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河流和湖泊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河流和湖泊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河流和湖泊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河流和湖泊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河流和湖泊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 外流区和内流区 外流河 外流区 内流河 内流区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的集水区域 流域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的集水区域 1 几个基本概念 三大外流区 太平洋流域 印度洋流域 北冰洋流域 北冰洋流域 额尔齐斯河 印度洋流域 雅鲁藏布江怒江 太平洋流域 黑龙江 松花江 嫩江 乌苏里江 辽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流域面积 分水岭 分水岭 分水岭 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南岭 内流区 外流区 贺兰山 2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1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水量 大 小 水位 汛期 春汛 夏汛 枯水期 含沙量 大 小 结冰期 有 长 短 无 水能资源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 3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含沙量 气候 降水 气温 植被覆盖率 河流落差 2 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地形地势 流向 流程 流域面积 支流的多少 河网密度 水系形状主要有向心状 刚果盆地 四川盆地 扇形状 淮河 海河 树枝状 长江 亚马孙河 放射状水系 多发育在中间高 四周低的地区 河流由中间向四周分流 如海南岛 河流的落差 松花江 辽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澜沧江 怒江 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4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 主要外流河 黑龙江 2 外流河水文特征 东北地区河流 黑龙江 松花江 鸭绿江 特征 水量小 水位季节变化大 汛期短 春汛 夏汛 含沙量小 结冰期长 原因 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 夏季雨季较短 森林茂密 纬度较高 秦 淮以北的河流 辽河 海河 黄河 特征 水量小 水位季节变化大 汛期较短 夏汛 黄河有凌汛 含沙量大 结冰期短 原因 流经区多为半湿润区 流域内植被较差 雨季较短 秦 淮以南的河流 长江 珠江 特征 水量大 水位季节变化小 汛期长 夏汛 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原因 流经湿润区 植被较好 雨季较长 在0 等温线以南 5 内流河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水量小 水位季节变化大 多季节性河流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原因 流经干旱或半干旱区 降水少补给量小 植被条件差 冬季最低温度在0 以下 二 中国第一大河 长江 东海 1 长江源头 注入的海洋及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横断山区 嘉陵江 乌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雅砻江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3 支流和湖泊 大渡河 岷江 葛洲坝 三峡 沅江 长江干流图 中游 下游 4 上 中 下游的划分 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 多峡谷急流 富水能 中游 多曲流 多支流 多湖泊 下游 水流平稳 江阔水深 6 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水能丰富 水能蕴藏量由地形 气候特征决定 水流急 流量大 1 丰富的水能 2 长江的开发利用 气候 降水丰沛 地形起伏大 落差大 四川盆地 宜昌 湖口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巫山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三峡工程的效益 三大主要的效益 防洪 发电 航运其次是 灌溉 水产养殖 旅游等效益 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2 长江航运价值 黄金水道 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 水流平缓 气候 降水量多而均匀 河流水量大 季节变化小 航运条件好 人文条件 流域内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 运输量大 航运价值大 试着分析长江航运的条件 黄河对长江的呼唤 3 长江的水患 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思考 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量大而集中 夏季多暴雨 支流众多 人为原因 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严重 河湖淤塞 围湖造田 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调蓄能力下降 人口激增 1 原因 a 工程措施加固堤防修建水库和分洪 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裁弯取直 b 生态措施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 2 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 黄河 黄河中游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原因 1 自然原因 1 黄土疏松 2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3 地形破碎 坡度大 4 地表植被覆盖率低2 人为 超过自然 植被破坏 不合理耕作和开矿制度措施 造林种草 打坝淤地 修筑梯田等工程 以减少入河的泥沙 小流域治理 修建水库 使治沙和防洪并举 黄河的忧患 地上河 示意图 黄河下游的 地上河 是形成的原因 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 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 支流也较多 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 一遇暴雨 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 汇入黄河 到了下游由于河道变宽 坡度变缓 流速慢了下来 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 使河床逐渐抬高 成为 地上河 黄河断流自然原因 黄河大部分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降水较少 人为原因 1 工农业引黄用水量增加 2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浪费严重黄河的凌汛 1 分布河段 2 发生时间 3 发生凌汛的条件 冬季有结冰的河流 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段 上游宁夏 内蒙古河段和下游山东境内 秋末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