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一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一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一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一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一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考向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 分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 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全面综合来考虑 所谓 评价 大多是对写了什么 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 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不多 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 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 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言之成理即可 倒是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设题比较多 评价诗歌的内容主旨 常用的设问方式有 1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3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例1 2011年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 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 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 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 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 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 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4分 答 答题点拨 这首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回答该题 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 抓住每一句的关键性词语 联系全诗 整体把握 由 几问津 忙于我 可知作者奔波忙碌 由 客愁 孤枕 可知作者孤身在外 由 乡国梦 可知作者思念家乡 由 交游落落 可知作者朋友很少 抓住以上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情感 那么 客愁 的内容自然能够抓住 阅卷手记 规范答案 奔波忙碌 几问津 忙于我 1分 孤身在外 孤枕 1分 思念家乡 乡国 犹带帝京尘 1分 朋友零落 交游落落 1分 1 解题思路 1 要学会知人论世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 要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 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 如鉴赏李煜的词 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降宋前 南唐政治稳定 经济 文化基础较好 李煜过着纸醉金迷 酣歌曼舞的生活 作品多描写帝王的享乐生活 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的短暂的快乐 降宋后 李煜过着 此中朝夕 只以眼泪洗面 的屈辱生活 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为主 感情真挚沉痛 凄怆动人 一洗前期作品的香艳柔媚 进入了另一番开阔的境界 例如 王安石的 孤桐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孤桐天质自森森 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 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 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 愿斫五弦琴 分析 要理解诗歌的主题 就必须结合王安石的生平经历 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 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 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了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 孤桐 以言志 孤桐 即为他的人格写照 尽管在变法中 他受到种种打击 但他志存高远 正直不屈 经历的磨难越多 斗志越坚 为了天下苍生 不惜粉身碎骨 2 要结合时代特点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印记 比如 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 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 国力衰微 另一方面异族入侵 民族矛盾激化 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的凄苦 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 忧国忧民的情怀 或抒发驱逐异族 建功立业的雄心 因此我们读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诗歌 总感觉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 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 3 要利用暗示信息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 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 可以是诗前的小序 也可以是诗后的注释 这些内容 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 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 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 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而解读诗词时必须要细心阅读 充分利用 2 答题步骤步骤一 确定诗歌题材 如怀古咏史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等 步骤二 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 作答形式是 句 联 写了 步骤三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三个步骤不是固定的 答到哪一层 要根据题干要求灵活处理 3 答题模板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 通过什么手法 描写了什么 评价 考向二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思想感情 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把握其情感基调 分析其社会意义 评判其深层内涵 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常见的命题方式1 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 该句 联 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4 这首诗 词 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5 试比较诗歌中 或两首诗 的不同情感 例2 2012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 李纲江上雪 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 注 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 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 御选历代诗余 卷二十五 注 玉花 喻雪花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 答 答题点拨 本题考查鉴赏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 首先要分析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渔翁怎样的生活场景 通过对渔翁生活场景的描写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下阕中 我们看到渔翁生活在一个高远空旷 清幽宁静的类似于世外桃源的环境中 生活虽然简朴 只是平凡的茅舍竹篱 但却有自得垂钓之乐和家庭和谐欢愉之美 由此便不难得出作者的情感 对渔翁简朴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倾慕 阅卷手记 规范答案 示例 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 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 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 茅舍竹篱依小屿 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 缩鳊圆鲫入轻笼 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 欢笑有儿童 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快乐 1 解题思路解答分析思想情感类题目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 如李白的 送友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个 送 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 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 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 抓住了关键词 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 中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句 由 故园情 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 抓住题材类型 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 因此 若能判定一首诗 词 所属的类型 就可快速把握该诗 词 的感情基调 如思乡诗 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 亲人之情 送别诗 多写离情别绪和深厚友情 4 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可分为 乐景 优美闲适 色彩明丽 壮观奇伟 气势雄浑 和 哀景 冷清凄凉 色彩暗淡 低沉萧瑟 两类 乐景 表示 乐情 哀景 表示 哀情 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 以乐景写哀情 的写法 如杜甫 旅夜书怀 中的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 乐景 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5 抓住典型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所以注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 6 抓住注释 注释有时很短 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 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做一表格 2 答题步骤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可采取以下步骤 步骤一 根据诗句描述的内容 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步骤二 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 描写了 抒发了 考向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观点 态度 是指对事物 人物的观点态度 对社会现实的观点态度 对历史事物 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 对人生感悟的倾吐 等等 所谓 评价 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全面 论述是否透彻 感情是否健康 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另外 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 作出正确的判断 常见的命题方式 1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谈谈你的看法 2 诗人对 事件的评价客观吗 你是如何理解的 3 这首诗体现了 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例3 2012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 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 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 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 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 句 政 通 正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3分 答 答题点拨 此题考查评价概括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题 首先要读懂原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作者借对野菊的歌颂表达了自己孤标高洁 不逢迎 不哀怨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的追求 首句用屈原 夕餐秋菊之落英 的典故 写野菊未曾成为诗人青睐的对象 更不肯混同流俗作为重阳的点缀 一个 况 字已区别于其他的菊花 颔联写野菊生长的环境在野外 人迹罕至 但野菊并不因此而减弱自己的色与香 其坚定可见一斑 颈联表达了自己对野菊的喜爱之情 无论如何都要折一枝欣赏 尾联则再用典故 用拟人的手法不写陶渊明爱菊 反而写篱菊邀宠来衬托野菊的遗世独立 孤芳自赏 让人耳目一新 印象深刻 然后概括题干要求 分析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及反映出的观点态度 陶渊明赏菊 是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 作者别出心裁 用拟人的手法反其道而行之 写东篱菊花向陶翁邀宠 与生在野外的菊花无人欣赏却不减其香形成了对比 相比篱菊 又高洁了不少 作者托物言志 借花喻人 别出心裁 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 用简洁的语言 准确概括归纳出作者的志趣 阅卷手记 规范答案 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1 解题思路 1 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 形象 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 因此 把握诗 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去考虑 不能忽略对语言 形象 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去架空分析 2 对诗歌作品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 恰当 不夸大 不缩小 不绝对化 3 作者在诗词中的观点 需要我们在鉴赏时概括 因此 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 全面性 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方面都要概括到 要防止以偏赅全的错误 2 答题步骤步骤一 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步骤二 用历史的眼光 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一 常见的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哲理诗 羁旅行役诗 闺怨诗 送别诗 爱情诗等每一类诗歌都有常见的思想感情 分类复习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但对一首诗歌 还得就这一个个体去分析 而不能先入为主 一概而论 1 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是古代诗歌中最普遍的一种 古人的送别诗 闺怨诗 羁旅行役诗 山水田园诗等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 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总是寄托着作者的情感 所以首先要能够识别诗中的写景和抒情 比如杜甫的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借外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他的情怀 2 咏物诗以描写某一事物为中心 或托物言志 或借物抒情 或寓理寓意于物 所咏之物可以是植物 也可以是动物 比如多见于古代诗歌的梅 兰 竹 菊 松 莲 蝉 雁 还可以是石灰 煤等有特殊形象意韵的事物 3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大漠奇特风光 征战生活 有将士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也有报国无门的悲伤 壮志难酬的悲叹 更有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如岑参的 走马川行奉送西师出征 王昌龄的 从军行 高适的 燕歌行 等作品 4 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 或借古讽今 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如辛弃疾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和刘禹锡的 乌衣巷 等 5 羁旅行役诗主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愁思的抒发和思念故乡的情感的表达 如温庭筠的 商山早行 等 6 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是相当常见的 古代交通不便 分别则难以再见 何况送别时总有背井离乡之感 仕途失意之悲 所以送别诗中多抒发离愁别绪 惜别之情 如柳永的 雨霖铃 但也有豪放壮阔的送别 如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和高适的 别董大 二 常见的诗歌情感1 抒写个人际遇 感怀 宣泄伤时离乱之情这类诗歌往往从自身境遇写起 以自身之所历 目之所睹为依托 宣泄伤时离乱之情 如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作者借 木兰从军 的典故 抒发自己对历史的深沉感慨 2 抒写作者报国之志 表现忧国忧民之情爱国是中国文人的主流思想 在古典诗歌中爱国诗的比重很大 比如韩愈的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因上 论佛骨表 触犯 人主之怒 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悲歌当哭 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尤以颈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最为著名 作者借 云横 的 秦岭 借 拥蓝关 而 马不前 的大雪 抒写自己伤怀国事 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和思念家人而不得见的悲凉 寄寓了他国不得报的君国之忧和家不得归的英雄失路之悲 另如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中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 林升的 题临安邸 中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陆游的 示儿 和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 表达了对山河沦落 国破家亡的痛楚 还有杜甫的 兵车行 揭露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穷兵黩武 3 记录人物羁旅行役 抒发客心思归之情羁旅诗和思妇诗是古典诗歌中独特的一对 游子思家 怨妇怀人 都表现出中国文化对于家的眷恋 对于团圆的渴望 如刘禹锡的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作者借 秋风 的意象 寄托了自己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另如孟浩然的 宿建德江 和温庭筠的 商山早行 表达了天涯羁旅的愁思 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描写了思亲念友的孤独 王昌龄的 闺怨 和欧阳修的 踏莎行 候馆梅残 记述了闺中怨妇怀人之情 等等 4 咏史怀古 寄寓盛衰无常之感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 精选的意象 融合对自然 社会 历史的感触 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 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 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道 从而表现作者历尽沧桑之后的沉思 蕴含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如刘禹锡的咏史诗 乌衣巷 石头城 等 杜牧的咏史名篇 过华清宫 题乌江亭 等 5 即景生情 抒发诗人生活杂感即景抒情诗是古典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一类 这些诗往往以景色描写为主 但在景色描摹中 流露出诗人不同的情感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 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 山居秋暝 孟浩然 过故人庄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 扬州慢 3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4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5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6 借古讽今的感叹 如杜牧 泊秦淮 赤壁 6 描摹事物独特风貌 寄托诗人个性情志托物言志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类 诗人往往独具慧眼 抓住所咏事物的特征 咏物言志 表达个人情怀 比如李商隐的 蝉 以蝉之高洁自喻 喟叹身世之飘零 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 杜荀鹤的 小松 借小松把诗人出身寒微 才华卓越 无人赏识 屡试不中 报国无门 一生潦倒的人生境遇表现得淋漓尽致 7 追怀亲友昔日情态 挥洒诗人缅怀之情悼亡诗在古代诗歌中 因其引人动容的情感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这类诗歌往往虚实结合 跨越时空 过去现在 梦里梦外 辗转反侧 催人泪下 比如苏轼的 江城子 以梦境表达词人在爱妻十年忌辰时的哀伤之情 8 描述亲朋离别情状 抒发诗人依依别情离别诗也是一种常见诗体 古人离别 十里长亭 觥筹交错 吟咏赋诗 其中的离情别绪虽大体相同 但也各具特色 例如李白 赠汪伦 中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殷殷深情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的依依惜别 高适 别董大 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声声激励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中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深深离情 三 古代诗歌鉴赏误答例析 一 忽视标题阅读标题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诗歌的标题常常包含着诸多信息 例如朱熹的 观书有感 只有读了标题以后 才知道本诗谈的其实是读书的感受 鉴赏诗歌时如果忽视标题阅读 解答常常出现偏差 例 玉芙蓉 喜雨冯惟敏初添野水涯 细滴茅檐下 喜芃芃遍地桑麻 消灾不数千金价 救苦重生八口家 都开罢 养花 豆花 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感情 误答 这首小令通过写劳动人民恶劣 贫穷的生活 表达了他们对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的愤怒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审读诗歌标题并以标题中暗含信息解题的能力 病例根本没有关注诗歌标题 而旁涉其他胡乱作答 其实我们只要紧扣诗歌标题中的 喜 字 再联系学过的杜甫 春夜喜雨 的主旨 就不难作出回答 参考答案 这首小令表现了诗人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心情 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精神 二 不读注释高考诗歌阅读题中的注释或帮助考生理解词句 或为答题作暗示 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切不可不看注释 而应利用注释以加深理解 正确解题 例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 秦韬玉应进士不第 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 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 本诗题为 贫女 写的是怎样的一个贫女形象 请结合全诗作简单分析 误答 一位女子因为贫穷 虽然已是待嫁之年 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可又不愿意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做媒 表现了那位女子不迎合流俗的高洁操守 解析 此题误答的直接原因就是忽略了注释的作用 诗中注释已经清楚地告诉了读者诗人的身世和经历等重要信息 了解这些 是不难理解命题人意图的 参考答案 这首诗语意双关 意蕴丰富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 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 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 寄人篱下的怨恨 三 曲解意象所谓意象 就是寓 意 之 象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一般是给情思一个载体 可用来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等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重要作用 所以高考试题常常从意象角度来设题 例 小斋即事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 爱棋因局 方 未用较得失 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 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 不系有兴亡 注 刘一止曾因 忤秦桧 而被罢官 局 指棋盘 作者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误答 此诗借写琴棋 表现了寄情于弹琴下棋的闲适生活 抒发了作者看破红尘而超然世外的淡泊情怀 解析 此诗作者在琴 棋上寻其品 言在物 品 意在人 品 作者以直琴 方棋这两个意象寄寓人的品性 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和嘲讽 而病例则完全抛开了物品和人品之间的密切关联 只回答了字面的意思 参考答案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 来写自己的志向 直 正直 方 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 结果到头来 世愈疏 万事妨 只落得小斋住处 无关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对世事的讥讽 四 思维定式鉴赏古代诗歌 一般来说 说到杜甫 就容易想到忧国忧民的主题 沉郁顿挫的风格 提起王维 就知道他诗风含蓄温婉 谈到苏轼 就知道其乐观 旷达 词风雄健豪放 意境开阔 但是 解答的时候要注意克服先入为主的弊端 不能简单套用以往的学习经验 机械地理解诗歌 见到苏轼就想到他一定会 豪放 地高唱 大江东去 见到陶渊明就一定想到他远离尘世 采菊东篱下 见到 悲 恨 愁 怅 就一定是感伤孤独 去国怀乡 用这种思维去解题 其结果常常造成穿凿附会的错答 例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后 词人饱经丧乱 颠沛流离 困顿坎坷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是否表现出婉约词风 误答 这首词能够体现李清照的婉约词风 它通过写梦境 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伤痛 对个人饱经丧乱 颠沛流离生活的愁苦 解析 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词大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 回答此题 考生极易先入为主 陷入思维定式 其实 只要略加分析该词的遣词造句 便会明白此词表现出了一种豪放词风 参考答案 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 巧妙用典 将梦幻与生活 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气度恢弘 格调雄奇 五 架空分析例 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