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干知识梳理 考点一梭伦改革1 改革背景 1 内忧 公元前8 前6世纪在贵族政治下 雅典城邦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新兴的阶层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 外患 萨拉米斯岛危机 3 前594年 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平民 工商业奴隶主 2 改革措施 解负令 土地兼并 工商业 平民 公民大会 四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财产等级 贵族 司法审判 血缘门第 节俭 3 评价 1 性质奴隶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 带有折中色彩 2 积极作用 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 奠定了城邦的基础 3 局限性 很多改革措施的 色彩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其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民主政治 折中 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特别提醒 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因此 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 调停人 的角色 所以 他的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 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 考点二商鞅变法1 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 政治 周王室衰微 宗法分封制遭破坏 诸侯割据混战 阶级关系变化 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 建立封建制度 2 经济 生产力提高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新兴地主 3 军事 战争频繁 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4 文化 百家争鸣 学说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5 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 主观上要求 6 商鞅的变法宣传和精神 富国强兵 法家 变法图强 改革 2 变法内容 井田 重农抑商 度量衡 户籍 县制 世卿世禄制 思想 妻 一夫一 3 评价 1 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改革 2 积极作用 政治上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 开始建立制度 经济上 废井田 开阡陌 从根本上确立了 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中央集权 土地私有制 军事上 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 历史局限 轻视教化 鼓吹轻罪重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未与旧的制度 文化 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特别提醒 商鞅变化是战国时期封建化的改革 通过改革进一步打击了奴隶制 确立了封建统治 刑法严苛 考点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 改革背景 1 有利条件 北魏统一 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北魏统治者接受 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 社会矛盾 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鲜卑贵族实行政策 激化了民族矛盾 黄河流域 汉文化 宗主督护制 民族歧视 北魏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起义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 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 2 改革内容 均田制 均田令 三长制 俸禄制度 洛阳 汉话 汉姓 封建化 3 历史作用 1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 加速了北方各族的进程 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 促进了北方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封建化 民族大融合 特别提醒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生产方式农耕化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社会制度封建化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生活方式汉族化 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总之 它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考点四王安石变法1 历史背景 1 社会危机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严重 农民负担加重 阶级矛盾尖锐 辽和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民族矛盾尖锐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宋初集权导致 现象 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局面 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财政入不敷出 土地兼并 西夏 三冗 2 有利条件 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宋神宗坚持变法 重用王安石 2 变法内容 庆历新政 青苗法 贷款 高利贷 市易务 政府 农民 保甲法 连坐法 明经 3 评价 1 历史作用 积贫局面的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财政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积弱局面的改善 节省了军费开支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政府 2 历史教训 改革必然会遭到的阻挠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 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 行之有效 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旧势力 特别提醒 改革的本质是革除社会的弊政 必然会影响到某些社会阶层的利益 因此 改革面临着较大的阻力是必然现象 需要改革者具有灵活应对的策略 坚韧不拔的毅力 核心考点深化 1 关于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认识 1 必要性 进入公元前6世纪 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开始兴起 他们对无法参与政治强烈不满 因此 要求打破旧贵族的政治专权 分享权利 2 目的 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3 原则 以财产的多少作为划分等级的依据 4 方法 规定雅典所有公民每年的总收入全部折合成农产品以计算财产 按财产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 5 各等级的权利 各等级的权利不同 第一等级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所有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 无权担任公职 另外 雅典的各级官职都是无津贴制或很少津贴 这种制度也限制了无财产或财产少的人出任公职 6 各等级的义务 各等级的义务也是不同的 在军事方面 第一 二等级提供骑兵 自备军备 军装 马匹 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 自备军械与军装 盾 盔 甲 剑 不需提供马匹 由于当时军队的主力是重装步兵 所以第三等级人数最多 第四等级主要充当轻装步兵 自带棍棒 或一般水手 不用自备军备 城邦所有公用开支的分摊 也随等级的高低增减 7 评价 对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 需要从局限性和进步性两个方面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但应以肯定进步性为主 由于确定等级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 财产越多 等级越高 享受的权利就越大 因此 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 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 如果财产少 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 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可以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 跻身于城邦政权 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 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权的途径 这是历史的进步 2 商鞅变法是如何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 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 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 奖励军功 按军功授爵 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 既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 同时也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废分封 行县制 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 是打破 封国 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 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等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2 成功的原因 顺应奴隶制崩溃 封建制确立的历史发展的潮流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合乎秦国国情 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秦孝公重用 支持商鞅变法 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商鞅确立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的正确变法指导思想 改革态度坚决 而且取信于民 商鞅不顾个人安危 敢于同旧势力斗争 3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高考考向研析 1 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 注重考查变法的原因 内容比较 特点 作用 试题类型以材料解析题为主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归纳概括材料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复习备考时 要重视史料解读训练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热点 拓宽史料来源 做到 基于教材 高于教材 注意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改革 变法 并尤其关注其对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 本讲所涉及的四次改革仍将是2015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师说高考 例 2013 江苏高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 广度和影响而言 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 据材料二 归纳孝文帝 迁都 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 孝文帝 改革之心 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 据材料三 与商鞅变法相比 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思维路径 自主解答 1 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 功效明显 2 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 为彻底移风易俗 如禁鲜卑语 讲汉话等 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 迫切需要改革 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 改革热情高 3 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 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2013 宁波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为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 我们只更感到惊异 在我们之前900年 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 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 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 不加税而国用足 他无疑地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 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 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 的措施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第 1 问从 坏井田 开阡陌 来回答反映的根本问题 回忆教材知识回答 影响 第 2 问回忆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可知是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从改革的艰巨性 改革家的个人命运 改革家的政治策略等角度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