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dwg
零件图.dwg

副变速拨叉加工工艺及铣φ24圆柱端面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工序卡、工艺过程卡、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43085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91.0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2-24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20
积分
关 键 词:
含CAD图纸、工序卡、工艺过程卡、说明书 变速 加工 工艺 24 圆柱 端面 夹具 设计 CAD 图纸 工序 过程 说明书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表1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粗铣外圆柱右端面工序号1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立式铣床X51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min1粗铣mm外圆柱右端面80mm硬质合金端面铣刀110431.338074.80.512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1页表2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粗铣外圆柱左端面工序号2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立式铣床X51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min1粗铣mm外圆柱左端面80mm硬质合金端面铣刀游标卡尺110431.338074.80.5123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2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钻,扩,铰H9mm孔工序号3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四联组钻床Z525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min1钻孔至12mm12mm硬质合金钻头17060.25140607.862扩孔至13.8mm13.8mm硬质合金扩孔刀游标卡尺1700.90.52721206.533铰孔至14H9mm14mm硬质合金铰刀极限量规1700.115452406.2845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3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粗铣两叉头内侧工序号4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立式铣床X51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min1铣叉头内侧16mm硬质合金立式铣刀游标卡尺13631.338074.81.5234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4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粗铣两叉头工序号7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卧式铣床X62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min1粗铣两叉头80mm硬质合金盘铣刀游标卡尺113531590960.822345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7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半精铣两叉头工序号8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卧式铣床X62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1半精铣两叉头80mm硬质合金盘铣刀极限量规1135115909648.6234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8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粗铣槽14H13mm工序号5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立式铣床X62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min1铣14H13mm槽80mm硬质合金盘铣刀游标卡尺12430.9300721234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5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钻8.7mm孔工序号6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立式钻床Z525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min1钻8.7mm孔8.7mm硬质合金钻头1314.350.25150432.6234设 计富 硕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8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钳工去毛刺,并到0.545角工序号9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平口钳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s1安装在平口钳锉刀360.5402345设 计指 导 老 师庞俊忠、 成云平共10页第9页中 北 大 学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名称终检工序号10零件名称副变速拨叉零件号1材 料毛 坯牌 号硬 度型 式重 量KTH350-10铸件设 备夹 具辅助工具名 称型 号专用夹具工步安装及工步说明刀具量具走刀次数走刀长度mm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r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s12345设 计指 导 老 师马清艳、王彪共10页第10页附录表1中北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零件编号零件名称1副变速拨叉工序号工序名称设 备 夹 具刀 具量 具工 时名 称型 号名 称规 格名 称规 格名 称规 格1粗铣外圆柱右端面立式铣床X51专用夹具YG6硬质合金端面铣刀D=80mm0.512粗铣外圆柱左端面立式铣床X51专用夹具YG6硬质合金端面铣刀D=80mm游标卡尺100、0.010.513钻,扩,铰H9mm孔四联组钻床Z525专用夹具YG6钻头扩孔刀铰刀D=12mmD=13.8mmD=14mm游标卡尺极限量规100、0.0126.34粗铣两叉头内侧立式铣床X51专用夹具YG6立式铣刀D=16mm游标卡尺100、0.010.55粗铣槽14H13mm立式铣床X51专用夹具YG6端铣刀D=80mm游标深度尺100、0.010.86钻8.7mm孔立式钻床Z525专用夹具YG6端铣刀8.7mm钻头极限量规100、0.0127粗铣两叉头卧式铣床X62专用夹具YG8硬质合金盘铣刀D=80mm,游标卡尺100、0.0118半精铣两叉头卧式钻床X62专用夹具硬质合金钻头D=80mm,1班级: 07020143X 学号:02 学生姓名: 富硕 指导老师:庞俊忠、成云平 共 2 页 第 1 页续表1中北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零件编号零件名称1副变速拨叉工序号工序名称设 备 夹 具刀 具量 具工 时名 称型 号名 称规 格名 称规 格名 称规 格9钳工去毛刺,并到0.545角平口钳锉刀10终检1112131415班级: 07020143X 学号:02 学生姓名: 富硕 指导老师:庞俊忠、成云平 共 2 页 第 2 页1 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 经过生产实习所获得的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 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全部课程, 且独立完成一项工程基本 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 的: (1)、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 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定工艺规程等问题方法, 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 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能力设计。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 资料等,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 2 审查零件图的工艺性 拨叉副变速拨叉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零件 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只是14H9 的要求精度较高,且对应轴线的直线度要 求也较高,需进行半精加工。槽 14H13 两壁关于孔8.7 轴线的对称度有要求, 需在数控机床上完成加工。3 选择毛坯 图 1 副变速零件图 零件材料为 KTH350-10,考虑到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所受冲击力不大,并且为 大批量生产,所以,选择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毛坯。查机械设计工艺制造设计 简明手册表 1.3-1。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 CT10。保证的尺寸公差在 1-3mm。 4 工艺规程设计 4.1 选择定位基准: 1:粗基准选择:以铸件左边的端面为主要粗基准,以铸件的24mm 外圆为 辅助粗基准。 2:精基准选择:本零件是带孔的零件。其中14H9 和右端面为设计基准, 根据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 以及考虑到工件的装夹与加工方便。 在孔14H9 未加工出来前可选用右端面为主要精基准,以铸件的24mm 外圆为 辅助精基准。在孔14H9mm 未加工出来后,以14H9mm 的内孔面为定位精基准, 右端面为辅助精基准。 4.2 零件各部分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面有:内孔、平面以及槽,其材料为 KTH350-10,参考机械 制造工艺学其各部分加工方法如下:- . 2(1) 24 圆柱左/右端面:由于表面粗糙度 Ra 为 25m,只需进行粗铣。 (2)两叉头左/右侧面:由于表面粗糙度 Ra 为 6.3m,需进行粗铣、半精 铣。 (3)14H9 内孔:由于公差等级为 9 级,且表面粗糙度为 Ra3.2m,需进 行钻、扩、铰。 (4)两叉头内侧:由于表面粗糙度 Ra 为 12.5m,只需进行粗铣。 (5)槽 14H13:由于公差等级为 13 级,且表面粗糙度为 Ra12.5m,只需进 行粗铣。 (6) 孔:由于表面粗糙度 Ra 为 25m,只需进行钻孔即可。 4.3 制定工艺路线 按照先粗后精的原则同时考虑到零件的几何形状, 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 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时的经济性,尽量使工序能够集中起来。选择零件的加工方 法及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 1:以f 24 mm 外圆柱面及其左端面定位,粗铣f 24 mm 右端面。 工序 2: 以f 24 mm 外圆柱面及其右端面定位,粗铣f 24 mm 左端面。 工序 3: f 24 mm 圆柱右端面以及f 24 mm 外圆柱面为定位, , , f 4 H9mm 孔。 工序 4:以f1 4 H9mm 内孔面及f 24 mm 外圆柱右端面定位,粗铣两叉头内侧。 工序 5:以f1 4 H9mm 内孔面及f 24 mm 外圆柱左端面定位,粗铣 14H13mm 槽。 工序 6:以f1 4 H9mm 内孔面及f 24 mm 外圆柱右端面定位,钻8.7mm 的孔。 工序 7:以f 4 H9mm 内孔面及f 24 mm 外圆柱右端面定位,粗铣两叉头至 8mm。 工序 8:以f1 4 H9mm 内孔面及f 24 mm 外圆柱右端面定位,半精铣两叉头至6 - 0. 4mm。 工序 9:钳工去毛刺,并到 0.545角。 工序 10:终检。 5 确定机械加工 余量 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5.1 确定加工余量 由于该拨叉才有啥新机器造型,材料为可锻铸铁,且为大批量生产,查机 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可选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10 级,又铸件基本尺寸 在 63-100 范围内, 取铸件尺寸公差数值为 3.2, 件机械加工余量单侧为 4mm, 双侧为 3mm。 5.2 确定毛坯尺寸 本零件的外表面均属于双侧切削,主要以粗加工为主,故取粗加工余量为 3mm,但拨叉两侧面需进行半精加工,取半精加工余量为 1mm。可得毛坯尺寸表如 下。其余尺寸可以直接铸造出来。其毛坯图如下。 表 1 副变速拨叉毛坯尺寸 零件尺寸 70 双侧余量 3 机加工余量 0 铸件尺寸 76- . 2- . 2+ .276 - . 440 - .2414 3 3 3 1 0 0 14348 5.3 确定圆角半径 112由 于 采 用 砂 型 铸 造 , 所 以 圆 角 计 算 公 式 R = - (A+ A m, 取1 1510(A+ B = 10 (25+ 24 510m,所以本铸件内外圆角取 R=5mm。对于特殊位置 24mm 圆柱与拨叉连接处的圆角要求为 R=2mm,故可直接取其为 2mm。 5.4 确定拔模角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可查得,砂型铸造外表面拔模斜度为 0 30,内表面拔模斜度为 1。 5.5 确定分模位置 本零件较复杂,分型面为不同平面组合而成。 5.6 确定毛坯的热处理 铸造完毛坯后应安排正火处理,以消除残留的铸造应力,以减少加工中的变 形,同时改善加工性。6 工序设计 图 2 副变速拨叉毛坯图 6.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6.1.1 选择机床 (1) 工序 1、2 是粗铣。各工序的步数不多,成批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 率,故选择立式铣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外轮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高,选 用最常用的 X51。 (2) 工序 3 为孔加工,且一次定位需完成三个工步,可选用 Z525 的四联 钻床,并采用随行夹具。 (3) 工序 4 为粗铣,且工步数较少,精度要求不高,选用最常用的 X51。 (4) 工序 5、6 为半精铣,工步数较少,精度要求不高,选用最常用的 X51。 (5) 工序 7 粗铣,精度要求不高,选用最常用的 X51。 (6) 工序 8 为钻孔,精度要求不高,选用最常用的 Z525。 6.1.2 选择夹具 在各工序中由于是大批量生产,所以都采用专用夹具。6.1.3 选择量具 - . 2+ . 9+ . 43差等级为 IT9,则 K=20%. =KT=0.2 0.09=0.018mm。可选择测量范围为 本零件属于大批生产,一般采用通用量具,对于精度要求高,不易测量的可 采用专用夹具。 6.1.3.1 选择各轴向测量量具 工序 2 中要保证24 圆柱两端面的距离为 70mm,且未标注公差,取 IT14 级,T=0.74mm,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该表面加工时所用的量具,由于它所 对应的不确定允许值为 0.054mm,所以可选分度值为 0.05mm 的游标卡尺。即取 测量范围为 0-150mm,分度值为 0.05mm 的游标卡尺。在此工序中,还要保证拨 叉两叉头的厚度为 8mm,未标注公差,取 IT14 级,T=0.36mm,不确定允许值为 0.029mm, 用的量具为分度值为 0.02mm 的游标卡尺。 取测量范围为 0-150mm, 分度值为 0.02mm 的游标卡尺。两个外部轴向测量在同一工序中,故可采用其中 一个精度较高的游标卡尺即可,故选用范围为 0-150mm,分度值为 0.02mm 的游 标卡尺。 工序 6 中,加工拨叉的右侧,且保证与24mm 圆柱右端面的距离为 5mm,由 于未标注公差,取 IT14 级,T=0.30mm,其不确定允许值为 0.016mm,故选用的量 具为分度值为 0.01mm 的游标卡尺,测量范围为 0-100mm。 工序 7 中加工拨叉的左侧,且保证拨叉厚度为6 - .24 mm,此时可采用专用量 具,通规、止规的具体参数如下: 6.1.3.2 选择加工孔用量具 工序 3 中f 4H 9经过钻、 、 三次孔加工, 孔至 12mm, 孔至 13.80 mm, 铰孔至f14 0 mm。 (1) 钻孔时采用标准钻头,且其精度要求低,可不需要量具; (2) 扩孔时,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量具,由于公 l ln50-100mm 的游标卡尺,分度值为 0.01mm; (3) 铰孔时,由于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每个工件都要进行测量, 故宜选择极限量规,其具体尺寸如下:通规、止规 工序 8 中,钻8.7mm 的内孔时由于采用标准钻头,且其精度要求低,可不需要量具。 6.1.3.3 选择加工所用的量具 + . 9 + . 43铣槽时,由于采用了标准刀具,平时无需测量,但刀具磨损到一定时候时, 应进行测量以便及时更换刀具,此时可以选择通用量具。槽的精度为 13 级, T=0.27mm, 其不确定允许值为 0.016mm,故选用的量具为分度值为 0.01mm 的游标 卡尺,测量范围为 0-100mm。 6.2 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的一般方法,由表面加工的最后工序往前推,最后工序的工序 尺寸按零件图的要求标准。当无基准转换时,统一表面多车加工的工序尺寸(或 工步)的加工余量有关。当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应用尺寸链计算。 6.2.1 确定内孔的工序尺寸 内孔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加工余量有关。 面已确定零件各工序的 加工余量,现由后往前计算工序尺寸。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的经济精 度确定。 本零件各内孔的各工序加工余量、 序尺寸及公差、 面粗糙度如下表所示。 表 2 内孔的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 加 工序双边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 工 钻 扩 铰 钻 扩 铰 钻 扩 铰 表面 f 3 0 f 4 014H m m m 9 4 .35 8.7 Ra25 8.7 m 6.2.2 确定轴向工序尺寸图 3 工序轴向尺寸 6.2.2.1 确定各加工面的工序尺寸 表 3 各加工面的工序尺寸 工序 1 2 6 加工表面 1、 2 3 4 5 总加工余量 3 3 3 3 1 量 工 序 加 工 余 0 1 0 1 07 6 1 0 6.2.2.2 确定工序尺寸L6、L2、L5- . 2L12该尺寸在工序 6 和工序 2 中应达到零件的图样要求,则,L=70mm,L =5mm。 26356.2.2.3 确定工序尺寸L5、L2 、L1、L1=6 - .24mm,L1该尺寸只与加工余量有关,所以L5=L2+3=73mm、L1=L5-1=4mm。 6.2.2.4 确定工序尺寸L=L6+1=7mm,L2=L5+1=8mm,尺寸L 徐阶工艺尺寸链来确定。工艺尺寸链如图 4 所示。 4图 4 含尺寸 L4 的工艺尺寸链 + 0.27尺寸 L4 的基本尺寸:L4(基)=70-5-3-50.5mm=11.5mm 尺寸 L4 的上偏差:EI(L4)=-(-0.12)-(-0.15)=0.27mm 尺寸 L4 的下偏差:ES(L4)=-0.06-0.15=-0.21mm 所以 L4 的尺寸为:L4=11.5 0.21mm,此尺寸为槽 14H13mm 的中心线距外圆柱 左端面的距离。 7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7.1 铣f 24 mm 外圆柱两端面以及两叉头左右两侧 加工条件:被加工材料 KTH350-10 其最小抗拉强度为 330MPa,最低延伸率 为 10 的黑心可锻铸铁。零件大小为 x=70mm,y=85mm。加工要求:粗铣f 24 右端面,加工余量为 3mm。 1、刀具选择: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 YG8,铣刀直径 80mm。背吃刀量apa 60 ,齿数 12。 2、切屑深度:因为加工余量较小,一次走刀即可完成。 即ap = 3 m。 4 ,- qC d计指南表 2-17 中公式计算v = k 查表m u pv vTl+ l + l1 2基本时间: = il = 0. - d - a )+ 2l = 3 计算可得j 1 e 2休息及生理需要时间 =0.03*0.48 0.02min 3、选用铣床: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选用 X51 立式铣床, 同时查得主轴转速:100r. min 电动机功率:4.5kw。 4、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z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 T ap fz a zc v =548 k = 1,T = 120min,m= 0. 3,ap = 3,x = 0. 7y = 0. ,ae = 2,uv = 0.2 2vc =74.8m/min 5、工时定额的确定 完成零件加工的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公式: = Tj + Tf + T + T + T / N其中d j f b x及生理需要时间; -准备与终结时间;N-一批零件的数量。 fMzTj =0. min. 辅助时间: f =0.2Tj=0.08min. 布置工作时间: =0.05*0.48=0.024min. z准备与终结时间在中批量生产中可以忽视。 工时定额 T=0.53min7.2 加工f 4 H9 内孔 zc dv = k 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 , 算得v = 12 m /minxT a fL l+ l + l D钻孔的基本时间: = = = cotk + 2l = 3;计算可得:L l+ l + l D- d扩孔的基本时间: = = = co tk + 2l = 3;计算可得:加工条件:被加工材料 KTH350-10 其最小抗拉强度为 330MPa,最低延伸率 为 10 的黑心可锻铸铁, 直径为 14mm。 孔至 12mm, 孔至 13.8mm, 至 14mm。 1,选择刀具:钻孔时,高速钢,钻头直径 12mm,扩孔时,高速钢,扩孔刀 直径 13.8mm,铰孔时,YG8,铰刀直径为 14mm。进给量f 0. m/r,切削速度m p扩孔时,硬质合金,扩孔刀直径 13.8mm。 2, 用钻床: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 , 用立式钻床 Z525。 主轴最大行程 175mm,主轴转速 97r/min,主轴最大转矩 245.25N,功率 2.8kw。 3,时间定额的确定 完成零件加工的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公式: = Tj + Tf + T + T + T / N其中T -单件时间定额;Tj-基本时间 ;Tf -辅助时间;T-布置工作时间;T-休息 及生理需要时间; -准备与终结时间;N-一批零件的数量。 fn fn 2Tj =3. min辅助时间: f =0.2Tj=0.76min. 布置工作时间: =0.05*3.8=0.19min. 休息及生理需要时间 =0.03*3.8 0.11min 准备与终结时间在中批量生产中可以忽视。 工时定额 =Tj + Tf + T + T + T /N = 4.86min fn fn 2Tj =5. min辅助时间: f =0.2Tj=1.02min.L l+ l + l D- d铰孔的基本时间: = = l = 布置工作时间: =0.05*5.1=0.26min. 休息及生理需要时间 =0.03*5.1 0.15min 准备与终结时间在中批量生产中可以忽视。 工时定额 =Tj + Tf + T + T + T /N = 6.53min fn fn 2Tj =4. min辅助时间: f =0.2Tj=0.98min. 布置工作时间: =0.05*4.9=0.25min. 休息及生理需要时间 =0.03*4.9 0.15min 准备与终结时间在中批量生产中可以忽视。 工时定额 =Tj + Tf + T + T + T /N = 6.28min co tk + 2l = 3;计算可得:zc d削速度v = k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表 2-13 算得xT a f加工 1 4 H9mm 孔所用的额定工时为:T=17.6min 7.3 加工f 8. 7mm 孔 加工条件:被加工材料 KTH350-10 其最小抗拉强度为 330MPa,最低延伸率 为 10 的黑心可锻铸铁,孔直径为 8.7mm。直接钻孔至 8.7mm。 1,选择刀具:钻孔时,高速钢,钻头直径 8.7mm。进给量f 0. m/r,切 m pvc = 12 m /min。 2,选用钻床: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表 5-64,选用立式钻 床 Z525。主轴最大行程 175mm,主轴转速 97r/min,主轴最大转矩 245.25N,功 率 2.8kw。 3,时间定额的确定 完成零件加工的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公式: = Tj + Tf + T + T + T / N其中L l+ l + l D钻孔的基本时间: = = = cotk + 2l = 3;计算可得:qC d表 2-17 中公式计算v = k 式中,x y u pv z v v1000 25 n = = 64 8 /minT -单件时间定额;Tj-基本时间 ;Tf -辅助时间;T-布置工作时间;T-休息 及生理需要时间; -准备与终结时间;N-一批零件的数量。 fn fn 2Tj =2. min辅助时间: f =0.2Tj=0.46min. 布置工作时间: =0.05*2.3=0.12min. 休息及生理需要时间 =0.03*2.3=0.07min 准备与终结时间在中批量生产中可以忽视。 工时定额 =Tj + Tf + T + T + T /N = 2.95min 加工 H13mm 孔所用的额定工时为:2.95min 7.4 铣槽 1、加工情况:铣槽宽:14mm,槽长度:19mm,槽深度 16mm。被加工材料 KTH350-10 其最小抗拉强度为 350MPa,最低延伸率为 10 的黑心可锻铸铁。 2、选用刀具:YG8 硬质合金盘铣刀。铣刀直径为 80mm,宽度 14mm,齿数 20。 3、选机床: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 5-74,选用 X62 型卧 式铣床。机床功率为 7.5kw。每齿进给量为 0.06-0.1mm/z。取 f=0.08mm/z。确 定切屑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z。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T ap fz a zC =48 q = 0. 5,x = 0. ,y = 0. ,uv = 0. p = 0. ,m= 0. , = 120min,ap = 16 m,fz = 0. m/za = 14 m,z= 20,d= 125 mk = 1.0 计算得 v=25.4m/minp 25根据 X62 型卧式铣床工作台进给表,选择 n=60r/min=1r/s,则实际的切削 速度 v=0.36m/s,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为:fMz = 0. 8*20*60= 96m/min75 进给量为f = = 0. 63 m/z根据 X62 型卧式铣床工作台进给表,选择 fMz 20*605,工时定额的确定 = 75mm/min。则实际的每齿 完成零件加工的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公式: = Tj + Tf+ T + T + T / N其中l+ l + l基本时间: = il = a( - a )+ 2l = 3 计算可得j 1 e e 2T -单件时间定额;Tj-基本时间 ;Tf -辅助时间;T-布置工作时间;T-休息 及生理需要时间; -准备与终结时间;N-一批零件的数量。 fMzTj = 0. min = 42 . 辅助时间: f =0.2Tj=0.16min. 布置工作时间: =0.05*0.8=0.04min. 休息及生理需要时间 =0.03*0.8 0.024min 准备与终结时间在中批量生产中可以忽视。 工时定额 T=1.02min=62s 8 夹具设计 这个夹具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在铣床上,铣出 14H13mm 的槽。它的主要原理 是:通过长圆柱销与平面结合,消除工件的 5 个自由度,由于槽具有较高的位置 要求,所以还需通过 R23 的圆弧凸台限制工件绕着圆柱销轴线的旋转自由。夹具 的锁紧是靠压板和旋转螺杆来固定的。其具体紧固方式如下图所示。小 结 为期两周的夹具课程设计已经结束,课程设计作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论知识的 理解,强化了生产实习中的感性认识。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 二阶段是专用夹具设计。第一阶段我们运用了基准选择、切削用量选择计算、机 床选用、时间定额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夹具设计的阶段运用了工件定位、夹紧机 构及零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工艺文件的编制、 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等。学会了查相关手册、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等。 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们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 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的能力,为 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指正参考文献 1崇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 2张龙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 3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9 4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李益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6 赵家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2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7 李云,机械制造及设备指导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1 2 3 4 目录 概述. 4 审查零件图的工艺性 . 4 选择毛坯 . 5 工艺规程设计. 5 4.2 零件各部分加工方法的选择 . 5 4.3 制定工艺路线 . 6 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 6 5.1 确定加工余量 . 7 5.2 确定毛坯尺寸 . 7 5.3 确定圆角半径 . 7 5.4 确定拔模角 . 7 5.5 确定分模位置 . 7 5.6 确定毛坯的热处理 . 7 6 工序设计 . 8 6.1 选择 加工设 备与工 艺装备 . 8 6.2 确定 工序尺 寸 . 10 7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 12 7.1 铣f 24 mm 外圆柱两端面以及两叉头左右两侧 . 12 7.2 加工f1 4 H9 内孔 . 14 7.3 加工f mm 孔 . 15 7.4 铣槽 . 168 小 夹具设计 . 17 结 . 19 参考文献 . 2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三、副变速拨叉铣圆柱左右面夹具设计夹具是一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牢固夹紧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运用于机械加工,检测和装配等整个工艺过程中。在现代化的机械和仪器的制造业中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副变速拨叉加工工艺及铣φ24圆柱端面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工序卡、工艺过程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430859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