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带答案)孝经篇一、选择题1.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今文孝经全书共有_b_章。a、16 b、18 c、19 d、222.在孝经中,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孝”的不同内容,其中,“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是规定_c_的“孝”。a、士 b、诸侯c、卿大夫d、庶人3.孝经的第一章是(c)a、天子章 b、孝治章c、开宗明义章d、广至德章4. (多选)下列表述符合孝经的思想的有:(a c d )a、做人和治国,都需要以“孝”为本。 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b、孝顺,就是对长辈和上级惟命是从。 错,谏诤章第十五c、孝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以求天地人合。 三才章第七,感应章第十六d、孔子认为对父母孝顺,对国家忠诚,是基本的道义。 开宗明义章第一5. (多选)下列语句能够概括出孔子在孝经中的主旨的是:( a b c d)a、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b、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c、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d、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6. (多选)孝经中,孔子引用到的作品有下列哪几项?( a c)a、诗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b、论语c、尚书 天子章第二 d、春秋7.孝经在哪个朝代被尊为经书? (a)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8.孝经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庶人之“孝”要求什么?(d)a、 “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b、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c、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d、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9.以下哪一个不是孝经中的章节? (c)a、开宗明义 b、天子章 c、四刑章 d、三才章10.孝经的最后一章章名是?(b)a. 圣治章 b.丧亲章 c.感应章 d.广扬名章11.孝经第十章纪孝行章中,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 (a)a、居则致其敬 b、养则致其乐c、病则致其忧 d、丧则致其哀12.下列句子表现孝经中孝是诸德之本的是 aa、“人之行,莫大于孝”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c、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d、弟子入则孝,出则悌。13.孝经中对 天子之孝的要求是(a)a、“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b、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c、“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d、“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14.下列哪位皇帝曾为孝经作注。ba、唐太宗 b、唐玄宗 c、秦始皇 d、汉武帝15.孝经第十六章感应章中,子曰:“天地明察, (b)a、必有尊也 b、神明彰矣c、鬼神着矣 d、不忘亲也16.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出自孝经哪一章? (a)a、第九章圣治章 b、第六章庶人章c、第十三章广至德章 d、第十七章事君章17.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出自孝经哪一章? (c)a、第一章开宗明义章 b、第三章诸侯章c、第九章圣治章 d、第十一章五刑章18.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是指对哪一个阶层孝的要求(b)a、天子 b、诸侯 c 、卿大夫 d、士19. 孝经把道德规范与法律(刑律)联系起来,认为“ ”,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关系和道德秩序。(a)a、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b、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c、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d、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20.孝经成书于 (c)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之际 d、东汉初年21.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孝经一书是 所著。(b)a、孔子 b、孔子七十子之徒 c、邢昺疏 d、陈孝道2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出自 (a)a、开宗明义章 b、三才章 c、孝治章 d、圣治章23.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说明中国人看待自己身体的出发点是(d)a、注重保健 b、天人合一 c、三纲五常 d、宗法观念24.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下一句是?a、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c、 礼者,敬而已矣。 d、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25. “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是谁说的?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26.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出自哪一章?a、事君章 b、丧亲章 c、广扬名章 d、感应章27.孝经第十章纪孝行章中,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 (a)a、居则致其敬 b、养则致其乐c、病则致其忧 d、丧则致其哀28.孝经第十六章感应章中,子曰:“天地明察, (b)a、必有尊也 b、神明彰矣c、鬼神着矣 d、不忘亲也29.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是指对哪一个阶层孝的要求(b)a、天子 b、诸侯 c 、卿大夫 d、士30.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曾经亲自为它做注(c)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中宗3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_;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a)a、行 b、言 c、择 d、守3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_,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b)a、天地 b、父母 c、国家 d、天子33.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_也。(a)a、 行 b、利 c、义 d、责34.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_。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a)a、严父 b、顺 c、 敬 d、仁35.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_。(a)a、事亲 b、致敬 c、孝子 d、成人36.孝经中国古代的(a)伦理学著作。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7.清代()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b)a、王引之b、纪昀c、戴震d、钱大昕38.书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为郑玄注,古文本为(a)注。a、孔安国b、王引之c、朱起凤d、王居正39.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ba、孝之本也 b、孝之始也 c、孝之终也40.非先王之法服, 。aa、不敢服 b、敢服 c、不敢行41.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c) 。a、谨度 b、事君 c、社稷42.故敬其父, ( a ) 。a、则子悦 b、则弟悦 c、则臣悦43.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 ( c ) 。a、孝乎 b、其人 c、配天44.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诗经易经春秋经和(c)a、孝经和金刚经b、易经和孝经c、书经和礼经d、道德经和孝经45.孝经相传是(c)所作a、孟子b、荀子c、孔子d、墨子46.孝经中首次将孝和(c)联系起来a、礼b、义c、忠d、信47.“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出自孝经的(c)一章a、士章b、天子章c、庶人章d、孝治章48.“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出自孝经的(a)章a、五刑章b、广要道章c、圣治章d、孝治章49.孝经是什么时期的(b)a、战国b、春秋c、西周d、五代50.“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出自孝经的(b)章a、五刑章b、广要道章c、圣治章d、孝治章51.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c)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a、五代b、北宋c、南宋d、元代52.下面哪一章是关于孝道与政治的关系(b)a、诸侯章b、圣治章c、孝行章d、天子章53.下面哪一章是关于孝道的原则和礼法(a)a、丧亲章b、感应章c、五刑章d、士章54.下面哪一章是关于孝的基本理论(d)a、谏诤章b、事君章c、三才章d、开宗明义章55.“爱亲者,不敢恶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出自孝经(a)一章a、天子章b、事君章c、三才章d、卿大夫章56.孝经中“.然后能保其社稷”中的“社”代表什么(c)神a、太阳神b、云神c、土神d、雨神57.孝经中“.然后能保其社稷”中的“稷”代表什么(d)神a、水神b、风神c、土神d、谷神58.孝经中将社会上的人分为(c)个层级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59.现在流行的版本是(d)给孝经做的疏a、 程颐 b、 朱熹 c、 李隆基 d、邢昺60.孝经中的“甫邢”指的是(b)刑a、棍子刑b、吕刑c、俱五刑d、车裂61.孝经中的诸侯有公、侯、伯、子、(a)a、男b、少c、王d、民62.孝经中的制节谨度是为(c)制定的a、士大夫b、天子c、诸侯d、卿大夫63.孝经一共有(b)个版本a、1 b、2 c、3 d、464.古文孝经是李隆基注,今文孝经是(c)注a 、邢昺 b、郑谷c、郑玄d、刘炫65.(a)中说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认为孝经的作者是孔子。a、汉书艺文志b、吕氏春秋c、吕览察微篇d、尚书66.孝经第一章是和最后一章是(b)a、 庶人章、孝治章 b、 开宗明义章、丧亲章c、三才章、五刑章 d、开宗明义、五刑章67.“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段话出自孝经中的(b)a、庶人章b、纪孝行章c、孝治章d、广至德章二、判断1.唐高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应该是唐玄宗)2.由孝经可知儒家的孝道的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3.孝经中的对故去的祖灵的祭祀并不是为了祈求保佑,是为了表示不忘祖宗恩德之意。()4. 孝经中,孔子认为,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5. 孝经作者有几种说法,其中有作者是孔子、也有作者是曾子或曾子门人等说法。()6.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道家的伦理思想。()7.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8.孝经没有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9.诸侯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10.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11.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与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关系和道德秩序。( )12.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繁琐的规定。( )13.孝经称作“经”,与易经、诗经、书经的情况是一样的( )14.孝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行孝道的道理、准则和方法( )15.孝经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16.孝经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17.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古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这句话正确吗?()18.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19.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20.孝经在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起了很大作用。()21.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22.孝经成书于秦汉之际。()23.孝经元代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24.孝经把人之孝分为五大类,有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25.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统而繁琐的规定。以显父母”,是孝之终。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6.孝经当中有很多的愚忠、愚孝的思想。()27.孝经的“经”与“诗经”、“春秋经”的同义()28.第十六章的章名是感应章吗?()29.孝是我国传统的美德,最早记载孝行的文献是孝经(),是尚书30.孔子述作,垂范将来”是指孝经。()三、填空1.孝经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首次将孝亲和_联系起来。(答案:忠君)2. 在_中,孝经是唯一一本自其成书就被称为“经”的典籍。(答案:十三经注疏)3.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_之一。(答案:十三经/十三经)4.在孝经的三才章第七中,讲到的“三才”是指_。(答案:天、地、人)5.北宋邢昺疏孝经名为_答案:孝经正义6.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社稷)。7.(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9.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10.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1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12.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3.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1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安上治民,莫(善于礼)。15.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16.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17.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8.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19.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20.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21.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乐),而民(知禁)。22.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23.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24.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25.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26.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27.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28.(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29.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30.(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四、解释词语1.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2.至德要道: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本文指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3.德之本: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4.始于事亲:行孝尽孝的开始就是要孝顺父母。5.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他的德行。6.刑于四海:这种孝道,外国人看见了,也要摹仿实行,争相取法7.甫刑:即吕刑8.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只要国家的元首,他一人有敬亲爱亲可庆幸的事,那天下几万万老百姓,都是欢欣鼓舞的仰赖效法,而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了。9.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这里是讲明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内。10.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92-2025焦炭堆积密度大容器测定方法
- 河南省扶沟二中2026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益阳市龙湖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儿科银屑病儿童护理指南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25年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儿科婴幼儿腹泻护理流程
- 精神科抑郁症诊断治疗指南
- 急性肾损伤危害科普
- 青少年抑郁症干预方案
- 心理与精神护理人卫版
- 2025山西太原市面向劳务派遣人员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书模板
- 蔬菜配送中心安全培训课件
- 摩熵数科:2025年数据+AI重塑医药市场营销新模式报告
- 山地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规范
- DB31T+1450-2023旅游码头服务基本要求
- 2025年廉洁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关于“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 农业气象观测细则
- 2025至2030中国草甘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高空平台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