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课件(选修3).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课件(选修3).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课件(选修3).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课件(选修3).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课件(选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 知识系统整合 名师课堂在线 知识系统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1 原因 1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 主要原因 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德 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3 历史原因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潜伏的各种矛盾 德国 日本 意大利的军国主义传统 4 外部原因 英法采取绥靖政策 美国制定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苏联采取避战自保政策 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中立法案 2 过程 见附表 3 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 影响 1 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2 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 民主 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3 改变了世界格局 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过去 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4 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5 世界重心逐步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6 客观上推动兴起 新科技革命 5 教训与启示 1 和平来之不易 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2 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 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4 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5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 要加强国际合作 求得共同发展 教材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 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是战胜德 意 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 共同维护 和平才能持久 重点识记二 雅尔塔体制下的 冷战 与和平1 美苏 冷战 1 原因 雅尔塔体制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 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 军事大国 美苏渐成均势格局 二战结束 双方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 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 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美苏矛盾激化 2 表现 资本主义阵营 的提出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北约的建立 社会主义阵营 建立经互会 建立华约 与之对抗 2 美苏争霸 1 争霸开始 二战后美苏开始冷战 1953年 上台 想与美国取得平等的地位 从而主宰世界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 2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导弹的方式得以解决 美国占了上风 3 美苏关系缓和 1969年尼克松提出 尼克松主义 对苏联推行 缓和 政策 苏联开始由守势转为攻势 美苏关系出现缓和 杜鲁门主义 赫鲁晓夫 4 对抗再现 1979年 苏联出兵 致使美苏关系重新紧张 1980年美国提出 卡特主义 1981年里根提出 以实力求和平 的新政策 1983年里根政府提出 星球大战计划 5 第二次缓和 1985年提出的全球缓和战略和 新思维 得到了美国的响应 1987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签署 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美苏关系进入 第二次缓和 3 两极格局的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4 影响 1 美苏冷战 军备竞赛 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2 因双方势均力敌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阿富汗 遏制 戈尔巴乔夫 深化拓展雅尔塔体系的实质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从实力对比看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从体系内涵看 美苏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 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重点识记三 联合国1 成立 1 成立 1945年6月 在旧金山签署 10月24日 联合国正式成立 2 宗旨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 以增强普遍和平 进行国际合作 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 3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和 在重大问题上 5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联合国宪章 安全理事会 2 作用 1 在中东战争 两伊战争 裁军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维护人权和推动非殖民化 3 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 4 人道主义援助 5 维持和平行动 维和行动 名师课堂在线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例题 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 47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军入侵缅甸 驻缅英军节节败退 1942年2月 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 与日军作战 在仁安羌作战中 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 解救出被围英军 轰动英伦三岛 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 放弃缅甸 向印度撤退 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 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 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 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 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 反攻缅北和滇西 在密支那战役中 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 绕到敌军背后 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 使敌人腹背受敌 溃败逃跑 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 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 伤亡接近20万人 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背景和意义 第 1 问依据材料中 1942年 日军入侵缅甸 驻缅英军节节败退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太平洋战场态势 依据 1942年 可知此时中国战场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 2 问军事意义依据 解救出被围英军 敌人 溃败逃跑 滇缅公路 等来回答 政治意义主要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方面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