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计划说明书.doc_第1页
技术计划说明书.doc_第2页
技术计划说明书.doc_第3页
技术计划说明书.doc_第4页
技术计划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计划课程设计技术计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铁路行车组织 指导老师: 文超 姓 名: 王翔 学 号: 20111974 院系专业: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2014年6月目录第一章绪论2第一节 概述技术计划的作用及主要内容2第二章使用车计划及重车车流表3第一节计算M铁路局重车车流表3第二节编制使用车去向计划表3第三节编制外局交M局及通过M局重车计划表4第三章空车调整计划及车流图的编制4第一节编制空车调整图4 一、 空车调整原则4 二、 空车调整图编制方法5 三、 M局空车调整图5第二节编制M铁路局重空车流图5第三节计算技术站中转重空车数5第四节计算重空车走行公里6第四章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及各区段列车列数计划8第一节编制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8第二节 编制各区段货物列车数计划8第五章 货车运用指标及保有量计划10第一节计算货车运用指标10第二节 计算运用车保有量计划13第六章 机车运用计划14第一节机车运用数量指标14第二节 机车运用质量指标14第七章 自我评价16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技术计划的作用及主要内容1.技术计划的作用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简称技术计划)是为了完成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而制定的机车车辆运用计划。机车车辆的活动是形成运输生产活动动态性质的重要因素,它使每一铁路局、站段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运输状态。为了对动态的运输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必须制定完善的运营指标体系,机车车辆运用指标是运营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道部、铁路局除了制定长远运输计划外,还必须制定运输生产技术计划,作为日常运输管理的依据,从而制定完善的指标体系,对动态的运输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机车车辆是铁路运输的活动设备,也是决定铁路输送能力的重要因素。铁路的运输能力主要由活动设备决定的输送能力与由固定设备所决定的通过能力综合实现。在一定的固定设备条件下,铁路所实现的运输能力将取决于活动设备的类型、数量及分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也是运输生产计划要解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为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应该拥有多少机车车辆;一定类型和数量的机车车辆能完成多少运输任务。前者主要在长远计划及年度计划中研究,而运输生产计划则要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为保证货运计划的顺利实现,必须在现有的机车车辆类型和数量的条件下,编制合理的机车车辆的指标计划(包括机车车辆的合理分配),而机车车辆的运用指标又与运输工作量有关指标相关联。因此,就运输生产活动来说,机车车辆的运用指标是运输生产活动的主要数量和质量指标。在确定运输工作量及机车车辆合理运用的有关指标时必然涉及区段通过能力的限制条件,因而技术计划的任务还包括正确确定车流径路,合理利用通过能力。从这个意义讲,运输生产技术指标计划也是技术设备的运用计划,是运输生产活动的综合性计划。货车合理运用是运输生产指标计划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路局的运用车保有量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数量将会产生某些困难和浪费,并且会影响其他路局完成运输任务;而不足其需要量又不能完成本局规定的运输任务,因而铁路局必须经常保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运用车。为保持其相对平衡,对于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运用车的分布状态,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按层次分级(铁道部、铁路局)控制运用车数;按状态(重、空)和去向(交出的重车和到本局卸的重车)控制运用车数,按主要车种(C、P、N、G、B)控制运用车数。运用车数的合理分布是组织均衡运输、合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运输任务的重要保证。2. 技术计划的主要内容 使用车计划和卸空车计划; 空车调整计划;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及分界站各区段列车对数计划; 货车运用质量指标计划; 货车运用车保有量计划; 机车运用指标计划。第二章 使用车计划及重车车流表第一节 计算M铁路局重车车流表1.M铁路局重车车流表M铁路局重车车流表见附表2.1.1。2.M铁路局重车车流表九个数量指标(车) (车) (车) (车) (车) (车)(车) (车)(车)第2节 编制使用车去向计划表 根据重车车流表编制使用车去向计划表,见附表2.2。第3节 编制外局交M局及通过M局重车计划表根据重车车流表编制外局交M局及通过M局重车计划表,见表2.3。表2.3:M局各技术站中转重空车数 往 自A-BBB-CCC-GGG-HC-DDD-EEE-FFHH-III-JJH-KKK-RRK-LL局计分界站交出计总计AF分界站A1339126236503050027020119202180122495050299F65312110012005011251203110341144040154接入计19441574475031700320212314140529046363405090453第3章 空车调整计划及车流图的编制第一节 编制空车调整图一 空车调整原则每个车站及路局每日按车种别的装车数和卸车数一般不是相等的。为了保证不间断按日均横地完成装车任务,必须按车种别将卸车数大于装车数的地区所产生的多余空车数运送到装车数大于卸车数的地区,这种空车的调配工作称为空车调整。 空车调整的主要原则有: 除特殊要求外,必须消灭同种空车在同一径路上的对流; 空车由卸车地至装车地,一般应经由最短径路; 在环状线路上,应根据空车走行公里最少的原则,制订空车调整方案; 在保证货物和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车种代用,以减少空车走行公里; 此外,为了进行空车调整时,尚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制约,如: 为了保证重点物资、大宗物资的装车需要,往往采取硬性调整措施,指定某些站必须向某站输送一定车种和数量的空车。 当车流的最短径路为通过能力紧张的区段时,车流可 经由特定径路输送。二 空车调整图编制方法空车调整计划可利用空车调整图按车种别编制。铁道部根据各铁路局的使用车计划和卸空车计划,计算各局车种别装卸差,并通过编制全路空车调整图来确定各局间分界站车种别空车交换车数。铁路局根据使用车计划、卸空车计划和铁道部下达的局间分界站空车调整任务编制铁路局空车调整图。三 M局空车调整图 M局空车调整图见附图3.1.3。第2节 编制M铁路局重空车流图M铁路局重空车流图是根据重车车流表和空车调整图编制的,主要反映上下行到达M铁路局内各技术站和区间的重车、空车的车流情况,见附图3.2。第3节 计算技术站中转重空车数技术站发出中转车数包括无调中转车数和有调中转车数,由重车中转车和空车中转车组成。中转重车数可由重车车流表查出,也可以用到达车站的重车数减去卸车数确定。中转空车数则可根据局空车调整图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 各方向到达技术站空车数; 该站需补充的空车数。根据计算公式计算M局各技术站的中转重空车数,见表3.3。表3.3:M局各技术站中转重空车数技术站重车空车合计B63742679C10291031132D39223415E33710347F32855383G84310853H74250792K666149815I23834272J000合计52124765688第4节 计算重空车走行公里1. 重空车走行公里的计算方法 重车走行公里,即运用货车在重状态下所走行的公里数。在数值上,它等于不同走行公里重车数与相应的走行公里数乘积之和。重车公里的计算可采用以下方法: 按实际里程计算。根据重车车流表,从每支车流的装车站或接入站到卸车站或交出站,按实际里程计算其车辆公里,然后按自装自卸、接入卸车、自装交出及接运通过几部分分别汇总。对交出重车还应分别按各分界站汇总。各部分车辆公里加总即为重车公里。 按区段距离折半计算。为了简化计算,将在区段内产生和消失的车流,即到达区段内卸车的、区段内装出的及区段内自装自卸的车流,按在区段距离的一半计算,对通过全区段的车流,则仍按全区段实际里程计算。其汇总方法与前同。本设计采用此方法。 空车走行公里,即运用货车在空状态下所走行的公里数。在数值上,它等于不同走行公里空车数与相应的走行公里数乘积之和。根据空车调整图查空车流,把到发于区段内各中间站的空车流按区段里程的一半计算,通过区段的空车流按全区段里程计算,将各区段加总即得铁路局的空车公里数。 运用车走行公里,即运用车在重状态和空状态下所走行的公里数。在数值上,它等于重车走行公里与空车走行公里之和。 空车走行率,即运用车走行公里中,空车走行公里与重车走行公里数,它等于自装自卸重车走行公里与接入自卸重车走行公里之和。 管内工作车走行公里,即管内工作车在铁路局管内所走行的公里数,它等于自装自卸重车走行公里与接入自卸重车走行公里之和。 移交车走行公里,即移交车在铁路局管内所走行的公里数,它等于自装交出重车走行公里与接运通过重车走行公里之和。2.计算重空车走行公里 M铁路局重空车走行公里计算表见表3.4.2。表3.4.2:M铁路局重空车走行公里计算表区段区段公里车辆性质重车走行公里空车走行公里总计管内工作车移交车合计车流车公里车流车公里至A分界站至F分界站小计车流车公里车流车公里A-B210半段788190485040221052501344027283516275全段2364956036075600501050086100135660428820144480B-C170半段107909512102011935195511050325511305全段29449980325552505390106426011424010317510131750C-D154半段5542355385430869349283426187546全段206317244975461642525632802645260064526D-E150半段2115752150001501725139752700全段1662490045675017125650324005730023345060750E-F140半段85602140321035091064201330全段1191666043602017123940299604662049686053480C-G130半段13587751912354260149510270125812518395全段458595402483224095123504459010413000104130G-H120半段136816018108074201500966073438014040全段4485376022627120839960370809084073876099600H-I120半段10563001484000840714079474011880全段195234005970801416808760321600032160I-J180半段115103504036001199045901494016144016380全段6110980142520354030601404034612020160H-K110半段87478521115510550170564902513757865全段2793069010311330535830171604785082902056870K-R80半段145603120140160720280800全段3292632043344038304064803280067536038160K-L80半段58232031201401602480104002880全段369295205443201310405360348801561248047360局计471939254101132759386860858799106023964822第四章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及各区段列车列数计划第一节 编制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分界站货车交接计划根据重车车流表和空车调整图编制,并分别列出交出接入重车数、空车数和重空车合计数,见表4.1。表4.1: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表 出入车分界站交出接入重车空车合计列数重车空车合计列数A40804089299693688F17501754154612152M局58305831345313058312第2节 编制各区段货物列车数计划1.各区段货物列车列数计划的编制方法区段别的列车数根据区段重空车流量、机车牵引定数和列车计长,并参照列车平均编成辆数确定。根据重空车流量,可以按下式计算直通(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数: (单位:列)式中: 货物列车数; 上行(或下行)重车流量; 上行(或下行)空车流量; 重列车编成辆数; 空列车编成辆数。当空车流量较小时,该区段空车不单独开行空车列车时,则应按空重车混编条件计算列车数,其公式为: (单位:列)式中: 空重混编列车的平均编成辆数。2.编制各区段货物列车列数计划表4.2.2:各区段货物列车列数计划计算表区段上行下行车流列车编成列车列数车流列车编成列车列数通过摘挂通过摘挂重车空车重车空车重车空车摘挂通过摘挂合计重车空车重车空车重车空车摘挂通过摘挂合计A-B3600+53050656081928642+27-27506560718-40-13B-C4050+310506560819267103+39-3506560819-51-16C-D2130+43-245065605162060+7-10506560415-4-12D-E20310+5+13506560415179000506560415-6-12E-F16149+7-65065604151720+40506560415-3-2C-G4240+74-1050656092113770+69-1155065608210-9-9G-H3960+35+235065608193610+9+50506560729-24-93H-I1140+75-605065603251540+27-19506560415-1-22I-J3018+72+16506560123480+40506560123-2-90H-K2550+62050656052718082+11-25506560617-15-33K-R17365+7+25065605162370+105065605160-10K-L3010+260506560617135156+10-105065606170-26第五章 货车运用指标及保有量计划第一节 计算货车运用指标1.M局各项工作量的确定 根据M局重车车流表,M铁路局重车车流表九个主要数量指标为:(车) (车) (车) (车) (车) (车) (车) (车)(车)2.货车周转时间的确定货车周转时间计算因素的确定 重、空车走行公里及货车周转距离根据M铁路局重空车走行公里计算表(表3.4.2),可得M铁路局各种货车周转距离及空车走行率,即: 技术站发出中转车数和货车平均中转距离货车平均中转距离根据表M铁路局重空车走行公里计算表(表3.4.2)和M局各技术站中转重空车数(表3.3)可知: 管内装卸率及空态系数管内装卸率可根据重车车流表资料及工作量指标计算确定,即:管内装卸率: 管内工作车的管内装卸率: 空车管内装卸率: 移交车管内装卸率: 空费系数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定。目前各铁路局一般都采用经验数据0.3-0.5。本设计中取0.4。各种货车周转时间货车周转时间计算因素确定后,即可计算各种货车周转时间计划标准。M铁路局各种货车周转时间为: 货车日车公里的确定 货车日车公里是指每一运用车每日平均的走行公里数。货车日车公里可根据货车周转时间和全周距计算。 第2节 计算运用车保有量计划铁路局运用车保有量计划按运用车和三种工作车运用车,分别根据工作量和货车周转时间计划标准计算确定。 计算公式为:M铁路局运用车保有量计划:移交重车保有量:空车保有量:管内工作车保有量:第六章 机车运用计划第一节 机车运用数量指标机车走行公里总重吨公里机车供应台次第二节 机车运用质量指标1.机车全周转时间机车全周转时间根据机车全周转距离以及资料给出的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和机车在基本段、折返段平均停留时间计算确定。机车全周转距离为:由任务书中货物列车机车在基本段及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可知: 由上述所得可以求出机车全周转时间为:2. 机车需要系数及机车需要台数 机车需要系数是指在一个牵引区段内,每担当一对列车的牵引任务平均需要的机车台数,及平均一对列车所需要的运用机车台数。即:机车需要系数用以为单位的机车全周转时间表示,而机车需要台数则用机车需要系数与机车供应台次的乘积表示。 3. 机车日车公里 机车日车公里是指全路、铁路局或机务段平均每台货运机车一天走行的公里数,可按下式计算:4. 列车平均总重 列车平均总重是指全路、铁路局或机务段平均每台本务机车牵引列车的总重量,即:5. 机车日产量 机车日产量是平均每台货运机车每日生产的总重吨公里数,即:6.编制M铁路局技术计划主要指标汇总表M铁路局技术计划主要指标汇总表由上述计算可得,见表6.2.6。表6.2.6 技术计划指标汇总表指标分类技术指标内容指标值车辆运用指标工作量-1914(车)全周转时间-2.45(d)运用车数-N4689(车d)货车全周转距离-l504.06(km)空车走行率-12.34%货车平均中转距离-169.62(km)管内装卸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