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电化学基础 第二节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cc cucl2溶液 石墨棒上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有气泡产生 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u2 h cl oh cu2 h cl oh cu2 cl 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 明确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根据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及阳极氧化 阴极还原分析得出产物 阴阳两极附近有哪些离子 小结1 小结2 电子移动方向 负极流向阴极 由阳极流回正极 离子移动方向 阳离子移向阴极 阴离子移向阳极 离子放电顺序 活泼金属阳极 s2 i br cl oh so42 co32 no3 等一般不放电 阳极 阴极 ag fe3 cu2 h fe2 zn2 k ca2 mg2 al3 一般不放电 小结3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 na2so4 hcl nacl cuso4请分别写出其电极反应式和总的电解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型 不变 增大 电解电解质型 增大 放氢生碱型 减小 放氧生酸型 设计实验装置 1 根据cu 2fe3 cu2 2fe2 设计一个原电池装置 2 根据cu h2so4 cuso4 h2 设计一个电解池装置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电子由负极流出 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负极流向阴极 由阳极流回正极 负极 较活泼金属正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碳 阳极 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 与电源负极相连 负极 氧化反应正极 还原反应 阳极 氧化反应阴极 还原反应 原电池与电解池比较 2007全国卷 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 010mol 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 0 64gb 1 28gc 2 56gd 5 12g 课堂检测 b 09全国卷 28 15分 下图所示装置中 甲 乙 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 00 的naoh溶液 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10 00 的k2so4溶液 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 经过一段时间后 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 47 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 据此回答问题 电源的n端为极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电解前后各溶液的ph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液 正极 4oh 4e 2h2o o2 增大 减小 不变 2 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 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北天门市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5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公开招聘教师(3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事业单位招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招聘就业见习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春季厦门银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赴高校现场招聘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滁州市扬子工投集团子公司社会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食品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河北衡水冀州区公开招聘留置保障队伍辅警人员12名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说课课件
- DL∕T 741-2019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 数学同步练习册基础模块(上册)参考答案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锅炉专工试题
-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手足口病》课件
- 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
- 复旦大学入学教育考试答案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三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