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 所谓 诗歌中的形象 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等 具体见下表 形象是诗歌主旨 情感的寄托 是解读诗歌的入口 把握形象 主要是把握作者所关注的形象特点和表现这一特点的意义 描绘形象是作者抒情言志的重要艺术手段 也是诗歌鉴赏题十分关注的测试点 如 规律总结 在高考中 鉴赏 诗歌中的形象 侧重于考查对形象的识别 对其特征的把握 对其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有时 会把对形象的鉴赏与诗歌的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 角度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010 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 寒云抱泉石 山翁 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 山坳 山翁 此处指隐者 诗意助读 沿着山崖上的小路 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 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被寒冷的云朵环绕着 隐者饮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 残花落满地面 丝毫没有人的行迹 问题 结合第三 四句 赏析 隐者 的形象 3分 审题推断 细审文本及题目 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 信息1 标题 访隐者 注释 推论 诗中所写人物是一个隐士 远离尘嚣 率性自适 不慕荣利 信息2 酒熟 不出门 残花满地 无人迹 推论 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 门外落花满地 无人造访 无人洒扫 解题指导 第一步 审 仔细审题 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 本题鉴赏的对象是 隐者 即诗中的 山翁 鉴赏的要求是 结合第三 四句 赏析 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结合第三 四句分析 第二步 找 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本诗第三 四句描写的是 山翁 的隐居生活状态 隐者 的形象由此呈现出来 具体的可从下列词语看出 酒熟 不出门 残花满地 无人迹 等 第三步 析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 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 隐者居住的山坳里寒云密布 在山石之间盘绕 在山泉上翻腾 在这天气转寒之时 隐者自己酿造的酒也熟了 所以隐者也不出门了 更无外人来访 门外因天寒而凋落的花朵 因为没有主人来打扫 没有客人的来访 散落一地 诗歌借写隐者居住地远离尘嚣表现出其率性自适的品性 第四步 结 总结形象意义 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据以上分析 山翁 是一个避世脱俗 随性自然的 隐者 在他身上寄寓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情怀 请你组织答案 规范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 门外落花满地 无人造访 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 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 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阅卷手札 1 审读标题 挖掘其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目以传神 古人特别重视诗文题目的拟立 诗歌题目更是常常能传出很多重要信息 如郭祥正的 访隐者 的题目指出这是作者探访 隐者 而写 描写 隐者 形象应是本诗的主要内容 同时 这个题目点出诗中形象 隐者 的身份 这些对我们把握形象特征起到了 定性 的作用 2 了解背景 知人也论世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对把握诗歌的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 知人论世 就作家所处的时代而言 不同时代的作家 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 就作家的个人遭遇而言 由于个人的身世 处境的不同 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如赏析李白的诗歌 就要理解其跌宕起伏 多姿多彩的一生 诗人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 无论何时何地 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 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 把握现实而又 不满足于现实 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 在高昂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赏析时应该抓住这些特点 3 整体感知 定形象身份 对人物形象 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时 首先要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 为其大体定位 如郭祥正的 访隐者 的标题指明诗中形象是一个 隐者 确定了形象的身份特征 4 抓关键语 析形象特点 古人写诗填词 很讲究炼字炼句 可以说流传至今的名家名篇 每一首诗歌都是字斟句酌 塑造人物形象 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语句 通过人物的动作 神情 细节 侧面描写来完成 抓住了这些关键语句 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如 访隐者 抓住 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 无人迹 等关键语句 就可概括出诗中隐者的形象 2011 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 智老 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 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 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 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 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 陈与义集校笺 注 天经 姓叶 名懋 智老 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 禅伯 指大圆洪智 儒先 指叶天经 诗意助读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 冰雪都开始融化了 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 夹带着几丝绿色 潺潺涓涓 向东流去 我寓居他乡 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 杏花开放的时节 伴随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 但病魔缠身 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 又安于穷困 我忽然想念他们 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 在春风的吹拂下 我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 是何等的风流飘逸 问题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 教师讲解1 审读标题 挖掘其信息 本诗题目点明了作诗的缘由 怀天经 智老 表明本诗与友情有关 陈与义另有一首 与智老 天经夜坐 诗 坐到更深都寂寂 雪花无数落天窗 把他们之间那种心神相契的情谊 写得平实而深切 可见诗人说 怀天经 智老 因访之 绝不是偶然 怀之 偶然 访之 而是常怀 常访的 所以诗中虽说 忽忆 实则是真情的流露 这是一个对友情无比珍视的人 2 了解背景 知人也论世 这首诗作于绍兴六年 1136 二月 前一年诗人因病辞官 离开朝廷 移居青镇 靖康之变 诗人避难江南 到此已历十年 十年来 思家忧国 无限心事 无人倾诉 如今抱衰病之躯 闲居青镇 心中有无限感慨 诗中 多病 固穷 虽说的是朋友 也暗示了诗人的处境 因此 那安贫淡泊的一面 又能使他以诗书自娱 保持心境的宁静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平和淡泊 不慕荣利 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人 3 整体感知 定形象身份 诗中的主人公是诗人自己 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这是一个珍视友情的诗人形象 4 抓关键语 析形象特点 我们从 客子光阴诗卷里 可以想象出诗人每日吟诗度日 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 从 西庵禅伯还多病 忽忆轻舟寻二子 可以看出他对友谊的珍视 结尾一句可以让我们想象出诗人的形象 他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 迎风而立 遥望对岸 这是一个风流飘逸的形象 参考答案 诗人形象 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 风流飘逸 角度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2011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回答问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惠崇 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注 郑防 画的收藏者 生平不详 画夹 分页装潢的画册 惠崇 北宋僧人 画家 擅长画雁 鹅 鹭鸶及水乡景色 潇湘 指湘江 流入洞庭湖 诗意助读 欣赏惠崇一幅烟雨归雁图 恍惚之间 好像坐在潇湘 洞庭的烟波之上 目送行行归雁 乡思油然而生 于是我想唤一叶扁舟 回归故乡 忽听得友人说 这是一幅画 问题 请从画境 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6分 审题推断 细读文本及题目 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 信息1 烟雨归雁 推论 这是画境 是惠崇作品的主要内容 归雁 表示思乡之情 烟雨 迷蒙更易使人产生似真似幻的感觉 信息2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推论 烟雨归雁图勾起了作者的乡思 错把画境当作真景 想找船归乡 最后被 故人 点醒 解题指导 第一步 仔细审题 捕捉关键信息 从题目和注释可知 这是一首题画诗 描写画境和感受是主要内容 第二步 搜索景物 描绘画面内容 要从诗歌中筛选出所描绘的景物 烟雨 归雁 洞庭 等 这一切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烟雨归雁图 自然勾起了诗人浓烈的乡思 第三步 感受意境 分析作者感情 抓住画中的景物 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 氛围 惠崇的 烟雨归雁图 深深地打动 了作者 归雁掠过烟雨迷蒙的湖面 使他产生幻觉 勾起了他浓烈的乡思 以至于很想唤一叶扁舟 回归故乡 可见 惠崇的技法是何等的高明 作者内心的故乡之思是多么浓烈 第四步 组织答案 简要赏析诗歌 要从画境 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来进行赏析 还必须结合诗中观画者 作者 的反应 作答时 一要描摹画面景物 二要交代观画者的表现 请你组织答案 规范答案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 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 天上掠过归雁 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 望着归雁 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 突然 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 这是一幅画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 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阅卷手札 1 缘景明情 探知诗人感情 古代许多写景诗具有 诗中有画 的特点 欣赏诗的画面美 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 四是静态 一般而言 色调明丽 画面鲜活 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 色调阴暗 画面凄凉 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 如赏析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的 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 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 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 苍苍别路迷 只要抓住诗中的 寒 暗 等词语 就能品味出诗中的凄凉 2 分析意境 探知诗人感情 意境是诗词艺术美的集中表现 它是诗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感情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相契合的体现 是诗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是探知诗人感情的重要途径 在意境的创设上 有不同的风格 同时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现举几例予以说明 3 透过表面 挖掘深层含意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 含蓄不露 富有哲理 在表面意义之下 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 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如李白的 早发白帝城 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 水流急 船行快 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2012 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 回答问题 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 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 逢此 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 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 余花满客船 注 那 同 哪 渺然 广阔辽远的样子 诗意助读 傍晚从江上行过 树木吐绿 江水满溢 还有夕阳和云朵 景色鲜丽 相互辉映 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 更教我情兴幽远 此中佳趣只可心会 却难用言语表达 日落西山 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水面泛着金光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 问题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 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 教师讲解第一步 仔细审题 捕捉关键信息 由本诗的题目 春江晚景 可知这是一首写景诗 描绘的是春日傍晚的美景 其基调应是明丽 欢悦的 题干中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 指明鉴赏的角度 暗示 作者情感 是通过 景 来表现的 第二步 搜索景物 描绘画面内容 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景令人心醉 所描绘的景物有江畔林木 白云 夕阳 晚霞 飘落的花瓣 它们组成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 怎能不让人赞叹 第三步 感受意境 分析作者情感 抓住画中的景物 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 氛围 本诗前两联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首联写景 江畔林木茂盛 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 景象明丽 三 四句用虚笔 征途中逢此佳景 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 赏心自得 其中佳趣 莫可言传 此两联写情而景在其中 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 而 渺然 之意自见 诗歌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 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第四步 组织答案 简要赏析诗歌 要将前两联描绘的景物与作者面对此情此景的喜悦之情结合起来考虑 作答时 一要描摹画面景物 二要交代作者的情感 三要点出情与景的关系 参考答案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 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 色彩艳丽 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角度三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2012 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 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 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 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 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 句 政 通 正 诗意助读 野菊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 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 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之色 哪肯因为无人 减掉自己的幽香 虽已是傍晚时分 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 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的家菊 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问题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分 审题推断 细读本诗及题干 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 信息1 题目 野菊 推论 野菊 是诗歌的主要形象 是作者言志的所托之物 信息2 政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推论 野菊 品性高洁 不因外部环境改变而改变 解题指导 第一步 找出诗中的物象 从题目可以看出 这是一首咏物诗 物象就是野菊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政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是集中描写野菊生长环境的特点 其重点是 幽色 和 妙香 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 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第三步 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 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 挖掘其深层含义 咏物诗一般运用象征手法 托物言志 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 象征了一种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品格 从全诗看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运用对比手法 将野菊的高洁置于至高的境界上 更突出了野菊的本质特征 请你组织答案 规范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 花色清淡 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 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得失反思 要明确古典诗词中的事物形象一般是作品中言志的所托之物 要准确把握物象的特点 展开联想 联系人类社会 去挖掘其象征意义 点击考场 高考专家如是说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不能浮于表面 要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能否挖掘形象的典型意义是区分考生鉴赏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 此诗形象很明确 但其典型意义需要深入挖掘 此题即是由此考查考生这方面的能力 高考状元如是说 我解诗歌鉴赏题的时候 都会首先对诗歌的类别做一个判断 这是一首咏物诗 而咏物诗一般是托物言志的 这样 我的注意力就放在理解野菊的象征意义上了 理解象征意义时 一要把握野菊的特点 二要运用联想理解其象征意义 阅卷老师如是说 在阅卷的过程中 有两类问题比较突出 1 没有答出野菊的象征意义 只答出了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 2 象征意义表述不准确 很多考生答成野菊具有 无私的奉献精神 或 孤芳自赏 鉴赏事物形象四关键1 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 由于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 不但有共同的语言 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 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 因此 在阅读古典诗歌时 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 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 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 涵 这样 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 如赏析杨万里的 野菊 中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传统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菊 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关注色彩色调 辨析物象特征 1 关注时令色彩古典诗词中 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 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 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 暮春则是感伤 惋惜和留恋 秋冬则是凄清 肃杀和悲凉 同时 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 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 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 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杨万里的 野菊 中 重阳 一词就点明了是在秋天 野菊生活的环境是肃杀 萧瑟的 2 关注冷暖色调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 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 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 如柳永的 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开头三句道出时间 地点 景物 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清秋节令的 寒蝉 衬托着 凄切 悲凉秋景 人将别 日已晚 雨乍停 蝉声切 惜别的长亭 凄凉的深秋 壮士分别尚且悲伤 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 都门 三句 写离别时的心情 设宴帐中 本欲多 留恋 片刻 怎奈 兰舟催发 这样的饯别酒 饮起来怎能不 无绪 欲留不得 欲饮无绪 矛盾至极 3 解读表现手法 把握事物形象 诗歌的传情达意 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 如比喻 拟人 借代 双关 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 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 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 如杨万里的 野菊 就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塑造了一个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 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 4 明确解题关键点 把握形象特点 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 内心世界 品质 感情等 鉴赏时需从以下关键点入手 答题步骤 2011 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 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 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 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 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 吟对沙鸥一怆神 诗意助读 徘徊在长江岸边 几番求渡却不得 江上风雨烟波一如旧时模样 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 夕阳易逝 岁月催人老 两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着我一路向北 它自岿然不动也无所谓人世的岁月无情 一个人在漫漫旅途中 难以承受对故乡的思念 我那经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 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风尘 旧日里一起游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离 都不知漂泊何处了 只剩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诗发愣 伤感着离别与孤寂 问题 指出 吟对沙鸥一怆神 中 沙鸥 意象的作用 答 教师讲解第一步 找出诗中的物象 本题题干已明确诗中的物象是 沙鸥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结合全诗看 作者长期漂泊在外 现在打算回归家乡 可是 到渡口打听才知道 江水高涨客船不敢出行 这样的情景 当然让归心似箭的作者心烦意乱 多年在外奔波忙碌 自己并没有结识多少朋友 而且还四散飘零 水天空阔 沙鸥飘零 人似沙鸥 转徙江湖 只有对着沙鸥黯然神伤 第三步 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 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 挖掘其深层含义 沙鸥 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物象 到处飞翔无处定居的沙鸥就是居无定所的作者的象征 诗歌抒发的是对故乡 亲友的思念之情 抒发离别的感慨和愁绪 第四步 根据要求整合答案 参考答案 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一 高考题组1 2012 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 词中 恨极在天涯 的 恨 是指什么 答 解析 首先要能读出这是一首闺怨词 由 恨极在天涯 可以看出 这里是因为思念之人远在天涯而恨 这 恨 是思妇的离愁别恨 是爱极而生的恨 这 恨 字包含了深深的爱和思念而不得见的惆怅 答案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 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这两句意思是说山上的明月一点也不知道 我 的心事 水面上的轻风 竟故意把 我 眼前的花吹落 旨在以山月 水风 落花的无情与 千万恨 心里事 的有情相衬 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可见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形象 答案 主人公满腹哀怨 对月怀远 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 花自飘零 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 解析 结句写景 意为 天边的碧云 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 思妇在百无聊赖之中 再凝望碧蓝的夜空 皎皎月光之下 白云缭绕 随着时光的流逝 它在一点点地 缓缓地斜移 似动非动似的 这里借景物的描写将对远人的思念和心绪的不宁表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 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 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 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 2011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1 2 题 琅玡溪 宋 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在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 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槎 ch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在鉴赏本诗过程中 要细读诗文 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 即可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 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 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大多数写物的诗歌 要么抒发对物之情 要么表达托物之志 本诗就是属于抒情类的 如果能看到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 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 但是本题所给的注解不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 反而对正确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扰作用 切忌不去透彻地理解文本 只片面地去作知人论世的解读 一看到 被贬 就联想到 伤感 从而造成对诗歌所表达情感的误解 文本的解读能力 是理解文本最重要的能力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 游客渡溪 古槎横溪 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 四两句进行赏析 答 解析 不知溪源来远近 一句 眼前幽静的溪水为实写 而形成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并不知道 本句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 春雪消融 琅玡溪不断壮大 一路远行 一路欢歌 此为虚写 但见流出山中花 一句 山花随溪水流出是实写 而本句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意盎然 落英缤纷的景象 此为虚写 此两句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 虚实结合地写出了琅玡溪的诱人景色 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 虚写山中的春意 以及溪源之远 溪流的曲折 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二 模拟题组1 2013 南平一模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 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 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 经过遗好音 1 简要概括 半山春晚 的特点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抓住写景诗句分析即可 春风取花去 写 春花凋谢 翳翳陂路静 交交园屋深 写 树木清阴 床敷每小息 杖屦或幽寻 写 环境恬静 唯有北山鸟 经过遗好音 写 鸟鸣山幽 答案 春花凋谢 树木清阴 环境恬静 鸟鸣山幽 2 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尾联 唯有北山鸟 经过遗好音 的表现手法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在此静谧的氛围里 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 抬头看去 原是北山一鸟 掠飞而过 留下一片 好音 这两句描写正是 鸟鸣山更幽 的境界 是绝妙的以动衬静手法 答案 以动衬静 或 以有声写无声 用突然传来清脆悦耳的鸟声 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流露出诗人闲适中的喜悦之情 答出 寓情于景 亦可 如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 2013 三明质检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回答问题 野步 宋 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 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 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 红他枫叶白人头 1 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野步者的形象 答 答案 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 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 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秋天阵阵寒风中带着哀愁 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 两首诗的三 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 请就这一手法结合诗歌分别做简要赏析 答 答案 两首诗三 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 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 烂醉 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 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 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 赵诗将 秋风 拟人化 认为它是个 管闲事 的家伙 染红了枫叶 染白了人头 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 撩起人的种种愁绪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迈之态之愁形象地表达出来 3 2013 南平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 经荒村柳宗元杪秋 霜露重 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 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 幽泉微断续 机心 久已忘 何事惊麋鹿 注 南谷 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乡下 杪 mi o 秋 即深秋 机心 机巧的心计 语出 庄子 1 此诗写景紧扣 秋 字 诗中哪两个意象最能体现秋色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全诗紧扣题目 以标题中的 荒 字笼罩全篇 使诗人笔下的画面涂上了一层惨淡之色 霜露 幽谷 黄叶 溪桥 古木 寒花和幽泉 无一不在它的笼罩之下 因而有力地突出了荒村的特点 而这个特点 又处处不离 杪秋 这个季节 使景物都具有浓厚的时令特色 其中最能体现秋色的两个意象当然是黄叶 寒花了 答案 黄叶 寒花 霜露 亦可 2 这首诗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试做简要分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 开始了痛苦的谪居生活 永州位于湖南 广东交界处 是一个人烟稀少 荒凉僻远之地 柳宗元置身于这样的环境 常常触景伤怀 对自己遭贬感慨万端 加上其所任永州司马 只不过是一个闲散之官 因而他没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这更加重了他的孤独 愤懑之情 从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这首五言古诗中 不难体会出诗人的这 种情绪 这次南谷之行却没有使他得到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的轻松 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独落寞之感 诗最后写的 机心久已忘 何事惊麋鹿 表面上的超脱放达之态 实际上却反映了欲遣愁绪而不能 从而愁上加愁的心境 答案 诗人借用典故 意思是 自觉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沉浮 仕途得失 超然物外 无机巧之心了 何以麋鹿见了我还有惊恐呢 其实是故作旷达之语 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4 2013 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莫邪三尺照人寒 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 未须携去斩楼兰 注 傅岩叟 辛弃疾友人 1 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诗中描写了一个欲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 他挑灯看剑 雄心奋起 却发现宝剑只能挂在空斋 与琴为伴 未能赴边杀敌 情绪一跌千丈 2 这首诗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都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 答 答案 用典 莫邪 是古剑名 相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 此代指名剑 也暗喻自己才能卓越 楼兰 为汉时西域古国 此处用典 以 楼兰 借指北方的金国 斩楼兰 表现了自己为国杀敌的理想 用典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使诗歌含蓄隽永 意味深长 指明 用典 解说意思对即可 不必指明典故出处 三 原创题组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 1 第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请加以赏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从诗中 离恨 可以看出此诗为赠别诗 是表现离愁别绪的 船自然是远行的交通工具 赏析此句从这里入手就容易多了 答案 漂亮的彩绘船静静地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上 又与岸边的柳树相绾 宛如一幅优美的春潭画舸图 船与柳枝相绾 使此船也就与赠别之情相连了 2 载将离恨过江南 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分析其作用 答 答案 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 将抽象的 离恨 化为有形的可被 载 之物 显得 离恨 具有沉重的分量 压在人们的心头 2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 1 2 题 鹊桥仙陆游一竿风月 一蓑烟雨 家在钓台 注 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 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 潮平系缆 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 钓台 又称严子陵钓台 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 是富春江主要风景点 在富春江镇西2500米是富春山 因东汉严子陵隐居于此得名 严子陵 名光 会稽余姚人 东汉初年隐士 少时曾与刘秀一同游学 刘秀即位后 不愿出仕 遂更名隐居 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再三盛礼相邀 授谏议大夫 仍 不屈 乃耕于富春山 老死于家 年八十 1 词中的 无名渔父 是怎样的形象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一竿风月 一蓑烟雨 是 渔父 的生活环境 家在钓台西住 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帝的征召 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 以此来寓意 渔父 的心情近似严光 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 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 渔父 在潮生时出去打鱼 在潮平时系缆 在潮落时归家 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 并无分外之求 不像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 利令智昏 答案 一个不热衷于追逐名利 只求悠闲 自在的隐士形象 2 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 一句有何深意 答 解析 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 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 最后两句承上片 钓台 一句 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 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 答案 陆游认为 无名 的 渔父 比严光还要清高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回答 1 2 题 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1 吴乔在 围炉诗话 中说 情能移境 境亦能移情 试结合 迟日园林悲昔游 一句 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 诗的首句 迟日园林悲昔游 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 当年 春日迟迟 园林如绣 游目骋怀 该是心旷神怡的 而这里追叙 昔游 时却用了一个 悲 字 这个悲 是今日的悲 是从今日的悲追溯昔日的乐 而反过来 也可以说 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 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 答案 这一句诗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 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今日的悲伤心情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 答案 这首诗 通篇运用反衬 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 哀与乐的衬比 以昔日对照今春 以园游对照边愁 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 南与北的衬比 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 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一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诗中 我 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实际上是 诗化了的作者 是作者在诗中的 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 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二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意象是分析 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 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 象 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 即意中之象 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 如柳宗元的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的 千山 鸟 孤舟 蓑笠翁 寒江 雪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 不屈服于环境 傲然倔强 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 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 倔强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意象 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 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 古典诗词常见的意象有以下几类 1 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 思乡类意象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 愁苦类意象 或表达忧愁 悲伤心情 或渲染凄冷 悲凉气氛 4 抒怀类意象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 或抒发感慨 5 闲适类意象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 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爱情类意象 用以表达爱恋 相思之情 战争类意象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中情与景的交互形式 一 触景生情 二 缘情写景 三 情景分列 四 寄情于景 五 景略情在 意象与物象 意境之间的关系1 意象与物象古人所谓意象 尽管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必须呈现为 象 那种抽象概念的说理 直抒胸臆的抒情 都不能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测试卷5年级数学试卷
- 枣庄移动围挡施工方案(3篇)
- 拼多多超市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儿童舞蹈摄影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智慧场馆施工方案(3篇)
- 奇石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南岸别墅格栅施工方案(3篇)
- 饮酒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理咨询题目测试及答案
- 心理测试题目加分及答案
- 土地使用权法律风险尽职调查指南
- 2025年8月16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业水平测试)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中医内科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正高级
- QFP器件引脚成形参数理解和计算方法
- 《机械基础教案》(劳人版第六版)
- 三栋监舍楼家具详细技术参数
-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