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 鲁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 鲁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1 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需 热量 由液态变成气态时 需 热量 提示 放出吸收 2 水既可以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 也可以在降温时凝结成冰 这些过程中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示 水在两变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化 而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 当取用的一桶黄河水比较浑浊时 我们常把水桶静置一段时间 就能得到澄清的水 你认为这种做法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 在静置时 泥沙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 从而使上层的液体变得澄清 这是生活中净化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探究主题一 水的三态变化阅读教材标题一内容 将下列空白处填写完整 1 本质水发生三态变化时 水分子的 和 不会变化 变化的只是 和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 分子的排列方式 数目 大小 2 不同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宏观状态 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微观水分子 紧密有序排列 不能自由运动 间隔较小 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 间隔较大 可以完全自由运动 3 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水分子失去能量 运动减慢 分子间隔 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水分子获得能量 运动加快 分子间隔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 4 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描述水的三态变化时 要明确只有水分子的 发生变化才能导致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间隔发生变化 减小 增大 能量 5 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它具有以下三种性质 1 2 分子之间 3 很小 有间隔 总在不停地运动 探究讨论 1 用力能将篮球压瘪表明分子有什么特点 提示 表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2 春天 柳絮飞扬 夏天 槐花飘香 秋天 黄沙扑面 冬天 雪花飘飘 这四种现象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不正确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用宏观的扩散现象体现 而宏观的扩散现象可用微观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解释 分子的运动 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而 柳絮飞扬 黄沙扑面 雪花飘飘 肉眼都能看到 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属于宏观物质的运动情景 只有 槐花飘香 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探究主题二 水的天然循环阅读教材标题二内容 将下列空白处填写完整 1 水的天然循环流程蒸发液化冷凝分子运动 分子运动 水由海洋 陆地 高空 以雨 雪形式降落在海洋 陆地 加快 减慢 2 意义 1 2 完成了 不断地为地球动植物补充淡水资源 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探究主题三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 水需净化的原因地面上的淡水中掺杂有 有不溶物 也有可溶物 细菌等 2 实验探究 净化天然水 1 实验目的 通过沉降 过滤 吸附 蒸馏等操作 将天然水净化为可饮用水 许多物质 2 实验过程 沉降a 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约100ml天然水 其中在烧杯2中加入明矾粉末 用玻璃棒搅拌后静置 b 现象 烧杯1中 烧杯2中 c 原因分析 明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明矾有净水作用 过滤对烧杯1中上层液体进行过滤 液体浑浊程度减弱 液体很快变得澄清 a 装置 滤纸 漏斗 b 操作要点一贴 滤纸要紧贴 二低 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待过滤液体的 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烧杯嘴要靠在 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 c 玻璃棒的作用 d 现象滤纸上有 滤液 漏斗的内壁 滤纸的边缘 玻璃棒的中下部 三层滤纸一边 烧杯内壁 引流 防止待过滤液体倒入漏斗时溅出 固体 变得较澄清 液面 吸附a 具体操作 向滤液中放入一个活性炭包 充分搅拌后静置 观察现象 取1滴清液 滴在洁净玻璃片上 置于酒精灯上慢慢加热 b 现象 蒸干后的玻璃片上 c 结论 活性炭能除去水中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 但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蒸馏加热煮沸 取少量冷凝在表面皿下的液体蒸干 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液体澄清透明 有固体析出 现象 结论 蒸馏操作可除去 3 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 的物质 2 纯净物 的物质 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可溶性杂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 4 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不溶性固体 液体 液体 5 硬水和软水 1 硬水 的水 软水 的水 2 区分 加入肥皂水后 的为硬水 的为软水 含较多钙 镁矿物质 不含或含较少钙 镁物质 易起浮渣 不易起浮渣 探究讨论 1 过滤操作中为什么要求做到 一贴二低三靠 提示 一贴 即滤纸与漏斗紧贴在一起 这样可避免滤纸和漏斗之间的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 指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和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这样可避免浑浊液体进入滤液 三靠 指盛浑浊液体的烧杯要与玻璃棒靠在一起 玻璃棒的下端要与三层滤纸一边靠在一起 漏斗的末端管口要与烧杯内壁靠在一起 这样可防止液体溅出 防止玻璃棒将滤纸捅破 2 天然水经过净化得到的自来水澄清 透明 那么它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提示 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后 除去的杂质有 不溶性杂质 色素 异味 少量可溶性杂质 细菌和病毒 但自来水中仍有可溶性杂质 仍属于混合物 考点一 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 典例1 2010 南京中考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 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在这一过程中 发生的变化是 我的记录空间 选b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考点二 分子的性质 典例2 2010 福州中考 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有间隔c 分子不断运动d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我的记录空间 选b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后 有的分子挤占了原来分子间的空隔 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原来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图中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选b 拓展延伸 分子的有关知识1 对分子性质的理解 1 分子的体积虽然很小 但不随外界条件 如温度 压强 的变化而改变 2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但由于分子的体积小 肉眼无法看到 因此平时看到的较小固体颗粒的运动 如尘土飞扬 不能用 分子是不断运动 的性质解释 3 分子间的间隔与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 同一种物质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 且间隔大小也受温度和压强影响 4 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而物质的物理性质需大量的分子的集合体共同体现 单个的分子无法体现 2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由分子构物理变化中 分子不发生变化成的物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发生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3 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由同种分子构成 属于纯净物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属于混合物 考点三 水的净化 典例3 2010 桂林中考 世界各地频发地震 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 须对饮用水进行处理 采取的措施有 煮沸 消毒 过滤 自然沉降 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a b c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