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1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找一些火星与地球的资料。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体系有个了解,让同学们知道科学中也存在许多未知。从而明白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初步了解地球与火星的异同点,初步理解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了解一些科学上的基本知识。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3、指导学生参与到科技学习、了解的活动中去,并在其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三、 教材分析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地球与火星相比较得出“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接着根据照片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然后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出声明而火星却不能。说明文在语言表述上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具有强烈的探究性“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具有特殊的情感性“40 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诞生了。”本文的教学重点:真正读懂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视频中找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火星和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四、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安排材料,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提出两者是“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至五自然段推想了水和生命的来源。最后三个自然段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能留下水和生命而火星不能依据题目处理课堂教学:借助学生相对熟悉的地球(课件展示丰富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来认识与它孪生的兄弟“火星”。他们的共同点是曾经都“有水有生命”。然后具体学习相关段落,抓住具体的语句证实这个共同点。再学习它们之间现在很大的不同:地球依然有水有生命,火星只有干涸的河床。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视频中找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火星和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生关于“火星”的认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的,具有理性客观的“说明性”特点。五、 教学过程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孪生兄弟。见过孪生兄弟吗?(孪生兄弟的视频)【百度视频】/v/b/70469601-2609608210.html总结他们的共同点。【百度知道】/question/4581912.html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孪生兄弟,板书:地球。在你的眼中地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百度视频】/v_show/id_XMzY0NjE1ODY0.html3、那地球的孪生兄弟是谁呢?板书:火星。通过预习,你对火星有写什么了解呢?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问题的设置:火星为什么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二、 检查预习1、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百度mp3】 课文情景朗读/youshen/rjyuwen/06/2156470.html2、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三、精读课文分析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想:从哪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孪生兄弟”?(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象之处。(3)师述:课文以四个“同样”所表达的内容表现了的含义,突出了文题和主题。再读理解。(4)引入:由此人们也作出了这样的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学习第二段: 1、科学家是怎样推测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呢?课文的朗读(速读)2、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火星上曾经有水?(举例)3、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呢?它有几种来源?(默读35自然段)4、小组讨论,汇报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一种猜测;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二种猜测。多读把握领会。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第一种来源:(1)抓住“不但还”“突如其来”“袭击”“彼此碰撞”“家常便饭”“最初的水”理解猜测的可能性。(解决课后第二题)(2)指导朗读,想象天体中“撞击的画面”第二种来源:(1)课件演示火山喷发场面,书上是怎样写的?(2)抓住“潜藏”“火山爆发”“分离”“释放”“飘散”“落下”反复朗读(3)用上以上词,解说火星水的来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出的?板书:陨石和彗星带来的 潜藏在一些矿物中相机理解:家常便饭水的代言人:假如你就是火星上的一颗小水滴,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来的吗?6、看来曾经火星上的水有很多,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上,我们还会看到引读出示: l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上看冲刷的痕迹。【百度视频】/show/XHDY5BNIBIf8h98K.html抓住“数以计百”“布满”再次体会水的多。7、如果你看到些,你有什么想说的?(激发兴趣,感悟宇宙的神奇)【百度视频】/show/5DQHdVSq0TVBeGgZ.html8、读课文。四、练习设计(1)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 地球和火星上的水,也许是 ,还可能 。(2)你曾经听别人用“家常便饭”这个词说过什么句子,或者你自己会用它说什么句子,请写下来。板书设计:6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相似处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差异处水没能留住 生命生存?(谜)六、 教学反思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火星的知识。科普类的说明文一般孩子们都不感兴趣,所以为了上好课,我运用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把这一课上得更有趣味性,更有吸引力,能有效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让孩子们理解什么叫孪生兄弟,他们有什么特点,再去找出火星和地球的共同点,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好比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通过课文第一自然段连用了四个“同样”,列举了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告诉我们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的原因。有相同点就会有不同的地方,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的词语,例如 “一去不复返”、“集体大逃亡”、“裹挟着逃向”,对于难于理解的“家常便饭”和“集体大逃亡”,来明白它们作为孪生兄弟的后来发生的变化。抓住这些关键句,关键词,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了文章语言的科学性。这节课上过后,还是有些遗憾,由于孩子们生在农村,平时读的科普类的文章比较少,仅仅靠课堂的几十分钟是不能够激起他们对科普的兴趣,要是有机会或者有条件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这些内容。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江苏省 学校:连云港市关里中心小学 姓名: 邱倩职称: 小教高级 电话电子邮件:danvxx126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关里中心小学本人从事教育工作15年,在工作中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教材,于xx年获得了本科学历。在本岗位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勇于探索,努力走科研兴教之路,立志做学者型教师。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细读课题,导入课文1、教师板书:孪生兄弟。见过孪生兄弟吗?什么是“孪生兄弟”?(同一胎出生,双胞胎)“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长相相似)(教师解释“孪生”)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孪生兄弟,板书:地球的。在你的眼中地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3、那地球的孪生兄弟是谁呢?板书:火星。通过预习,你对火星有写什么了解呢?(充分交流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不足时教师补充火星资料)火星资料: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地球上看,它颜色最红。 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秒)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686.98天)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而冰倒是很多,如两极冰冠就包含大量的冰。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火星到地球的距离: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一般来说,火星和地球距离近的年份是最适合登陆火星和在地面对火星观测的时机。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星的科普性文章。(齐读课题),现在你能说说读了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为什么在“孪生兄弟”上加上双引号 相似 表示特殊含义。)(课题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解释说明。)引号作用1表示引语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4表示否定和讽刺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6. 用于话语之中破折号的作用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语音的延长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4.用在副标题前5.标明作者6.补充说明7.表示意思的递进(火星为什么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要求:认清生字字形,读准字音,可以连贯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圈画不理解的字词,先和同桌交流或者在书上加上标记,思考问题,交流共同解答。(练读全文)2、出示生字词,读准词语。(指读、齐读)证明 熔岩 裹挟 蒸发 彗星 陨石 渺茫 孪生兄弟潜藏 孕育 钻孔 荒凉寂寞 痕迹 干涸 湖泊 四季分明家常便饭 突如其来 数以百计3、除了黑板上的字词还有哪些不懂的?可以举手提出来4、(指名读)检查初读成果,扫清阅读障碍。三、再读文本,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火星为什么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指名读)分析段意:因为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科学家大胆推测:引读“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主要内容:由火星与地球的比较得出两者是“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2、科学家为什么作出如此推测呢?自由读一读接下来的7段,继续思考,分析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指名7位同学边读边分析交流)3、给全文划分层次,概括出段意。(指名答):第一段(1)由火星与地球的比较得出两者是“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第二段(2-5)科学家经过科学分析,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4、按段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自由读全文)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在生命创造的过程中,火星和地球兄弟俩曾经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几乎同时诞生,也都拥有孕育生命的水资源,所以人们称他们(再读课题),但是后来,他们的命运确实截然相反。我们的地球因为有水而生机勃勃,而火星却一片荒凉寂寞。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又为什么没有留住呢?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疑惑。下节课我们一起再去火星仔细探索这些奥秘吧!五、作业1、钢笔描红 2、朗读课文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精读第1自然段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六课的生字,读通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2、课文为什么把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揭示了答案,你能找出来吗?(“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甚至。”)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 像这种意思相关、结构相近、语气一致的句子,我们把它称作:(排比句)。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句中的四个“同样”让我们读起来有什么感觉?(火星和地球之间十分相似,而且我们读起来也非常有气势。)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火星与地球之间极其相似的神奇,好比“孪生兄弟”。(指名朗读“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孪生兄弟。”突出“太像了”、四个“同样”、“甚至”、“难怪”等词。)你能用一对关联词来说说为什么课文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吗?(因为,所以人们把火星称为。)还可以怎么说?(人们之所以把火星称为,是因为。)二、精读第2-5自然段1、正因为这兄弟俩有那么多的相似点,科学家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推测得到了什么结论?(火星和地球上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板书推测有科学事实依据吗?2、(引导学生找到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找出句子读一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大胆的推测已经证实了。证据有二:一、分析火星照片资料,二、火星岩石钻孔分析数据。板书:证实3、学到这,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学生七嘴八舌:现在火星上有水吗?这水是从哪里来的?等(鼓动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习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意识)4、看来同学们的问题课可真多,我们先来研究研究火星上水的来源。板书:来源。默读课文35小节,先自己思考一下,画出有关的句子。(学生默读,教师相机巡视。)5、交流(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板书: 陨石和彗星带来的(彗星和陨石是怎么给火星送去水的?) 潜藏在一些矿物中(潜藏在矿物质的水又是怎么到达火星表面的?)相机理解:家常便饭“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很平常、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那你觉得用“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哪个更好?(“家常便饭”通俗易懂,更加形象。)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能说明当时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经常、突如其来、无数、四处”)6、这两句话中的“也许”、“可能”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不确定性的词语,这是因为在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推测,如果用了“一定”、“肯定”等词反而违反了科学性,所以课文用词非常准确、科学。)7、作水的代言人:假如你就是火星上的一颗小水滴,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来的吗?8、看来曾经火星上的水还真不少,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上,我们还会看到引读(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上看冲刷的痕迹。)抓住“数以计百” “布满”再次体会水的多。再次齐读出水的多和布满的状态。三、精读第6-8自然段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地球上的水不但能够可留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