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语文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卷面总分为 80 分。语文试卷分为第 I 卷、第卷;包括五道大题, 17 道小题, 第 I 卷(共 4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俘 虏 ( l) 联 袂 ( mi) 着 落( zhu) 茅 塞 顿开( s) B 处 理( ch) 坎 坷 ( k) 殉 职( xn) 谆谆教 诲 ( hu) C 惩 罚( chng) 堤 岸( d) 瞥 见( pi) 高屋建 瓴 ( lng) D巢 穴 ( xu) 胆 怯 ( qi) 应 酬( yng) 载 歌载舞( zi)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陡峭 峰烟 共识 跋山涉水 B弥漫 胚胎 惋惜 搬门弄斧 C娇嫩 传媒 理智 承前启后 D和谐 奔驰 恻隐 滴水川石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 速 之客(邀请) 赴 汤 蹈 火(开水) B各行其 是 (认为正确) 刚正不 阿 (偏袒,迎合) C无动于 衷 (内心) 破 釜 沉舟(古代用来煮饭的大锅) D言简意 赅 (完备) 其貌不 扬 (丑陋)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运动会就要召开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踊跃报名。 B坝上草原风光绮丽,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草原文化的醇香。 C受金融危机影响,京城商场里特价商品、打折商品随处可见。 D传播奥运精神,创建和谐社会是每一个奥运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 5下列 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 王维 行路难 李白 B登飞来峰 王安石 出师表 诸葛亮 C醉翁亭记 欧阳修 桃花源记 陶渊明 D范进中举 吴承恩 背影 朱自清 二、简答题(共 8 分) 6背诵、默写( 6 分) (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_, _,_,空乏其身, 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分) ( 2)结庐在人境, _。问君何能尔 ?_。 _, _。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2 分) ( 3)小石潭记中,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环境和自己内心感受的语句是: _ , _ , _ ,_。( 2 分) 7阅读下面这则消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重要信息。(不超过 26 个字)( 2 分) 本报讯(记者孙颖)今天上午,在友谊宾馆全国政协委员驻地,委员们打开大会配发的电脑,点击进入“会议文件发送及阅读系统”,一个红黄主色调的页面跃然眼前,本次会议的材料、往年的资料都能通过电脑查询、阅读。据介绍,这是全国政协大会首次为委员们配发电脑,并实现无纸化办公。 大会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全国政协会议首次为委员配 发电脑,以电子化手段取代以往的发放纸质文件的方式,通过网络即时上传相关会议文件、简报、发言和提案、调研报告等,实现无纸化办公。 据了解,电脑将在会议结束之后收回,并在今后的两会中重复使用。 (摘自北京晚报 2009 年 3 月 3 日)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8 10 题。(共 8 分)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 字。( 2 分) ( 1)肉食者 鄙 ( ) ( 2)弗敢 加 也( ) ( 3)神弗 福 也( ) ( 4)公问其 故 (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翻译: _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_ 10长勺作战时,鲁庄公和曹刿有不同的指挥方 式,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2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14 分) (一)阅读给春天让条道,完成 11 13 题。( 8 分) 给春天让条道(陈绍龙) 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枚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 ? 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车大多很慢,也“霸道”得很,也有做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 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 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 车停,教练向后面的车打了一个手势,示意大家停车,不要鸣号。一辆,两辆,不到五分钟,十多辆车子都停了下来。 加挡,减挡,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地停下来当然乐意得很。循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或是打着眼罩,天上有一枚风筝 !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枚装了风铃的风筝。 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的,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 ? 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孩子显然在努力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做对,顺着路的方向跑。孩子两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地侧耳,是在听。听什么呢 ?另一个孩子一边向旁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 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的一排停下来的车显然对孩 子们造成了心理压力,虽说准司机们在片刻之中释放了自己,慢慢地欣赏这芽春天的景色呢。 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呵,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风铃声。 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筝。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再远看,天空有好几枚这样的风筝,能发出“呜呜”声带风铃的风筝。 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放风筝的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不想, 他们选择的这块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领头的教师满脸堆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划,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划。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 !这是哑语。 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划:“我爱你们。”教练也会哑语 ? 老师鼓掌。孩子们鼓掌。 “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哑语。 教练告诉我们,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好些年了。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哑语,春 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 (选自 2007 年 6 月 17 日北京晚报) 11文章写了在学车过程中的一段经历,请简要叙述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 4分) _ 12在第段中,“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在“向我们比划,笑”,请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个孩子要表达什么意思。( 2 分) _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给春天让条道”这句话的含义。( 2 分) _ (二)阅读关于适者生存。完成 14 16 题。( 6 分) 关于适者生存(高景轩) 人们都知道,无论是自然界的万物,还是人类的日常生活,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当导致生灵毁灭的灾难持续降临的时 候,那些最强壮、最聪明的物种往往会相形见绌,或者说招架不住、承受不了,自然难逃被摧残、被毁灭、被淘汰的厄运。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往往不是那些凭借强壮和聪明与灾难对抗的物种,而是那些感受到灾害降临懂得避其锋芒,迅速进行自我调整,以换取生存希望的物种。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所谓适者生存,就包含变负为正的道理,其精髓要义就在这里。植物长得有高有低,如果低的那部分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就会被大自然淘汰,得以生 存下来的只能是高的那部分;如果高的那部分经受不了更多更大的摧残,其冒尖的部分就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得以生存的只能是低的那部分。动物体内的有些机能,有利于生存的总会趋于强化,不利于生存的总会趋于萎缩,不然也会被自然选择淘汰。生物的表面颜色也是一样,通过大自然不断地淘汰,得以延续下来的还是那些颜色有利于生存,或者能够迅速演化出这种颜色的物种。 关注人的寿命,人们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体弱多病的人反而活得比健壮的人更持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其体弱多病,才更注意保养,才不舍得挥霍健康本钱。就像 人染上感冒有利于调动机体的抗病机能,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一样,体弱多病的人对疾病的免疫力,往往也大于很少患病的人。人生谋发展的道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先富起来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养尊处优的人,而是那些穷则思变的人。正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才能够无所顾忌地大展拳脚,从而能够在困境中 蹚 出一条发达之路。就造就杰出人物而言,从屈原到鲁迅,由苏格拉底到马克思,都是历尽人生磨难之后,激发出了更大的人生动力和使命感,最后都成为伟大的人物,而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在自然界发展变化和人类生活的过程中,只有“那 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物种,才能在纷纭复杂的变化中,将不利转化为有利,得以生存发展,不断前进。 (选自北京青年报 2009 年 3 月 7 日,有改动) 14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分) _ 15为了证明论点,作者在第段中选用了哪些材料作为论据 ?( 2 分) _ 16文章第段从人的寿命、人的发展、人才造就方面进行论述,请根据你的理解,分 别说说人的这些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什么 ?( 2 分) 人的寿命: _ 人的发展: _ 人才造就: _ 第 II 卷(共 40 分) 五、写作( 40 分) 17今天我当家 要求: 1注意选材,内容具体;要写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第 I 卷(共 4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1. A 2. C 3. D 4. A 5. D 二、简答题(共 8 分) 6( 6 分) ( 1)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行拂乱其所为( 2 分,错一处扣 0.5 分) ( 2)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 分,错一处扣 0.5 分) ( 3)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2 分,错一处扣 0.5 分) 7政协委员首次配备电脑,会议结束后将回收再利用。( 2 分) 三、文言文阅读 (共 8 分) 8( 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 2)虚报 ( 3)赐福,保佑 ( 4)原因,缘故( 2 分) 9( 1)这是由享用高官厚禄的人谋划的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呢 ? (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4 分) 10写鲁庄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表现了“肉食者鄙”;写曹刿在作战中,抓住击鼓进军和追击敌军的准确时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14 分) (一)( 8 分) 11一开始“我”埋怨聋哑学校的学生 们放风筝影响了我们的训练,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在停车等候时,“我”心情开始放松,当看到放风筝的是聋哑学校的孩子时,“我”被他们这种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所感染,也跟着欣赏起初春的景色;教练和聋哑学校的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心”使“我”很受感动,“我”也觉得孩子们太可爱了。( 4 分,三个要点各 1 分,表述 1 分) 12这个孩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谢谢你们给我们让路,耽误您的时间表示歉意。( 2 分) 13作者把聋哑学校的孩子比作春天,既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给予聋哑孩子的关爱之情的赞叹。( 2 分) (二)( 6 分) 14适者生存可以变负为正(或:适者生存可以使不利条件转换为有利条件)( 2 分) 15高低不同的植物会随着环境发生转化;动物体内机能会向有利于生存的方面转化; 生物表面的颜色会向有利于生存的转化。( 2 分,写对一项给 1 分) 16人的寿命:体弱多病的人对疾病的免疫力,往往也大于很少患病的人。 人的发展:穷则思变的人因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从而在困境中 蹚 出一条发达之路。 人才造就:人历尽磨难之后,激发了人生动力和使命感,从而成为伟大的人物。 ( 2 分,写对一项 给 1 分) 第卷(共 40 分) 五、作文 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