刚趴在工作台上迷糊了几分钟,不料外国女老板走进了车间,紧接着是一阵辱骂,之后她又厉声说道:“工人排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他质问道:“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他于是把工作卡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这个宁愿失去工作也不跪地中国人叫孙天帅。有人认为,孙天帅一气之下丢了这份好工作,太莽撞,太不明智!那么你们又怎样认为呢?学生各抒己见。(3)在自尊和高薪之间,孙天帅选择了前者。我认为他是一位有骨气的小伙子,不是吗?当然,在我们中国,古往今来,像这样铁骨铮铮的有骨气的,是举不胜举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中国人的骨气,领略一下中国人的风采!三、简介作者,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提出预习思考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吴晗,他就是一位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骨气的人写的这篇“谈骨气”。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通常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单元提示已告诉我们,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那么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举例证明部分,按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和结论给文章划分层次,并且利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四、解题出示标题,在“骨气”二字下划上重点符号,思考:在文中骨气指代什么内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五、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嗟()吆喝()丞相()拘囚()高官厚禄()拍案而起()富贵不能淫()2、速读全文,划分结构。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从课后练习一可知,文章由三部分构成,即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也就是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请同学们据此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小结: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对“骨气”作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5-9段):以三个事例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六、研讨课文学习提出论点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一部分。(回答,板书)作者在提出这一论点时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们不妨对比阅读一下。如果把这句话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同桌小声商量)-很明显,原句语气肯定,“是”有强调的作用,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一感情始终贯穿全篇文章。请同学们再充满激情地把论点齐读一遍。提出论点后,作者引用了孟子的三句话,这三句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齐答,从内容上解释了骨气的含义。请同学们把孟子的话背下来。(师板书)第二段用孟子的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第三、四段指出了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骨气的含义也不同,但是中国人的骨气都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这两段既是对论点的补充,同时又领起了下文。学习证明论点部分。文中选取了哪些事例来支撑论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乎简洁的话概括出来。(板书)学习“文天祥拒不降元”的事例。为了使同学们更具体介绍文天祥的事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引出过零丁洋时,请学生背诵(已学习过),释典故“汗青”。课文中记叙得较简略,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只需简明概括即可,而在记叙文中则要求具体,生动形象,以情动人。这也是议论中的记叙和记叙中的记叙的不同外。思考,哪些关键词语体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坚决拒绝。文天祥的事例从哪个角度证明了论点?-富贵不能淫,他后来写下的正气歌就是他有骨气的再次体现。学习“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默读课文,提出要求,复述事例。要求:准确、清楚、完整。请学生动笔画出“摆”“吆喝”“显然”三个词,思考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人格受到了污辱。请学生带表情冒号后描摹穷人面对污辱性施舍时心里要说的话。事例的作用: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说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学习“闻一多宁死不屈”的事例。找出叙议分界处。女生读记叙,男生读议论。出示幻灯片,介绍闻一祥一事迹。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闻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段的议论与前两个事例的议论相比,有什么特点?强调支撑论点可以是事例,也可以是名人名言。这样更具说服力。事例作用: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小结:第三部分用了三个事例,各突出一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论点。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作者只选取了这三个事例,有代表性吗?-时代跨度大,纵横古今,从身份上,务阶层都有,有代表性。且顺序不能调换。时按从古至今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的,且与论证孟子的话相一致。学习最后一部分。齐读最后一段。总结无产阶级的骨气。联系时代背景,讲本文的意义。让学生列举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岁月中有骨气的人画。联系当代有骨气的人:河南邓州十林镇王河村的孙天帅。出示幻灯片材料。结合书后题,请学生谈看法,然后,介绍孙天帅的近况。让学生列举身边有骨气的人,并且思考,当代中学生怎样做才算有骨气呢?设计情景,讲座发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遇到生活的困难时遇到外宾时遇到别人污辱时等等。小结:我们要弘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七、拓展迁移1课文中说:“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这样有骨气的人。”从平时阅读,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中,请大家举出几个有骨气的人的例子。(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陶渊铭“不为五斗米而折腰”(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苏武“留胡节不辱”(3)威武不能屈李公仆,江姐,刘胡兰,夏明翰,史可法,陈子龙,陈真其实本文的作者吴晗本人也是个有骨气的人。 补充介绍有关材料。2你认为在今天,什么样的人算是有骨气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3至于怎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