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高二语文下册《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高二语文下册《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高二语文下册《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doc_第4页
高二语文下册《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b、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C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2、过程与方法a、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b、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的亲和力。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教学难点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我们在感叹这对贤君良臣时,也会为魏征超人的勇气,高超的讽谏艺术所折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它流畅的艺术文气和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心。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著名政治家。隋末为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义军。李密失败,他投降唐朝。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其人有胆量,敢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助成贞观之治。后代一些诤臣都以他为楷模,亦泽被后世。著作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2、写作背景唐太宗刚登帝位时,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保持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战后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本文就是贞观十一年写的奏议。文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十分具体地提出了十个要经常考虑的问题,指出一个国君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眼前的各种事物。据说唐太宗看到此文后很有感悟,亲自写了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对魏征这种敢于直谏的精神表示赞赏,还把这个奏章放在案头,经常对照反省。魏征所讲的道理,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文学常识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托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辨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奏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三、整体感知(一)、古今异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二)、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 名词作动词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形容词用作名词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简能而任之 能:有才能的人。 形容词用作动词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使动用法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三)、重要虚词之: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盖: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虽: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诚: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诚能见可欲:如果。而: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安步当dng车:当作。 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信:信者效其忠:诚实。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忌不自信:相信。 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四)、特殊句式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五)、通假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六)、一词多义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安步当dng车:当作。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信:信者效其忠:诚实。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忌不自信:相信。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七)、翻译下列语句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古代)所有的君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百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民,(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君王如果)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如吴越的双方联合;(如果)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八)、理清结构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运用比喻推理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第二段: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十条劝戒,正面论述十思的好处。四、研读课文1第1段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2第2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3第3段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五、写作特点。1论证方法(1)正反对比论证。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2)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2语言特点“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六、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