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页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2页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3页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4页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5 页 共 35 页目录第1节 校园网络总体设计概述3第2节 网络需求分析52.1网络基本情况52.2网络建设任务与性能要求6第3节 选择核心网络设备63.1设计方案说明63.2选择核心层交换机7第4节 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设计84.1总体设计原则与设备方法84.2各区网络拓扑结构图94.2.1 A区网络拓扑图94.2.2 B区网络拓扑图94.2.3 C区网络拓扑图10第5节 配置命令115.1 A校区配置命令115.1.1核心层交换机的配置115.1.2汇聚层交换机的配置125.1.3防火墙ACL规则配置与应用125.1.4边界路由的配置145.1.5服务器群接入交换机的配置155.2 B校区的配置命令165.2.1核心层交换机的配置(配置命令同A区的)165.2.2汇聚层交换机的配置(配置命令同A区的)165.3 C校区的配置命令165.3.1核心层交换机的配置165.3.2防火墙的配置175.3.3边界路由的配置175.3.4汇聚层交换机配置18第6节 地址规划196.1 A校区地址规划196.2 B校区地址规划206.3 C校区地址规划216.4 校园网段地址规划21第7节 公网地址使用规划237.1 Chinanat公网地址使用规划237.2 Cernet共网地址使用规划24第8节 收获及体会24第1节 校园网络总体设计概述校园网络是非常典型的综合网络实例。为了阐明主要问题,在本设计方案中对实际校园网的设计进行了适当的和必要的简化。同时,将重点放在网络的主干的设计上,主要是针对一些设备的配置步骤、配置命令、排查故障以及诊断命令和方法。其中包括三层加换机、路由器的配置,路由的添加,静态和动态路由的配置,还有NAT转换等,另外对于服务器的架设只作简单介绍,并且该试验中的防火墙全部有路由器来替代和配置。还有本设计全部是用思科设备来模拟实验的,并且是在思科模拟器上完成的,一些线路都采取简化的手段,具体内容参考有关参考书。在下面的拓扑图中,该校园有三个校区,称为A区、B区和C区。对于每个区域之间而言,都是通过cisco3560-24核心交换机互联的,在每个区域中,每个楼层是由cisco3560-24汇聚层交换机连接核心层交换机,在汇聚层交换机上有连接两个2950T-24接入层交换机,最后在每个接入层交换机上接一个主机。如下为校园网络的总体拓扑图:第2节 网络需求分析2.1网络基本情况 某高校有3个校区,称为A区、B区、C区。A区和C区规模较大,B区规模较小。A区与B区光纤线路长度在30km左右,租用裸纤(指仅租用光纤线路,不租用两端的网络设备)专线实现这两个校区间的互联。A区与C区相距较远,约60km,因此不能采用光纤专线,而采用MPLS VPN实现A区与C区的互联。 A区和C区各设置一个中心机房,但已A区为主。A区和C区的主要应用服务器放在各自校区的中心机房中,但校区间也你能互访这些服务器。 A区的服务器主要有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教务管理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DNS服务器等共计约10多台服务器。Web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要求同时接入电信ChinaNET网和教育网(Cernet)。 C区的服务器主要有教务管理服务器、电影服务器等。 A区使用的公网地址段为2,子网掩码为24,共32个IP地址;网关地址为3,子网掩码为52。 A区的教育网地址段为/24,共256个IP地址;网关地址为,子网掩码为52。 C区实用的公网地址段为28,子网掩码为24,共32个IP地址;网关地址为29,子网掩码为52。2.2网络建设任务与性能要求 先要求组建这3个校园网络,事先3个校区间互联互通,并能访问因特网。网络要易于扩展和维护、性能和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要求校园网采用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A区与B区采用千兆光纤链路互联,A区与C区采用100Mb/s MOLS VPN实现互联。 A区因特网出口设置2条,一条接入电信ChinaNET网,采用100Mb/s光纤专线接入;另一条接入教育科研网(Cernet),采用10Mb/s光纤专线接入。整个校园用户(3个校区)访问教育网资源时通过教育网出口访问。 C区设置一条因特网出口,采用100Mb/s光纤专线通过当地电信接入因特网。C校区用户访问因特网时,默认采用该条链路出去访问;访问教育网资源时,通过教育网资源时,通过A区的教育网出口访问。第3节 选择核心网络设备3.1 设计方案说明 通常是先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然后再选择网络设备,此处先进行设备选型,再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以便在拓扑图中标注出设备型号。 3个校区的网络建设在实际中是有先后次序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建的,此处是为了讲解和配置的方便,假设其网络是同时建设的。网络示例中所使用的设备型号为目前的主流设备,但不一定是最新的,对于以后新建网络,应选择符合时代的新型号。虽然设备型号和功能升级了,但组网的方法和配置策略是不会改变的,相关的配置命令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C区与A区的网络建设方法基本相同,为避免重复介绍,本书重点放在A区和B区网络的组建上。对于C区仅介绍到其核心层与A区的互联实现方法,即主要介绍两个远程局域网之间如何实现互联互通。 为便于同时介绍Cisco和华为的设备配置,网络设备同时选择了两个厂商的主流设备。对于二层交换机,由于数量众多,拓扑结构图中就不再画出。3.2 选择核心层交换机 考虑到整个校园网规模较大,用户主机数较多,核心层交换机采用华为万兆核心的路由交换机Quidway S8505,该交换机拥有5个功能板插槽和2个引擎插槽,背板带宽为750Gb/s,包转发率为180Mb/s,并支持10GE接口,具有很强的交换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 根据应用需要,配置一块拥有48个千兆以太网电口的功能板和一块拥有24口的千兆SFP光纤接口板,板上配置18个千兆多模光纤接口,用于连接到各幢楼的汇聚层交换机。为提高交换机的可靠性,配置双引擎。S8505的配置及外观如图2.16所示。 光纤接口不够用时,可使用千兆的电口。使用内网地址的服务器群可使用部分千兆电口。使用共网地址的DMZ区服务器群使用Cisco Catalyst 3750G-24T千兆交换机实现网络的千兆接入。另使用一台Cisco Catalyst 3750G-24T作为千兆防火墙设备,保护DMZ区中的服务器群。 各幢楼的汇聚层交换机采用华为的S3528P或Cisco 3550-24或3560。B区的规模不大,核心层交换机采用Cisco 4506交换机。3.3选择核心路由器 由于网络用户数较多,网络出口路由器也采用高端的华为Quidway NE40-4交换路由器,并配置一块NAT转换板,以提高NAT转换的速度和负荷承受能力。 网络的因特网出口有2个,与核心层交换机互联需要一个接口,与防火墙设备互联需要一个接口;教育网的招生录取系统需要直连教育网,否则招生录取系统运行有问题,因此,单独使用一个接口连接招生录取用机,故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至少需要5个;考虑到扩展性,增配2个SFP光纤接口,标准有5个以太网电口。NE40-4交换路由器接口配置及外观如图2.17所示。第4节 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设计4.1总体设计原则与设备方法 A区中的机房设置在综合楼的3楼,该幢楼的汇聚层交换机放在中心机房,由于该幢楼的楼层较高,分别在1楼和6楼的线井各设置1个机柜,放置接入层交换机。其余楼宇的配线间设置在各幢楼的中间楼层,汇聚层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军方旨在配线架的机柜中,汇聚层交换机采用多模光纤以千兆链路上连到核心层交换机的SFP光纤接口。4.2各区网络拓扑结构图4.2.1 A区网络拓扑图4.2.2 B区网络拓扑图4.2.3 C区网络拓扑图第5节 配置命令5.1 A校区配置命令5.1.1核心层交换机的配置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erminal 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nt range fa0/1 - 14Switch(config-if-range)#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fa0/1Switch(config-if)#ip add 8 52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其它端口的地址配置同上路由配置:Switch(config)#ip route 7Switch(config)#ip route 3Switch(config)#ip route 9Switch(config)#ip route 5Switch(config)#ip route 1Switch(config)#ip route 7Switch(config)#ip route 3Switch(config)#ip route Switch(config)#ip route Switch(config)#ip route Switch(config)#ip route 15.1.2汇聚层交换机的配置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erminal 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nt range fa0/1 - 3Switch(config-if-range)#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fa0/1Switch(config-if)#ip add 7 52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其它端口的配置同上路由配置:Switch(config)#ip route 8本校区的其它汇聚层交换机的配置同上5.1.3防火墙ACL规则配置与应用1定义和应用WAN口的ACL规则的配置Switch(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from-center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 eq www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 eq 443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 eq range 20 21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 Switch(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from-chinanet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 3 eq www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 3 eq 443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3 range 20 21Switch(config-ext-nacl)#permit tcp any host 3 Switch(config-ext-nacl)#deny ip any anySwitch(config-ext-nacl)#exitSwitch(config)#int fa1/0Switch(config-if)#ip access-group extended from-center outSwitch(config-if)#int fa1/1witch(config-if)#ip access-group extended from-chinanet out2定义和应用LAN口的ACL规则的配置具体配置同上3定义和应用DMZ口的ACL规则的配置具体配置同上路由配置:Switch(config)#router rip Switch(config-router)version 2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5.1.4边界路由的配置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 fa0/0Router(config-if)#ip add 9 52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Fa0/1端口配置同上Router(config)#int fa1/0Router(config-if)#ip add 52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Fa1/1端口配置同上路由配置:Router(config)#router rip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8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NAT配置: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 fa1/0 overloadRouter(config)#access-list 2 permit any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int fa1/1 overload5.1.5服务器群接入交换机的配置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erminal 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nt range fa0/1 - 3Switch(config-if-range)#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fa0/1Switch(config-if)#ip add 0 52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其他端口的配置同上路由配置:Switch(config)#router rip Switch(config-router)version 2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5.2 B校区的配置命令5.2.1核心层交换机的配置(配置命令同A区的)5.2.2汇聚层交换机的配置(配置命令同A区的)5.3 C校区的配置命令5.3.1核心层交换机的配置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erminal 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nt range fa0/1 - 3Switch(config-if-range)#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fa0/1Switch(config-if)#ip add 52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其它端口的地址配置同上路由配置:Switch(config)#router rip Switch(config-router)version 2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5.3.2防火墙的配置配置命令同A校区5.3.3边界路由的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 fa0/0Router(config-if)#ip add 30 52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nt fa0/1Router(config-if)#ip add Router(config-if)#ip nat intside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Fa1/1端口的配置同上NAT配置: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 fa0/0 overload路由配置Router(config)#router rip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85.3.4汇聚层交换机配置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erminal Switch(config)#ip routingSwitch(config)#int range fa0/1 - 3Switch(config-if-range)#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fa0/1Switch(config-if)#ip add 4 52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其它端口配置同上路由配置:Switch(config)#router rip Switch(config-router)version 2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2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第6节 地址规划6.1 A校区地址规划楼宇/校区汇聚层交换机型号互联接口汇聚层接口ip地址核心层接口ip地址核心层交换机互联接口学生宿舍5Cisco3560F0/17/308/30F0/1学生宿舍4Cisco3560F0/23/304/30F0/2学生宿舍3Cisco3560F0/39/300/30F0/3学生宿舍2Cisco3560F0/45/306/30F0/4学生宿舍1Cisco3560F0/51/302/30F0/5A区教工宿舍Cisco3560F0/67/308/30F0/6图书馆Cisco3560F0/73/304/30F0/7实训楼Cisco3560F0/8/300/30F0/8教学楼Cisco3560F0/9/30/30F0/9综合楼Cisco3560F0/10/30/30F0/10路由器Route ptFa0/09/300/30F0/13防火墙Cisco3560F0/12/30/30F0/12InternetRoute ptFa0/05/306/30Fa0/14B区核心交换机Cisco3560Fa0/111/302/30Fa0/11防火墙WAN口Cisco3560Fa0/2/30/30Fa0/1Cernet网Router2811/30/30Fa0/0Chinanet网Router2813/304/30Fa0/1防火墙DMZCisco3560Fa0/1/300/30Fa0/16.2 B校区地址规划楼宇/校区汇聚层交换机型号互联接口汇聚层接口ip地址核心层接口ip地址核心层交换机互联接口教工宿舍1Cisco3560F0/2/30/30F0/2教工宿舍2Cisco3560F0/4/30/30F0/4教工宿舍3Cisco3560F0/5/300/30F0/5教工宿舍4Cisco3560F0/63/304/30F0/6教学楼Cisco3560F0/77/308/30F0/7学生宿舍Cisco3560F0/81/302/30F0/8A区核心交换机Cisco3560F0/111/302/30F0/116.3 C校区地址规划设备/网络名称设备型号互联接口汇聚层接口ip地址核心层接口ip地址核心层交换机互联接口防火墙WAN口Cisco3560Fa0/1/30/30Fa1/1核心层交换机Cisco3560Fa0/3/30/30Fa0/1ChinaNat网Router281129/3030/30Fa0/0防火墙LAN口Cisco3560Fa0/2/300/30Fa0/2MPLS VPN(路由器)Router2811Fa0/1/30/30Fa0/16.4 校园网段地址规划楼宇/校区名称网段及地址数网段地址地址的聚合表示B校区16个C/24/24/20综合楼2个C/24/24/23教学楼2个C/24/24/23实训楼8个C/24/24/21图书馆8个C/24/24/21A区教工宿舍2个C/24/24/23学生宿舍12个C/24/24/23学生宿舍22个C/24/24/23学生宿舍32个C/24/24/23学生宿舍42个C/24/24/23学生宿舍52个C/24/24/23A区电信网络1个C/24B区教育网络1个C/24A区和B区未分配地址14个C/24/24C校区192个C/24-/24/18/17第7节 公网地址使用规划7.1 Chinanat公网地址使用规划根据前面的网络规划,A区所申请到的Chinanet公网址段为2,子网掩码为54,共32个ip地址。 这32个ip地址用在三个方面,即校园网边界路由器与Internet接入服务商的路由器的互联接口地址、nat地址池和服务器。地址分配如下。 校园网的边界路由器与ISP互联需要一对接口地址,可从这32个地址段中划分出一个具有4个ip地址的子网来实现,该子网的地址为2/30。校园网的边界路由器的接口地址使用4,子网掩码为52;ISP服务商的接口地址(网关地址)为3,子网掩码为52。 路由器的NAT转换需要一个NAT地址池,可从剩余的ip地址中再划分出一个具有4个ip地址的子网用做NAT地址池,该子网掩码的地址为61.186。202.36/30。 32个ip地址,用去8个后,还剩24个,将这24个ip地址再划分成2个子网,一个子网8个ip地址,用于内部服务器静态NAT转换使用,另一个子网16个ip地址,提供给服务器使用。其子网地址和网关地址如下。 内部服务器静态NAT转换使用的网段地址为:0/29。 服务器用的子网地址为8/28;网关地址为9;子网掩码为40。7.2 Cernet共网地址使用规划A区所申请到的教育网地址段为/24,共256个ip地址。地址规划如下。 边界路由器互联接口地址段为/30,边界路由器使用,子网掩码为52;ISP服务商接口地址(网关地址)为,子网掩码为52。 NAT地址池使用的地址段为/30。 内部服务器静态NAT转换使用的地址段为/29。教育网的招生录取计算机必须使用教育网地址,不能进行NAT地址转换,划分一个具有16个ip地址的子网供招生系统使用,地址段为6/28。教育网服务器划分使用其中的64个ip地址,其余地址保留备用。这64个ip地址段为4/26,该网段的网关地址为5,子网掩码为92。第8节 收获及体会经过这一次的规划设计某校园的大型局域网的方案中,我得到了很多,也体会到很多。其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挫折,甚至有想放弃的念图。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去,最后完美的完成了方案的设计。从这一次设计中,首先让我感觉到一个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分工完善、具体,在这个团队中必须每一部分都能高效完成每一部分,最后才能完美的完成任务。然后,要有不怕繁琐、要有耐力、不怕吃苦的精神。另外,设计思路要清晰、步骤合理。遇到问题自己要学会去解决、去分析。其次,从实际的内容中,我体会到网络规划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是平时学习的重点,更是实际生活的应用。所以我们从现在要认真的对待,在整个设计中,不但能学到很多,而且还会对本学期的路由与交换的配置和管理这门课程有一个很好的知识巩固和复习。有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命令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对于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还有对防火墙的配置、NAT转换等一些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学习。最后,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我们学习网络的学生是很重要的,只有自己实际去操作才能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所以我们要经常进行实际操作,从而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还提高了一点排错能力,对于一些常见问题加深了印象。每次课程设计都会有多多少少的收获,这些收获将成为以后学习中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网络规划设计案例Cisco校园网设计方案举例一、 学校需求分析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校领导、广大师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未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教育的投入,开展网络化教学,开展教育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未来建设的具体内容。1、调研情况学校有几栋建筑需纳入局域网,其中原有计算机教室将并入整个校园网络。根据校方要求,总的信息点将达到 3000个左右。信息节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将涉及到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主控室可设在教学楼的一层,图书馆、实验楼和教学楼为信息点密集区。2、需求功能校园网最终必须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项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并能够有效促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高学校办公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二、设计特点根据校园网络项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设备选型的性能价格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学校设计成一个技术先进、灵活可用、性能优秀、可升级扩展的校园网络。考虑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远程教学等各个方面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校的投资。学校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无地理限制等优势,真正把现代化管理、教育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与办公管理当中。学校校园网具体功能和特点如下:1、技术先进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1000Mbps 速率的主干,100Mbps 到桌面,运行目前的各种应用系统绰绰有余,还可轻松应付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应用要求,且易于升级和扩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网络设备选型为国际知名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产品系列全及完善的服务保证; 采用支持网络管理的交换设备,足不出户即可管理配置整个网络。2、网络互联: 提供国际互联网ISDN 专线接入(或DDN),实现与各公共网的连接; 可扩容的远程拨号接入/拨出,共享资源、发布信息等。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丰富; 有综合网络办公系统及各个应用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有以WEB数据库为中心的综合信息平台,可进行消息发布,招生广告、形象宣传、课业辅导、教案参考展示、资料查询、邮件服务及远程教学等。三、校园网布局结构校园比较大,建筑楼群多、布局比较分散。因此在设计校园网主干结构时既要考虑到目前实际应用有所侧重,又要兼顾未来的发展需求。主干网以中控室为中心,设几个主干交换节点,包括中控室、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中心交换机和主干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交换机。中控室至图书馆、校园网的主干即中控室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之间全部采用8芯室外光缆;楼内选用进口6芯室内光缆和5类线。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配服务器7台,用途如下:主服务器2台:装有Solaris操作系统,负责整个校园网的管理,教育资源管理等。其中一台服务器装有DNS服务,负责整个校园网中各个域名的解析。另一台服务器装有电子邮件系统,负责整个校园网中各个用户的邮件管理。WWW服务器1台:装有Linux操作系统,负责远程服务管理及WEB站点的管理。WEB服务器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APACHE服务器,用PHP语言进行开发,连接MYSQL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动态网站。电子阅览服务器1台:多媒体资料的阅览、查询及文件管理等;教师备课服务器1台:教师备课、课件制作、资料查询等文件管理以及Proxy服务等。光盘服务器1台:负责多媒体光盘及视频点播服务。图书管理服务器1台:负责图书资料管理。在充分考虑学校未来的应用,整个校园的信息节点设计为3000个左右。交换机总数约 50台左右,其中主干交换机5台,配有千兆光纤接口。原有计算机机房通过各自的交换机接入最近的主交换节点,并配成多媒体教学网。INTERNET接入采用路由器接ISDN方案,也可选用DDN专线。可保证多用户群的数据浏览和下载。四、网络拓扑图 酒店部署无线网络设计方案商务客人常常喜欢在酒店大堂、咖啡厅或茶座里用笔记本电脑工作,或是在这些地方进行一个小型的会谈,当客人需要处理电子邮件或上网下载公司的资料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您必须换一个靠近某个数据点的位置、您可以到商务中心去,或您必须到房间里用电话线才可以上网等等。而无线智能酒店系统就可以免除这样的尴尬,它主要是通过在酒店布置无线局域网WLAN来提供无线宽带服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酒店的整体接入,不影响酒店的正常营业,尤其是不影响酒店的装修布局。不同酒店无线网络设计方案根据星级酒店的特点,要实现包括办公楼、行政楼和客房的大面积网络覆盖。网络结构就会包括不同网络设备和不同的连接方式,同时也包含不同功能特征,以充分满足酒店管理的需要。基于上述所述,网络结构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问题。合理的网络方案不仅简化网络的管理,而且能够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因此,针对酒店面积大的实际情况,酒店无线网络的设计方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楼层之间用有线网络进行连接,多个房间共用一台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另外一种就是使用无线路由器,通过酒店现有的CATV线路传输无线网络信号,这样只需要在机房安装无线路由器,在客户端安装天线就可以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了。相比之下,第二种无线网络搭建方案更为可观。因为CATV线路已经成为酒店的标准配置,部署无线网络,只需要加装无线网络信号发射器就可以了,免去布线的烦恼,而且可以节约网络设备投资。因为使用第一种无线网络搭建方案,不仅需要铺设网线,而且需要购买大量的无线路由器,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一台无线路由器的信号仅仅能够覆盖3至5间客房。无论是使用效果,还是投资成本,第二种方案都是首选。此外,从楼外和楼内的不同,还可分为楼外覆盖和楼内覆盖两种解决方案:楼内覆盖方案是指在走廊中央放置1个无线接入设备AP(Access Point),覆盖整个楼层;另一种楼外覆盖方案,是在楼的一侧侧放置1个AP,增加室外天线,覆盖整个大楼。典型酒店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无线酒店网络系统一般包括酒店无线整体接入、无线大堂吧、无线咖啡吧、无线多功能厅等,提供VOD点播、Internet服务、酒店资源查询等服务。酒店客人无论在酒店的客房、大堂吧、咖啡吧都能够一边品尝咖啡,一边用手提电脑上网冲浪,上网查询当地文艺娱乐活动,或进行网上购物。在众多的无线需求中间,酒店的大厅和会议室无线需求最为具有典型意义,下面我们就这两种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之道:酒店大厅无线解决方案:由于会议室、大厅的特殊情况无法布线,所以这些地方往往成了有线网络覆盖的死角。而且即使想布线,但由于与会人员流动性大、位置、用户数量不固定,这在具体的方案设计、网络的铺设上很难实现。偶尔布一次线也会因为每个会议的规模和与会人数有很大的差别,把我们的网络管理员疲于奔命。而且由于使用有线网络来进行网络铺设,每个用户都必须使用一个双绞线连接到网络的信息插座,这样室内就会网线纵横交错,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很可能影响会议的进程,给用户造成不便。完会后,网络撤收也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这样就造成酒店的核算成本的增加。而采用无线网络就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 一般酒店的大厅面积比较大,如果一个AP不能够覆盖整个区域,我们可以安装多个AP组成微蜂窝网络来覆盖整个区域。而像咖啡厅的面积比较小,所以使用一个AP基本上可以覆盖整个区域。为了能够与整个酒店的网络和Internet 通讯,我们使用5类双绞线把AP连接到酒店的网络交换机。大厅无线解决方案在用户端,每个用户都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块PCMCIA无线网卡,就可以轻松接入到网络中,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而且,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在整个区域内自由地不间断通信的移动。整个网络的用户的增减相当方便。酒店会议室无线解决方案:根据我们各个不同会议室面积的大小,来选择每个会议室放置几个AP来完全覆盖整个会议室。会议室无线解决方案接下来就要选择AP的放置位置,一般选择蜂窝状分布,把AP固定到安装位置,并用双绞线把AP的Ethernet口连接到酒店机房的网络交换机上,把整个无线系统和有线网络完好地结合在一起。与会的每个成员可以方便地将PCMCIA卡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就可以轻松接入网络,进行数据的传送、信息的交流、在线讨论等等。小型网络设计方案 所需设备:双WAN口路由器一台、中心交换机一台、14台24口的普通交换机 投入成本:1万2千元左右 方案优点:网速稳定、快速,有很好的可升级性能 适合读者:公司网管 操作难度: 1.小型网络的规划 本方案采用二层结构:核心层和用户接入层,通过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组建网络,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