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梳理+综合拓展)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时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考点1十月革命 考点聚焦 1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后方经济遭到破坏 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 2 1917年3月 二月革命爆发 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2 十月革命的胜利 1 背景 二月革命后 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企图消灭苏维埃 1917年4月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指出 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2 经过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时间 1917年11月7日 地点 彼得格勒 领导人 列宁 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主席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 意义 十月革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考点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1921年 1 目的 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2 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 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 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 3 作用 在集中财力 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新经济政策 1 背景 转入和平建设时期 遇到新的困难和危机 列宁从实际出发 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改变经济政策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2 时间 1921年 3 内容 农业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商业 取消实物配给制 恢复商品买卖 4 作用 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 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3 苏联的成立 1922年底 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 苏联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考点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 工业化 方针 1925年 联共 布 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成就 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 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2 农业集体化 1927年 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 经过几年努力 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2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1 形成标志 1936年 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 特点 一切经济活动按国家规定的计划运行 采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 党政不分 3 弊端 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 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 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经济计划统得过死 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 民主法制被忽视 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针对演练 扶一把据俄新社2013年2月20日消息 俄罗斯总统普京反对满足归还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 苏俄当局 没收的文化珍品的诉状 他说 苏俄当局在1917年以后把大量私产充公的做法是否正确 但这已经过去了将近100年 历史上苏维埃政府将大量 私产充公 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奴制残余被彻底根除 将全部土地交给劳动人民使用的法律文件是 a 四月提纲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废除农奴制法令 c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解析本题是一道时政热点题 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以及苏维埃政府性质的认知能力 四月提纲 是列宁回国后指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 和平法令 是十月革命后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法令 土地法令 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法令 废除农奴制法令是俄国1861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法令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送一程1 3月8日是 国际妇女节 在1917年 三八 国际妇女节这天 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 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结果统治俄国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宣告结束 此后俄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这 两个政权 中 掌握各级行政机关的是 a 沙皇政府b 工兵代表苏维埃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 工兵苏维埃政府 c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2 2014年是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93周年 1921年3月21日俄共 布 颁布了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的法令 跨越历史时空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 你的感受主要是 农民缴纳的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 农民不再缴纳粮食税 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a b c d c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重难解读 1 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有何异同 1 异 背景不同 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俄国革命是由战争引起的 中国革命的爆发与世界大战没有什么关系 革命道路不同 俄国革命是从城市发展到乡村的道路 中国革命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革命发展不同 俄国革命明显有两个阶段 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而中国革命这两个阶段几乎是同时进行并同时完成的 2 同 革命的方式都是武装斗争 革命的领导者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革命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两国革命的胜利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2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影响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措施是实行粮食税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在一定范围内 恢复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所有制模式和经营方式 以恢复生产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这一政策 新 就 新 在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利用商品 市场 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 影响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体现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其一 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 巩固了工农联盟 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其二 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在苏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历史感悟 俄国十月革命表明 各国革命选择什么道路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 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否则会给革命带来损失甚至导致失败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苏俄摆脱了危机 政权得到巩固 这表明 不同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 必须从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应用示例 读漫画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请回答 1 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指出 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的表现和造成 严重失衡 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造成 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的根源是什么 3 你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的认知能力 第 1 问结合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来分析解答 第 2 3 问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解答该模式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第20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答案 1 表现 片面发展重工业 造成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轻工业严重落后等问题 直接原因 在经济建设中 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把一切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