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除劳动合同判决书【篇一: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湖 南 省 耒 阳 市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1)耒民三初字第70号 原告刘满华,女,1973年8月15日出生,汉族,农民,住耒阳市竹市镇金钩村9组,身份证号码:43048117308155343。 委托代理人肖俊武,男,1973年3月16日出生,汉族,居民,住耒阳市城北中路百里塘144号。 被告耒阳钜旺鞋业有限公司,住所地为耒阳市东北工业区。 法定代表人沈思明,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谢雄全,湖南教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刘满华为与被告耒阳钜旺鞋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于2011年3月28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吴琼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曹耒河、蒋小英参加的合议庭,于2011年6月1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代理书记员秦倩担任记录。原告刘满华及其委托代理人肖俊武,被告耒阳钜旺鞋业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谢雄全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2007年11月30日至2010年11月30日止。2010年3月9日上午,原告上班时,在车线过程中,因赶工序有几双鞋没及时换线,被管理人员伍某发现,3月10日,被告以原告不服从安排、态度恶劣为由,将原告辞退,单方解除了与原告的劳动合同。被告单方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行为,已经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耒劳仲案字(2010)第12号仲裁裁决书裁决和耒阳市人民法院(2010)耒民三初字第90号民事判决书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2011年3月7日,原告就被告应向原告支付赔偿金和劳动失业保险金一事向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该会不予受理。请求判令:1、被告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向原告支付赔偿金12610元;2、被告向原告支付劳动失业保险金6000元。 原告为支付其诉讼主张,提供了以下证据: 1、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劳动合同书,证明原告与被告存在合法的劳动关系。被告质证无异议。 2-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2-2、不予受理申诉通知书,证明本案已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被告质证无异议。 3、耒阳市人民法院(2010)耒民三初字第90号民事判决书,证明被告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被告质证对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目的有异议,判决书没有显示原告提供证据证明被告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 4、衡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文件关于调整衡阳市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证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失业保险金有合法依据以及标准。被告质证对真实性有异议。被告辩称,1、原告与被告在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赔偿金的问题达成了调解协议,支付赔偿金额是7442.4元,调解书原告已签收;2、原告计算的赔偿金有误;3、原告没有提供失业保险金的计算方法,且被告与原告解除合同后没有给原告造成损失,不应支付失业保险金。综上,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为支持其反驳主张,提供了以下证据: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证明被告是合法的企业法人。原告质证无异议。 2、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书,证明本案原告与被告已在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赔偿金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了调解书,产生了法律效力。原告质证认为对真实性有异议,调解时间为2011年5月6日,此时本案已进入诉讼程序,仲裁机构无权进行调解,代理人王勋庆无代理权。 经过双方对上述证据的质证,本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1、2、3及被告提供的证据1,因对方无异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认定;原告提供的证据4,虽无原件,因系相关机关发布的公开文件,具有真实性,予以认定。被告提供的证据2,系原告委托的代理人与被告就本案劳动争议事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且该调解书已送达双方当事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故予以认定。 经审理查明,原告与2005年6月10日应聘到被告公司工作,从事针车工种,双方建立劳动关系。2007年11月30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7年11月30日至2010年11月30日止,约定工种为针车工种,工时制度为标准工时工作制,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日。工资标准(劳动报酬)为计时工资制,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加班),按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并约定了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和方式。2010年3月9日,原告上班时与被告的管理人员发生争吵,第二天(3月10日),被告以原告不服从安排、态度恶劣为由,将原告辞退,单方解除了与原告的劳动合同。双方因此发生争议,原告于2010年3月25日向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被告开除原告的行为违法,并要求被告支付双倍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费。2010年7月17日,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判决:1、被申请人(即被告)支付申请人(即原告)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期间加班工资9120元;2、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6305元; 3、被申请人依法为申请人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缴养老保险(补缴时间人2005年6月10日至2010年3月9日);4、驳回申请人的其他申请请求。被告不服,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2011年2月21日作出(2010)耒民三初字第90号民事判决书,确认被告单方面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但由于原告在该案中未要求被告替赔偿金,故本院在该案中对赔偿金未处理,对其他争议事项作出了判决,该判决现已产生法律效力。2011年3月7日,原告向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告因其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向原告支付赔偿金12610元并支付劳动失业保险金6000元。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11年3月10日以该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为由,不予受理,原告遂向本院提起诉讼。 原告失业后,未办理失业登记,也未向相关机构要求重新就业。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原告又申请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赔偿金进行调解,经该会主持调解,申请人即原告、被申请人即被告于2011年5月6日达成调解协议,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7442.4元,耒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调解书。 本院认为,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有关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本案中,被告单方面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应依法向原告支付赔偿金。但原、被告在诉讼过程中,申请仲裁机构调解并已达成了调解协议,该调解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对原、被告具有约束力,应当履行。原告请求被告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2610元的诉讼请求,因该项争议已经调解达成了协议,不应另行处理,对原告的该项请求不予支持。至于原告请求被告支付的失业保险金,并不由用人单位向职工支付,且原告在失业后,未办理失业登记,也未【篇二: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_徐玉领律师案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与王志海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朝民初字第29486号 原告(被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西里一号。法定代表人宋玉文,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马忠华,男,1972年9月28日出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人资部副经理。 委托代理人张文生,男,1968年2月29日出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综合管理部主任。 被告(原告)王志海,男,1952年2月24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徐玉领,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以下简称电建公司)与王志海劳动争议一案,系双方均不服同一仲裁裁决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牛元元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电建公司之委托代理人马忠华、张文生,王志海及其委托代理人徐玉领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电建公司诉称:我公司认为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朝阳仲裁委)作出的裁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理由如下:一、我公司与王志海之间存在长期“两不找”状态,王志海不能证明其已经在我处连续工作满十年,且其从未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请求,不符合法定应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二、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不属于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应当适用一般时效。王志海应自2008年2月1日起知道其权利被侵害,至2009年1月31日时效届满,因此王志海提起仲裁时,已经超过时效。三、王志海曾经起诉要求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并没有要求补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这就意味者王志海自愿放弃了签订书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权利。综上,请求法院判令我公司无需支付王志海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96551.72元。 王志海辩称并诉称:我于1980年4月入职电建公司,一直担任保卫工作。自2007年起,我每月工资2700元。电建公司一直未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我的具体工作地点随建设工程项目走,先后在多个建设工程项目工地工作,经常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而电建公司从未支付过我加班费。2011年8月7日,电建公司通知我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现我不服朝阳仲裁委作出的京朝劳仲字(2012)第03467号裁决书,请求法院判令:1、电建公司支付我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7日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116721元;2、电建公司支付我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7日期间的休息日加班费38400元及25%的经济补偿金9600;3、电建公司支付我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7日期间的法定节假日加班费8000元及25%的经济补偿金2000元。 电建公司辩称:我公司在2007年后与王志海不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王志海在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7日期间,从未加过班,其请求支付加班费和25%的经济补偿金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予以驳回。 经审理查明:王志海主张其于1980年4月入职电建公司,从事保卫工作;在达到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后,电建公司一直未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7日期间,存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情况。 2012年2月1日,王志海向朝阳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电建公司支付其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未休年休假工资等,该委于2012年6月6日作出京朝劳仲字(2012)第03401号裁决书。双方对该裁决均不服,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2013年1月作出(2012)朝民初字第20804号民事判决书,认定王志海与电建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间分别为1980年4月1日至1998年2月28日和1998年3月至2011年8月7日。电建公司对该判决不服,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3)二中民终字第5419号民事判决书,驳回了电建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2012年2月6日,王志海持本案诉争事项再次向朝阳仲裁委提出申请,该委于2013年7月10日作出京朝劳仲字(2012)第03467号裁决书,裁决电建公司支付王志海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96551.72元,驳回了王志海的其他仲裁请求。庭审中,电建公司表示其不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准备提起再审。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的当庭陈述,裁决书、判决书等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电建公司与王志海分别在1980年4月1日至1998年2月28日,以及1998年3月至2011年8月7日期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系经过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所认定之事实。电建公司虽主张其不服该判决结果,准备提起再审,但再审程序的提起不影响生效判决的效力和执行。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根据该生效判决所认定的劳动合同期间,王志海自2008年3月即已达到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而其至2012年2月6日才向朝阳仲裁委提出仲裁请求,而王志海又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在此期间仲裁时效曾经中断,故王志海关于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已经超过仲裁时效,电建公司无需支付。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现王志海未就其主张的加班事实提供证据,本院对其关于加班费的诉讼请求,无法支持。 综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无需支付王志海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九万六千五百五十一元七角二分; 二、驳回王志海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元,由王志海负担(已交纳5元,剩余5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代理审判员 牛元元 二一三年十一月六日 书 记 员 陈 慧 本案例来自“法斗士网”徐玉领律师【篇三:员工违纪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违法】 员工违纪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违法,应当如何处理? 相关案例和判决书 案情 高某于2005年1月受聘于某私营企业,担任办公室文秘职务。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在其工作期间,由于高某作风比较懒散,经常迟到,早退,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批评和警告,但高某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2005年9月,高某所在企业调整了高某的工作岗位,安排高某担任库管员。高某在库管员的岗位上,仍然没有转变工作态度,由于粗心大意,致使其负责的仓库帐目混乱,物品进出无序,并且高某对单位调整自己的工作岗位一直有怨气,经常在工作时间离岗,导致仓库物品的存取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高某所在企业对其进行教育无效,并于2005年10月以高某不能胜任工作为由,作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在当日通知高某办理离职手续。高某接到通知后,到人事部门办理了离职手续。事后,高某认为企业违反法定程序,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未提前三十天通知自己,致使自己不能及时寻找新的工作,失去生活来源。高某以上述理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所在企业承担支付相当于六个月的赔偿金。 焦点 本案的焦点是职工违纪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违法,应当如何处理。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在本案中,高某工作作风不端正,不能胜任工作,经用人单位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按照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所在企业有权解除与高某的劳动合同,但高某所在企业在解除与高某的劳动合同时,违反法定程序,没有提前30天通知高某,给高某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高某的仲裁请求应当支持。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本案中,高某所在企业在解除与违纪职工的劳动合同时违反了法定程序,但高某在接到“除名”通知后已经办理了离职手续。因此,本案可以视为双方当事人就解除合同达成了合意,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的规定,由高某所在单位给予其经济补偿。高某在某企业工作不满一年,在解除劳动合同后,企业应当给予高某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评析 本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某所在企业是否有权解除与高某的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否违法的问题。 劳动法第2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用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在本案中,高某在私营企业工作期间,作风懒散,经常迟到,早退,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批评和警告,但高某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在所在企业调整了高某的工作岗位之后,高某仍然没有转变工作态度,无法胜任新的工作。按照劳动法第26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高某的劳动合同。 第一种意见对高某所在企业解除与高某劳动合同的依据上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劳动法第26条还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在本案中,某企业在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当日即通知高某办理离职手续,显然违反了法定程序。 第二种意见认为,高某在接到“除名”通知后已经办理了离职手续,可以视为双方当事人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了合意。这种说法是比较牵强的。用人单位单方面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之后,劳动者即使对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有各种异议,但基于各种顾虑,认为继续留在原用人单位已经没有可能或担心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会遭到用人单位的为难,通常也会办理离职手续。在这种情况下,从表面上看,当事人似乎达成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意,但实际上,劳动者的做法是出于无奈和环境所迫,并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管桩生产与销售合作协议
- 2025版高压电缆买卖合同标准范本
- 2025版高空作业施工企业劳动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运输与购销合同中的质量检测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冰淇淋原料产地直供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运动装备买卖合同第三方担保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版月子中心婴儿早教及产后恢复服务合同
- 2025版房产抵押担保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酒店与茶业公司茶水供应合同
- 2025版煤炭进口与运输一体化合同
- 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题和答案
- 【MOOC】国际金融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细胞学科普讲座模板
-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法法律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装修施工项目投标书模板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
- 吊篮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 机械加工与装配作业指导书
- 2024年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焊接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风力发电机设计导则DG03偏航和俯仰轴承报告(英文版)-NR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