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 第3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 第3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 第3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 第3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5、6章 第3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概念 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范围 3 结构 和营养结构 4 类型 和两大类 第3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有大有小 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 阳光 热能 水 空气 无机盐等 2 生产者 生物 主要指绿色植物 3 消费者 主要指 4 分解者 腐生生活的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自养 动物 细菌 真菌 2 食物链和食物网 如图 1 图示食物网中包括条食物链 2 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 3 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营养级 4 图中哪些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 5 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6 此营养结构的功能 生态系统 的渠道 5 草 昆虫 青蛙 蛇 猫头鹰 第三 四 五 猫头鹰 蛇 青蛙 食虫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判断 1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只是指绿色植物 提示 硝化细菌不属植物 也是生产者 2 细菌都是分解者 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提示 硝化细菌 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3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提示 生产者和分解者的生产系统的必备成分 网络构建 备考指导 1 近三年的高考中 常把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功能 稳定性等相结合综合考查 侧重于食物网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 食物链的书写及营养级别的判断等 2 对于本课时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关键 如若为自养型生物 则为生产者 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 非腐生等关键词 植物 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如菟丝子 分解者即腐生生物 包括某些动物 如蚯蚓 秃鹫等 2 食物链 食物网相关问题分析 如食物链即捕食链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在食物网中 两种生物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既有捕食又有竞争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 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 以中间环节少的为依据分析其他生物的变化等 考情播报 3年6考 2012 海南卷t20 江苏卷t26 2011 新课标全国卷t31 大纲全国卷t32 山东卷t26 2010 海南卷t20等 1 生态系统的组成 如图 2 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区别和联系 1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如腐生性动物蚯蚓 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2 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 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3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如菟丝子为消费者 4 无机环境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 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本成分 生态系统模式图中四种成分的判断1 图示 2 析图 1 先据双向箭头 确定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和 生产者 再根据两者中有 3 个指出箭头的d为 生产者 有 3 个指入箭头的c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最后根据d a b 确定a为消费者 b为分解者 2 若问d a b具体是什么生物 则d主要为绿色植物 a为动物 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 图示中d a b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食物链 网 中只包括d和a两类生物 1 2012 海南高考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 甲 跟踪调查发现 五年来 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 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 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 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 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解析 在五年内 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 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 a正确 引进甲后 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 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 b不正确 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 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 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 c不正确 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 包括所有生物 底泥 水及阳光等因素 d不正确 答案 a 考情播报 3年7考 2012 福建卷t3 江苏卷t26 2011 大纲全国卷t32 四川卷t31 山东卷t26 2010 海南卷t23 福建卷t26等 1 食物链 图 的构成分析 1 模型图示 2 相关说明 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 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为消费者级别 1 如兔是初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 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 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如狼分别是第三 第四营养级 在食物网中 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 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 又是竞争关系 2 食物链 网 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 1 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 即出现连锁反应 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 天敌 减少的情况 天敌 减少 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 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 种内斗争加剧 种群密度下降 直到趋于稳定 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 3 中间 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如右图所示食物网中 青蛙突然减少 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 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鸟 从而导致兔 食草鸟减少 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 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 特殊情况 在食物网中 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 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路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时 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2 2012 海南高考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该食物网中 共有 条食物链 最高营养级属于第 营养级 2 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3 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 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 经标记后放回 一段时间后 重新捕获100只 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 在该生态系统中 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只 解析 1 由图示可看出 该食物网中共有甲 乙 丙 戊 甲 乙 丁 丙 戊 甲 丙 戊 甲 乙 丁 戊4条食物链 在最长的食物链 甲 乙 丁 丙 戊 中 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 2 由图示可看出 乙和丙都以甲为食 同时丙还会捕食乙 因此两者间既有竞争关系 也有捕食关系 答案 1 4五 2 竞争和捕食 3 1000 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向剖析 预计2014年的高考中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考题仍将是考查的热点 以选择题或图解题形式 综合检测考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试题难度在0 50左右 典例透析 2013届阜阳高三冲刺卷 研究发现 每升天然水中含0 01毫克汞或者0 1毫克的杀虫剂 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 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 b c d e 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 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如图1所示 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 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 网 为 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 若c中的能量不变 将b的食物比例由c e 1 1调整为2 1 能量传递效率按10 计算 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 倍 3 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 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 还有 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 该生态系统中丙属于 成分 4 分析上表 针对这一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 研析 本题以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为背景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及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解答过程如下 答案 1 da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1 375 3 非生物的物质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化石燃料的燃烧 分解者 4 防止重金属离子 杀虫剂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 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1 2012 海南高考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在蚊蝇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蚊蝇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 蚊蝇幼虫 孑孓 以藻类和细菌为食 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 疟原虫与蚊蝇是共生关系c 藻类属于生产者 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 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 也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 a正确 疟原虫也可以感染蚊蝇 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蚊蝇间为寄生关系 b错误 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属于生产者 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 是初级消费者 鱼类可捕食孑孓 为次级消费者 c正确 鱼类以藻类为食 二者为捕食关系 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 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答案 b 2 2011 海南高考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 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 数量达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 喜好群体活动 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 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 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 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 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 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a 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 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 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 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 林区灰椋鸟数量大量增加 农林害虫数量会减少 但由于受食物 农林害虫数量的限制 灰椋鸟种内竞争会增强 a c错误 不同鸟类生活习性不同 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 鸟的种类会减少 b错误 植物种类由于清除而减少 鸟类随之减少 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 d正确 答案 d 3 2010 海南高考 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 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 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 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 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 水稻 鸭 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答案 d 4 2013届烟台模拟 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构成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 图示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 a 4条b 5条c 6条d 7条 解析 该食物网中a b是生产者 共有6条食物链 a c d e a f g e a f h i b c d e b e b g e 答案 c 5 2012 江苏高考 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 后改造为人工鱼塘 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 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 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改为人工鱼塘后 该湖泊生物群落的 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3 从表中可以推测 与2007年相比 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 4 虾 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 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 贝等小型动物 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5 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 除停止养鱼外 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 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 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 解析 1 紧扣 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 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 这一解题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该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后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有的生物类群种数增加 有的减少 这是由于捕食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的 因而湖泊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发生了显著变化 2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鱼类的生物量由30增加到750 其中包括水生高等植物的捕食者植食性鱼类 且增加的鱼类均不捕食浮游藻类 增加了高等水生植物的被捕食压力 二是两种鱼类不捕食浮游藻类 降低了浮游藻类的被捕食压力 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增加了水生高等植物的竞争压力 3 分析表格调查结果的数据可知 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总能量增加 是因为投入饵料输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