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图可知 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故其形状是稍扁 的椭球体 两极 赤道略鼓 二 地球仪 1 经线和纬线 2 经度和纬度 灵犀一点 1 在地球仪上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是无限方向 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是有限方向 2 同一经线圈的两条经线 度数和为180 代号一个是 e 另一个是 w 0 和180 除外 三 地图三要素1 比例尺 2 方向 3 图例和注记四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 海拔 地表某地高出的垂直距离 2 相对高度 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2 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海平面 3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 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及剖面图示意 4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某条剖面线上的和 灵犀一点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 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1 定 方向 理论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1 1 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如图1中a在b的西北方向 2 弧线式经纬网图 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如图2中a 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 先确定a b两地经度差小于180 再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 b c位于同一经线上 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c 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 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 南北方向 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2 定 距离 1 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 纬度1 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 约是111千米 如图3中ab 图3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 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 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 经度1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约是111 cos 千米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如图3中ac 3 图3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3 定 范围 1 距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 纬度越高 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 图幅相同的两幅图 中心点纬度数相同 则跨经纬度越广 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4 定 最短航线 图4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 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 确定 大圆 大圆 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如图4所示 在地球上 三种情况下 大圆 是确定的 如图5所示 图5 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 所在 大圆 具有以下特征 a 北半球 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 b 南半球 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图6 2 确定 劣弧 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 则由 劣弧 来决定 所谓 劣弧 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如图6中的两段劣弧 规律方法 1 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1 纬度的判断 某地的纬度 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 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 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 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纬度相隔1 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因此 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 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2 经度的判断 自西向东 或顺地球自转方向 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 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 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 180 x x y所属的东 西经不同 2 球面上对称点位置的确定 1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 纬度相反 数值相等 如a 40 n 20 w 与b 40 s 20 w 2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经线相对 和为180 纬度相同 如a 40 n 20 w 与c 40 n 160 e 3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对趾点 经线相对 和为180 纬度相反 数值相等 如a 40 n 20 w 与d 40 s 160 e 1 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改编 读下图 回答 1 3 题 1 图中的北京 新加坡 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 北半球 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a 北京b 纽约c 新加坡d 巴西利亚 2 图中的北京 39 54 n 116 23 e 位于纽约 40 43 n 74 w 的 a 西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北方向 3 新加坡 1 22 n 103 45 e 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 4300千米b 1500千米c 4500千米d 2800千米获取和解读信息 1 图中可读出北京 新加坡 纽约和巴西利亚的大致经纬度 2 根据题干中北京和纽约的具体经纬度可获取两地南北纬度 相对位置和东西经度相对位置 3 由第 2 3 题干北京39 54 n 新加坡1 22 n可知两地的纬度差为38 32 答案 1 b 2 a 3 a 1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 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 且分子是1 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 就看分母的大小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2 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 实际面积越大 则比例尺越小 如图 甲 乙 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 甲 乙 丙 比例尺的大小 缩放与应用 2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1 规律内容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 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单 精确度越低 2 规律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 军事图 旅游图等 3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 风力大小的关系 1 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陡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缓 2 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 比例尺越小 风力越小 3 若等高 压 线疏密 比例尺 图幅相同时 等高距 等压差 越大 坡度越大 风力越大 等高距 等压差 越小 坡度越小 风力越小 4 比例尺的缩放 1 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 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 将1 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 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 10000 比例尺变大 2 比例尺缩小 用原比例尺 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 将1 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 4 即比例尺缩小到3 4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 4 1 120000 1 160000 比例尺缩小 3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 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 3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 9 比例尺缩放后 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5 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 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如下图 求a b两点的直线距离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 然后除以比例尺 2 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下图 ab间为30千米 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 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 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2 2010年高考天津卷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 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 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 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 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图幅b 水平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 比例尺不变 适当缩小图幅d 垂直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获取解读信息从题干中可获取 突出地形起伏 的信息 即扩大垂直比例尺就能突出地形的高低起伏 答案 b 1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 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气温 海拔每升高1000米 气温约下降6 阳坡热量条件好 阴坡相反 盆地不易散热 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降水 迎风坡降水量多 背风坡降水量少 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 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2 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分水岭 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与计算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落差大 河流流速大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所处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 3 等高线地形图与 线 的区位 4 等高线地形图与 点 的区位 5 等高线地形图与 面 的区位 2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以提供很多的信息 可以结合其他知识进行一些相关的计算 1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 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 h高 h低 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 6 c 100m 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 0 6 c h相 100m 3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 n 1 d h n 1 d 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 h顶 h大 d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 d h底 h小 注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为等高距 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 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4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方法 一般说来 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 等高距为d米 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 1 d米 h n 1 d米 例证 如图所示 求a 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 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 等高距为100米 利用公式可得a 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h 400米 3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 1 2 题 1 q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米b 230米c 340米d 420米 2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米b 310米c 360米d 410米 答案 1 d 2 c 1 绘制 1 绘制步骤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2 绘制实例 2 应用 通视问题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 如山地或山脊 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 凹形坡 与 凸形坡 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 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 凹形坡 可通视 等高线先疏后密 为 凸形坡 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 规律方法 地形剖面图的判断技巧 如下图 1 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 250m之间 b在250 300m之间 2 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 300m之间 b在150 200m之间 c在350 400m之间 3 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 降低 迅速升高 缓慢降低过程 4 2013年高考天津卷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 依据图中甲 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 b c 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 该地应选在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 获取解读信息答案 1 c 2 a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读图 完成 1 3 题 1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b 55mc 60md 65m 2 图中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 c d 3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 设计坝高约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 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 15mb 40mc 65md 90m 答案 1 c 2 c 3 b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 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 1 2 题 1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 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 地坡度最陡c 地分布有茶园d 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2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450米b 500米c 550米d 600米解析 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 1 一法 掌握等高线高差的计算方法 结合等高线高差的计算公式 n 1 d h n 1 d 其中n为穿过等高线的条数 d为高差 从图中可以看出考察线路穿过4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我提升与职业发展计划
- 行政法学考试的法律条款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考试真相揭秘试题及答案
- 软件性能优化试题及答案
- 班级美食节的创意设计计划
- 主管在技术进步中的适应与引导计划
- 保安人员心理健康法规计划
- 2025年软考热点问题及试题及答案
- 高中体育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概念梳理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物理)
- 2025年上海长宁区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印刷企业管理制度汇编
-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2024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DL/T 5352-2018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 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 酒店开业筹备计划表
- (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
- 甲烷氢呼气试验ppt课件
- 不锈钢方管尺寸及理论重量重量表
- 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共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