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oc_第1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oc_第2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oc_第3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oc_第4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 马马克克思思经经济济危危机机理理论论及及其其当当代代价价值值研研究究 院系名称经济学院 姓 名王珊珊 学 号20092120105 专 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崔朝栋教授 2011 年 05 月 25 日 I 摘摘 要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却从来没有停止 它的脚步 当前这场从震源地美国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对各国的经济 政治 社会乃至国际经济体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地影响 对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 危机爆发的原因 很多专家 学者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但他们大多只停留在问题 的表面 没能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经济制度等方面深入地挖掘出经济危机最根本的 原因 而马克思则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矛盾运动的深入分析 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 因此 系统的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 论及其当代价值 对于正确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马克思 在其著作中对经济危机问题的分析 总结 概括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方 法论特点 并运用这一理论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分析 揭示了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进而得出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证实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及 当代价值 关关键键词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实质 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 当代价值 II Abstract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but the economic crisis of capitalism has never ceased in its footsteps This from the source to current United States spread to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conomic crisis countries in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eve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have had a very profound influence For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conomic reasons for the crisis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research to varying degrees most of them just stop at the surface of the problem not from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economic systems and other areas to in depth manner mining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the economic crisis But Marx is by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tself contradictions inherent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crisis revealed the root causes of outbreaks Therefore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Marxist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economic crisis for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 s market economy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on a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rough in depth systematic study of Marx in his writing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crisis summarize the main Marxist theory of economic crisis the content and methodology of features and apply this theory to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alysis reveals the causes of the crisis and the real then come to the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of revelation confirmed the theory of economic crisis Marx and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value Key Words Marx s theory of economic crisis real roots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ontemporary value III 目目 录录 引 言 1 一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系统分析 3 一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4 1 经济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4 2 经济危机生成的现实性 4 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6 4 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6 二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方法论特点 7 1 科学抽象 7 2 总体把握 7 3 辩证思维 7 二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价值 8 一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分析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科学的理论基础 8 1 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9 2 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9 二 马克思危机理论对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1 1 加强宏观调控 确保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1 2 重视民生 确保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1 3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实施积极的扩大就业政策 12 4 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12 5 正确处理好出口和内需的关系 把对外贸易依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12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 引引 言言 自从 1825 年英国爆发第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 也是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 来 资本主义国家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发生一次 20 世纪 90 年代后 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梦魇刚刚摆脱几年 由美国的 次贷危机 引起的资本主义世界的 危机又在 2007 年全面爆发 并迅速席卷美国 欧盟和日本等资本主义世界主要金融市 场 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并 进而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 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而中国由于实行对外 开放的政策 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 也受到了此次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经济萧条 失业率激增 通货 膨胀等等都成为人类社会无法摆脱的阴影 这给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很多家庭 特别是 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因此 研究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及研究治理金融 危机的措施就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了 近几年来 很多专家 学者对当前金融危机和经 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其观点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可以称为危机原因简单论 认为当前这场危机只是由于 一个小举措的故障 所引起 美国房地产贷款领域一个小举措的故障转变成一场全球性危机 所有的 国家都遇到了同样的严峻形势 银行遇难 货币疯狂 股市崩溃 消费者失望 失业率 飞涨 法国 世界报 2008 另一类答案可以称为危机原因复杂论 认为当前这场危机是由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 所导致 其典型说法是 这场危机共有十大原因 1 信息和通讯技术使危机朝着灾难性 结局发展 2 以前多次危机的积累效应 3 金融机构控制实体经济造成的投机泡沫导致 证券市场崩溃 4 生产能力提高和不平等加剧 5 新兴经济体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 家融资 6 对金融市场放松监管和中央银行作用缺失 7 通货紧缩和失业率上升 8 粮 食危机 价格上涨 环境恶化 9 目前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美元只服务于美国利益 10 国际金融和银行体系失败 对投资银行监管不力 避税天堂和洗钱 西班牙 起 义报 2009 危机原因简单论准确地把握了这场危机的起因 并概括了危机的若干主要现象 但 误以为危机的起因就是危机的根源 因而未能把危机根源的分析引向深入 危机原因复 杂论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 并接触到一些实质性问题 但偏重于罗列现象 未能分辨主 次 未能区别现象和本质 总之 它们都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没有像马克思那样从资 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经济制度等方面来深入地挖掘出经济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 2008 年金融危机后 在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的 资本论 又一次成为了 畅销书 不少人希望从 资本论 中找出对危机的解释以及克服危机的良方 国内对马 2 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更是越来越广泛深入 科学认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目前的国际 金融危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同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 理论界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 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容的研究 二是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价值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容 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根本就没有系统的经济危机理论 更没有单独完整的章节系 统全面地阐述其危机理论 樊明 2010 另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有较为系统和深刻的经济危机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 授讲 有人说 马克思没有系统的全面的经济危机理论 只是散见于他的其他各理论 的分析中 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一是因为对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这 一经济现象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命运的判断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 另 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对 资本论 缺乏真正系统地钻研和把握 偏重关注一个个经济范畴 和经济规律的单独研究 忽视对 资本论 所阐述生产关系体系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整体 的思考 实际上 马克思的三卷的 资本论 就是要对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做出系统论证 的 因为这一现象充分表明了资本主义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永恒的最佳社会形式 它 是资本主义必然会被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的最重要的理论根据 应当说生产过剩经济危 机理论像一条红线贯穿于 资本论 整个论述中 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一卷分析商品流 通形式时明确说 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但仅仅是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要发 展为现实 必须有整整一系列关系 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 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 在 三卷 资本论 就是考察这个整整一系列关系的 阐明是怎样使危机形式上的 可能性转变为一种现实必然性 胡钧 2008 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价值的研究 理论界也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当前金融危机 樊明教授认为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对 2008 年经济危机成因的针对性较弱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解释了 在早期资本主义导致危机的一种可能性 也有着相当的理论说服力 但由于经济危机的 发生有多种可能性 因此任何一个危机理论都难以解释所有的危机 特别是一个久远的 理论要试图解释当代的危机 理论的困难就更大了 这并不是理论的过错 樊明 2010 另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的研究仍 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授讲 马克思关于生产过剩危机形成根源的基本 理论仍然是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现象的根本依据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干预 措施 包括对经济的某些调解和福利政策等 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改变 但危机仍 3 然周期爆发 这一事实就确凿地证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有效性 至于危机爆发时的具体 情况各次都会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它都是在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和不同条件下发生的 不 过这些都是一些从属的影响因素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 马克思的 资本论 研究的不是 经济运行中呈现在市场表面上的多色彩的现象 而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性 对当 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应在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础上 研究新情 况 做出科学说明 不应把危机的具体形式方面的差别与危机的规律性的理论阐述作简 单对比 用前者否定后者 胡钧 2008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 具体讲主要有 1 历史唯物主义 的研究方法 本文试图遵循马克思所提供的有关经济危机的理论线索 从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运动的事实和实际出发 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身 的生产力 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以及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 盾运动 把经济危机看作一种历史的现象 不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经济危机的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具有历史暂时性 2 科学的抽象法 本文在研究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时 采用的是从现象到本质 从浅层到深层 再从本质到现象 从深层到浅层的方法 而在 论文本身的结构安排上 也是阐明从危机的最简单的规定向越来越复杂的规定的发展 阐明从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向越来越具体的形式的发展 尽可能地体现出逻辑 叙述和 历史的统一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抽象法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加以梳理 并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概括 然后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 理论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对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 发掘其当代价值 一一 马马克克思思经经济济危危机机理理论论的的系系统统分分析析 早在 19 世纪 40 年代 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 现象 资本论 的写作并问世 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由于马克思没有 在 资本论 中以专门的篇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论述 而是将这个问题的阐述分 散于 资本论 和 剩余价值理论 的有关章节中 有些经济学者便认为 马克思根本 就没有系统的经济危机理论 更没有单独完整的章节系统全面地阐述其危机理论 樊 明 2010 其实 这是对 资本论 缺乏真正系统地钻研和把握 偏重关注一个个 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单独研究 忽视对 资本论 所阐述生产关系体系及其运动规律 进行整体的思考 胡钧 2008 如果我们将马克思提出的经济危机理论的各个重要 论点加以综合 就不难看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完整而且自成体系的 马克思的三 卷 资本论 就是要对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做出系统论证的 因为这一现象充分表明了资 4 本主义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永恒的最佳社会形式 它是资本主义必然会被新的生产方 式所代替的最重要的理论根据 应当说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理论像一条红线贯穿于 资本 论 整个论述中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危机的产物 它将 随着经济危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 对于正 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一 马马克克思思经经济济危危机机理理论论的的基基本本内内容容和和观观点点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 是从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开始的 经过 剩余 价值理论 的发展 最后在 资本论 中完成对经济危机的系统研究 论述了经济危机 周期产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建立了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经济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可能性 的分析 实际上是先抽象掉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特殊生产关系 从商品经济这一 生产关系一般的角度 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或基本原因 根据马克思的观 点 经济危机有两个主要表现 一是生产相对过剩 商品买卖脱节 二是债务支付链条 中断 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这两个主要表现也就是经济危机的实质 马克思认为 这两 个方面都是由商品货币关系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引起的 首先 在货币作 为流通手段没有出现之前 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不分离的 买和卖是在同 时同地进行的 不会出现买和卖的脱节 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出现以后 货币充当商品 交换的媒介 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 这就有可能出现买卖脱节 使商品 卖不出去 出现生产过剩 其次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存在的条件下 会形成错综复杂 的债务链锁关系 这就有可能出现债务支付链条的中断 使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从而为 经济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 经济危机生成的现实性 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只孕育了危机的可能性 但并不等于其爆发的现实性 在简单 商品生产条件下 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商品货币经济只 处于从属地位 因而商品内在的矛盾对立与冲突还仅仅是局部的 表层的 还不足以形 成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 1975 133认为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 经济危机 还只是一种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性 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条件 从简单商 品流通的观点来看 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只有商品经济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条件 下 一旦出现买卖脱节和支付中断 才会演变成全社会的经济危机 而只有在资本主义 条件下 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才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 马克思 1975 158指出 现实的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 竞争和信用中得出 1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基本动因 5 资本的本性就是对利润的无限追逐 而这一目的必须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 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无限扩张的态势 而资本为了获得更多 剩余价值就必须要减少工人的工资 这样以广大雇佣工人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就相对萎缩 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危机的出现 总之 在马克思看来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商品流通 领域供求矛盾的直接表现 而市场上的供求矛盾又不过是生产和消费矛盾的表现形式 2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社会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 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生 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盲目性决定了微观经济行为选择的 自主性与分散化 导致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的冲突与矛盾 正如马克思 1979 所指出的那样 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 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 扬弃 但是 要求生产同时一齐按照同一比例扩大 这就是向资本提出了决不是由资本 本身产生的外部的要求 同时 一个生产部门超出现有的比例 就会使所有生产部门超 出这种比例 而且超过的比例又各不相同 当社会生产所要求这种比例遭到破坏时 宏观与微观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经济危机便会不可避免地爆发 3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加剧了经济危机地爆发 由于竞争以及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资本家必然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 就引起可变资本部分缩小 不变资本显著增大 工人被游离于工厂之外 社会失业率不 断提高 造成人为的相对人口过剩 这样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就猛烈的爆发出来 而资本积累的规律是使得收入分配两极分化 加剧大量失业人口即产业后备军的出现 结果必然导致生产能力无限扩张与人民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最终引发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4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矛盾 加深了生产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得剩余价值 手段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然而 扩大生产与价值增值又是矛盾的 因为利用资本积累 扩大生产 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 方式追求剩余价值的同时却导致了利润率的下降 减缓了资本增值的速度 同时随着资 本积累的进行 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减少了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 降低了商品的价值 进而导致资本价值的贬值 这一矛盾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5 信用制度的的发展和商业过度投机是促成经济危机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 如果只有资本积累的内在驱动力还不足以引发持续的生产过剩 马克思 1975 340指出 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 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 根据马克思的分 析 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大 而信用的膨胀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规模的膨胀 在这种相互作用下 二者的规模同时扩大 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 股票 债券等虚 拟资本以及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 进一步要求扩大信贷规模 制造出虚假的市场繁 6 荣 但是 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速度却非常缓慢 数量非常少 以致银行催收贷款 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 危 机就会发生 于是崩溃就爆发了 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 马克思 1975 341 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 次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也具有周期性 从一次危机爆发到 下一次危机爆发所经历的时期即一个再生产周期 它一般包括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 四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是上一阶段发展的结果 同时又为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创造前提条 件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 原因在于 第一 固定资本 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 加速经济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二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阶段的来临创造着物质前提 4 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马克思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 流通 分配 消费等环节的基础上 揭示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 即生产的发展极大地超过了市场容 量 使一部分商品不能以实际价值得以实现 所谓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社会生产能力及物 质财富的绝对过剩 而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即生产资本无限膨胀的趋势相对于增值实现 的可能 社会所生产的物质财富无限扩大相对于劳动人民购买能力有限而言的过剩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即资本主义制度下 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 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 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部门内部各个企业 之间按比例协调发展 但是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一种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 经济 各个部门中的许多私人企业 都是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因此 企业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怎样生产完全由企业自己根据市场行情决定 追求利润的动力以 及竞争的外在压力 促使企业一方面会拼命积累 扩大生产规模 另一方面会压低工人 工资 不断降低成本 这样 整个社会生产必然是无政府状态 必然与社会化大生产所 要求的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发生矛盾 必然会使生产与消费 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 而 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正 是在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 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的强制性的调节 马克思所分析的导致经济危机根源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实质上是一般商品经济的 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之所以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转化成为现实性 从本质上讲是人 类社会演进的必然产物 也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历史演变的逻辑结果 二二 马马克克思思危危机机理理论论的的方方法法论论特特点点 7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并存 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家还是 庸俗经济学家 为了资本主义的永世长存都研究过经济危机问题并努力寻找克服的办法 他们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 因而具有局部的合理性 但是所有这些理论都不 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而马克思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了彻底的 科学的说明 他的危机理论具有以下方法论特点 1 科学抽象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运用科学抽象法 全面 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 产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 形成了有关经济危机周期的 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这种方法以现实为依据 从简单的抽象规定开始 逐步上升到 越来越具体的规定 从而在理论上使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内部联系得到科学的说明和 再现 李其庆 2010 同时 这种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发展进程总的说来同现实的历 史过程也是一致的 马克思认为 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矛盾逐渐展开的过程中不断引出 自己的规定 由抽象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存在 他的叙述顺序也是阐明从危机的最简单 的规定向越来越复杂的规定的发展 阐明从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向越来越具体的形式的 发展 马克思的方法真正做到了历史 逻辑和叙述的统一 2 总体把握 马克思认为 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表现 分析资产阶级经济的每一个矛 盾 也就是分析形成危机并决定危机表现形式的规律性 马克思 1975 582指出 世 界市场危机必须看作资产阶级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 因此 在这些危机中综 合起来的各个要素 必须在资产阶级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出现并得到阐明 我们越是深 入地研究这种经济 一方面 这个矛盾的越来越新的规定就必然被阐明 另一方面 这 个矛盾的比较抽象的形式会再现并包含在他的具体的形式中的这一点 也必然被说明 马克思在研究世界市场危机时 就是在总体上 从各个方面的联系上 来把握危机的 总体过程的 3 辩证思维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自始至终贯穿着辩证思维 在危机的根源 现象与实质 可能性 与现实性等根本问题的分析中无不浸透了辩证法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通过对流通过程的 分析 揭示出资本主义不可能达到再生产要求的按比例生产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 揭示出积累与消费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正如马 克思 1973 22自己所说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 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 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 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8 二二 马马克克思思经经济济危危机机理理论论的的当当代代价价值值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是马克思研究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内在规律得出的 科学结论 然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政府干预经 济的程度不断加深 致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趋于缓和的态势 其表现形式和周期 性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有人因此开始怀疑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正确性 认为它已经 过时 已经不能完全正确解释现实的经济危机现象 不再具有理论指导的意义 其实这 是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缺乏合理认识的表现 马克思关于生产过剩危机形成根源的基本 理论仍然是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现象的根本依据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干预 措施 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改变 但危机仍然周期爆发 这一事实就确凿地证明马 克思危机理论的有效性 对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应在马克思 危机理论的基础上 研究新情况 做出科学说明 胡钧 2008 当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 但这些特点只是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形势下的表现形式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 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出马 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仍然 是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这场危机的指针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正确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 机的实质和根源具有更加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同时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同样有着重大的当代价值 一一 马马克克思思经经济济危危机机理理论论是是分分析析目目前前国国际际金金融融危危机机的的科科学学的的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2007 年以来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拖欠率大幅上升 引发了次贷危机 并进而 爆发了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 特别是 2008 年 9 月以来 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 迅速 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因此 要探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首先必须弄清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目前很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 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 大致可以归纳为 新自由主义的盛行 美国的赤字政策 流动性 泛滥 金融监管和治理工具的缺失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 美国人的消费模 式 金融机构的过度贪欲 金融产品过度创新等 俞颖 2009 这些分析虽然都具有 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这些都只是在现象层次 操作层面上对金融危机所作出的分析 这 些还不足以让我们从根本上看清这次危机的实质 而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方法所创立的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地指出了经济危机的内在发展规律 深刻地揭示 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为我们研究 分析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科学的 理论基础 1 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9 马克思认为 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所表现 而且在不 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其表现形式和进程不尽相同 但是 一切经济危机都是 生产过 剩 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 找不到需求 列宁 1996 当然 马克思这里讲的生产 过剩不是绝对过剩 而是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而言显得过剩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与传统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有很大不同 而且美国出现的问 题是借贷消费或消费过度而不是消费不足 因此 有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不再是 有效需求不足 而是有效需求过于旺盛 是由大家争相贷款买房引起的 这种看法只是 看到了问题的现象 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 因为贷款买房等于是把将来多年甚至一生的 积蓄拿到当前消费 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还不起房贷 就会失去房子而变得一贫如洗 这是更大的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 本次金融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自从本世纪初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之后 再加之 911 事件的沉重打击 美 国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美联储连续多次降息 低利率政策有效地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市 场 据统计 从 2000 年到 2006 年 美国住房价格总水平上涨了 60 以上 很多城市 的房价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 100 房地产开发商从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更是加足马力 建造更多的房屋 高洁 2010 而美国民众多年来工资增长速度却落后于经济增长速 度 即劳动者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 通过 透支 这一将未来收入 的资本化手段来刺激消费者实现扩大需求的目的 以至于一些并不具备还款能力和信用 低的人通过透支满足自身的过度需求 面对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 消费也进一步膨胀 以致出现了大量缺乏应有的收入基础的过度需求 从而出现了不负责任的廉价信用所导 致的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恶性循环 美国的房屋生产过剩表现在房屋空置率的不断提高上 由 1978 年的 6 左右提高到 2008 年的 13 这表明房屋的供给超过有效需求越来越大 而且已出售的房屋中 靠抵押贷款购房所占比例很大 2007 年 靠抵押贷款购买的房 屋占全部已售房屋的比例为 68 杜厚文 初春莉 2008 可见 次贷危机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 是由房产供给的不断扩大而现实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积累造成 的 其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 于是 马克思生产过剩的危机的逻辑 有效需求不足 生产过剩 透支消费 违约率上升 金融危机 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 对于 时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 2 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当前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 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 张宇 2009 其根源仍然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 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的逐利性决 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从而使总供给大于 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 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 剩的经济危机 正如马克思 1972 548指出的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总 10 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 力 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马克思认为 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 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的 周期性现象 就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经济从出现一次 危机到新的危机出现 就会形成一个经济周期 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奉行了凯恩 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加强了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 致使经济危机出现了弱化的趋势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这些国家先后陷入经 济滞涨的陷阱而无法自救之时 主张 自由 反对 干预 的新自由主义乘势兴起 在 其大张旗鼓推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的政策下 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 缓慢恢复 而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逐渐积累 据统计美国经济在 2000 年至 2005 年间增长了 12 生产力提高了 17 而同一 时期 美国中等收入水平的工人的工资只增加了 3 考虑到过去 5 年 12 的增长 他 们的实际收入有所下降 低于 2000 年的水平 Jack Drake 2006 而且美国居民收 入的贫富分化不断加大 基尼系数从 2003 年的 0 32 上涨到 2006 年的 0 47 周泽红 2009 这恰恰是 资本论 所强调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 对缩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 为了缓解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矛盾 美国大力 发展信用制度 提倡透支消费 不断推出金融创新产品 销售给购买力日趋萎缩的民众 于是 在金融机构和政府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 美国消费者放心大胆地进行包括购房 贷款在内的透支消费行为 这种透支消费 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 而资本家要 获取高利益 所以低估风险 盲目发放贷款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产的相对过剩 欧继中 张晓红 2009 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 便迅速加重了 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 购房者无法按期偿还借款 债务抵押债券的 价格随之持续下跌 相关券商及金融企业倒闭 次贷危机爆发 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行 业危机 直接原因在于金融服务过度供给之下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 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预警及监管不到位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全球化又加快了危 机的全球传递 最终促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因此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的论述 完全适用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分析 金 融危机看似是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 实则是由消费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问 题 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而马克思所分析的导致经济危机根源的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 实质上是一般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私有 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市场主体必须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具有 自私自利 性 这必然与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发生矛盾 必然会使生产与消费 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 也正是这些矛盾才会引起价格 11 波动 才会使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起调节作用 这才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 当然 这 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又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总之 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跳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 危机的实质 仍然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的相对过剩 危机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是社会化大 生产要求社会生产协调发展与企业 资本 的逐利性所导致的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 盾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分析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二 马马克克思思危危机机理理论论对对发发展展中中国国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市市场场经经济济的的意意义义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对实体经济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不仅沉重 地打击了美国经济 而且阻碍了世界的经济发展 这场危机对中国的教训是深刻的 我 们必须正确认识此次危机的根源 从危机中抓住机遇 而从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分析 的精神实质可以清楚地看出 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 必然产物 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特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 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非公有制经济也大量存在 尤其是存在与国际市场有天然联系的 外资企业经济 即使是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企业 也要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具有相对 的自私自利性 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也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私有制的矛盾 也存在生产与消费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崔朝栋 2010 并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已融入了国际市场 也存在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 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因此 以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为指导 深入研究和把握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 对于化解经济危机 以及更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1 加强宏观调控 确保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阐发的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层含义和社会生产两大 部类原理 都要求社会生产按社会需要的客观比例来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顺 利进行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否则 就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 需要 着力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 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 必须加 大宏观调控力度 通过经济的 法律的 计划的和行政的手段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不断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 以保证市场供给和总需求不仅在价值量 上平衡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在结构上相互适应 才能要避免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 重视民生 确保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由生产过剩而引发的经济危机 是与人民群众的支付能力相对不足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发生了重大调整 而且由于 历史的或体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 造成了人民群众购买力没有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增长 因而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符宇忠 徐晨 2009 因此 国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确保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 12 高 而当前要着力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相关最为重要的看病 上学 住房等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 人民群众在生活方面 无后顾之忧 国内需求才会持续增长 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才能缓解 社会 经济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实施积极的扩大就业政策 目前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许多企业 特别是许多外向型企业遇到很大的 阻力 缩小规模 缩裁人员 甚至倒闭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所以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 要保持经济必要稳定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 首先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我 国必须立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把投资重点转向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上 提高经济增长 的质量和效益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积极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 用新技术改造 充实 提高传统产业 顺利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 其次 通过调节社会分配结构扩大内需 政府必须积极扩大就业渠道 解决失业下岗人员的再 就业问题 提高其生活消费能力 黄莹 2009 4 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 无疑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由于 信用 的拓展 同时也会带来 经济危机的发生 马克思分析时指出 经济危机的中心是货币资本 因此 首先直接体 现的是银行 交易所和财政出现危机 这一点在近代经济危机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随着 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 金融市场发展的渠道和可供运用的工具越来越多 银行间的同行 拆借市场 票据承兑贴现市场 证券交易市场 债券市场等在金融活动中已占有重要地 位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 都可以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来从事融活动 这有利于经济的发 展 但同时也会带来虚假的繁荣 成为经济危机的诱引 因此 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仅是防范危机的需要 也是防止经济危机爆发的有效手段 5 正确处理好出口和内需的关系 把对外贸易依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一般来说 商品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一国经济的发展不能过度依赖 产品的出口 因为经济危机也是可以通过贸易来进行传递和感染的 因此 在当代世界 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 更要注意防范由此而带来的严重恶果 我们在鼓励出口 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将立足放在扩大内需上 如果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 经济 发展的风险也会增大 一旦出口不利 或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大的变动 整个国民经济就 会受到严重影响 甚至构成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 当前我国部分外贸企业受这次由美国 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也体现的非常明显 因此 正确处理好出口与内 需的关系 把对外贸易储存度控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