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前桥与悬架设计
45页 19000字数+说明书+外文翻译+1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主销.dwg
前钢板弹簧.dwg
前钢板弹簧主簧.dwg
前钢板弹簧总成.dwg
后钢板弹簧.dwg
后钢板弹簧主弹簧.dwg
后钢板弹簧总成.dwg
外文翻译--汽车悬架系统.doc
封面.doc
悬架总成.dwg
挂车前桥与悬架设计论文.doc
摘要.doc
目录.doc
答辩相关材料.doc
设计图纸10张.dwg
车桥总成装配图.dwg
转向节.dwg
过程管理封皮.doc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Ⅱ
第1章 绪论……………………………………………………………………1
1.1 本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
1.2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2
1.3 本设计的主要参数………………………………………………………4
第2章 从动桥的概述及选型………………………………………………5
2.1 从动桥的概述……………………………………………………………5
2.2 从动桥转向装置的结构形式选择及确定………………………………8
2.3 本章小结…………………………………………………………………8
第3章 从动桥设计计算及校核……………………………………………9
3.1 转向从动桥前梁的设计和校核…………………………………………9
3.1.1 在制动工况下前梁应力分析……………………………………10
3.1.2 在最大侧向力工况下的前梁应力分析…………………………12
3.2 转向从动桥转向节设计和校核…………………………………………13
3.2.1 在制动工况下的转向节分析……………………………………14
3.2.2 在侧滑工况下的转向节分析……………………………………14
3.3 转向从动桥的主销和转向节衬套的设计和校核………………………15
3.3.1 主销在制动工况下的应力计算…………………………………15
3.3.2 主销在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16
3.3.3 转向节衬套的应力计算…………………………………………18
3.4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18
3.5 本章小结…………………………………………………………………20
第4章 悬架的概述及选型…………………………………………………21
4.1 悬架的概述………………………………………………………………22
4.2 前后悬架形式的选择……………………………………………………26
4.3 本章小结…………………………………………………………………23
第5章 弹性元件的计算………………………………………………………24
5.1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计算………………………………………………24
5.2 悬架的基本参数的计算…………………………………………………28
5.3 悬架的强度校核计算……………………………………………………34
5.4 本章小结…………………………………………………………………37
结论………………………………………………………………………………39
参考文献…………………………………………………………………………40
致谢………………………………………………………………………………41
摘 要
挂车前桥和悬架是挂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根据挂车前转向桥和悬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转向从动桥前梁、转向从动桥转向节、转向从动桥主销和转向节衬套的设计和校核,以及钢板弹簧悬架的设计和校核。本设计采用工字型前梁并稍向下弯曲,已达到降低重心和提高刚度的作用。在前梁初步计算完成之后会用有限元ANSYS进行静力学分析,以保证设计质量。挂车悬架把车架和车轴弹性的连接起来。它的主要功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有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保证乘员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由于钢板弹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本设计主要采用有主副簧的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
关键词:挂车;前桥;悬架;主销;钢板弹簧
ABSTRACT
Trailer front axle and suspen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lers. After the access relevant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trailer front steering bridge and suspens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working principle set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steering driven bridge girder, steering driven bridge before knuckles, steering driven bridge dowel and steering knuckle bushings design and check, and leaf spring suspension design and check. This design USES the work before beam and slightly font already, bend down to reduce the role of gravity and improve stiffness. In the former beams after completing preliminary calculation wit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SYS to statics to ensure the design quality. Trailer suspension frame and axles of the elastic connecting.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transfer fun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body all the force and moment, such as support, making.
Keywords: Trailer; Front axle; Suspension; Dowel; Leaf spring
第1章 绪 论
1.1 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应用的最多,最普遍,也是最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的车桥和悬架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的从动桥的转向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随着公路业得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人门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汽车工业以其强有力的产业拉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随着我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零部件的自行开发和研究工作也随之广泛地展开。汽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的零部件承受着静载荷和动载荷作用,这些作用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汽车运行的可靠性。
车桥(也称为车轴)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它的两端安装着车轮,其功用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方向的作用力及其力矩。
车桥是汽车的主要零件之一,它是汽车主要承载件和传力件,支撑着汽车的载荷,并将载荷传给车轮,在实际行驶中,作用在车轮上的牵引力、制动力、横向力,也是经过桥壳传到悬架及车架上的。同时汽车在路面上高速行驶,由于路面不平度的影响,汽车的车桥会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在这种复杂的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下,会发生裂纹萌生和扩转并导致突然断裂。因此,在技术上了解车桥的静态特性,有着及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汽车车桥及悬架的制造过程中,涵盖了铸(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铸钢)、锻(模锻、精锻、平锻和热压)、焊(电焊、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热处理(表面淬火热处理、表面高频淬火处理)粉末冶金等各种热加工工艺。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确定挂车车桥和悬架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部件的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认识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培养文献查阅、使用、文件编辑、文字表达等基本实践能力以及外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的基本技能,使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树立符合国情和生产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和观点,培养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风。1.2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挂车是本身没有自带动力及驱动装置,由汽车牵引组成汽车列车用以载运人员及货物的汽车。挂车分为全挂车和半挂车,全挂车与半挂车最大的不同是,汽车列车在运输作业时,挂车的全部载荷由挂车承载,牵引车只起牵引作用。因此,全挂车的前支撑为轮轴结构,且通常具有转向装置,一减少侧滑、摩擦和汽车列车的转向阻力。本设计为全挂车。而全挂车的前桥为转向从动桥。转向方式为轮转向式转向装置。采用轮转向式转向装置的挂车的主要优点是货台或车厢的地板离地面较低,且左右车轮可以实现正确的转向角度,车轮磨损较小,但对杆系的传动比精确度要求较高。
根据悬架的结构的不同,车桥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
根据车桥上车轮的作用,车桥又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一般汽车多以前桥为转向桥,以后桥、中桥为驱动桥。本设计为转向桥。
转向桥是利用车桥中的转向节使车轮偏转一定的角度,实现汽车的转向。转向桥一般位于汽车的前部,因此也常称之为前桥。
前梁用钢材锻造,断面为工字型以提高抗弯强度。为提高抗扭强度,接近两端略制成方形。中部加工出两处用以支撑钢板弹簧的加宽面——弹簧座。中部向下凹,降低发动机位置,从而降低汽车的重心,扩展驾驶员的视野,并减小传动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的夹角。前梁两端各有一个加粗部分,呈拳形,其中有通孔,主销即插入两孔内。通过主销将转向节与前梁的拳部相连,并用带螺纹的楔形锁销将主销固定在拳部孔内,是之不能转动。前轮可以绕主销偏转一定角度而使汽车转向。为了减小磨损,转向节孔销内压入青铜衬套,衬套上的润滑油槽在上面端部是切通的,用装在转向节上的油嘴注入润滑脂润滑。为使转向灵活轻便,在转向节下耳与前梁拳部之间装有推力滚子轴承。在转向节上耳与拳部之间装有调整垫片,以调整其间的间隙。在转向节的上耳上装有与转向节臂制成一体的凸缘,在下耳上则装着与转向梯形臂制成一体的凸缘,这两个凸缘均制成有一矩形键,因此在左转向节的上下耳上都有与之配合的键槽。转向节通过矩形键及带有锥形套的双头螺栓与转向节臂及梯形臂相连。在键槽端面间装有条形的橡胶密封垫。
车轮轮毂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转向节外端的轴颈上。轴承的松紧度可用调整螺母(装于轴承外端)加以调整。轮毂外端用冲压的金属罩盖住。轮毂内侧装有油封。如果油封漏油,则外面的挡油盘仍足以防止润滑油进入制动器内,转向节上靠近主销孔的一端有方形的凸缘,固定制动底板。
对车桥提出的设计要求:
(1)外廓尺寸小,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离地间隙,以足通过性要求。
(2)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承受和传递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此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质量,尤其是簧下质量,以减少不平路面的冲击载荷,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3)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维修、调整方便。
(4)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
对车桥设计完成之后要进行校核和ANSYS有限元分析。
悬架是车架(或车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传递给车架或车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现代汽车的悬架尽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是一般都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和辅助元件组成。辅助元件包括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弹性元件的功用是缓和冲击,减振器的作用是使振动迅速衰减,振幅迅速减小。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使车轮按一定的轨迹相对于车架和车身运动。悬架是采用非独立悬架,因为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简单、维修方便。
非独立悬架其结构特点是两侧的车轮有一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连接。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发生跳动时,必然引起另一侧的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发生摆动,故称为非独立悬架。在中、重型汽车上普遍采用。
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有: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的能力。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小。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对悬架设计完成之后要进行校核。
1.3 本设计的主要参数
表1.1 结构参数表
前轮轮距1840
弹簧座中心距880
弹簧座中心到主销中心距离370断面尺
寸全高
上凸缘宽度
下凸缘宽度
上下凸缘间距
幅板厚度125
138/65
65/65
55/58
16/14
主销长度221
主销直径50
主销中心到上衬套中心距81
主销中心到下衬套中心距81
上衬套长度52
下衬套长度52
止推轴承高度16.5转向节主销中心到压力中心距
主销中心到转向节大轴颈中心距
大轴颈宽度
小轴颈宽度
大轴颈直径
小轴颈直径100
110
61
35
55 本次毕业设计是以挂车的前桥和悬架为研究对象,分成车桥和悬架两部分,所设计的挂车是全挂车,汽车列车在运输作业过程中,挂车的全部载荷有挂车承载,挂车的前支撑位轮轴形式,所以挂车的前桥主要有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的作用。挂车悬架是将挂车车架与车轴相连的全套装置的总称,其功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各种载荷,并减少或消除由不平路面通过车轴传给车架的冲击和振动,以改善挂车行驶的平顺性。所设计的挂车悬架是主副簧共同工作的形式,当装载质量不大只有主簧工作,当挂车满载或装载质量较大时副簧与主簧共同参加工作。
本次设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了所设计的形式,运用专业知识和资料对本设计的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挂车前桥和悬架的各部件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校核。由于挂车前桥对力学要求较高,所以对前桥进行了ANSYS分析,以保证设计质量。最后通过CAD进行了图纸的绘制。
参考文献
[1] 刘惟信主编. 汽车车桥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2] 刘惟信主编. 汽车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
[3] 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第四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
[4] 王望予编.汽车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5] 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6] 李秀珍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7]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本书编写组编著. 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3.
[8] 张龙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
[9] 唐增宝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6.
[10]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2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
[11] 何铭新 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12] 刑静忠 王永岗等编著.ANSYS分析实例与工程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13] 陈家瑞主编 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14] 臧杰.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 张洪欣.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6]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基础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7] Joseph Constanse,DFMA leaming to 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Meeh,Erg,2007.
[18] A.Higuchi,Y.Saitoh.Optimal Control of Four Wheel Steering Vteering Vehicle:Vehicle System Dynamic,12(2007),pp.39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