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8.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8.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8.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8.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第一部分古诗文知识梳理 知识盘点 1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 f 2 略无阙处阙 3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曦 第8篇三峡 介词 是 在 从 由 的意思 通 缺 中断 日光 这里指太阳 4 至于夏水襄陵襄 5 沿溯阻绝沿 溯 绝 f 6 或王命急宣或 f 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断 有时 7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朝 f 发 f 8 其间千二百里间 f 9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奔 疾 早晨 出发 相距 这里指飞奔的马 快 10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则 f 11 良多趣味良 f 12 每至晴初霜旦晴初 霜旦 13 林寒涧肃肃 f 连词 可译为 就 实在 天刚晴 下霜的早晨 清冷 14 属引凄异属 引 15 哀转久绝绝 f 动词 连接 延长 消失 2 翻译下列句子 1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2012沈阳 2010湘潭 从七百里三峡里面 顺水而下 两岸山连着山 几乎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2012广州 宁夏 2011咸宁 娄底 2010广东省卷 珠海 2009齐齐哈尔 两岸 层层的悬崖 排排的峭壁 遮天蔽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2012凉山州 经常有猿猴站在高处放声悲啼 声音持续不断 异常凄凉 3 成语积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 课文理解 1 第 段写了秋景 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凄 哀 两个字 表现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2010普洱 每至晴初霜旦表现了三峡秋景凄清 萧瑟 悲愁 肃杀的特点 意思对即可 2 第 段写了山的什么特点 第 段写了水的什么特点 2013安徽 山的特点 连绵不断 山多 遮天蔽日 山高 水的特点 水势浩大 水大 水流湍急 水急 3 文中引用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泪沾赏 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 每格限填一字 2013安徽 凄 哀 4 郦道元在 三峡 一文描写 春冬 景物后感慨道 良多趣味 你认为这里所说的 趣 指什么 说说看 2013宁夏 春冬之时 即三峡的枯水期 的景物有 清荣峻茂 之象 因而使作者感到 良多趣味 5 文末描写 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2010广东省卷 珠海 一是突现了三峡山高 峡长 岭连的地形特点 二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 6 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2012温州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7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课后习题 山和水 写山突出它的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 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8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不仅让我们看到了 高峡出平湖 的美景 还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请你列举两三条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009宜宾 示例 改善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平衡 给人们带来了大量清洁的能源 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改善了库区农民贫困的生活状况 改善了航运条件 9 重庆市三峡博物馆 壮丽三峡 展厅的入口处 参观者一进入 脚就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 江水拍岸的声音 川江号子的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