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培优教案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 (一)生字: 函(hn)、汜(fn)、佚(y)、缒(zhu)、鄙(b)、共(gng)、阙(qu)、说(yu) 杞(q)、 逢(png)、戍(sh)、会稽(kui j)、贾(g)人、 (ch)、阖闾(h l) 嚭(p)、 雠(chu)、鄞(yn)、饩(x)、疹(chn)、 (b)、衣(y)、 (y)、 孰(sh)、窥(ku)、期(j) (二)词语: (1)实词: 1贰于楚(贰:从属二主)2晋军函陵(军:驻军、驻扎)3辞曰(辞:推辞)4越国以鄙远(鄙:边邑。此处为建立边邑)5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土地)6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使者)7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8朝济而夕没版焉(济:渡河)9肆其西封(肆:扩张)10若不阙秦(阙:同缺,使残缺,损害) 11秦伯说(说:同悦)12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 13资皮(资:积蓄,储备) 14爪牙之士(爪牙:原义指鸟兽的爪和牙,引申指武士) 15无乃后乎(无乃乎:恐怄吧) 16执雠(念仇,结怨) 17乃致其久兄(致:招集) 18越国亦节矣(节:克制) 19国人皆劝(劝:劝勉,鼓励) 20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1窥(窥:看) 22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 23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藏) 24面 刺(刺:指责) 25上书谏寡人(书:秦表) 26间进(间:间或) 27期年(满一年) (2)虚词: 之:1公从之(代指佚之孤时郑伯之言)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问,取消句子独立性) 3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4吴之与越也(助词,不译) 5员闻之(助词,句末舒缓语气,不译) 于:1栖于稽之上(介词,在) 2号令于三军(介词,对、向) 3贰于楚(介词,同) 4美于徐公(介词,比) 5朝于齐(介词,到) 而:1而患其志行之少征(连词,表转折,却) 2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连结行为方式和目的) 3我攻而胜之(连词,并且) 4而复问其妾(连词,于是) (3)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共其乏囤(共:同供) 3秦伯说(说:同悦) 4不知(知:同智) 5句无(句:同勾) 6无取老妇(取:同娶) 7将免者(免:同娩) 8释其政(政:通征) 9扑(同哺) 10亿有三千(有:同又) 11孰视(孰:同熟) 12其有敢不尽力者(其:同岂) 13将帅二三子(帅:同率) 14摩厉(同磨砺) (三)文言句式: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2 辞曰:臣之壮也。(省略句) 3又何求焉(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词前置) 4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为什么呢?) 5夫晋,何厌之有?(夫何,什么呢?) 6无乃后乎?(无乃乎,恐怕吧) 7勾践说于国人曰(介宾词组后置) 8吾与徐公孰美?(与孰,跟比,准) 9此所谓战胜于朝足(此所谓,这就是说) (四)语文知识: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史秋编次。作者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为鲁国太史。 2勾践灭吴选自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 3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谋策和言论汇编。经西汉刘向整理。反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面貌。 (五)阅读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认真研究,根据课文中的情节与对话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归纳其性格特点。 2学习古代精彩的说辩艺术。3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并能简要归纳各层大意,理解各层之间内在联系。 二学习指导: 1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利用化害为利,权衡利弊的说辩方法,巧妙说服了秦伯,离间了秦晋联盟,化解了郑国行将灭亡的危局。他高明之处在于了解秦晋的意图,善于利用矛盾,并熟练地掌握趋利避害的公理。在秦伯面前,他先示弱臣服,作为局外人满足了强敌的骄横心理,排除了秦伯怀疑或不屑的心理,创造了说服的契机。接着抓住秦图郑的目的和秦晋矛盾,说明存郑有益于秦,而亡郑只是“割地以陪邻”,助长晋国野心,且晋背秦的事实又历历在目,正中秦穆公害怕晋国强大的要害。所以秦伯放弃了联盟攻郑。通观全文,烛之武说辩关键在于他能从秦的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句句打动对方,有很强的说服力。语言从容,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2.勾践灭吴中作者用平易朴实的语言记叙了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经过,鲜明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形象。他胸怀大志,处变不惊。知人善任,提出“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有之?”充分发挥文种聪明才智。不忘国耻、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卑事仇敌而面无愠色。“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之所为可见其毅力和信念。对战后疾苦能抚慰百姓而痛切自责“此则寡人之罪也”。他能修明政治,调动群众积极性,终能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凡此种种无不令人为勾践之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所赞叹。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善于进谏,表现在他以自己切身感受设喻,推已及人思辩逻辑,巧妙地讽喻齐王。国君能否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修明政治,是一件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但开口提到应该纳谏除蔽,会受到抵触。所以他从妻、妾、客人和自己对个人美不美的问题看法的小事入手,将其同国家大事联系,进行类比。指出国君处于一种受蒙蔽的环境,听不到不同意见,这是很危险的。以比美为进谏作铺垫,引起国君兴趣,又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本文类比手法能用具体事说服抽象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例题精讲: 例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有的是人称代词,有的不是。各句分别属于A、B、C、D中的哪一种? A两个都是人称代词 B两个都不是人称代词 C前一个是人称代词,后一个不是 D后一个是人称代词,前一个不是 (1)吾与之共知越之政( ) (2)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4)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 ) 解题思路: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且不像现代汉语中的人称那么易辩识,易把握。该题意在考查学生辩识文言文人称代词的能力。题中加点的词,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充当人称代词。这要看他们所在的语境。 (1)项C(前一个“之”,指代出谋划策之人;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 (2)项A(前一个“其”和后一个均指代“上党之国的”,译作“他们的” ) (3)项B(“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作“来”;“其”指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的作法,均不是人称代词) ( 4 )项D(“其”指代消灭越国;“之”代越国,译作他) 例2: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以室忠谏之路也”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A. 以乱易整,不武 B.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些则寡人之罪也 C. 皆以美于徐公 D. 阙秦于利晋,唯君图之解题思路:答案为B。在些题中,“以”字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还有动词之用法,而题面中的句子“以”前后是因果关系,在选项中只有B前后是因果关系,可见此题目的在于分析其所连接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以”字所起的作用。A句中为介词,译作“用”;C句中为动词,译作“认为”;D句中为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作“来”。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 (一)基础性训练题: 1选出读音无误的一项:( ) A夜缒(zhu)而出 逢(fng)孙 秦伯说(yu) 共(gng)其乏困 B会稽(hu j) (b) 太宰嚭(p) 执雠(chu) C朝(zho)服衣冠(gun) 形貌 (y)丽 期(q)年 时时而间(jin)进 D邹忌(zu) 纳谏(jin) 阙(qu)秦 佚(y)之狐 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语法特点: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5)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 (6)朝服衣冠,窥镜中( ) 4判断下列各组加点词释义相同的一项( ) A 朝 B 若 C 夫 D 孰 5翻译下面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 (3)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译文: (4)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译文: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妻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目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二)提高性训练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贰于楚(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驻扎,动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动词) B邹忌修八尺有余(长,指身高) 朝服衣冠(穿,动词) 面刺寡人(面对面刺激) C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从) 释其政(治理,动词) 寡人请更(改变) D何厌之有?(满足) 越国亦节矣(克制) 旦日,客人从外来(第二天) 2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王之蔽甚矣 A子犯请击之 B何后之有?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D吴寡人之过也 3填表:书名内容时代作者体例左传战国策国语4 默写填空: (1)晋、秦围郑的原因是 ; (2)晋、秦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 ,_。_,君知其难也。_? (3)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_,而患_。 (4)父勉_,兄勉_,妇勉_,曰:“_?” (5)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乃下令:“ , ; , ; , , 。(三)研习性训练题: 1选出对加点的词的解释和感情色彩分析正确的一项:( ) 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刺”,指责,含贬义;“谤讥”,毁谤讽刺,含贬义;“谏”,下对上的劝告,是中性词。 B这四个词都有指责议论的意思,在文中都没有贬义 C“刺、讥、谤”含有讽刺的意思,是贬义;“谏”,劝告,没有贬义。 D这四个词在文中都有指责讽刺之意,都是贬义词。 2阅读分析,完成问题: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仆欲将临武君:我。 故疮未息:痊愈。 此孽也:犯罪的人。 故疮痛:所以。 故疮陨:坠落。 引而高飞:引避。 A B. C. D. (2)“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我为大王举弓空射一箭就可以把这只鸟射下来。 B我为大王拉满弓虚射一箭就可以使这只鸟掉下来。 C我为大王拉满弓,并不搭箭,凭拉弓时的弦声就可使这只鸟落下来。 D我为大王拉满弓,并不搭箭,就可以使鸟落下来。 (3)文中两次写魏王问“然则射可至此乎?”对这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 A两句意思相同,都是询问射箭的本领真的有这么高吗。 B两句意思相同,都是询问射箭的本领为什么会这样高。 C两句意思不同,前者问射箭本领为什么会这样高,后者赞叹射箭的 本领竟这样高。 D两句意思不同,前者问射箭的本领真的这样高吗,后者问射箭本领 这样高的原因。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一)基础性训练题: 1D(A项“逢”应读“png”;B项“会稽”应读“kui j”;C项“冠” 应读“gun”, “期”应读“j” ) 2. B (A项知通智,政通征; C项共同供, 已同矣; D项孰同熟, 说同悦) 3. (1)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2)面: 名词做状语,“当面”. (3)阙: 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 (4)地方: 古今异义.今义为“区域”,是一个词,古义为“土地方圆”,是两 个词. (5)洁, 美, 饱: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整洁,使美丽,使饱”. (6)服: 名词做动词,“穿戴”. 早晨(zho) 发语词, 不译; 4.B(A项 C项 D项 朝见(cho) 那. 同熟,仔细. 只有B项是“如果”两句相同.) 5.(1)译文: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2)译文: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3)译文: 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 (4)译文: 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就想到受到惩罚; 像这样,就有合于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 2025年膨化硝铵炸药项目发展计划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名著阅读》含答案
- 2025短信服务内容审核协议书「审核」
- 科普传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义乌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现状洞察与策略优化
- 企业客户问题响应及服务记录系统
- 中邮保险培训课件
- 全员培训音乐课件
- 时尚潮流商品销量统计表
-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班会
- 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
- 拓扑优化教学课件
- 孕期营养需求指南
- 智能分拣与无人配送技术
- 塑胶件基础知识培训
-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在生长
- 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课件
-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 《无线网规网优概述》课件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正定级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