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源于教材 最新考纲展示 最新考纲展示 知识系统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 四大发明 1 造纸术 发明 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 但纸质比较粗糙 改进 东汉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称作 蔡侯纸 传播 传入欧洲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 唐代 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蔡伦 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 北宋平民发明 提高了印刷效率 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 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传播 传入欧洲后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开展 3 火药 出现 最早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著的 丹经 应用 唐朝末年已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 传播 14世纪初 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推动西方热兵器发展 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 4 指南针 源头 战国时人们发明司南 后出现指南车 指南鱼等 发明 北宋时发明 并应用于航海 传播 13世纪传到西欧 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毕昇 2 天文学成就 浑象仪 简仪 3 数学成就 1 春秋战国 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发明筹算计算法 2 东汉时期 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3 南朝宋 齐之际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4 元代 出现珠算法 4 古代农书 1 南北朝时期 贾思勰著的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九章算术 祖冲之 齐民要术 2 元代 王祯的 农书 记载冶金 水排 水转大纺车 木活字和 转轮排字盘 等重大发明 3 明代 徐光启编的 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 体现科学性 创新性和先进性 被誉为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5 医学成就 1 战国时期 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 东汉 医圣 张仲景撰写的 伤寒杂病论 是中医临床医学经典 华佗发明麻醉药剂 麻沸散 和 五禽戏 3 明代 李时珍的 创立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 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农政全书 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重点识记二 汉字与书法1 汉字的起源演变 演变规律 由图画到符号 由繁到简 2 书法艺术历程 1 魏晋南北朝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王羲之的 兰亭序 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2 隋唐时期 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书法代表有 怀素的草书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的楷书 3 宋代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 有意无法 出现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四大家 4 明代 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张旭 知识拓展中国五种主要字体的特点 重点识记三 笔墨丹青1 历程 1 新石器时代 绘画艺术起源 2 魏晋时期 文人画开始出现 著名画家提出了 以形写神 的绘画理论 3 唐代 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代表人物是吴道子 4 宋代 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兴起 最著名的是北宋张择端的 5 明清时期 文人画成就突出 受时代的影响 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木刻版画成为小说的插图 顾恺之 清明上河图 2 特点 1 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又有非功利 重写意的文人画 2 讲求神似 意境和气韵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 重点识记四 诗歌与小说1 诗歌 1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 楚辞 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代表作是 离骚 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3 汉赋 汉朝的一种专重铺陈排比 文采华丽的文体 4 唐诗 背景 盛唐繁荣 开放和文化多元化 科举取士制度的完善 代表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5 宋词 背景 天下分裂 战乱频仍的现实 市井生活丰富 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特点 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 并可配乐演唱 代表 豪放派的苏轼 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 李清照 6 元曲 是在 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制作的新诗体 宋词 通史链接宋代的政治 经济与思想文化 2 明清小说 1 背景 物质基础 商品经济推动 社会基础 市民阶层兴起 扩大 科技条件 印刷术完善 主观因素 文人努力 2 成就 四大奇书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短篇小说集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初刻拍案惊奇 续刻拍案惊奇 即 三言 二拍 批判现实的力作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三国演义 醒世恒言 3 评价 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重点识记五 梨园春秋1 萌芽 傩戏 2 形成 南戏 两宋之际 在浙江一带流行的一种戏曲 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3 成熟 1 特点 多种表演形式结合 故事情节完整 2 代表人物及作品 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 王实甫 西厢记 4 发展 昆曲 百戏之祖 1 特点 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唱腔婉转优雅 熔诗 乐 歌 舞 戏于一炉 2 代表作 汤显祖的 牡丹亭 温州 元杂剧 5 高峰 京剧 1 背景 明清时期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戏曲舞台非常活跃 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 2 形成过程 起源 清乾隆年间 四大徽班相继进京演出 形成 徽班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 形成新的剧种 京剧 3 地位 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高峰 被誉为 国粹 小试身手 1 思考 古代中国科技有什么特点 提示 1 注重实践 尊重自然 2 应用性强 农学 天文历法 数学 医学成就突出 3 主要采用对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 4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 2 判断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提示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 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 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始终是少数 3 判断 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提示 山水画讲究意境和神韵 民间风情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考点小结 要点史料探究研析史料探究重点 要点一 四大发明 史料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机器 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 电的利弊 问题 依据材料 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结合所学 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中国发挥了与西方不一样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解读 结论 贡献 中国的发明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促进作用 印刷术 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 使欧洲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 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 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推动整个世界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原因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 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超稳定的强大 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 使中国古代先进科技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艺术 要点二 史料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元代王冕的 墨梅图 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墨梅图 画横向折枝墨梅 笔意简逸 枝干挺秀 穿插得势 构图清新悦目 用墨浓淡相宜 清润洒脱 神韵盎然 是一幅不朽的传世名作 问题 欣赏 墨梅图 概括文人画的特征 解读 结论 特征 文人画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深化拓展 古代中国的文化与时代特征的联系1 先秦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 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 隋唐 盛唐时期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民族融合 文学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 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的痛苦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 宋元 宋代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南宋山河破碎 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借助文学艺术抒发愁闷情怀 5 明清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高考源于教材深化教材对接高考 教材拾遗 命题素材 材料选自岳麓版 据1975年出版的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记载 明朝以前 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 其中中国大约175项 占总数的58 以上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 引发了革新工艺技术的需要 推进了科技发展 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 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 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 中国的科学技术由先进转为落后 陷入长期停滞状态 考情分析 角度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重视经验总结 忽视理论概括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特点之一 典例 2013年海南历史 2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国古代 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 至公元1851年 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 夏小正 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 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 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 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 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 古代的历法 现在名为 农历 或 阴历 仍决定人们欢度 春节 以及 中秋 端午 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 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 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 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 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 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 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 统治者残暴 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 统治者开明 日食便很少发生 李约瑟 中华科学文明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解析 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第一问概括材料中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第二问说明影响古代天文学的因素 注意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去概括和说明 答案 1 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 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 不断完善的历法 中央政府支持 组织 设置专门机构 2 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 天人感应思想 注重实用性 理论探讨不足 角度二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方的影响 16世纪前 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 传入西方后对欧洲社会进步产生巨大影响 典例 2012年上海历史 13 公元1500年左右 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 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 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 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 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解析 a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 研制出活字印刷机 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 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故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 错误 角度三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落后 典例 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 40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 1587 约1666 青年时曾考取举人 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 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 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 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 转而探求 致富 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 手工业技术 撰成 天工开物 一书 书名取 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 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 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 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 四库全书 不予收录 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 被誉为 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潘吉星 宋应星评传 等 材料二牛顿 1643 1727 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 他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出版 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 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 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 后被封为爵士 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 奉为他们的首领 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 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 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 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詹姆斯 格雷克 牛顿传 等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解析 根据材料一 士大夫 四库全书 不予收录 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和材料二中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 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二人所处时代的经济 思想状况等分析原因 答案 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 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 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变式训练 1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政治局面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2 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