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政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单元 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 活动 1 实践是以 为主体 以 为对象的 活动 2 实践是一种 活动 实践及其特点 客观世界 物质 人 客观事物 物质性 直接现实性 准确理解实践的含义 1 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与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如建筑工人在施工前就要有图纸 农民种地心里都有计划等 而动物的活动只能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 是本能的活动 如蜜蜂采蜜 老虎觅食等 2 实践活动是人类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实践活动以客观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作为自己的改造对象 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 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 这种活动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 如科学家将卫星发射上天 农民通过植树造林使荒地披上了绿装 营业员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了商品的所有权关系等等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 如思考 修行 辩论等就不是实践活动 2 实践的特点 1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 即实践的主体 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是客观的 基本要素 2 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 有 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 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 中的人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人类实践的内容 形式 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目的 意识 社会关系 历史的发展着的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实践具有社会性 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但孤立的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实践活动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 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实践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都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 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 同时 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 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 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 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 2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3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需要 认识工具 认识能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 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条件 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2 实践处在 交汇点上 可以把认识与结果相对照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主观和客观 1 教材p42 探究问题 提示 1 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 实践 概念的感性认识 不必苛求准确 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 譬如农民种田 工人做工 教师教学 演员表演 科学家做实验等 但这里提醒同学们 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 2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具有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杜威认为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 这种理解混淆了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本能活动 是错误的 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理论的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费尔巴哈割裂了理论 认识 活动与实践的联系 认为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一种理论活动 是错误的 黑格尔把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混同于主观意识活动 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是错误的 2 教材p44 探究问题1 提示 1 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 品尝 揭开的 这启示我们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 变革客观事物 才能认识到其本质和规律 2 敢于 品尝西红柿 敢于 吃螃蟹 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 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3 教材p44 探究问题2 提示 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 提供新的经验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 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所以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4 教材p45 探究问题 提示 1 齐是非 和 是非莫辩 的思想是不正确的 因为它们陷入了不可知论 认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判断是非 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没有认识到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 俗话说 事实胜于雄辩 判断是非的标准也看事实 看实践的结果 看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5 教材p46 探究问题 提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践是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变革客观事物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实践及其特点 2 实践的特点 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构成要素 主体 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 实践的主体是人 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 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 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3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社会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实践的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人类实践的内容 形式 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3 实践的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是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的 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特别提醒 1 实践以人为主体 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 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 社会之间的活动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 如思考 修行 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 2015 上海卷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实践是 a 人的精神活动b 人的理性行为c 人的日常生活d 人的存在方式 解析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 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 abc三项错误 故选d 答案 d 对点训练1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 这表明 实践具有 a 直接现实性b 客观物质性c 自觉选择性d 社会历史性 解析 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 强调实践不同于认识 认识只停留在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看法 而实践则是把看法变成现实 这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项符合题意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强调实践的发展水平 规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 b项不符合题意 自觉选择性是强调实践是能动性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项不符合题意 社会历史性强调实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并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2 在实践活动中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 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 使客观物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 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 产生的新要求 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畴 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2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3 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 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4 通过实践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 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特别提醒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 服务于实践 2015 上海卷 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与之相关的人口 资源 环境 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 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由此在融合建筑学 城市规划学 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 形成了人类环境学 这表明实践是 a 认识的重要来源b 认识发展的动力c 人类认识的目的d 检验认识的标准 解析 材料中随着城镇化的加快 形成了人类环境科学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答案 b 对点训练2长尾鸟天生胆小 见到树蛇后会躲在远处的树洞里 它警告飞向树蛇的其他鸟 甚至有时还有追上去阻止的冲动 可往往是刚钻出洞来 就又缩了回去 而渡渡鸟发现树蛇后 会整天在这棵树的上空盘旋 一旦有哪只鸟想在此栖息 它就会冲上去撵走那只鸟 故事启示我们 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 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实践能改变现实c 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d 观念可以变为现实 解析 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 是因为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故选b 答案 b 答案 b 解析 题目强调了工具对于人们认识地球的重要作用 故选b 2 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已经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投入使用 这为我国科学家展开暗物质的探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这主要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答案 b 解析 科学实验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 题中通过地下实验 进一步探测研究暗物质 说明了b项 a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 3 马克思说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 a 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 实践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c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 b 解析 本题意在说明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有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