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pdf_第1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pdf_第2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pdf_第3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pdf_第4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文摘要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 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人才类型,其作用的发挥对社会体育的进一步社会化、科学化、 产业化和法制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 深度和广度。 北京市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具有代 表性和指导性。通过对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地了 解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当前的发展状况, 为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 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提供政策依据,促进 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 进一步地推 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 法,对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状况、指导状况、组织管理状况等方面进 行调查研究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距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 还有一定距离。年龄结构有老年化趋势;男女比例基本合理,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指 导型占主导,职业分布不均,离退休人员居多;等级结构呈“金字塔” ,但高级别指 导员比例较小; 指导年限短, 大部分在 10 年以下, 每周指导次数集中在 14 次之间, 每次指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3090 分钟,指导的时间主要是早晨,总体的指导率不 高;指导的场所主要是在公园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和住宅小区空地;指导项目主要有 太极拳、剑、扇,体育舞蹈,民间舞蹈以及走路、跑步等;无偿志愿服务仍占绝大多 数;指导的动机排在前几位的主要有服务社会、兴趣爱好、和强身健体;影响北京市 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因素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经费不足、场地缺乏设施简陋、政府 支持力度不够、自身专业知识不够、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针对北京 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加强队伍建设,完善 培训内容; 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加大激励机制; 细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别; 扩大宣传力度。 关键词:关键词:北京市; 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现状 ii abstract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s a social sport organizers, mentors, communicators, are playing its vital role in chinas sports development and sports industry , also exerting further influence into soci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direct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sports development in our society, depth and breadth. beijing is the center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ctiviti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s representative and instructive. through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beijing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clarify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beijings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present state. and aim to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o provide policy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nd directly provide an important physical fitness services for the public as well, and further promoting beijing as well a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ass sports. this article utilizes literature material,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beijings basic condition, the guiding statu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beijings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from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a certain distance. age structure has aging trend; male to female ratio is basically rational, level of education is low; skill in the dominant type, occupatio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ostly retiree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as pyramid, but a smaller proportion of high-level instructors ; to guide short life, most less than 10 years, the number of weekly guide focused on between 1 to 4 times, each time the guidance focused on 30 to 90 minutes, guided by lead time is morning. beijing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he overall guidance of rate is not high; place to guide the main square in the parks, community centers and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open spaces; to guide the project mainly include tai chi, sword, fan, sports, dance, folk dance, as well as walking, jogging, etc.; still accounts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unpaid voluntary service; guidance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the top few to serve the community, hobbies, and physical fitness; impact of beijings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o guide several of the top factors are insufficient funds, lack of space facilities are crude, government-backed efforts not enough their own lack of expertis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gencies imperfect, the lack of incentives. beijings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that exist about the responses:increased training,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content; well-organiz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creas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refined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categories; to expand advocacy intensity. key words: beijing; commonwe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present status 1 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提高,居民闲暇时间 越来越多,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也日益增长,体育锻炼成为北京市人民“科学、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目前北京市经常参加晨晚练辅导站活动的人数初 步统计达 38 万之多,他们对科学健身指导的呼声越加强烈,因此大众对进行科学健 身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也越来越渴望, 这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契机。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 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人才类型,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全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 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的发挥对社会体育的进一步社会 化、 科学化、 产业化和法制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 深度和广度。 1993 年国家体委提出了制定和推行全民健身的重大举措,并于 1995 年 6 月 20 日正式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同年 8 月 29 日,全国人大通过体育法 ,将群 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全民健身的法 律地位。为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和促进其发展,1993 年 12 月 4 日国家体委 以第 19 号令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1994 年 6 月 10 日开始正式实 行, 明确将 “国家施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写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之中。1995 年各地方体委授予了第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完成 了从无到有的发展。 2009 年 8 月 30 日国务院于正式公布 全民健身条例 , 并于 2009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再次巩固和提高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 2009 年 12 月 15 日在考察广州体育学院举行的国家级社 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时强调,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政府和地方都 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推进全民健身更好的发展。 1997、2001 和 2008 年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北京市在 2001 年也进行了北京市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 究 ,探索与研究了当时群众体育发展的状况。如今,在距上一次北京市群众体育调 查已经时隔 8 年,我国群众体育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的引导下已经发生 了巨大变化, 作为社会体育三大支撑之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 2009 年北京市第二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 目前北京市共有各级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25584 名,占北京市总人口 1957 万的 0.13%,即平均每 800 人拥有一名公益性社会体 育指导员,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状况、指导状况和组织管理状况都发生了改 2 变。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市民体质的提高,社 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确切的掌握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现状与 指导状况, 才能为科学的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近期和远景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 依据和实施方案。 本课题研究正是在以上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利用参与 “北京市第二次群众体育现状 调查”课题的背景下展开的研究,为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进一步地了解北京市公 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当前的发展状况, 为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 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提供政策依据,促进社会体育指 导员成为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 进一步地推动北京市乃 至全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2.2 研究意义 北京市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其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的发展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特别是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后 奥运时期,市民的健身激情高涨,健身指导需求增加,如何有效的发挥公益性社会体 育指导员在群众健身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第一,对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构成、指导状况及组织管理状况进行 调查研究,了解存在的不足及优势所在,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为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 育指导员的发展提供建议,为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第二,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研究北京市公益 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与管理, 有益于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顺利开 展和社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北京是社会体育发展较好的城市,其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调查研 究对其他省份,乃至全国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见。 1.3 研究任务 1.3.1 通过对北京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部分区县群体科负 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领导、有关负责人以及社区、街道、公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调查与研究,了解北京市现有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 1.3.2 通过对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状况的调查, 切实全面地了解与 掌握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情况,了解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质 量。 3 1.3.3 归纳分析了解与掌握的资料, 发现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中的 不足和影响其发展因素。 1.3.4 以相关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总结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 指导员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发展提供理论的依据和有 效对策。 1.4 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余暇休闲时间增 多,人们对科学健身的需求日益迫切,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空前高涨,社会体育呈现蓬 勃发展的局面,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群众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在群众体 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成为社会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活动的重 要力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题名检索,检索 时间范围为 1994 年至今,共检出 526 条相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献。 1.4.1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起步比较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也较晚,从查 阅到的资料看,我国学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 念、地位、作用、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等方面,从多角度,多层 次的研究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状况。 1.4.1.1 关于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讨论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国家职业标准分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主要是相对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言。 公益性社会 体育指导员的概念来源于1994年原国家体委颁布的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 它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定义为: “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以外的群 众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同时将公益性社会 体育指导员按级别划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 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四种技术等级称号。 我国学者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 主要是通过对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 分类比较得出,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于善旭将在非职业岗位上,以志愿、业余的方式在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中 从事指导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称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1 李建国把主要是在业余时间志愿从事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并根据社会体 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被政府认定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为志愿性社会体育指导 1 于善旭,王旭光,李荣日等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有关重点问题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 22 (5):375 4 员,他们一般没有工作报酬。2 李相如认为: 制度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公益事业, 其性质主要是义务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也可进行适当的有偿服务) ,不进入国家 系列的劳动管理体系。3 综上所述,本文所指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均是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 度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即是指以志愿、义务服务的方式,在非营利性的社会体 育指导活动中从事体育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一般没有或很少有报酬。 1.4.1.2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地位 从 1994 年我国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经 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高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 地位也日渐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地位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第一条中 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 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 李树怡认为由于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时间较短,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距 离社会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仅仅出于辅助和促进 的地位,不能占主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及其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体 育指导员在数量和质量将会大大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高,成为 社会体育发展的骨干和中坚力量。4 2001 年张学纲在对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后认为由于社会体育指导 员制度建立不久,尽管在社会体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还 不完善,当前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中尚处于辅助地位。5 由此看出,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地位不高,在群众体育锻炼中的被重视 程度不够,还需要各个方面力量的支持以及自身的发展,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影响 力和号召力,使其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和巩固,让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 育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 1.4.1.3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履行的具体工作职责 也即是作用是:采取各种方式方法,调动群众的体育活动积极性,提高群众自觉锻炼 的意识,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健身活动;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认真进行 科学健身的指导服务,有效提高群众的健身锻炼效果;对群众进行合理体育消费和健 身投资的正确引导与有效帮助,促进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2005 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意见进 2 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4 3 李相如, 刘国永. 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研究兼论构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的 设想j. 体育科学,2005,25(3):78-80. 4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203-204 5 张学纲对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3):73-78 5 一步指出: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是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体育指 导员是群众体育重要人才资源,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增强全民的体育意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引导社会体育消费等方面,发挥着不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必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同时具有良好素质的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 1999 年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中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不 仅通过提高社会体育发展水平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增进了群众健康与体质,同时还 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群众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树立道德新风、提高文化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王莉在社会体育学中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归纳为在三个方面: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推动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 李树怡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通过健身活动和身体练习 的基础指导,使人们掌握体育健身锻炼的基本方法;通过对锻炼者运动技术水平的专 项指导,使其掌握正确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负责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负责 体育保健指导, 医学监督, 并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人们锻炼; 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 负责健康测定评价;宣传发动;群众体育研究;健康管理与安全管理等。7 赵栩博认为,由于在基层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提供科学健身指导、联络社区居 民情感、增强社区居民健康以及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些 活跃在基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和赞许。 经过十几 年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满足大众健身需求、促进人们情感交流等等各个方面的 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8 由此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在指导人们 科学健身,增进公民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已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4.1.4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制度 针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现有的制度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制度 , 它在我国的社会体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制度总共十九条,详细的说明了社会体 育指导员应具备的条件、作用及申请的要求等。由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起步较晚,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张晓琳建议我国应进一步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和制度实施的社会化体 制。9 于善旭对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分析后,发现几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6 王 莉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4-85 7 李树怡,等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199919(4) 8 赵栩博试论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 9 张晓琳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施行职业标准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报,2004,9 6 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实际作用发挥不够;制度实施与队伍发展存在多方面的不平衡; 组织管理机制存在着较多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内容的 基本思路:确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分别规范的管 理模式;开辟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与培训的社会化途径;建立机制,采取措施,激励 和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发展。10 通过对我国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分析,李相如提出了构建“中国社 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 ,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管理细则,这样有利于加大对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培养的力度。11 贾春佳认为, 未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发展重点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 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使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体育发展的要求,建立和 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12 通过对中、日、美三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对比研究,李明提出利用体育和教 育两大系列在加快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培养进程前提下, 分工合作, 建立体教联合制度, 形成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体系,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录用等。13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条件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于善旭建议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体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 制度前提下,制定具体实施方法,保障和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在 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实施。14 1.4.1.5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实行的是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 由各级体育行政 部门管理,街道办事处、体育社团协助体育部门管理,政府的干预力量大,导致社会 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化的工作体制,不利于指导工作的开 展。于善旭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体育指导员一些工作关系没有理顺,社会从事 指导的动力机制不够。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经费的支持力度不足。各级体育行 政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整体情况了解不够、把握不准,一些地方的指导队伍 没有组织起来。15 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李树怡认为,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管理体制上还 存在管理不够科学和规范。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社会体育指导 员没有类别、指导项目的划分,各级别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全国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10 于善旭, 王旭光, 李荣日, 等 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有关重点问题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2 (5):375 11 李相如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研究兼论构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体系的构想j体 育科学,2005,25(3):78-80 12 贾春佳浅谈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19(3):19-20 13 李明中、日、美三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4):16-23 14 于善旭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研究概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9) 15 于善旭, 王旭光, 李荣日, 等 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有关重点问题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2 (5):375 7 组织。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过程中,课程的内容和时间不够充分,资格认定标准 不够统一,导致有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能力和素质上不合要求; 16 陈彦认为一直到 2010 年要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体制,必须从几个方面解 决问题,包括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专业技术的培训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使社会体 育指导员专业技术队伍的培训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培训制度、培训方式 上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使参加培训者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 员专业技术队伍的工作检查及评估制度,加大对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17 倪同云等人认为,应强化政府体育行政机构的宏观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体育社团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中的作用,优化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结构,丰富我国社 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别结构, 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结构和培训制 度。18 李相如等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法的研究一文中,对我国社会体育 指导员管理系统软件及其功能做了详细介绍。 张晓琳认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问题, 包括缺乏规范化 鉴定机构和管理机制;健身组织有效调控不利;社会力量的支持有待加强;指导率不 高;指导员整体素质、数量有待于提高;培训指导文件已不适应发展需求等;教学质 量难以满足高水平要求。19 对北京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研究后, 张学纲建议尽快制定社会体育指 导员管理法规,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 培训、考核称号授予、注册、年审等各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从而调动社会体育指导 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0 李建国提出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派遣制度。 让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与本社区 和周围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密切稳定的联系,如果出现社会体育指导岗位空缺, 协会立即联系社会体育指导员,实施派遣,包括从周围社区调遣指导员,充分有效的 利用人力资源,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作用。21 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管 理机构不健全。 ,需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 的发挥。 1.4.1.6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是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状况在不同的省市也不尽相 同,从现有文献看,有关各省市的现状调查研究较多,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社 16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203 - 204 17 陈彦我国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概况及对 2010 年的展望r全国群众体育论文报告,2002 18 倪同云,林显鹏,陈琳,等中日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 (2):1-5 19 张晓琳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施行职业标准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5):33-35, 39 20 张学纲 对北京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 11 (1): 8489 21 李建国转型社会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d保存地点:上海体育学院,2001 8 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培训和使用现状、社会体育指导的需求状况、影响社会体育 指导员发展的因素、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等现状调查,找出发展中存在的的问题,并 提出改进的对策。 1999 年李树怡等通过对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调查表明:1997 年,我国共 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6 万余人,平均 20398 人拥有 1 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 7007 个参 加体育锻炼的人拥有 1 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较小;三 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较大;年龄结构不甚合理,中年的比例较大, 30 岁以下的比 例较小;性别结构男性高于女性;从事体育指导工作的年限不长;文化程度偏低,具 有体育专业背景的高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更低;目前我国晨晚练点、体育 活动点、体育活动辅导站中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数量较少,离退休和兼职人员比 例较大,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比例很低,缺乏技术指导以成为影响群众体育活 动的三大因素之一。22 19951999 年在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后发现,尽管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不平衡,包括社会 体育指导员各级别的比例不平衡; 两种类型的指导员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 少数民族、 各省市、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都存在不平衡。这些研究揭示了当时我国体育指导 员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3 陈立农将我国社会指导员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 社会体育指导员 数量多但质量并不高;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不够细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年龄结构偏高、队伍的等级结构偏低、队伍的地域分布结构不 平衡、队伍的文化程度结构偏低、平均工作年限较短;法制法规不健全,管理无序; 培训模式和内容不够科学。24 何学敏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 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低;区域发展不均衡;无偿服务为主; 非体育专业比例大;指导时段多为余暇时间;工作环境以非体育场所居多。25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学者对我国各个省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研究,研究结果与全国情况大体一致,如成天明的苏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对 策研究 ,史炳柱的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李小燕的宜昌市 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陈昭艳的中南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 查及对策研究 ,肖谋文的广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发展 ,冯娟的珠江三角 洲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姜明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 状调查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更全面的揭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当前的发展状况,为 22 李树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1999,19(4):1012 23 李相如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 (4):2730 24 陈立农,金成全,等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困惑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 (4):710 25 何学敏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 (6):33-35 9 社会体育指导员政策制定以及组织管理提供了现实依据。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2.1 日本 日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是由政府与体育社团相结合共同管理, 政府的主要工 作是制定政策法规,对体育的发展进行监督以及沟通联络不同的体育组织。而体育管 理事务主要由日本体育协会和日本奥委会为首的体育社团负责, 日本体育协会作为国 家体育振兴的重要体育组织,领导着日本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类社会团体。日本体育 协会再管理着社会体育最基层的组织载体体育俱乐部。 日本体育协会与各俱乐部 等成立协会理事会,理事会下设有专业体育指导员培养委员会,在理事会下属的事务 局设有两个体育运动指导培训部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管理, 分别是社会体育指 导员管理科和组织科。管理科主要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资格认定、资格的晋 级、受培训人员的管理、登记等。组织科主要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再培训、组织和使 用。26 在日本体育协会统一领导下,日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由即文部省系列、卫生 部系列、劳动部系列三个培训系列负责培训。培训内容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别、级 别和运动项目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既重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又兼顾指导实践和 专项运动技能的培训。27 日本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认定主要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部日本体育协会与加盟团 体共同培养实施,其认定的体育指导员资格分为三大类型:1、从事教练员工作的指 导员,包括体育指导基本资格、对各种竞技体育项目的指导资格、健身指导资格三种 资格下的体育辅导员、指导员、高级指导员、教练员、高级教练员、教师、高级教师、 少年指导员、制定体育计划指导员九种;2、从事医学调整师的工作人员,分为体育 医生和竞技体育康复、训练师;3、从事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俱乐部协调人、 俱乐部经理、俱乐部管理。28 1.4.2.2 英国 英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由英国社会体育中央审议会(ccpr)负责,它是全 英最大的休闲体育机构,各个单项团体可以独自进行资格的审查和认定。英国体育社 会指导员分为高级指导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基础户外训练指导员三种类型。ccpr 从1981年创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thecommunit ys portsleadersaward) ,认定了几 十万名志愿指导者。 英国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目的性比较明确, 以促进国民参加体育活动为唯一目的, 并以此开展培养和使用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唤起1324岁的青少年、家庭主妇、失业 妇女、年龄较低的母亲、单亲家庭、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社会弱者层”的体育活动 26 张永龙中日社会体育指导员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9:88-91 27 黄 胜中、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及资格认定制度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2000,7(5):126-128 28 戴俭慧,刘小平英、美、德三国体育指导员制度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 (4):26-31 10 欲望,并以此为重点培养适合上述人群的体育指导员。此外,考虑到在4559岁的年 龄段中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有明显的上升,为此,有必要设法丰富这一年龄段的体育 活动的内容,同时为其培养相应的体育指导员。29 1.4.2.3 美国 根据认定的指导员类别不同,美国的体育指导员主要由四个部门管理,分别是美 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 全美体育教练员联合会(nata)、 美国体力调整协会(nsca)、 国家体育舞蹈联合会( idet),共有十类。不论哪个机构认定的社会健康体育指导员 在美国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承认。 美国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主要围绕健身和康复展开, 但四个部门在体育指导员的培 养目的有所区别。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认证的体育指导员的工作,重点是预防 性运动处方领域和运动疗法领域的工作, 主要围绕运动处方的制定、 实施、 评定展开; 全美体育教练员联合会(nata)认证的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指导 员(atc)的整体素质,确保运动指导员的实际指导水平,侧重于伤害预防、应急处理、 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工作;美国体力调整协会(nsca)认证的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侧重 于肌力训练和肌力调整计划的制定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个人提供健身指导服务; 国家 体育舞蹈联合会( idet)认证的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主要侧重于健身活动的指导,其 体育指导员不分级别。30 1.4.2.4 德国 德国体育指导员分为普通性体育指导员、特定项目指导员、青少年指导员、体育 经营指导员四种类型。 德国体育指导员的工作领域涉及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体育产业等领域,其工 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传授、健身指导、体育经营、训练等。普通性体育指导员、特 定项目指导员两个类别负责的是运动康复与健身活动工作; 青少年指导员主要是针对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帮助;体育经营指导员负责从事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工 作。31 我国学者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较好日、英、美、德等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 制度、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目标、资格认定、指导员类型的划分、管理体制等 各个方面的对比分析研究, 发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的不足以及制约我国社会 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建议与对策。 戴俭慧在对英、美、德三国体育指导员制度分析后建议,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应 建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制度,充分发挥利用社会的力量,实现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化;根据我国社会体育特点和锻炼群体的需要,丰富我国社会 体育指导员的类别结构,是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加快培育社会体育组织尤其是体育 29 戴俭慧,刘小平英、美、德三国体育指导员制度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 (4):26-31 30 戴俭慧,刘小平英、美、德三国体育指导员制度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 (4):26-31 31 戴俭慧,刘小平英、美、德三国体育指导员制度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 (4):26-31 11 俱乐部,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提供主要场所;加快培养无偿服务的业余社会体育指 导员,协调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黄胜等通过对日本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机构、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培训等级、 培训分类、资格认定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以及对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各方面进行对比 分析,认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因参照日本进行等级和类别的划分,在培训方面按照 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在培训内容上予以区分,同时,培训内容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知 识,同时对实践能力及专项技术要加以重视;加大对业余、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 养力度,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32 32 黄 胜中、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及资格认定制度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2000,7(5):126-128 12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等资源,认真阅读我国全民健身计划 纲要 、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等相关文件和社会体育 、 社区体育等 相关著作;在中国知网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题名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从 1994 年 至今,共检出 526 条相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献资料。借阅相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 书籍 9 册。上述文献资料都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调查法 2.2.2.1 访谈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走访北京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区县群 体科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领导、有关负责人和干部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 各类型街道、 社区、 公园体育活动点, 了解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状况, 就社会体育指导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