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宋明理学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 三教合一1 背景 1 汉武帝以后 儒学呈现繁盛之势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盛行 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佛教 道教 2 表现 佛教 道教 儒学 贵儒 三教合归儒 三教并行 儒学 警示钟 正确认识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 是指儒学 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 相互借鉴 但是 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 二 程朱理学1 背景 北宋时 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 抨击 的活动 2 含义 理学是儒学融合了 思想 形成的以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儒学 佛道 佛道 理 3 主张 1 北宋的程颢 程颐 哲学观 核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后有物 道德观 把天理和 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主张 把知识 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2 南宋的朱熹 道德观 天理就是 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强调 认识论 格物致知 的目的在于明 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天理 伦理道德 格物致知 三纲五常 存天理 灭人欲 道德之善 4 影响 1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 有力地维护了 束缚了人的思想 2 朱熹编著的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日本 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和朝鲜形成了 学派 官方哲学 封建专制统治 四书章句集注 朱子学 学习思考 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 格物致知 的做法 对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 提示 首先要脚踏实地 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 然后才能融会贯通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三 陆王心学1 背景 1 明中期以后 陷入危机 2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 才能挽救统治 3 王阳明继承发展了 的学说 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封建专制统治 人心 陆九渊 2 主张 心 致良知 反省内心 理 理 心外无 知行合 一 3 影响 1 以后 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 以及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中期 文化教育 伦理道德 警示钟 正确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本质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在哲学观 道德观 认识论等方面有差异 但二者本质上都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 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程朱理学的主张 探究讨论 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 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 亦未有无气之理 理在先 气在后 有是理便有是气 但理是本 既有理 便有气 既有气 则理又在乎气之中 朱子语录 材料三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 戴震材料四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文天祥 请分析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 二程 朱熹的思想主张 并指出三人主张的共同之处 提示 二程 万物只是一个天理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朱熹 理气论 宇宙万物都是由 理 和 气 两方面构成的 理 气 不能分离 但 理 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共同之处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2 理学也是儒学 理学和传统儒学相比有哪些新发展 提示 理学家融合了佛 道思想 从自然的本原出发 提出了 理 的核心思想 理 既是自然的普遍法则 也是人类社会的原则 理学使儒学走向哲学化 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 3 结合材料三 四分析 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提示 消极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4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理学 提示 批判 继承 改造 去粗存精 去伪存真 要点归纳 程朱理学的三大特点1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这是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 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天理 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 人性论 存理灭欲 或 存心灭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功能论 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 更多地吸收了佛 道因素 程朱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带有明显的佛 道化的特点 程朱理学的佛 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 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主张 跟踪训练1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理学 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 开始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 选b a项是理学的积极影响 c项与董仲舒的新儒学相符 d项是理学与传统儒学的相同之处 只有b项符合题意 理学融合了佛 道思想 形成了以 理 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变式备选 下列有关宋朝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是儒 道 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 二程 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 是儒学者重塑儒学合理方面的结果d 和董仲舒 大一统 思想相对而立 解析 选d 理学将儒家的伦理纲常说成是 天理 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 从这一角度上说 理学与董仲舒 大一统 思想是一致的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探究讨论 材料一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 朱子语类 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 无物理矣 王阳明 答顾东桥书 请分析 1 在贯通明理方面 材料一 二有什么区别 提示 朱熹主张 格物致知 即通过实践 学习明事理 王阳明主张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 上述两材料反映的思想在属性上是否根本对立 为什么 提示 否 二者本质相同 他们都认为 理 是世界的本原 都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 3 试说明理学与心学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心学也是理学 心学是理学的升华 发展 要点归纳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1 不同点 理 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 强调 格物致知 心 是万物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 致良知 2 共同点 1 地位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2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 维护专制统治 遏制人的欲求 3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理 都继承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维护封建统治 4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想一想 为什么说 阳明心学 已走向极端 提示 相对于宋代以来的朱子学 阳明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 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 由客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 向主观唯心主义 心学 的转变 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跟踪训练2 无真儒 天下贸贸 注 贸贸 纷乱貌 焉莫知所之 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这突出了 a 理学的重要性b 道家思想的重要性c 佛教治理社会人心的重要性d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解析 选a 从材料中 无真儒 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可以看出强调的是理学的重要性 变式备选 朱熹说 人之一心 天理存 则人欲亡 人欲胜 则天理灭 这说明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