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科学学科(问卷)出卷学校:中泰中学 出卷人:王露露 审核人:杨宏英 余秀标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3.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珍贵。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B.一般植物体的含水量高于动物C.目前人类可以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水、河水、冰川水D.冰川是淡水中储存水量最多的,分布在南北极地区2.“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下列不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B.城市以水泥、砂石为主,它们的比热较小C.城市水面小,水蒸发吸热少 D.由于人口密集,城市上空紫外线强于郊区上空3.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娜基莉”“夏浪”双台风来袭前,我市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A.寒潮 B.狂风暴雨 C.地震 D.沙尘暴4.下列有关“水”的实验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B.向外抽气使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A.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D.电解水实验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C.结晶时待水完全蒸发,再停止加热5.“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措施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禁止施用农药化肥 B.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C.使用无磷洗衣粉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6.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油水 B.自来水 C.泥水 D.蒸馏水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XYZA溶质溶剂溶液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C压力支持力浮力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8.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9.8克,则该物质属于()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可溶物质9.下面现象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B.拔火罐D.用滴管吸取液体C. 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紧贴在食品上A. 用手挤压玻璃瓶,玻璃管内液面上升10.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吃起来越吃越咸,这是因为()A.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B.汤的上部淡、下部咸C.温度升高,食盐的溶解能力变强了D.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11.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12.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乙丙甲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一样大13.如图,容积为4L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10N的水,现将一个密度为3103Kg/m3的长方体放入容器内,长方体完全浸没,容器中的水恰好没有溢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g=10N/Kg)()A.长方体的质量为9KgB.长方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10NC.长方体在水中一定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D.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大t1t2温度/溶解度/g甲乙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的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B.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C.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D.两溶液的质量:甲乙15.古人用许多优美的诗句描述了周围的各种天气现象,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描述的是()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16.将100克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蒸发掉10克水,无晶体析出 B.加入10克10%的M的溶液C.加入10克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D.加入10克水17.下面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B.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D.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ab18.如图所示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木塞b,且a、b在水中的体积相等,则()A.a受到的浮力大 B.a、b受到的浮力相等C.a、b受到的浮力均为零 D.只有a受到浮力为零19.在炎热的暑假中,小夏和妈妈打算外出旅游避暑。以下景点中,成为避暑胜地的原因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莫干山 B.水乡乌镇 C.千岛湖 D.西溪湿地20.鱼类体内有鱼鳔,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可以轻易地改变自身的沉浮。如图所示,鱼从静止在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受到水施加的压强及浮力如何变化()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C.压强变小,浮力先不变后变小 D.压强变小,浮力先变大后变小21.小胡同学在完成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时,发现将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可以观察到()A.有白色粉末析出 B.有蓝色晶体析出C.溶液变为无色 D.溶液变为绿色甲22.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cm3,密度为 0.3103Kg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乙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体积浸入水中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三、填空题(23题、24题前两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2分)23.(6分)如图是水循环的示意图:写出水循环的名称: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现在,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 环节可以否定这个观点。(填序号)有人说,大气水更新快,所以大气水受污染影响不大。这个观点正确吗? 请陈述你的理由 。24.(4分)因 、缺氧等原因产生头晕,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的反应叫 。可见,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1971年,苏联“联盟11号”飞船返回途中,因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舱内气压迅速下降,致使航天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请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航天员体液沸腾的原因 。25.(6分)观察周围的生物可知天气变化情况。如:在夏季观察到蜻蜓低飞、鱼浮出水面呼吸等现象,往往预示着天要下雨。请你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上述两种动物行为的原因 、 。请你再举一例说明动物行为受天气变化影响 。26.(4分)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2.615.320.025.038.2(第27题图)如果要配置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 克,此时溶液的温度是 。27. (4分)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一种玉石的密度。则玉石所受浮力是 ,玉石的密度是 。28. (8分)小何同学秋游时,看到许多浮标漂浮在西湖面上,他判断,浮标能够漂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标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选取了其中一只,测量出浮标的体积为200cm3、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50cm3,那么该浮标的密度为 。他又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即g=5N/kg,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变为 ,浮标在水的位置将 (“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四、实验、简答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38分)加絮凝剂29.(4分) 钱塘江是杭州市自来水的水源之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如图所示:投药消毒活性炭吸附池过滤池反应沉淀池用户配水泵取水口自来水厂利用过滤池对江水进行过滤,若在实验室里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根据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投药消毒和加活性炭的过程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30.(6分)实验室要配制6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 、 三个步骤。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 A.硝酸钾有杂质 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使用天平时左右盘放反了31.(6分)炎热的夏天,小吴发现,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过足容易发生爆胎现象。他为了探究原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利用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并利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气体的温度/20304050气体的压强/帕1.011051.031051.071051.1105小吴提出的问题是 。小吴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 保持不变时, 。图1 图21020304050mL1020304050mL01201232.(12分)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细铁丝、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1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2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根据F浮G排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可知,金属块在水中下沉的原因是:物体完全浸没时,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在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测量,也能直接判断出木块、塑料泡沫等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我们运用是通过比较木块和水的 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的。33.(10分)小施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想用自己的方法,粗略地测量出当地的气压,经过思考和查阅资料,他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如图1,将一个面积为S的蘸水的吸盘,紧紧地压在一块直立的光滑瓷砖上。在挂钩下挂重物直至吸盘开始下滑,测出重物的重力为G,大气压力等于G,则计算出P=G/S。图1 图2方案二:如图2,在一支长为1米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为h。此时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计算出P=水银gh。经讨论,有同学指出,小施设计的方案一并不合理。请阐述不合理之处 。请修改此方案 。方案二中,小施待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并移开手指之后,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将 (选填“全部下落到水银槽中”、“下降一部分”、“不变”)。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小施决定采用方案二,但在准备实验仪器时,小施没有找到合适的玻璃管,同学建议用试管代替,你认为是否可行? ,说出你的理由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8分)34.(6分)如图一体积为V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运用有关知识证明你的观点。(冰=0.9103Kg/m3,不考虑水的蒸发)35.(8分)如图,在新鲜的冬瓜内倒入10%的食盐水500g,现将一木块放入该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高h。一天之后,h值与原来相比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测量,一天后的食盐水质量分数变为8%,则冬瓜的质量减少了多少?(不考虑水的蒸发)已知,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为35g,若想使500g10%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则应该向其中再加多少食盐?36.(5分)刮龙卷风时,大气压能达到9104帕。如图所示,在一座面积为200米2的简易平顶厂房中,厂房的房顶质量约为10t。当时的大气压是1105帕。g=10N/Kg,请回答:刮龙卷风时,大气压小于正常气压的原因是?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刮过,厂房的房顶有没有可能被龙卷风卷起?37.(7分)今年年初,我国在南极考察的“雪龙”号破冰船成功营救了俄罗斯科考船被困乘客。如图所示,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破冰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海水=1.0103Kg/m3,g=10N/Kkg)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排水体积约为27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海水中的三分之一,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力是多少? 38.(1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的保温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从而模拟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否加剧地球“温室效应”。设计了以下实验:.在两只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品放在阳光照射,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