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小鼠体内 体外培养基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 s型细菌各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 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进行实验 将物质分离提纯并各自观察它们能否将r型活菌转化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s型细菌有 转化因子 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体外转化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拓展分析 3 转化后形成的s型细菌的性状可以遗传下去 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1 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 其蛋白质变性失活 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2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dna与r型细菌dna实现重组 表现出s型细菌的性状 此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典型例题 1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 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 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e f对照 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 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c f组产生的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 b c d四组 d 2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全部断裂 失去活性b 在艾弗里的实验中 dna酶将s型细菌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c 在转化过程中 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d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 b 点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仍具有活性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 使之转化成了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与动物细胞内的dna结构不同 一般不能进行转化 32s 32s 35s 蛋白质 32p 31p 31p 32p dna 子代噬菌体 细菌 亲代噬菌体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 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2 结果分析 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对比实验 含32p噬菌体 细菌 含35s噬菌体 细菌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 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宿主细胞内无35s 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32p 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 35s 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而留在外面 3 噬菌体增殖的 一 二 三 四 同位素标记法 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32p和35s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直接分离 分离s型细菌的dna 多糖 蛋白质等 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 艾弗里实验 方法不同 不同点 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单独处理 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但两类实验中dna与蛋白质分开的方式不同 都遵循了对照原则 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相同点 4 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比较 5 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1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保温时间过短 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 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 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2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由于搅拌不充分 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 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典型例题 1 2012重庆卷 2 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 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 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 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 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 使该细菌死亡d 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使该细菌裂解 a 点拨 子代噬菌体是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 利用寄主菌的原料 氨基酸和核苷酸 来复制子代噬菌体dna和合成蛋白质 噬菌体消耗细菌细胞内的物质 导致细菌死亡 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 不能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而是在寄主菌体内合成各个部件后 组装 释放子代噬菌体 为增殖 2 如果用3h 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 让其侵染细菌 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 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h 15n 35sb 可在dna中找到32p 15n 3h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35sd 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 35s 点拨 3h 15n均可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外壳 而32p只标记噬菌体dna 35s只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 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 只有dna进入细菌细胞 并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 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上有3h 15n 32p 没有35s b 3 2011江苏高考 关于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 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 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 32p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 点拨 要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长时间的保温培养32p的子代噬菌体会释放到上清液 影响结果 搅拌不充分导致35s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仍然吸附在细菌表明 存在于沉淀物 该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三 rna是遗传物质实验 结合甲图用图解法完成实验设计 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典型例题 甲 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 下图1表示由病毒甲 乙经重组形成 杂种病毒丙 的过程 用病毒丙单独侵染植物细胞 一段时间后 从植物细胞内可大量分离出的病毒是图2中的 d 点拨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 因此子代病毒与乙相同 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 细胞生物和dna病毒 遗传物质为dna 只有少数rna病毒遗传物质为rna 故dna为主要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硫元素d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焙烧炉焙烧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泥混凝土制品制作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污泥处理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银行账户实名制多层次审核措施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二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水利设施供货安装进度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 幼儿园及周边治安隐患排查措施
- 钢铁行业职业健康预防措施
- 道路工程雨季施工应急措施
- 危化品储运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2020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浙教版九上科学前三章难题易错题精选题(含答案)
- 医院总务设备科管理制度
- 消杀灭指导价格表
-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课件
- 仪表安装规范以及验收
- 《观潮》课件.ppt2
- 农业环境讲义4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