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五_第1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五_第2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五_第3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五_第4页
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中考语文 预测试题 五 第卷(共 79 分) 一、语文积累( 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A心胸狭 (a) B无边无 (yn) C倔 (jing) 挺立 D地位显 (h)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派遣 辐射 杳无音汛 循环系统 B妄肆 沸沸扬扬 附代说明 C诧异 蝉蜕 不屑置辩 变化之迷 D贮畜 忧心忡忡 负职领导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这家敬 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 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 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合肥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 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 用事。 A、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完善 中止 度过 意气 D、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4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出师 表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方事的一种文体。 B爱莲 说 说:没有一定的形式,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C陋室 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陈涉 世家 世家:史记中诸侯的传记,按照诸候的世代编排。 5在横线上填空:开卷有益。读书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正如杜甫所说:“ , 。”不过,阅读时要整体把握 , 不 必 支 离 破 碎 的 分 析 , 正 如 陶 渊 明 所 说 :“ , 。”要真正有用,还要多实践,正如陆游所说:“ , 。”( 3分) 9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意选做 5 题 )( 5 分) (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曹操观沧海 ( 2)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3)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 4)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 ( 5)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 9)一曲新词酒一杯, 。 晏殊浣溪沙 ( 7)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7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4 分) ( 1)写出两句关于“月下怀人”的古诗词名句。 ( 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_, _。 二、( 45 分)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 20 分)炊烟是什么? 雷传桃 有人说,炊烟是一 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记时方 式 ; 有 人 说 炊 烟 是 围 着 锅 台 转 的 娘 对 野 孩 子 的 柔 声 呼 唤 ; 有 人说 。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的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 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到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炊烟。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找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 节节拔高 (鳞次栉比、 日新月异)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做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已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 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 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8概括本文的思想感情。( 4 分) 9在第一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2 分) 10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 4 分) 11加点的“节节拔高”可以换成“鳞次栉比”或“日新月异”吗?为什么?( 4分)。 12也有人说,炊烟的消失,是一种进步。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9 分) 二 ( 20 分)单纯 单纯是灵魂中一种正直无私的品质。与真诚比起来,单纯显得更高尚、更纯洁。许多人真挚诚恳,但却不单纯。他们怕遭人误解,惟恐自己的形象受到损害。他们时时关注自己,反躬自省,处处斟辞酌句、谨慎小心。待人接物他们总担心过头,又怕有所不足。这些人真心诚恳,却不单纯。他们难以同人坦然相处,别人对他们也小心拘谨。他们的弱点在于不坦率、不随意、不自然。而我们更宁愿同那些谈不上多么正直多么完美,但却没有虚情矫饰的人结交相处。这 几乎已成为世人的一条准则,上帝似乎也以此为标准对人做出判断。上帝不希望我们如对镜整容一般,用太多的心思审视自身。 但是,只是注意他人而放弃自省也是一种盲目状态。处 于这种状态的人只全神贯注于眼前事物以及个人的感官感受,这正是单纯的反面。下面是两类正好相反的事例:其一是无论效力同类还是上帝,都全身心地忘我投入;另一类是自以为含蓄聪颖,自我意识强烈,而一旦他得意自满的情绪受到外界干扰,就会魂不守舍,心烦意乱。因此,这是虚假的聪明,乍一看冠冕堂皇,实际上与单纯追求享乐的行为同样愚蠢。前者目光短浅,只陶醉于眼前的事物;后者却过分看重自身,陶醉于内心的占有。这两者都充满虚妄。相比起来,只注重内心的冥思独想比全神贯注于眼前事物更为有害,因为它貌似聪明实则愚蠢,而且,它常诱人误人歧 途,自以为是,引 一孔之见 为至上光荣。它使我们受不自然情绪的支配,让我们陷入一种盲目的狂热,自认为体魄强健,实际已病入膏肓。 单纯需要适度,我们自处其中既不过度激动,也不过分沉静。我们的灵魂不会因为过于注重外界事物而无暇做必要的内心自省,也不会时时注重自我,使一心维护个人形象的戒备之心扩张膨胀。要是我们的灵魂能挣脱 羁绊 ,直视伸展的道路,不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权衡研究脚下的步伐上,或者对已逝的岁月频频回头,那我们就拥有了真正的单纯。(中外期刊文萃 2004 年 23 期) 1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作者眼里单纯的人应 是怎样一种人。( 4 分) 14根据上下文,推断文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 1)一孔之见 ( 2)羁绊 15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就是要个性张扬,而作者却反对“自我意识强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9 分) 19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传不习乎?”,本文也指出“要做必要的内省”,在你成长道路上,你是怎样自省的?( 9 分) 三 ( 15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 至桐庐,一百 许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 1)一百 许 里 ( 2)猛浪若 奔 ( 3)窥谷忘 反 18.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2)蝉则千 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9.用原文填空。( 4 分) ( 1)写出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2)文中含有哲理意味的句子是: 20.简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山之“奇”水之“异”的。( 4 分) 第 卷(共 99 分) 五、( 11 分) 21在合肥市淮河路某居民生活区内,有一家小餐馆,它的广告语是:“某某餐馆 刺激你的味蕾!”你觉得这个广告语的效果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4 分) 22 参照加点的文字 ,将下边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 3 分) 生活中有许 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 有勇气 , 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 ,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 23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8 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在评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时说,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和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震国威的又一伟大成绩,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 第句中 应改 为 。 第句中 应改为 。 第句中 应改为 。 第句 的后面应补充词语 。 四、( 55 分) 23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考试,文化方面的、体能方面的,还有思想意识方面的 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 2) 不要忘了 拟一个题目。 ( 3)文中 不要出现 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 ( 4)不得抄袭。 (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 500 字。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 20 分) 1隘、垠、强、赫 2 D 3 A 4 B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 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欲上青天揽明月。( 3)各领风骚数百年。( 4)夜吟应觉月光寒。( 5)赢得生前身后名。( 9)去年天气旧亭台。( 7)千里共婵娟。 7( 1)略(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 45 分) 一 ( 20 分) 8作者借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抒发对温馨而甜畅的过去生活的留念。(大意正确即可) 9略。 10在作者眼中,炊烟是家的象征,是亲情的象征,是一种温馨而甜畅生活的象征。(大意正确即可)11不能。因为“节节拔高”体现了乡村的渐变,“也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使炊烟也稀罕起来。“鳞次栉比”既不能体现变化的过程,也不符合乡村的现实;“日新月异”,过于平淡和抽象。 12不设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条理清楚即可。 二 ( 20 分) 13“正直无私”、“自然适度”答到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两 点都答到,语言不简要,给 3 分。 14( 1)一孔之见:指自以为是的个人见解。( 2)羁绊:只过于注重外界事物或只注重自我,自我意识强烈。 15没有统一答案。但要讲清对“个性张扬”和“自我意识强烈”的理解。观点明确( 1分),理由合理( 2 分),联系实际( 2 分);语言通顺连贯( 1 分)。 19没有统一答案。紧扣成长道路 2 分,讲清怎样自省 3 分,语言通顺连贯 1 分。 三 ( 15 分) 17. ( 1)左右( 2)奔驰的马( 3)同“返” 18. ( 1)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2)蝉不停的叫着,猿不停的啼着。 19. (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0.提示:文章先总写以“奇山异水”统领全文。先分写异水,以“水皆缥碧,千丈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