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采油速度研究.doc_第1页
合理采油速度研究.doc_第2页
合理采油速度研究.doc_第3页
合理采油速度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合理采油速度研究摘 要 通过对宝北区块低渗透油藏地质、开发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除应用传统的实际开发资料计算法、数值模拟法对油田合理采油速度进行预测外,还收集整理了全国25个低渗透油田区块的资料,统计回归出采油速度与地层流动系数以及井网密度关系,绘制了预测采油速度图版。运用以上方法,针对宝北区块的开发地质现状,对目前井网条件下的合理采油速度进行了预测评价,确定油组和1小层的合理采油速度分别为2.00%和2.50%。主题词 宝北区块 低渗透油气藏 采油速度 预测评价4 前 言根据国内有关低渗透油田文章的论述,低渗透油田一般是指储层渗透率在(10100)10-3m2的油田1。河南油田焉耆盆地的宝北区块,主力开发单元的渗透率均在10010-3m2以下,其中油组渗透率为19.0910-3m2,1小层渗透率为30.2510-3m2,该区块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油藏地质特征焉耆盆地宝北构造形态为一两翼不对称的高陡背斜构造,油层平均埋深在21562377m,含油井段最长的187 m,单井平均碾平有效厚度45.3m。三工河组含油层共分为、三个油组8个小层。储层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河坝,储层渗透率变异系数0.640.76,渗透率级差31.2245.2,平均孔隙度为12.17%13.49%,平均渗透率为7.7110-330.2510-3m2。据宝北区块4口井岩心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研究,裂缝分布密度为0.1322条/m。储层岩石润湿性特征为水湿特点。油井见水后,无因次采油(液)指数大幅度下降,含水到64%(一般50%60%),无因次采油指数仅有0.1左右。油藏类型总体上以背斜构造油藏为主。流体性质较好,地面油密度平均为0.791 g/cm3,粘度70C为1.27mPa.s;地层油密度为0.61570.6475 g/cm3,粘度为0.2920.534 mPa.s,原始气油比162188m3/m3,体积系数1.53121.5836。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达40000mg/L以上,水型以CaCl2为主。合理采油速度研究合理的采油速度应该能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充分发挥油井的采油能力和注水井的注水能力,不降低水驱油波及效果,注采井网合理,注采系统得到优化设计(压力等级及规模大小),从而使经济效果达到最优。1、用实际开发资料确定合理采油速度(1) 米采油指数的确定用试油、试采、试井、岩心分析和实际生产资料统计等五种方法,对宝北区块油组和1小层的米采油指数进行了计算,分别取值为0.1638 t/d.MPa.m和0.2274 t/d.MPa.m(表1)。(2) 合理生产压差的定确 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主要考虑地层压力、流动压力、饱和压力和破裂压力之间的关系,以流动压力不低于饱和压力的90%,井口保持一定的自喷能力为原则。油组和1小层选取合理的生产压差分别为6.0 MPa 和5.0 MPa是合理的。表1 宝北区块采油指数统计表项目油组试油试采试井岩心分析实际生产资料平均值推荐值采油指数(t/d.MPa)1.7622.94084.62394.95953.6403.585118.028.227.557.463.446.938米采油指数(t/d.Mpa.m)0.14380.18380.16950.18180.16380.16850.163810.56860.490.28060.27720.22740.36150.2274有效渗透率(10-3m2)1.4381.53615.883.335.15.04 (3)采油速度确定在确定米采油指数、合理生产压差和已知的油层厚度之后,根据统计的5口井产液厚度百分数及22口井吸水厚度百分数,考虑到其他因素,经综合分析,确定油组,有效厚度动用率取65.0%;1小层有效厚度动用率取75.0%。经计算油组和1小层采油速度分别为2.11%和2.83%。2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合理采油速度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油组和1小层的合理采油速度进行了预测,假定油组地层压力维持在原始地层压力85%,分别对2.0%、2.25%和2.5%的采油速度进行了开发指标预测;假定1小层地层压力维持在原始地层压力的90%,分别对2.2%、2.5%和2.75%的采油速度进行了开发指标预测。对比结果看来,油组和1小层采油速度分别选择为2.0%和2.5%是相对较好的。3.采油速度与流动系数关系法经过对5个油田(温吉桑米登、丘陵、鄯善、马岭、安塞)和3个区块(温西1块、温西3块、温西5块)设计和实际达到的采油速度资料统计,发现采油速度和流动系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且随着流动系数的增加,相关性较好2(图1)。经回归得到采油速度和流动系数相关式为:V0=1.6545Lg(kh/)-1.509 (1)式中,Vo采油速度,%;K有效渗透率,10-3m2; h有效厚度, m;地层原油粘度,mPa.s。图1 采油速度与流动系数关系曲线经计算,宝北区块油组平均流动系数为11010-3m2 .m/mPa.s,1小层平均流动系数为27710-3m2 .m/mPa.s,把流动系数带入公式(1),可分别得到油组平均采油速度为1.86%,1小层平均采油速度为2.53%。4采油速度和井网密度关系法经过对21个油田区块统计,采油速度和井网密度之间存在很好的关系,且根据流动系数和单井控制地质储量,分别回归出适合宝北区块油组和1小层的相关式,并对其采油速度进行了计算。对12个与油组条件相当的油田区块(张港、高台子、太平屯北、高场等)进图2 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行统计,做出了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图(图2),回归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式: V0=3.691 -0.3056 (2) 式中,井网密度,104m2/口。 根据式(2)的适用条件,结合油组的实际统计资料分析,经计算现井网条件下,油组平均采油速度为1.83%。对9个与1小层条件相当的油田区块(丘陵、米登、马西、大民屯等)进行统计,做出图3 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了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图(图3),回归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式:Vo=5.469-0.3163 (3) 经计算,在目前井网条件下,1小层的合理采油速度为2.61%。5. 采油速度综合研究及预测图版制作公式(1)、(2)和(3)仅仅考虑的是与采油速度相关的一个参数,具有一定的偏面性。如地层流动系数低于1010-3m2 的扶余油田,用公式(1)计算的采油速度仅为0.1%,而实际该油田的采油速度高达1.01%,误差很大;又如井网密度为25.58104 m2/口的马西深层油藏,用公式(3)计算的采油速度只有1.37%,因地层流动系数大,实际采油速度高达2.61%,计算值和实际值相差近一倍。由此看来,同时考虑地层流动系数和井网密度,才能避免单一因素的影响,所求得的采油速度将更加合理真实。经过对本文中的公式(1)、(2)和(3)进行处理,可得到低渗透油田采油速度、地层流动系数和井网密度三者间的统计公式,即Vo=Lg(Kh/)0.82725+2.7345-0.3163-0.7545(4)公式(4)适合于一般低渗透油田采油速度的预测,且误差较小。对于宝北区块油组和1小层,用综合公式计算的分别为2.26和2.59%,与其它几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接近。用公式(4)作出了估算低渗油田的应用图版(图4),在知道某一低渗油田的地层流动系数和井网密度后,由图版可十分方便的预测研究油田的采油速度,以便确定该油田的实际生产能力,避免由于初期规模过大或过小造成资源浪费。图4 低渗透油田采油速度估算图版表2 宝北区块合理采油速度预测结果表方 法实际开发资料计算数值模拟流动系数和采油速度关系井网密度和采油速度关系综合研究平均值推荐值采油速度(%)油组2.112.001.861.832.262.012.001小层2.832.502.532.612.592.622.50 综合以上五种方法不难发现,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附加条件,但四种方法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表2)。油组五种方法预测的平均采油速度为2.01%,1小层五种方法预测的平均采油速度2.62%;考虑到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并最大限度的使其在良性循环状态下高产稳产,适当降低采油速度,故推荐油组、1小层现井网条件下稳产期采油速度分别为2.00%和2.50%。合理采油速度分析1 储层速敏对采油速度的影响据宝北区块储层敏感性研究结果,宝北区块速敏较弱。油组临界注采强度为7.748.22m3/d.m,如果按平均单井实射有效厚度22.36 m计算,则单井临界产量(或注入量)为173183.8t/d,受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油组单井产量最高为30t左右,单井最大注入量在70 m3/d左右。故油组的速敏很弱,不会对生产构成威胁,储层条件能满足规定的采油速度。1小层临界注采强度低于油组,临界注采强度为2.644.7 m3/d.m,个别井为0.36 m3/d.m,若按平均单井射开有效厚度22 m计算,则单井临界产量(或注入量)为58103 m3/d ,个别井仅为8 m3/d。但从4-4井、宝1井、H3井等日产量在40吨以上井的试采资料看,未见出砂现象,说明实际上的速敏并不严重。但这也说明1小层要实现高的注采能力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今后在开发过程中要引起注意。2 实际开发指标与预测合理采油速度对比分析由1998年2月至12月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油组平均采油速度在2.0%以上,为2.11%,其值比预测指标高0.11个百分点,高出5.50%,这说明油组实际采油速度偏高,现井网条件下不尽合理; 1小层平均采油速度为3.06%,比预测的合理采油速度指标高0.56个百分点,高出22.4%。这说明1小层在目前井网条件下,实际采油速度过高,如不降低采油速度开采,将会缩短1小层的稳产期和无水采油期,影响最终开发效果。结论 油组的合理采油速度定为2.00%,不论从地质上或实际开发中均可满足要求,但要保证现井网以2.00%的采油速度稳产44.5年,需适当降低目前实际采油速度。1小层从地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