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3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1硝酸的四性:强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易挥发性。2硝酸性质两标志:(1)硝酸起酸性作用的标志生成硝酸盐;(2)硝酸氧化性标志氮元素化合价降低、“钝化”现象。3硝酸还原产物两规律:(1)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2)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2。4氮循环中四大环境问题:酸雨、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 1硝酸的物理性质2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硝酸是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能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发生反应。(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浓)4NO2O22H2O。特别提醒纯硝酸为无色液体,由于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其中,浓硝酸一般呈黄色;向浓硝酸中通入O2,可以消除其黄色。(3)强氧化性 特别提醒(1)HNO3的还原产物:稀HNO3NO,浓HNO3NO2。(2)HNO3硝酸盐,表现HNO3的酸性;H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其氧化性,像HNO3在与金属反应时,酸根部分得电子被还原生成低价非金属化合物而不生成H2,这种酸称为氧化性酸,常见氧化性酸:浓、稀HNO3、浓H2SO4。(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除Pt、Au之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4)常温下,Fe、Al遇浓硝酸钝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并非不反应。3硝酸的保存方法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放置在阴凉处,但是试剂瓶不能使用橡胶塞。4硝酸的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5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有毒的烟雾。(2)酸雨: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3)水体的富营养化:当进入水体的氮的含量增大时,导致藻类“疯长”。(4)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1现有下列物质,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氯水氨水浓硝酸浓盐酸烧碱ABC仅 D解析:选C见光易分解的物质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2下列有关硝酸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稀硝酸与铁反应,有氢气放出B浓硝酸跟铜反应,有二氧化氮气体放出C硝酸跟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D硝酸受热时,有二氧化氮、氧气放出解析:选A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应生成硝酸盐、NO和H2O。3选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氯烃(1)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_。(2)过量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物质是_。(3)造成酸雨的物质是_。(4)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_。答案:(1)(2)(3)(4)4将浓HNO3与下列“物质(或方法)”的“反应情况”和“表现性质”用短线连接。解析:浓HNO3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并能氧化指示剂。浓HNO3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使Fe、Al钝化,与Cu反应生成Cu(NO3)2,与非金属C加热生成CO2气体,但不能与Pt、Au反应。在加热或见光时易分解。答案:c,d、b、,fa,e 1常见反应分析(1)浓硝酸与Cu的反应若Cu过量,反应开始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其还原产物将为NO,最终应得到NO2与NO的混合气体,可利用守恒关系求解有关Cu、HNO3和混合气体的量,硝酸与其他金属(过量)反应的情况与此类似。(2)稀硝酸与铁的反应反应物量的关系HNO3过量Fe过量恰好反应产物Fe(NO3)3Fe(NO3)2Fe(NO3)3或Fe(NO3)2或二者的混合物2.常用解题技巧(1)原子守恒:n(HNO3)n(NO)n(还原产物中氮原子)(2)电子守恒: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3)电荷守恒:Mn和H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NO所带负电荷总数。特别提醒过量的金属与浓HNO3反应后,若向溶液中滴入稀H2SO4,引入的H与NO能与剩余的金属继续反应。1将1.92 g铜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0.12 molB0.11 molC0.09 mol D0.08 mol解析:选B铜与HNO3反应时,消耗的HNO3转变为Cu(NO3)2和氮的氧化物(NO2或NO),根据氮原子守恒,其物质的量等于Cu(NO3)2、NO2或NO中氮原子之和。n(Cu)0.03 mol;n(气体)0.05 mol;所以共耗HNO3的物质的量n(HNO3)0.03 mol20.05 mol0.11 mol。2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的物质的量为()A(0.2a) mol B(0.1a) molC(0.05a) mol Da mol解析:选B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Cu(NO3)2和HNO3,n(NO)2n(Cu)n(H)(0.1a) mol。三级训练节节过关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B光化学烟雾C酸雨 D臭氧层空洞解析:选A闪电是自然现象;光化学烟雾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酸雨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臭氧层空洞与氟利昂、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2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的是()AAu BCuCAl DFe解析:选BAu与浓硝酸不反应,Al、Fe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不能全部溶解,Cu能与浓硝酸反应,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3下列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A灼热的炭与浓硝酸的反应BCu与稀硝酸的反应CFeO与稀硝酸的反应DFe(OH)3与硝酸的反应解析:选A灼热的炭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作氧化剂;Cu与稀硝酸、FeO与稀硝酸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Fe(OH)3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表现酸性。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Zn与稀硝酸反应:Zn2H=Zn2H2B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3Fe8H2NO=3Fe22NO4H2OC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4HNO=Fe3NO2H2OD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解析:选DA项,不产生H2;B项,应生成Fe3;C项,应生成Fe2。5将一定质量铁粉加入到装有100 mL某浓度的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容器中剩有m g的铁粉,收集到448 mL NO气体(标准状况)。(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2)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1。解析:因有铁粉剩余,故反应产物为Fe(NO3)2:8HNO3(稀)3Fe=3Fe(NO3)22NO4H2O8 mol44 800 mLn(HNO3)448 mLn(HNO3)0.08 mol,c(HNO3)0.8 molL1。答案:(1)Fe(NO3)2(2)0.8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解析:选C引起污染的主要物质:臭氧空洞氟氯烃,水体富营养化含N、P、K物质,光化学烟雾NO、NO2,温室效应CO2。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不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没有反应发生B与金属反应时,稀硝酸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硝酸氧化性强于浓硝酸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是5价的氮得电子解析:选D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钝化,无红棕色气体产生,因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浓硝酸与铁的进一步反应,A错误;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弱,不能根据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多少判断,B错误;硝酸能电离出H,有酸的通性,但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此时是5价氮原子得电子,C错误,D正确。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硝酸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质容器盛装浓硝酸解析:选B硝酸是氧化性酸,浓、稀硝酸均有氧化性,A正确;铜不论与浓硝酸还是与稀硝酸反应都不是置换反应,B不正确;因为硝酸是强氧化性酸,金属与硝酸反应均不产生氢气,C正确;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故可用铁或铝质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4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使石蕊溶液变红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与硫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解析:选B在A、C两项中HNO3使指示剂变色、与弱酸盐反应均表现酸性;在B、D两项中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表现出氧化性,并且B项反应中又有Cu(NO3)2和水生成,说明此反应中HNO3还表现出酸性,D项只表现出氧化性。5将硝酸分解产生的气体收集于试管内然后倒立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假设没有空气混入)()A剩余NO B剩余O2C剩余NO2 D不剩余气体解析:选D4HNO34NO2O22H2O,将所得气体收集于试管内倒立于水槽中时,4NO2O22H2O=4HNO3,又全部转化为HNO3,无气体剩余。60.3 mol Cu和含1.2 mol 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NO2的量为()A0.2 mol B0.6 molC小于0.6 mol D大于0.6 mol解析:选C因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放出的NO2小于0.6 mol。7将a g纯铜片投入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后消耗的HNO3为b g。若ab821,则反应中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的质量为()Ab/2 g B2b gC3a/4 g D3b/4 g解析:选DCu与HNO3的质量比为821,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n(Cu)n(HNO3)38。设有3 mol Cu参加反应,生成3 mol Cu(NO3)2,则起酸性作用的HNO3为6 mol,占HNO3总物质的量的,故选D。8如图表示Cu与HNO3反应的量的关系,问哪一点表示铜与稀HNO3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Cu的量的关系()解析:选A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只有被还原,故被还原的HNO3与Cu的关系为:3Cu2HNO3(还原),A正确。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若为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1)铜与稀硝酸反应。(2)铜与浓硝酸反应。(3)氨与稀硝酸反应。(4)碳与浓硝酸反应。(5)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答案:(1)3Cu8HN6eO3(稀)=3Cu(NO3)22NO4H2O3Cu8H2NO=3Cu22NO4H2OCu4H2NO=Cu22NO22H2O(3)NH3HNO3=NH4NO3NH3H=NHC4H4NOCO24NO22H2O(5)BaCO32HNO3=Ba(NO3)2CO2H2OBaCO32H=Ba2CO2H2O10.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1)实验前,关闭活塞b,向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塞子,加热c,其目的是_。(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再由a向c中加入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的是_(填“甲”、“乙”或“丙”),理由是_。方案反应物甲Cu、浓HNO3乙Cu、稀HNO3丙Cu、O2、稀HNO3解析:(1)关闭活塞b,向试管d中加水浸没长导管口,则封住了一部分气体,再加热c则使其内部压强变大,由此可知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时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若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硝酸的浓度变小,所以反应变缓,产生的气体以NO为主,故气体颜色变浅。(3)甲方案制取硝酸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乙方案制取硝酸铜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丙方案制取硝酸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4HNO3=2Cu(NO3)22H2O。比较这三种方案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发现制取1 mol Cu(NO3)2时,三者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mol、2 mol,丙方案消耗的硝酸的量最少,且不产生污染,故方案丙最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浅(3)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1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硝酸能与Na2CO3、Na2S、Na2SO3等盐反应,产生CO2、H2S和SO2B硝酸与FeO反应生成Fe(NO3)2和水,与Fe反应生成Fe(NO3)2和H2C浓硝酸、稀硝酸都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使之呈黄色解析:选D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Na2SO3反应生成Na2SO4,与FeO反应生成Fe(NO3)3,与Fe反应不产生H2,A、B不正确;浓硝酸使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C不正确;HNO3不稳定,分解生成的NO2溶于浓硝酸中而使之呈黄色,D正确。2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小,溶液呈蓝色, 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AFe2(SO4)3 BNa2SO4CKNO3 DFeSO4解析:选C“溶液呈蓝色”说明铜被氧化生成Cu2,在原稀硫酸中已含有H,加入Fe3后,虽然也可以氧化Cu,但此时并没有气体放出,若加入KNO3其电离产生NO,溶液中又有H2SO4电离的H,相当于Cu在稀硝酸的环境中,会被氧化并放出NO气体。3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气泡快慢: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选B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剧烈,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缓慢,反应中Cu的质量相同,转移的电子数相同。4将红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和两份,第份先通过适量蒸馏水,再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第份直接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最可能为()A不变浑浊,变乳白色B变乳白色,不变浑浊C变乳白色,变乳白色D不变浑浊,不变浑浊解析:选B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CO2和NO2的混合气体,而NO2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会产生Ca(NO3)2溶液,难以得到CaCO3沉淀;将混合气体先通过适量蒸馏水,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和CO2的混合气体再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会产生CaCO3沉淀。5一定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浓度越大,硝酸被还原之后的生成物的价态越低,对应的硝酸的氧化性越弱B硝酸浓度不同,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不同C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解析:选D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故A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B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多,故C错误;因3NO2H2O=2HNO3NO,最终收集气体均为NO,由电子守恒可知,收集NO的体积相等,故D正确。69.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将溶液稀释为1 L,测得溶液中的c(H)0.1 molL1,此时溶液中NO的浓度为()A0.3 molL1 B0.4 molL1C0.2 molL1 D0.6 molL1解析:选Bn(NO)0.1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30.3 mol,因1 mol Cu或Zn与硝酸反应失去2 mol电子,可知:n(CuZn)0.3 mol20.15 mol,nCu(NO3)2nZn(NO3)20.15 mol,其中所含n(NO)0.3 mol,溶液中c(HNO3)c(H)0.1 molL1,其中含n(NO)0.1 mol,溶液中NO的总浓度为0.4 molL1。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 mLC30 mL D15 mL解析:选A由题意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关系:HNO3NO2、NOHNO3由此可知Cu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O2得到的电子总数,2CuO2,则n(Cu)2n(O2)0.15 mol。根据Cu22NaOH得n(NaOH)2n(Cu),故V(NaOH)0.06 L60 mL。80.03 mol Cu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 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盛满水的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O2的体积为()A504 mL B336 mLC224 mL D168 mL解析:选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u失去的电子数等于HNO3生成氮氧化物得到的电子数,氮氧化物和O2反应,氮氧化物失去的电子数等于O2得到的电子数,故0.03 mol Cu失去的电子数等于O2得到的电子数,所以O2的体积为0.03 mol2422.4 Lmol10.336 L336 mL。9在50 mL a molL1的硝酸中加入6.4 g Cu,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的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时测得溶液中c(NO)3 molL1。(1)稀释后的溶液中c(H)_。(2)若a9,则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_ mol。(3)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若将上述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1 molL1的NaOH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吸收,则NaOH溶液的体积为_mL。解析:(1)根据元素守恒,6.4 g(0.1 mol)Cu完全反应生成0.1 mol Cu(NO3)2,Cu(NO3)2中的n(NO)0.2 mol,反应后的溶液中n(NO)为0.3 mol,则剩余0.1 mol HNO3,c(H)0.1 mol/0.1 L1 molL1。(2)a9,即n(HNO3)0.45 mol,反应中被还原生成NO2和NO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5 mol0.2 mol0.1 mol0.15 mol,设生成的NO2为x mol,NO为y mol,则有:x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前景探讨报告
- 2025年电子科技产业5G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环保科技行业清洁能源技术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绿色建材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娱乐行业创新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博物馆招聘应届毕业生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年四川安岳县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吉安市2025江西吉安市吉州区社会保险中心招聘就业见习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保定市2025河北定州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143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氧化工艺)考试题库(含答案)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GB/T 14536.1-2022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 3452.1-199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 洁普利康抗HPVβ乳球蛋白高分子生物肽冷敷凝胶课件
- 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申请表
- 鸡的呼吸道疾病与防治课件
- 八年级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课件
- 插头插座尺寸标准
- 《基因工程》课件第一章 基因工程概论
- 德国凯尔锚固技术公司石陶幕墙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