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1 2019 12 23 2 宝宝初到人世 身体还很娇弱 需要爸爸妈妈的呵护 所以 多点关心 多点爱 才能健康地成长 2019 12 23 3 在临床上新生儿因一些特殊的症状就诊的并不少见 只是因为年轻的妈妈对新生儿的正常新生儿的特殊症状不了解而上医院 其实 有些都是新生儿的一些特殊的正常表现 2019 12 23 4 所以 初为父母 了解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十分必要 2019 12 23 5 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 2019 12 23 6 1 呼吸系统 胎儿肺内充满液体 出生时经产道挤压 约1 3肺液由口鼻排出 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如吸收延迟 则出现湿肺症状 剖宫产儿发生率高 故建议自然分娩 呼吸频率较快 安静时约为40次 分左右 如持续超过60 70次份称呼吸急促 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 需要就诊 2019 12 23 7 2 循环系统 2 循环系统 新生儿心率较成人快好多 且波动范围较大 通常为90 160次 分 一般正常人的心率在60 100次 分 2019 12 23 8 3 消化系统 正常足月儿出生时吞咽功能已经完善 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 胃呈水平位 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易溢乳甚至呕吐 2019 12 23 9 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 管壁薄 通透性高 有利于大量的流质及乳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 引起中毒症状 2019 12 23 10 除淀粉酶外 消化道已能分泌充足的消化酶 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2019 12 23 11 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 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 呈糊状 为墨绿色 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 约2 3天排完 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 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它消化道畸形 2019 12 23 12 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 是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2019 12 23 13 4 神经系统 新生儿脑相对大 但脑沟 脑回仍未完全形成 足月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 睡眠时间长 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 3小时 大脑对下级中枢抑制较弱 且锥体束 纹状体发育不全 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 2019 12 23 14 正常新生儿护理 1 保暖 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新生儿 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 使婴儿处于中性温度中 因新生儿头部表面积大 散热量多 寒冷季节可戴绒布帽 保暖过度可致发热甚至捂热综合征 2019 12 23 15 适当保暖 2019 12 23 16 正常新生儿护理 2 喂养 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即可抱至母亲处哺乳 以促进乳汁分泌 提倡按需哺乳 无母乳者可给配方乳 每3小时1次 每日7 8次 奶量根据所需热量及婴儿耐受情况计算 遵循从小量渐增的原则 以奶后安静 无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 15 30g d 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除外 为标准 2019 12 23 17 2019 12 23 18 正常新生儿护理 3 呼吸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 避免颈部弯曲 一般不需要枕枕头 侧卧位可避免呕吐窒息 2019 12 23 19 正常新生儿护理 4 预防感染 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 护理和操作时应注意无菌 避免过分拥挤 室内要经常通风防止空气污染 杜绝乳制品污染 避免患病人员探视 2019 12 23 20 正常新生儿护理 5 皮肤粘膜护理 勤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和干燥 口腔粘膜不宜擦洗 衣服宜宽大 质软 不用钮扣 应选用柔软 吸水性强的尿布 2019 12 23 21 初生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生理现象 2019 12 23 22 胎脂 指的是新生儿初生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的脂样物 这种物质具有保护新生儿皮肤的作用 于孩子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 不必洗去 但如果耳后 头皮 腋下及其他皱褶处遗留的胎脂过厚或粘有血迹时 应用湿毛巾轻轻除去 然后涂以少许消过毒的植物油就可以了 2019 12 23 23 胎粪 胎粪指的是新生儿生后最初的大便 是由胎儿期的肠黏膜分泌物 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组成 呈墨绿色 一般于出生后2 3天开始排泄 约2 3天内排完 粪便转为正常的淡黄色 由于胎粪对新生儿肛周皮肤有刺激性 故在每次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 擦干后敷以薄层植物油 以预防红臀发生 若是脂粪排出时间超过正常的时间 就有可能出现胎粪排出延迟 因此使新生儿的黄胆加重 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019 12 23 24 马牙或板牙 马牙或板牙 是新生儿的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色小班点 它是系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 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 不可胡乱用针去挑或毛巾去擦 以防引起感染 导致新生儿破伤风 2019 12 23 25 螳螂嘴 新生儿哭的时候 常常可看见他口腔两边颊粘膜处较明显地鼓起如糠丸大小的东西 有人称为 螳螂嘴 其实它是颊粘膜下的脂肪垫 小儿吸奶时靠脂肪垫的吸力 造成口腔内负压 使乳汁易于流出 2019 12 23 26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体重下降 主要是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 但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 故在生后的2 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 较刚出生时减低约6 9 随着奶量的增大 进食增加 约在10天左右恢复正常 无需特殊处理 加强观察即可 2019 12 23 27 脱水热 脱水热 指的是在新生儿时期由于皮下脂肪薄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容易散热 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 血液浓缩 易发生脱水热 2019 12 23 28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 就有不少的新生儿因为发热而就诊 年轻的妈妈当发现孩子发热时特别的着急 就急着用退热药物 结果出现新生儿体温不升 2019 12 23 29 正常情况下的新生儿脱水热热度一般不超过38 及时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 若是包过紧时也可以出现这种现象 特别是在夏季更为多见 2019 12 23 30 预防脱水热的方法 一是新生儿衣着松软 不可紧包 二是夏季天热要保持室内通风 同时需供给充足的水分 决不能随便的应用退热药物 以免引起体温不升 2019 12 23 31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正常新生儿生后几天都可以出现在黄疸 因为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 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结合及排泄功能差 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 2019 12 23 32 一般于生后2 3天出现 4 5天最明显 7 14天消退 具有自限性 不需治疗 预后良好 若是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正常的生理性黄疸消失后再次出现黄疸 或黄疸时间延长 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黄疸 这时就要引起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的高度重视 2019 12 23 33 特别提示 如果妈妈是O型或RH阴性血型 新生儿出生后最好立即检测血型 如果出生后黄疸出现很早且进展快 需要立即就诊 警惕溶血病的发生 2019 12 23 34 生理性乳腺肿大 生理性乳腺肿大 这种情况多数的原因是属于正常的范围 通常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 在生后3 5天出现 乳房肿大如蚕豆鸽蛋大小 甚至可挤出少量乳汁 这时不可强力进行挤压以防继发感染 约在生后2 3周消退 2019 12 23 35 新生儿阴道出血 假月经 假月经 有少数女婴生后5 7天可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液 似月经 持续1 3天自止 引起假月经的新生儿一般不需处理 因为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母亲孕期雌性激素所致 如果出血增多或时间延长 则应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 给予维生素K C和安络血 止血敏等治疗 不必过于的担心 2019 12 23 36 新生儿啼哭 啼哭是新生儿的一种本能反应 也是一种运动 可以促进肺的发育 所以新生儿啼哭不一定是病态 由于出生后对环境不适应 新生儿不分黑夜和白天 往往白天安睡 夜间啼哭 出现夜啼的特殊症状 俗称 夜啼郎 2019 12 23 37 那么怎么办 只要婴儿吃奶正常 体重增加 没有其他病症 就不必治疗 可以在白天适当逗醒小儿 不要抱不离手 夜间睡前喂饱 环境安静 即能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 啼哭症状会日渐好转 当然 如果一直哭啼不止 或伴有其他异常时 就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2019 12 23 38 便秘 症状是婴儿大便干燥 每次排便都非常费力 排便时哭闹不安 有时肛门破裂 便秘在吃牛奶的孩子中常见 防治方法 在奶中增加糖量 100毫升加10毫升白糖 多喝一点果汁和蜂蜜 目前各种品牌的配方奶成分均力求接近母乳 故多添加多聚乳糖和多聚半乳糖软化大便 便秘发生率低 用开塞露或温盐水灌肠 2019 12 23 39 尿 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应排第一次尿 如生后48小时仍无尿应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排尿次数频繁 一天10 20次左右 2019 12 23 40 吐奶和溢奶 婴儿吃奶后 即使打了嗝 有时也会从嘴里流出乳汁 这是由于胃里的乳汁过多引起的溢奶 婴儿的胃呈横位 贲门不严紧 奶吃多了就要流出来 喂奶后 要充分排气 打了嗝后再睡觉 如果打不出嗝 就要侧卧 如果持续吐奶 或象喷泉似地大量吐出 就要请医生诊治 2019 12 23 41 产瘤和头颅血肿 产瘤是新生儿通过产道 头部受挤压形成的局部水肿 产瘤在1 2天内消失 头颅血肿是胎儿颅顶骨与产妇骨盆摩擦 使新生儿颅骨膜下的血管破裂 血液积于患处形成 头颅血肿在出生后2 3天见到 2 3个月恢复 2019 12 23 42 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生理现象 2019 12 23 43 生理性脱皮现象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 出现脱皮现象 好好的宝宝 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 紧接着就开始脱皮 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浆糊 干裂开来 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 旧的上皮细胞脱落 新的上皮细胞生成 出生时附着在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 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 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 属于正常现象 不需要治疗 2019 12 23 44 生理性脱皮应该如何护理 刚出生的宝宝因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太薄 表皮和真皮之间连接的也不紧密 所以常常表现出脚踝 脚底及手腕部皮肤干而粗糙 如果想撩撩皮肤表层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 温和的保湿品 2019 12 23 45 新生儿手或脚的肤色变蓝 作为父母 你可能会看见的宝宝的手或脚会出现变蓝的现象 特别是当他躺下的时候 这同样是由于婴儿的血循环相对不足所造成的 如果你将婴儿抱起或移动他的体位 这种皮肤颜色就可以改变 蓝点亦称 蒙古蓝斑 看来像挫伤 常出现在婴儿背部的下方并带有黑色的皮肤色调 几乎所有非洲和亚洲的婴儿都有上述斑点 这些斑点是无害的 并会自然地消退 2019 12 23 46 局部青紫 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 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 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 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2019 12 23 47 新生儿局部青紫的原因 1 发生在口唇 手足及甲床下的紫绀 多是由于手足外露受凉 受压 多血 脐带结扎延迟 等引起的 2019 12 23 48 2 剧烈哭闹 屏气发作 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呼吸短暂停歇 可引发全身紫绀 2019 12 23 49 3 与生产过程中新生儿受到外力损伤有关 如产程过长 胎儿受压时间长 出现先锋头 先锋臀 先锋足 其特点是先锋处有受压痕迹 并伴有局部青紫水肿 可能还伴有出血点 2019 12 23 50 4 助产士挤压新生儿口中的羊水 可能用力猛了点 新生儿面部出现青紫 也可能伴有出血点 2019 12 23 51 5 有的新生儿娩出后哭声很小或不哭 助产士就拍打新生儿足底部或背部 刺激新生儿啼哭 这也可能造成某个部位的青紫和皮肤出血点 2019 12 23 52 6 有的护士在给新生儿按脚印 系手条时 也会造成新生儿局部青紫或出现出血点 2019 12 23 53 皮肤红斑 新生儿出生头几天 可能出现皮肤红斑 红斑的形状不一 大小不等 颜色鲜红 分布全身 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 新生儿有不适感 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 很少超过一周 2019 12 23 54 皮肤红斑无需处理新生儿红斑的产生原因 医学上目前还不能解释清楚 有学者认为 新生儿红斑是新生儿出生后 受光 空气 温度等环境影响和机械刺激而产生的 比如新生儿洗澡后 红斑可加重 新生儿红斑对健康没有任何威胁 不用处理 自行消退 2019 12 23 55 胎痣 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 称为新生儿胎记 也叫 胎生青记 医学上称为 色素痣 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 臀部 胸背部以及四肢 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 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 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 不需要治疗 2019 12 23 56 常见的新生儿胎记 1 粉红色斑 粉红色斑是粉红色的斑点 颜色淡 压迫使之变白 而且会迅速消退 常见于浅肤色新生儿的眼睑和胸枕骨部位 一般于1岁左右消失 2019 12 23 57 2 草莓班 草莓斑又称血管痣 是一种突出于皮肤表面 界限清楚 鲜红或暗红色的肿胀物 于出生时或头2个月可见 经一段时间的成长后 痣的大小会固定下来 约8个月时 大多在10岁以前消失 不消失者需给冷冻及同位素敷贴治疗 2019 12 23 58 3 永久性红斑 如葡萄酒痣 又称为焰火痣 是一种红紫色的斑点 通常于出生时可以观察到 此种斑点是平坦的 不会随压迫变白 也不会自然消失 葡萄酒痣一般沿着3叉神经分布 可能与视网膜或颅内疾病有关 2019 12 23 59 4 蒙古斑 蒙古斑出现于臀部 腰部或背部的一些界限分明的色素沉着区域 通常是蓝色带状 此胎记无特殊意义 通常于1 5岁时消失 2019 12 23 60 可能导致疾病的胎记 1 眼睛和脸颊附近的葡萄酒色痣 有时与青光眼等视力问题或癫痫发作及发育迟缓有关 称为斯 韦综合征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2019 12 23 61 2 较大的血管瘤 根据不同的生长位置 可能会妨碍进食 视力和呼吸 有时血管瘤长在身体内部 可能会威胁某些器官的健康 2019 12 23 62 3 位于脊椎下部的胎记可能在皮肤下延展 并影响神经及血液流动 2019 12 23 63 4 6个以上咖啡牛乳色斑群 可能是神经纤维瘤的信号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遗传障碍疾病 患这种疾病的孩子通常在出生时或两岁之内出现斑块 到童年甚至更大些时斑块数量还可能还会有所增加 大约50 有神经纤维瘤的人可能出现学习障碍 2019 12 23 64 脐带护理 脐带脱落的时间 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般在出生后1 2周会脱落 只要遵循脐带护理的三大原则 您就可以轻松照顾宝宝了 2019 12 23 65 第一 要保持干燥 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 尤其洗澡时不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