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座铜像 3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面对危急情况,小于连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语句,感受小于连的勇敢、机智和可爱。 能力目标:能说说从小于连的行为表现中产生的感想、获得的认识。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材简析:一提到“机智”、“勇敢”这些词语,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小兵张嘎、王二小等一串串熟悉的少年英雄人物,这些都是中国的小英雄。而本课一座铜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到十岁的外国小英雄于连智灭导火线救护整座城市的故事。 故事先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铜像引入,再追溯到五百多年前的比利时反侵略战争胜利后的一幕:背景是布鲁塞尔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前往广场途中的小于连发现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他急中生智,撒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保住了全城老百姓的性命。最后是比利时人民为感谢和纪念小于连,塑造了铜像。 课文以倒叙的形式讲述故事,由铜像引入,最后又回归到铜像上,首尾呼应。把一个不足十岁的小男孩机智勇敢、调皮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读来非常亲切,觉得小主人公既可爱又可敬,尤其是读到撒尿灭导火线时,让人忍俊不禁。 学习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人物的机智、可爱。 课时安排:1课时 故事发生的背景:“侵略”的意思是以武装入侵、政治干涉或经济文化渗透等方式,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掠夺别国财富,奴役别国人民,干涉别国内政,损害别国利益的行为。 “抗击”的意思是抵抗并反击。 可结合八国联军或日本鬼子入侵中国战争的前后对比,指导学生读出赶走侵略者的高兴与激动心情。 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 1. 出示画有铜像的图画。观察画面人物,说说这个小男孩给你什么印象。 2. 质疑。他是谁?他在干什么?为什么要给他塑像 3.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初步弄清质疑的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把生字字音读正确。 3. 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相机理解部分词语。 4. 再读课文,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指导读书,深入感悟。 1. 带着问题读第一段。这是一座怎样的铜像? 2.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铜像的?从中悟出写人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特点。 3. 有感情地读第一段。读出对这个小男孩的喜爱。 4. 自由读第二、三段。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从哪些地方看出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 5. 勾画相关句子:小于连面对危急情况时心里想些什么?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 读出小于连的焦急和解除危险后的如释重负。 7. 带着对这个机智果敢的小男孩的喜爱、感激和敬佩读最后一段。 8. 小结:一个不足十岁的小男孩用他的机智勇敢赢得了比利时人民的感激和敬仰,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敬仰。他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他那鲜活可爱的形象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为他的机智喝彩,为他的勇敢叫绝! 四、总结全文,复述故事。 1. 你喜欢小于连吗,小于连的做法让你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交流。 2. 交流一下你还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机智勇敢的小英雄。附:课后第1题:这是理解本文的重点,透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映人物的机智、果断。 课后第2题是培养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应尊重学生的见解,可以鼓励学生想出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 沪教版本课是一篇学生非常喜爱的课文,它讲述的是比利时的小英雄于连的传说故事,主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铜像雕塑:撒尿的小孩。一、以读为本,读贯穿教学始终本课的重点是课文的第三小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朗读理解、圈圈划划、思考练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课文的特点我预设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的重点段第三小节,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达到自读自悟,读中显悟的目的。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读课文二、三小节,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小于连的机智勇敢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目的,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的同时圈圈画画。并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个别读、男女读、师生配合读、默读、轻声读、齐读等等。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课文第三小节详细介绍了故事当时情况危急的各个方面,但如何帮助学生体验危急并从中感受到小于连的机智勇敢是有难度的。 我以“急中生智”这一词语的理解为抓手,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小于连究竟做了什么,使人们将他称为英雄?请你画出文中有关的句子。从教材内容来看,小英雄“急中生智”是一个显性的信息,学生初步阅读便能够捕捉到,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句子“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板书“急中生智”。2“急中生智”是什么意思?3当时小于连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请自读第3节。用“ ”划出有关句子,交流一下哪些词能看出情况的紧急?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对于词语的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细化对“急中生智”这一词语“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感悟,借助同伴互助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表意见的机会,有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4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小于连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小于连非得用自己的小便浇灭导火线呢?请你读读有关句子,借助填空,展开想象,说说原因。这一环节的教学仍以“急中生智”这一词语的理解为抓手,但理解的重点落在“智”字上。通过说话训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虽然当时小于连想出的方法有些不雅,但这是最好、最合适的方法,体会小于连的机智和勇敢。同时这也是比利时人民为什么要塑造一个撒尿的小男孩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的缘由。三、层层深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挖掘文本,训练学生说的能力。首先从课题中的“像”字入手:从字形上看,猜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铜像”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从形声字的特点想字义。其次,要求学生寻找描写这座铜像的资料,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再次当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当时情况紧急的三句句子后,引导学生概括思考:小于连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发现什么;并把这几个问题组成一段话,使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最后,要求学生介绍塑像,可以说它的外形,也可以介绍关于这座塑像的小故事。本课课后有“凡是都”的句式训练,我将句式训练融合在课文中心的体验中。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凡是到比利时的游人,都要去瞻仰于连铜像。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引出“今天,凡是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小朋友,都佩服他的机智、勇敢”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对小于连的崇敬心情。四、运用媒体,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本单元主题内容为世界风情,根据课文内容,课前我收集了许多比利时布鲁塞尔风光的图片,配上音乐,做了一份布鲁塞尔风光片。当课文讲到由于小于连的勇敢机智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布鲁塞尔风景依旧时,出示媒体。一张张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好美啊!”“哇!”学生在欣赏布鲁塞尔美景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小于连崇敬的情感。以上是我教学之后的感受,有成功之处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画画考试题目及答案
- 肺癌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防水涂料施工承包合同
- 多项式考试题及答案
- 电子信息考试题及答案
- 电梯营销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中国电池用磷酸二氢铵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电工电子考试题目及答案
- 地理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蜜雪冰城供应链优势分析
- 学校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健康教育讲座
- 储能技术 习题答案汇总 (梅生伟)第1-9章
- 《儿童安全用药》课件
- 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论文
- ATLAS无油压缩机原理及结构资料
- 数据库(数据)备份记录表
- 电子设备结构设计2015
- 脓毒血症患者观察护理查房
- DB61-T 1327.8-2023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第8部分: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要求
- 农村留守老年人及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探视巡访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