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2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2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2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2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本单元时间断限上起文艺复兴 下至20世纪末 囊括了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 17世纪 随着文艺复兴的进行 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牛顿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 建立了经典力学 改变了自古以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 18 19世纪 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思想更加开放 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物种起源 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两次工业革命先后兴起 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3 20世纪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两者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辩证唯物史观 典例 2011 山东文综 t27 17 18世纪 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 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 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 宣传革命 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 非为君也 为万民 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 非一人之所能治 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 y 拖拉 大木然 君与臣 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 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 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却将儒家政治 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 若以为其所论仍与 现代 不侔 m u 相当 而定其为无新见 则失于以 现代 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 十七世纪中国政治 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史观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 传统 和 交流 的研究 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 概言之 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 材料二 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哪些又体现了 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 运用这一方法 评价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 思想 3 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精讲精析 第 1 题 材料一是黄宗羲的思想 材料二是史论 先把握材料二的史论要旨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即继承儒家思想的内容 新见 即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概括材料一中的内容 按这两方面回答 第 2 题 材料二是从两方面辩证的看待黄宗羲思想的 同样评价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 思想 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 又要看到它的阶级本质 第 3 题注意材料三中的两个关键词 即 传统 和 交流 再根据本题导入语中 清末 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 宣传革命 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继承传统思想和借鉴西方启蒙运动这两个角度分析 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答案 1 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 君臣分治 君臣平等 2 方法 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 辩证的评价 评价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 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 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 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 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阅卷手札 方法总结 1 内涵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 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辩证法是指依据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客观 公正 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合称辩证唯物史观 2 运用 1 审清题意和解答要求 根据题目的命题角度和解答方向确定运用何种史学观点和理论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2 平时学习中要多角度思考历史现象 注意储备常用的辩证唯物史观理论观点 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阶级斗争理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 如主客观两方面 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全面与片面的观点等 3 注意看待历史问题的几种错误倾向 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 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英雄史观 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 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 犯了全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 变式备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思想认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 天人一也 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儒家思想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 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 并非产生于自身 自然的产物 智者学派 1 对比材料一 二 指出其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差异对人类历史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 材料三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 他看到 儒学用自身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 不宣传神怪 这比欧洲由 上帝 来支配要进步得多 孔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的信条就是 博爱 的本义 这就和 自由 与 平等 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2 据材料三 指出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儒家文明 材料四余之抨击孔子 非抨击孔子本身 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非抨击孔子 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3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李大钊抨击孔子的原因 对比材料三 四 指出两者对孔子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4 综合上述内容 以 思想认识与历史发展 为题写一则小论文 要求 紧扣主题 观点合理 条理清晰 合乎逻辑 字数在100字左右 解析 第 1 题分析材料一 二 两位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不同反映 从人类与自然和谐 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等方面说明不同影响 第 2 题分析材料三 结合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及推崇儒家文明的目的角度思考 第 3 题根据材料四分析对孔子的不同态度 从时代特征 个人思想认识角度说明不同原因 第 4 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可根据所学知识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 从 思想认识与历史发展 关系来回答 答案 1 差异 材料一 天人合一 统治策略要符合天道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 法律可以独立于自然之外 影响 材料一的观点有利于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 但不利于提高社会发展速度 材料二的观点有利于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 加快社会发展速度 但容易违背自然规律 2 原因 儒家文明的一些思想主张与启蒙思想相似 以儒家文明为武器 宣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