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十七_第1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十七_第2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十七_第3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十七_第4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十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十七 一、语言的运用与积累: (共 24分 其中卷为客观题,卷为主观题 ) 卷( 12分)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和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 戛 然而止( ji) 油光可 鉴 ( 照 ) 广 袤 ( mo ) 深 恶 痛绝(厌恶) B、 载 歌 载 舞( zi ) 惟妙惟 肖 (相似) 褴 褛 ( l ) 诲 人不倦(教导) C、不无 裨 益( bi ) 无边无 垠 (界限) 畸 形( j ) 重峦叠 嶂 (屏障) D、 哄 堂大笑( hng) 镂 空图案(雕刻) 摇 曳 ( y ) 不可 名 状(名 字) 2、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 错落有致 ,被责令限期整改。 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可以 事倍功半 ,一蹴而就。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 沧海一粟 。 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 不耻下问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为了防止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政府要求防疫部门进一步强大管理力 度,制定出严密的防范措施。 C、庆祝“五一”晚会现场,张灯结彩,好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D、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4、下面几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含有哲理的忧伤。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怜悯安抚百姓。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以嘲笑对付权贵。 A、 B、 C、 D、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 断错误的一项( )( 2分) A、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竞选州长的作者马克吐温都是美国作家。 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 D、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9、下面诗句中托物言志,表明作者坚守节操、至死不渝的一项是( ) (2分 ) A、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 界 /又将温暖给人类。(艾青黎明的通知)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念天地云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空飘扬, /风是你的身体,你和太阳同行, /常想飞出物外,却为地面拉紧。(穆旦旗) 卷( 12分) 7、古诗文默写:( 9分) (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 2)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 3)白居易在钱塘 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文中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 ( 5)读书时,既需要字斟句酌的精读,又需要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主张那样“ , ”。 (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刘禅“深追先帝遗诏”。遗诏中堪称思想准则的两句话是:“ , ”。 8、甲乙两人有矛盾,一次两人狭路相逢,甲说:“我不会给心胸狭窄的人让路。”乙马上说:“我会。” 乙的言外之意是: 。( 2分) 9、某同学 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直不够理想,朋友们认为有必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不同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他提高认识。( 2分) ( 1)婉转式: 。 ( 2)批评式: 。 10、中国广告词有相当一部份是粗制滥造,晔众取宠,有些是刻意煽情;有的危言耸听;有的糟蹋文字。你一定心烦胸闷 。欣赏下面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出的最具影响力的广告词,你有什么感情?( 2分) 排在第一位的是麦当劳快餐的广告, “今天你该歇一歇了”。 第二名是美国陆军的征兵广告,“你能你就行”。 第三名“百事可乐对你口味”。 答: 二、阅读理解:(共 51分) (一)阅读 甲 乙 两语段,完成 11-14题(共 14分)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入则无法家 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 敌 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 也。 蜂 窟 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 殪 ,然后连房刳取 。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 而来, 悉 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 注:血指:伤指 刳( k)取:割取 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殒:死亡 1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 9分) (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喻: ;( 2)入则无法以家 拂 士。拂: ;( 3)江南 蟹雄,螯能 敌 虎。敌: ( 4)蜂空群赴焰,尽 殪 。殪: ( 5)蜂 窟 于土或木、石。 窟: ( 9) 悉 可俯拾 悉: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 1) 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 2)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译: 1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1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分 ) 共同特 点: (二)、阅读帽子的故事,完成 15-19题(共 11分) 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所以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 难堪 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 帽子,她一个戴着帽子,反而显得 抢眼 。 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越新奇越好!” 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 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位富有爱心的女教师的小小举措,化解的只是一个孩子的痛苦和尴尬,但意义之大已超过了伟人的功绩。 15、解释文章第( 1)段中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 2分) ( 1)难堪: ( 2)抢眼: 。 19、文章第段,班主任郑重宣布同学必须戴帽子上学,她对帽子有什么要求?并请你猜测一下老师这一举措的意图。( 2分) 17、文章段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这一描写,反映她怎么样的心情?( 2分) 18、根据文意,写出文章第段末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2分) 19、根据文章中心,在最 后一段划线处后面加几句议论性的话。( 3分) (三)阅读读书率下降是什么危机一文,完成 20-29题 (共 15分) 不久前,中国和美国爆出了关于各自国民素质的新闻。 我们的新闻是:根据两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从 1998年到 2003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 8.7个百分点 , 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为 51.7%。然而,这不过是我们这里的“ 花边新闻 ”。 而美国的新闻是: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 41个国家的调查,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能力在各国平均线下。其实,这在几年前就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实际上,美国八年级学生的表现和以前相比,这次还有所提高。但这个消息还是很有爆炸性。主要报纸连篇累牍地讨论,仿佛全国陷入危机。 看来,人家对这个坏消息本能的反应是:没有数学,国民丧失了精确的抽象思维能力。那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 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 比如,你在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的混合。 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可以建立个人的关系。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也感到四周有人。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其 他受众的影响。 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读经。读经大概是我们近年来罕见的读书运动了,但读经是背书,把读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学童跟着录音机走一样,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这和阅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我们目前的不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 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 白领 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活动。 这 对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就很庆幸了的白领,当然是多余的。 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 GOOGLE的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目前美国 30%的劳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 异想天开 ,企业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 中国人是否阅读,将从某种层面上说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选自 2005.1.28.中国红十字报有删改) 20、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 1)这不过是我们这里的“ 花边新闻 ”。花边新闻: ( 2)中国的一些 白领 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白领: ( 3)国为离开了这些人的 异想天开 ,企业就失去了动力。异想天开: 21、开头引用了中美两国有关国民素质的新闻在文中所起何种作用?( 2分) 22、作者认为阅读的特点可概括为哪两种?( 2分) 23、第 9段“ 这 对能保持自己的工作就庆幸了的白领,当然是多余的”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2分) 24、联系全文,作者认为读书率下降将会导致什么危机?请作概括说明(要求在 20字以内)( 2分) 25、全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请用相应的语句加以说明。( 2分) 29、你认为提高读书率的有效途径有哪些?请列举出你认为可行的两条措施来。( 2分) (四)阅读和谐如山景一文,完成 27-31题 (共 11分) 和谐,是一个人见人喜的词儿;和谐社会,是一个人皆向往的社会。为什么?“人望幸福树望春”。幸福就是和谐,和谐就能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和谐之幸福颇如山之景色。 山之景色,即山景也。山景是四时不相同,早晚不相谋的。它忽而“昔去雪如花”,忽而“今来花似雪”;忽而“日出而林霖开”,忽而“云归而岩穴瞑”。这种变动不居的山景, 是春, 是夏, 是秋, 是冬。这景这画,气象万千,生机盎然;含霞吐虹,和谐天然。 更重要的,和谐如山景,在于它切实不表面的神似。 山景始终充满着祥和。不论是昂首挺立之健树,或是屈膝弯腰之病树;不论是根植沃土之群树,或是根扎悬崖之孤树;不论是枝繁叶茂之大树,或是枝孤叶稀之小树,它们虽有竞有争,都在拼命争阳光、争水分、争空 气,但却能和睦相处:异枝共迎南北鸟,殊叶同送往来风;都能和衷共济:春天来了共沐,北风来了共抵,并时不时欢欢快快弄舞,亲亲热热唱歌,共生共长,同绘山景。 山景始终洋溢着宽和。不论是龙吟山潭,或是虎啸山丘;不论是猿鸟乱鸣,或是沉鳞竞跃;不论是众鸟皆散,或是孤雁低飞,山景都宽衣而容,任其自由发言;都和衣而卧,任其自由活动,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山景始终流淌着亲和。不论是瀑布怒吼,或是溪流低唱;不论是“悬溜泻鸣琴”,或是“碧溪弹夜弦”;不论是惊湍直下的山洪,或是恬淡涌流的泉眼,山景全似一家人, 拉手拥抱为一流,欢歌笑语出山来,腾虹奔电为人间。山景始终散发着谐和。不论是草色青青柳色黄,或是桃花历乱李花香;不论是浅草没马蹄,或是乱花迷人眼;不论是浓绿万枝红一点,或是万紫千红满山香,山景都要使其“声和以柔”,芬芳弥漫;“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山景始终存在着调和。不论强者弱者,不分贱草名花,只要是生命体,都给以生存的空间;大树下面有小树,小树下面有弱藤,弱藤下面有小草。尽管它们非是一类,出身不同,长相迥异,作为更是相去甚远,但它们从不画地自限,也不排斥异类,而是共和其光,不污其体;共同其尘,不渝其贞,在 对话沟通、协商调和中实现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山景始终保持着谦和。它长年累月,峰奇不说奇,木秀不曰秀,水甘不言甘,既不窃人之美以取宠,也不学人之语以卖巧,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情操,坚持着自己的路径,日复一日,出不辞劳;年复一年,入不数功,平平淡淡不贪求,自自然然去追求,清清净净过日子,快快乐乐为众人。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在肯定“社会和谐”的命题时,认为这是“积极的主张”,“宝贵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版第 1卷第 304页),并以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 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精辟之论。这个精辟之论在山景中不正得到充分的体现吗?! 和谐如山景,应然也;和谐如山景,实然也。(选自 05.4.12人民日报) 27、将下列词语填入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其顺序依次是:( ) ( )( )( )( 2分) A、苍翠欲滴 B、淡冶如笑 C、惨淡如睡 D、明净如妆 28、第 3段在结构上有所表达作用?( 2分) 29、说“和谐如山景”中“神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特点?( 2分) 30、本文语言极优美、生动,很有表现力。请自选一句并作赏析。( 2分) 例句为: 。 赏 析: 。 31、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勾勒了“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依照你的理解,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请写上一段话, 50字左右( 3分) 三、作文( 55分,其中写字为 5分) 32、上面和谐如山景一文开头说,“和谐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词儿,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人皆向往的社会”,“幸福就是和谐,和谐就是幸福。”其实大至社会小到个人,“和谐”的旋律不时在我们的身边鸣 响,“和谐”的音符不时在你的心中跳动,你一定有所体验,有所感慨,有所领悟。 请你以“和谐”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取内容,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9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 一、 1、 B 2、 C 3、 D 4、 C 5、 A 9、 B 7( 1)思而不学则殆;( 2)出淤泥而不染;(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好读书,不求甚解;(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8、你才是真正心胸狭窄的人呢。 9、示例:( 1)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适当地注意点学习方法,你的成绩会搞上去。( 2)你一点也不注意学习方法,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