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4 柳永词两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1.4 柳永词两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1.4 柳永词两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1.4 柳永词两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1.4 柳永词两首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虽然在近花甲之年考上了进士 并由此走上了薄宦飘零的后期人生 但他哪里是做官的材料 尽管他本性上厌倦这一切 但还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逼着 把这个可悲的角色扮演了下去 关于柳永的最终归宿 有一个更为著名的故事 他在绝对的贫困中死去 竟无资安葬 是由几个爱着他或崇拜他的歌伎共同出资 才得以入土安息 他的这一人生结局与李白的投水捉月一样 都是属于诗人的 对于一个纯粹的诗人来说 除了他的诗意天空 余下的皆为渣滓 包括官场的黑暗 真实的诗人 或诗人的真实 只能存在于他的作品之中 其余的最终皆为虚幻 随风吹雨打而去 柳永的那些不朽的词章表明 他确实是一个沉溺于权杖之外的旅行者 他始终旅行于自己的词中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人生无常 聚散不定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 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之间的 壮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 慰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王维与元二之间的 酒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 景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 情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是苏轼与亡妻之间的 梦别 我们透过这些诗词 可以体会到朋友分别时的悲楚 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 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 我们可以体悟到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的至理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柳永在 雨霖铃 一词中 表达出了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 应用角度 离别 聚与散 思念 痛苦 等 媒评文摘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 幸福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中做出的 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 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新浪网 柳永于词的贡献 可以说如牛顿 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是里程碑式的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 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 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 市民情感 市民语言 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 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 基本上不用比兴 硬是靠叙述的白描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就像超声波探测 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 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深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 他常常只用几个字 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 比如那首已传唱900年不衰的名作 八声甘州 读到那些句子 我就联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 那时照相根本不用选景 随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 现在你对着这词 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无尽 美不胜收 这种功夫 古今词坛能有几人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 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 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 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 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 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 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 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 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 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 他受命运的摆弄 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才华 时间 精力 意志 学识 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 却可以利用环境 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 也有基本的才学 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 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 立于悬崖绝壁 沐着霜风雪雨 就渐渐干挺如铁 叶茂如云 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 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种子有灵 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 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 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 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 托于高山之上 寄于绝壁之缝 它哭天天不应 喊地地不灵 一阵悲泣 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 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 痛下决心 既然活就要活出个样子 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 探出枝叶追日 伸着根须找水 与风斗与雪斗 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 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 生命是什么 生命就是创造 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 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 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 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 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便是你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而顺境下 时时天遂人愿 你心里没有矛盾 没有企盼 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 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 为之创造 那就只有徒增马齿 虚掷一生了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 宋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 这四次共取士916人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 有的或许还很显赫 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 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呜呼 人生在世 天地公心 人各其志 人各其才 人各其时 人各其用 无大无小 无贵无贱 只要其心不死 才得其用 时不我失 有功于民 就能名垂后世 就不算虚度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 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精要赏析 这是一篇议论散文 柳永 是议论的切入点 作者由此生发开去 就柳永坎坷的命运与杰出的成就发表见解 从而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 人生在世 天地公心 人各其志 人各其才 人各其时 人各其用 无大无小 无贵无贱 只要其心不死 才得其用 时不我失 有功于民 就能名垂后世 就不算虚度生命 读罢此文 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锦心绣口 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 柳丝 既让人联想到柳永的才思 又让人联想到杨柳枝条的柔美 缠绵 生出无限的美感 柳永于词的贡献 可以说如牛顿 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是里程碑式的 这一句类比奇妙 突出了柳永对词的贡献 此文的另一个特点是议论的深刻独到 让读者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产生认识上的跃进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他沮丧愤激之余 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 鹤冲天 黄金榜上 宣称要 忍把浮名 换了浅酌低唱 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 我不做官 又奈我何 在词坛上叱咤风云 难道不是一样的辉煌 正是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表面上看 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 很有点叛逆精神 其实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 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 他在 如鱼水 一方面说 浮名利 拟拼休 是非莫挂心头 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 富贵岂由人 时会高志须酬 因此 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 就重整旗鼓 再战科场 仁宗初年的再试 考试成绩本已过关 但由于 鹤冲天 词传到了皇帝耳朵中 等到临轩放榜时 仁宗以 鹤冲天 词为口实 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 就把他给黜落了 并批示 且去 浅酌低唱 何要 浮名 柳永的牢骚话 皇帝老儿当了真 断送了柳永美好的前程 再度的失败 柳永真个是愤怒了 他干脆自称 奉旨填词柳三变 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伎馆酒楼之间 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 官场上的不幸 反倒成全了才子柳永 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造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时教坊乐工和歌伎每得新腔新调 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 然后才能传世 得到听众的认同 柳永创造的新声曲子词 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 歌伎合作的 然而出身世代奉儒家庭的柳永 无法完全超越当时士大夫的人生价值取向 他不可能以填词为终生的职业 而必须在仕途上有所发展 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于是 他不得不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宦游公关 雨霖铃 就写于此时 寻找其他的入仕做官的途径 他曾漫游过江南的苏州 扬州 金陵和杭州等地 也到过四川的成都和湖南的九嶷山 写过一些干谒地方长官的词作 著名的 望海潮 东南形胜 就是歌颂和投献两浙转运使的词作 希望能得到地方长官的援引帮助 到了中年 憔悴不堪的柳永在仕途上仍然毫无进展 内心十分失望 只好又回到了汴京应试 终于在仁宗景祐元年考中进士 虽然及第时已老 但毕竟实现了平生梦寐以求的愿望 所以仍然十分开心 登进士第后 柳永被安排到浙江的睦州 今建德市 做团练使推官 到任一个多月 就显示出他的干练与勤政 得到了上司的赏识 并被破格向朝廷举荐 由于朝中有人作梗 最终没有得到升迁 几年后 转任昌国县 今舟山市 晓峰盐场的盐监 在晓峰盐厂 他目睹了盐民的苦难生活 写下了 煮盐歌 对盐民的不幸表现出深切的同情 曾几何时在绮罗丛中 笙歌筵上流连的柳永 于今也这样深切地关心民瘼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知识分子政治正直的精神境界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 进士及第后一直沉沦下僚 本质上是才子词人的柳永 在词坛上可以尽逞才华 出尽风头 但在风波险恶的官场上总是连跌跟头 而且常常是为写词所累 仁宗景祐年间 柳永因写歌颂祥瑞的 醉蓬莱 词无意得罪皇上 不得改官进用 迫不得已 柳永总结多次失利的教训 常常是由于填词给当权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于是将本名三变改名为永 试图将以歌词著称的柳三变与他本人 隔离 这一招果然有效 不久他被磨勘转为京官 官至屯田员外郎 故后人常称他为 柳屯田 节选自王兆鹏 姚蓉 柳永词 二 晓风欺弱柳 残月隐悲凉 解读新教材柳永 雨霖铃 雨霖铃 被称为宋元十大名曲之一 本篇 雨霖铃 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 柳永生卒年不详 字耆卿 初名三变 排行第七 故称柳七 福建崇安人 他的一首 鹤冲天 中有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以及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等词句 仁宗知道后认为柳永过于狂妄 不准录取 而招致他屡试不第 一生穷困潦倒 仕途坎坷 以致颓废放纵 晚年才考取进士 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 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 他通晓音律 熟悉旧调 并善于吸收民间语言 明白晓畅 流传甚广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叶梦得 避暑录话 卷三 作品概括为三类 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 二是男女情爱的苦痛 三是羁旅行役的悲伤 其作品往往把写景 叙事 抒情融为一体 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 作品集有 乐章集 雨霖铃 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 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 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 层层铺叙 情景交融 委婉多致 表现了柳词 细密而妥溜 明白而家常 刘熙载 艺概 的特点 但全词情调过于缠绵 低沉伤感 有消极影响 词以 伤离别 为主线 目录清晰 开首三句道出时间 地点 景物 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清秋节令的 寒蝉 衬托着 凄切 悲凉秋景 人将别 日已晚 雨乍停 蝉声凄 惜别的长亭 凄凉的深秋 壮士分别尚且悲伤 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 都门 三句 写离别时的心情 设宴帐中 本欲多 留恋 片刻 怎奈 兰舟催发 这样的饯别酒 饮起来怎能不 无绪 欲留不得 欲饮无绪 矛盾至极 兰舟 相传鲁班刻木兰树为舟 见 述异记 后用兰舟作船的美称 执手 两句 将惜别推向高潮 手拉着手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 泪眼对着泪眼 纵有千言万语 因悲痛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是分别时的情景 对照苏东坡的悼亡妻的 江城子 中 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我们能更好地理解 以上三小节极尽了回环 顿挫 吞吐之能事 念去去 两句 则承上启下 笔随意转 有如浩瀚长江 一泻千里 千里烟波 楚天空阔 设想道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 就此一别 人各东西 对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烟波 伴随情人左右 下片以 多情自古伤离别 起承上下文 人间最苦是情种 离别 是导致 最苦 的直接原因 更那堪 在 冷落清秋节 之时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酒入愁肠愁更愁 词人因 无绪 而饮的闷酒极易使人沉醉 设想一下 词人追随载着情人的兰舟 沿着栽满杨柳的汴河岸 一直追下去 直到残月西沉 晓风渐起 才吹醒痴情的词人 杨柳是古代最能代表惜别之物 故汴水两岸广栽杨柳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代表了柳词通俗 以白描见长的风格 宋代俞文豹 吹剑录 载 东坡在玉堂日 有幕士善歌 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 执红牙板 歌 杨柳岸 晓风残月 学士词 指苏东坡的词 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 铁绰板 唱 大江东去 这段话说明柳词婉约缠绵 苏词豪放旷达两种词风 此去经年 由今夕推及经年 由眼前的 无语凝噎 设想到 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推及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一波三叹 想象别后相思的苦况 更深一层 凄 苦 惨 悲 痛 恨 愁 贯穿始终 令人不忍再读 这首词写来极有层次 曲折回环 以千种风情衬尽了羁旅愁苦 人间别恨 真可谓想见难 别更难 雨霖铃 抒写柳永在汴京同恋人分手时的离愁别恨 艺术手法相当高 概而言之 一 托物言情 广用白描 如 寒蝉凄切 骤雨初歇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本词白描手法相当好 刻画人物神态 如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临别时千言万语 竟无从说起 几笔勾勒 传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时那一刹那 内心世界相当丰富 再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托物言情 展现情思 捕捉了月西沉 天将晓的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