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八年级古诗词竞赛卷(学生版).doc_第1页
2019-2019八年级古诗词竞赛卷(学生版).doc_第2页
2019-2019八年级古诗词竞赛卷(学生版).doc_第3页
2019-2019八年级古诗词竞赛卷(学生版).doc_第4页
2019-2019八年级古诗词竞赛卷(学生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19八年级古诗词竞赛卷(学生版)班别: 姓名: 分数: 一、根据上下文,默写诗句。(共40分,每空2分,错漏多一字扣1分)1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6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7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8冰霜正惨凄 , 。(刘祯赠从弟其二)9 ,千里殊风雨 。(曹植 梁甫行 )10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12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13 , 。(杜牧赤壁后两句)14.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渔家傲)1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16微动涟漪, 。(欧阳修 采桑子)17.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18.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二、按要求默写诗句。(30分,每小题2分, 错漏多一字扣1分)1.诗中表现诗人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诗中具体描写南山美景、诗人从中领略到无限乐趣的句子是: , 。 (陶渊明饮酒其五)3.表明诗人因思家忧国,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徒增感叹的诗句是: , 。 (杜甫春望)4. 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的诗句是: , 。 (杜甫春望)5.诗人融情与景,表达了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是: , 。 (杜甫春望)6.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是: , 。 (李贺雁门太守行)7.“ , 。”两句把激战前的边塞风光描绘得非常壮美。 (李贺雁门太守行)8.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诗人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 。(杜牧赤壁) 9. “ , 。”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李清照渔家傲)10.“ ”, 是由今思昔,对去年一次欢聚的追忆。词人从人事的变迁,想到流光的易逝,不禁发出了“ ”的概叹。 (晏殊浣溪沙) 11. “ , ” 暗寓了人事无常、年华易逝的感慨。 (晏殊浣溪沙)12. “ ,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此句与王维笔下的“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声”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欧阳修采桑子)13. 在朱敦儒相见欢中“ ”,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在李清照如梦令中“ ”,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4. “ , ”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朱敦儒相见欢)15. “ , ”,词人驾舟郊游,沉浸在山光水色、鸟语花香之中,赏心悦目,饮酒为乐,醉意朦胧。待到兴尽欲归,却是日落黄昏,不免有几分恐惧。 (李清照如梦令) 三、古诗词小练笔。(30分)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学习古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学习、生活、处世都大有收益。请你联系自己的经历,引用所学诗句,以“成长”、“幸福”、“思念”为话题(任选一主题,题目自拟),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